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欢埃尔·格列柯孤僻而狂暴的激情

盛鑫煜

艺术家国际推广平台

国际艺术大奖赛 双年展 艺博会 境外展览

埃尔·格列柯(El Greco,“希腊人”)(1541~1614)出生于希腊的克里特岛,原名多米尼克斯·希奥托科普罗斯。他学习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但他在三十六岁的时候移居到西班牙。

人物生平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幻想风格主义画家。

埃尔·格列柯现今,他作为中世纪西班牙的伟大画家而广为人知。埃尔·格尔·格列柯是一位肖像画家,他特别擅长宗教画,并为托莱多以及其它地方的教堂创作了众多的祭坛画。尽管他取得了如此的成功,但在画家的晚年,金钱上的问题却接连不断。原因之一是他的生活方式过于奢侈,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他自尊心极强,动辄就同委托者们发生诉讼。格列柯去世后,他的名声随之衰落,作品也被认为是“荒唐无聊不值一提”而遭到冷落。进入到19世纪后,他独特而充满魅力的绘画风格,在美术史上终于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作品构图奇特,布局多呈幻想结构,用色大胆,新奇,呈现出梦幻般的奇特效果。

1566 该年的文件记录谈及到作为画家的狄奥托科普洛。当时他的大多数作品遵循了拜占庭的宗教传统。

1568 直到这一年,一直逗留于威尼斯

1570 根据记载,格列柯移居罗马,与画家朱利奥·竞罗维奥结下友情,借住在红衣主教亚历山大·法奈塞的宫殿望。现存他在意大利时期的杰作,有《基督洁净圣殿》和克罗维奥的肖像画。

1572 返回威尼斯,但具体时间不明。

1577 狄奥托科普洛出现在西班牙。以后便被称为埃尔·格列柯。接到最初的巨作订件《圣母升天》。

1579 与西班牙的毕生伴侣海洛尼玛·德·拉斯·库埃巴斯生下儿子赫尔黑·马努埃尔。

1579 这一年,完成了托莱多大教堂的祭坛画《剃去基督的外衣》。

1582 接受委托,制作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埃尔埃斯科里亚尔宫殿的祭坛画《圣莫里斯的殉教》,但国王对作品不满意。

1588 完成为圣特梅教堂创作的《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第二年,正式登记为托莱多市民。

1611 帕切科访问埃尔·格列柯的画室。由于入不敷出,滞纳其豪宅的房租。

1614 4月7日在托莱多去世。葬于圣多明戈·埃尔·安提瓜修道院。其遗骸后来由他的儿子赫尔黑·马努埃尔移到圣特尔跨特修道院。

埃尔·格列柯

1

相关事件

1541年前后,多米尼柯·狄奥托科普洛出生于希腊本土以南的地中海上的岛屿——克里特的首都干地亚(现在的伊腊克林)。现在没有任何关于他出生的记录,能证明他出生年代和出生地的,只是后来他本人的陈述。在西班牙,他的名字在日常使用时发音相当拗口,因此,人们称呼他为多米尼柯·格列柯(希腊人多米尼柯),或者简单地叫他[1] (希腊人)。人们广泛地使用“埃尔·格列柯”这一奇妙的名字,所谓奇妙,是因为“埃尔”是西班牙语的冠词,而“格列柯”却是意大利语。画家本人在作品的署名中常常用希腊文字书写原名,有时也加上“克里斯(克里特人)”一词,以自豪地表示出生其地。

2

关于埃尔·格列柯

关于埃尔·格列柯二十五岁以前的经历是我们知少甚少,从他的父亲是税务官员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他接受了正规的教育。在他去世后整理的遗产目录中,包含有各个领域一美术、建筑、历史、文学、哲学的希腊语、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书籍共一百三十一册。按照当时的标准,除了专业学者和富裕的收藏家,这是相当大规模的藏书。

3

《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信》

《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信》常称作《揭开第五印》为西班牙画家格雷考 (El Greco) 的代表作之ㄧ。1908年以前,画作原名为“世俗的爱”,但随后由科西奥提议更名为“揭开第五印”并沿用至今。画作现藏于美国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揭开第五印》 (1608–1614)属于他后期创作阶段,他的心情更加激动不安,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孤僻、狂放、易怒。他的这种激动不安的心情反映到了他的作品上,画面上的人物、自然风景常常处在扭曲状态之中,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作品有时还带有一定的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些画不再是宁静的思考,而是充满了忧郁与悲怆的气息,人物形像被任意扭曲、拉长和变形。
揭开第五印》一副带有狂暴激情的绘画作品,画面上的人体如燃烧着的火焰,天、地、人浑然一体。对现代主义影响甚大,毕加索名作《亚威农少女》亦从此画图式中变化而出。

《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信》

4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源出一个中世纪的传奇故事:奥尔加斯伯爵是托莱多的名绅,大财主,全名是唐·冈萨雷斯·鲁伊斯。作为托莱多市民,他被选为卡斯迪拉教区的书记长,曾向圣多米教堂施过大笔财产。由于他虔诚于教会事业,1312年死时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应埋葬在这个教堂内。但当举行葬礼时,发生了惊人的奇迹:天国派了两位圣徒--圣斯蒂反与奥古斯丁--从天而降,亲手为他埋葬,把他的尸体送还大地。

画家把这幕传奇圣迹作这样安排:画分两部分,上部是伯爵被召回天国的情景,下部是下葬的场面。在下部,在安放遗体棺材的右侧,一主祭正在人群中虔诚地读着经文,左侧一僧侣低首静思,好象是在与遗体告别。人群被排成密集的列队,组织在画面下方的主要位置上,这是前来吊唁的贵族与来宾,一个个都穿黑色丧服、白色领子,有的表情十分丰富,有的穿梭其间。实际上,这些人是托莱多市的名门望族,画家运用熟练的素描功夫,刻画了这些站立整齐的人物的肖像特征。右边一个身穿白色法衣的主祭,以惊讶的表情凝视着天空,借以说明所发生的这一突然降凡奇迹。站在左边一个少年,右手背着持一火炬,目光已离开圣书,脸正好朝向观者,左手指着从天而降的两位圣者,似要引起观者的注意。这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画家的儿子霍赫·马努埃尔(画家心爱的儿子,生于1578年,画此祭坛画时,刚好8岁,据说画家的的作品以此记录创作年代)。圣奥古斯丁(右侧,一位白髯长者)与圣斯蒂反(左侧一俊秀少年,据介绍,其身后右手伸在前面的人就是画家本人,每幅作品都巧妙地把自己画到其中,伸出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并拢,相当于自己的签名)是全画的中心人物,他们在前景小心地扶着伯爵的穿盔甲的尸体。身上的法衣被仔细地描绘,呈细密画风格,上面的绣织图案一丝不苟,质感强烈,金黄色在画面十分跳跃,与右边的读经的主祭身上的蜜黄色相呼应;而在画的上半部,伯爵已脱去了盔甲,赤裸着身子接受基督和马利亚的庄严召见。

有趣的是,这里所绘的葬礼参加者的穿着与格列柯是同一时代的服饰。画家可能是想使三层世界,即天国、古代、现代结合成和谐的一体,以表现宗教观念的纯粹幻觉。画上人物的细长形与苍白色的脸色,又使全画增强了情景的肃穆与崇高感。除了前景的银白与金黄色之外,全画是以深蓝、红并配以强烈的灰褐色来衬托的;伯爵身上闪亮的甲胄和天上灰黑的调子,构成了真实与虚幻的视觉对比。

《奥尔加斯伯爵葬》(1586-1588)虽然描绘的是宗教仪式场面,但是又多少带有一点哲理的意味。画面上的人物,神色茫然,好像正在面对生与死、现实与幻觉而陷入沉思 。苦闷、怀疑、沉思像音乐中的主旋律,成了格雷考作品中的基调。这幅画成为他的绘画生涯的一大转机,也可看出他独到的技艺。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5

基督脱衣

油画《基督脱衣》创作于1577–1579年间,作品尺寸是99x165厘米,现在被收藏在托利多主教堂。埃尔·格列柯这个时期的作品已急速地开始蜕变了。改掉了一直以来的传统表现手法透视,向着扭曲、非理性的方向发展,不止在于艺术的变化,画家格列柯本人也在很多方面反传统。

身着红衣的基督被黑压压的人群包围着,基督面部显露出奇异的表情,大而明亮的双眼正仰望着天国,他苍白的脸色,乃至求告圣父的双眸,被周围密密麻麻露出狞笑面容的人群衬托得非常突出;在他高大身躯的左侧,站立着身披精美甲胄、神情忧郁的武士,右侧穿绿袍的刽子手,正动手撕扯他的袍子。画面底部,也安排了一组对称的人物,右侧穿着白衣披着黄外衣的男子正往十字架上钉钉子,左侧的两位女子和玛丽亚悲伤地观望着其举动。他将全部激动人心的力量放在挤压的人群上,人群象征着虽然有罪,但也是受难者的人类。基督在被人群挤压的情况下,有着往前推向观画者的感觉,使观画人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了此画的参与者,营造出纵深感。

油画《基督脱衣》显露出格列柯对戏剧性的紧张构图及寒色调的爱好。从人物身体变形拉长的倾向及对光、色问题的意识,可以看出埃尔·格雷考的作品从这时期已急速地开始蜕变。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即是意大利式的横式画面被直式画面所取代,格列柯拋弃了意大利时代惯用的建筑远近法,采用往上发展的空间处理法,在造型方法的概念上,颇近似我国直立山水画的处理方法;同时,暖色调的色彩也逐渐消失,渐次受了丁多列托作风的影响而转向青白光线的表现方法。

然而表现在他绘画中的悲剧力量难以使人了解,格列柯的杰作《基督脱衣》也成为一生中屡次发生诉讼事件的第一件作品。从埃尔·格列柯生平层出不穷、史无前例的诉讼事件,强烈地显示出他倔强的天才气质和自负,不仅在艺术上,在许多方面他都是反传统的。 这幅图由于教会责难埃尔·格列柯对主题的表现不妥,要求埃尔·格列柯重画 ,而埃尔·格列柯表示不同意,也不满于教会对他作品的评价。这件轰动历史的名案,诉讼多年,最后判决是这幅画作不必修改,但埃尔·格列柯只能获得三分之一的酬劳。尽管如此,埃尔·格列柯并不吃亏,因为他把这幅画依样画了十七次,卖给其他的人和教堂,获得厚利。

基督脱衣

6

《圣家族》

格列柯的油画作品《圣家族》作于1594-1604年或1590-1598年,油画《圣家族》也可以被译作《圣家庭》,画中表现了四个人物:圣约瑟、圣安妮、圣母玛丽亚和圣子耶稣。圣母的头部肖像,造型、色彩的处理自由、大胆而又蓄满深情。圣母的这种脸型在格列柯的技法中,有着特定的图式渊源。

《圣家族》

7

《悔过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悔过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是一个经典的题材,由于翻译的原因,也有翻译成“忏悔的玛格达雷纳”的。玛玛利亚原本是一位放荡淫乱的妓女,后被基督感超,投入基督教。最后成为基督的忠实门徒,也是有名的圣女之一。她的故事能够给人以无尽的启迪,所以很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根据“忏悔的抹大拉”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里贝里《忏悔的抹大拉》,拉图尔《忏悔的抹大拉》等等都是举世闻名。

格列柯的这件《悔过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也是家喻户晓。作品中玛达莱娜坐在山间小溪旁的石头之上,头仰望这天,正在忏悔。她旁边放着一个骷髅头和圣杯。金黄色的圣光洒在她的身上,与她的金属长发相互辉映,柔和而神圣。她的眼睛,她的面部表情是如此的安定,虔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神态的把握,以及对光的运用是那么的纯熟,高超。

现在这幅《悔过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藏于马萨诸塞·伍斯特美术馆。

《悔过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8

圣马丁与乞丐

《圣马丁与乞丐》描绘的是骑在马背上的贵族圣马丁和路边的乞丐。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传说中的贵族性格,尽管头部仍然画得很小(有时,格列柯的人物瘦长得几 乎是头的12倍,使人的头部显得更小)。下巴尖细,眼眶深陷,神态凝滞,但背景不是虚妄的,尤其是天空,有着宁静多云的写生实感。色彩的层次也比较贴切。 那个站着的乞丐形象,画得略微差一些,头部依然太小,裸体被拉长了。尽管如此,在这幅画上已看不到习见的那种动乱与宗教狂热,是一幅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风 俗画。

现在这幅《圣马丁与乞丐》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画廊。

圣马丁与乞丐

9

《埃尔·格列柯其它作品 》

提及到埃尔·格列柯的最初记录见于1566年6月6日,其中记述道:“巨匠多米尼柯·狄奥托科普洛,画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此时他作为画家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有几幅绘画被视为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1983年被发现有署名的《圣母之死》等),其中显示出画家经过了拜占庭传统圣像画的磨练(但是,他的家庭信仰罗马天主教,并不信仰与圣像画关系特别深厚的希腊正教)。

1568年,格列柯住在威尼斯(同年8月18日的记录中记载,格列柯安排将几幅素描寄给干地亚的地图制作者),直到1570年,他仍停留在当地。克里特与威尼斯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因此,格列柯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也不足为奇。从1204年以来克里特就是威尼斯的领土,这个岛屿是该城市在东地中海上的贸易要地。当时的威尼斯正处于艺术光辉的顶点,格列柯为了锻炼自己的本领并积累经验而前往该地。据说他曾经在提香的作坊里学习,虽然当时的提香已经是老态龙钟,但无疑他依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

《貂衣贵妇》

好友的推介

1

直至1570年11月,埃尔·格列柯到了罗马,艺术家生涯估计他在那里住了五六年时间。埃尔·格列柯到罗马不久,好友兼画家朱利奥·克罗维奥给红衣主教亚历山大·法奈塞写信,请求他允许埃尔·格列柯一直住在红衣主教的宫殿里直到找到住处。在同一封信里克罗维奥还称赞了格列柯,说他的自画像“令整个罗马的画家们惊叹”,不幸的是这幅作品现在已不存在。毫无疑问法奈塞红衣主教答应了这一请求而允许格列柯暂时住在那里,但他在那里住了多久我们无从知晓。

2

关于在罗马逗留期间的埃尔·格列柯,除了他是圣路加公会的成员以外其它不详,据认为,他曾经回到威尼斯一段时间。但有一点十分明显,格列柯也许是通过法奈塞红衣主教的关系,在罗马得到了很多学者和神学家们的赏识。

3

红衣主教的图书管理员,当时屈指可数的学者弗尔维奥·奥尔西尼收藏有七幅格列柯创作的绘画(所知的绘画现存只有一幅),这可能是他订购的,也可能是画家作为在某项工作方面给予自己关照的谢礼而赠送的。

4

尽管埃尔·格列柯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但他在罗马并没有接到官方性的创作订件,或许是由于他在当地没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果,才试图在一个新的国家——西班牙重新开始。

《儿子乔尔吉·曼纽尔的画像》

关于埃尔·格列柯人生的第二个记录出现在1577年7月2日,在托莱多,他的名字第一次被记载下来,以后他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格列柯之所以选择这个城市,是他在罗马时的一位朋友路易斯·德·卡斯提略影响的结果。卡斯提略是西班牙的年轻神职人员,他的父亲是托莱多大教堂的参事会长,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2

也许是卡斯提略劝说格列柯去托莱多工作,而事实上,埃尔·格列柯一到这座城市就走上了成功的道路。1577年,他完成了第一幅巨作订件作品——圣多明戈·埃尔·安提瓜教堂的祭坛画《圣母升天》。同年,他着手创作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托莱多大教堂的《剥去基督的外衣》。这幅作品于1579年完成,为画家确立了名声,由此而来,个人收藏者们所需要的这幅作品的复制品订件接连而至。

3

在《剥去基督的外衣》完成之前,埃尔·格列柯就已经扎根在托莱多。这是因为他早已有了自己毕生的伴侣海洛尼玛·德·拉斯·库埃巴斯以及家庭。他们在1578年生下了儿子赫尔黑·马努埃尔,两人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夫妻。而两个人并没有正式结婚这一事实,导致了种种没有根据的臆测。也许因为格列柯是外国人,因而没有得到结婚所必需的文件;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即他在托莱多或者意大利已经结过婚了。

《基督荷十字架》

关于格列柯后续

因为没有留下任何有关格列柯同海洛尼玛关系的史料,所以对于埃尔·格列柯的私生活我们也无从知晓。格列柯移居到西班牙以后,在工作方面留有很多文件史料,而关于画家的私生活却很少,即使是私人信件之类的也完全没有。尽管如此,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非常有理性的人物,头脑灵活敏捷,具有苛刻的职业意识。埃尔·格列柯认为,画家是一个有威严并值得尊敬的职业。从1585年起,他租借了比列那侯爵宅第的一部分过着奢侈的生活。对于自己在工作上的报酬他要求公平而充足,对于未支付酬劳的情况,他不惜数次在法庭上为自己争讨。

《基督肖像》

《三位一体》

《圣的彼得和保罗》

《圣母的婚礼》

“盛鑫煜公众号” 为国际艺术活动推介平台

美国ARC国际艺术沙龙大奖赛证书

“盛鑫煜”推荐艺术家韩味获得

国际风景沙龙艺术大奖赛奖证书

“盛鑫煜”推荐艺术家李景峰获得

美国油画丙烯画协会秋季国际大奖赛最佳风景奖获奖证书

“盛鑫煜”推荐艺术家王龙生获得

美国肖像画协会优秀奖证书

“盛鑫煜”推荐艺术家董聪贤获得

专注中国艺术家国际推介

国际艺术大奖赛

双年展与艺博会

境外写生与境外展览

艺术游学与艺术家驻留

直通国际艺术前沿

艺术家·国际艺术推广联系shengxinyu123@163.com

电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格列柯-西班牙绘画艺术的开拓者
西方艺术史: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29】
现代绘画之父:埃尔·格列柯
埃尔·格列柯
【杂谈】文艺复兴诸神画No.4(西班牙站)
西班牙画圣埃尔·格列柯(El Greco)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