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拿来就用!6种培训中常用的深层互动工具使用指南(附阿里共创会资料)

与学员进行深层互动通常在课程主体部分来展开,深层互动又以老师与学员一对一互动,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对多互动方式进行,所以这样的类型多以老师对学员的提问引导,以及小组之间的结构化研讨来实现。以下介绍六种常用的深层互动工具。

 01 
好问题发生器

目的:

课堂上最简单的互动就是通过提问开展的。老师与学员交流时问出好的问题,能激发学员更深入地思考与学习。但进行深层对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结构化提问的过程。好问题发生器是将老师的问题,依据所要提问的目的将提问过程结构化。人是在情境与问题中产生感悟并学习的,一个好的问题远远胜过直接给答案。

提问结构:

1)开启对话问现在。进行一场对话,问到过去或未来都会使对方不易回答,问当下发生的事情最容易建立沟通。比如你想了解他过去一段时间学习的情况,如果直接问“你学习过程最难忘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通常让对方很难回应你,他需要在大脑里搜寻一下才能回答。如果改成“最近一周以来,你在学习上比较难忘的事情是什么?”,问当下或刚刚发生的事情,对方相对就比较容易回答了。

2)了解原因问过去。对话的过程包含了大量的探询过程,要想了解对方的观点或者想法,有必要询问过去发生的事情。当对方回应了发生的某些事情或者发表某些观点时,老师都有必要去了解事情发生的缘由,或者了解观点背后的假设。这些内容都会涉及过去发生的经历或者假设。了解原因是能将对话更深入开展的必要方向,要了解原因一定是问对方过去的情况。比如:你之所以觉得印象深,是因为什么?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3)促使改变问未来。要使对方产生改变的意愿,需要询问未来的可能。老师的教学是为了改变,除了了解过去,想要激发学员改变,还需要询问未来。通常,询问未来都是以“如果”或“假如”来开头的。比如: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理?假如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呢?

4)收集信息问事实。如果在对话中需要与对方有一致的信息,你就要尽量客观地询问发生的事实。在对话中,很多时候是需要了解信息的,以便在彼此有共同知晓的信息的情况下更好地交流。人们很容易在只了解部分信息的情况下,基于自己所持有的假设就妄下判断,这样很容易造成看问题或事情不够全面的情况。所以对话过程中要想深入,需要有收集信息的过程,要想多收集信息,就要问对方事实。简单地理解,就是要多询问“人、事、时、地、物”等,有什么人出现或参加,具体是什么事,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环境,做了什么事情,用了什么物件等。

5)建立连接问感受。一场好的对话,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询问感受或情感,可以同理对方的情绪。我们毕竟是与人在对话,每个人都会对所提的问题或行为有相应的感受,只有让对方感同身受了,才能让对方愿意与你交流。心理辅导中特别强调要共情就是这个意思。共情是比较困难的,但至少我们要做到同理,而询问感受,就是关照到对方的情感,如:这些事情中,让你特别开心的是什么?发生这个事情,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现在还好吗?有没有什么不适,心情如何?

注意事项:

以上提问结构的5个层次,不一定要按顺序开展,也可以结合实际对话情况,做灵活处理。

以下举一个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结构化提问,与学员对话的过程。

1)刚刚活动时发生了什么事,有出现什么问题吗?(开启对话问现在)
2)这个问题曾经发生过吗?(了解原因问过去)
3)你满意这种结果吗?为什么?(建立连接问感受)
4)在工作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情况相同吗?(收集信息问事实)

5)对于接下来的活动或工作,想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促使改变问未来)


 02 
错位提问法

目的:

老师与学员互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问,人是在情境与问题中产生感悟并学习的,一个好的问题远远胜过直接给答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回应学员陈述的观点、事实或感受,能够让学员从更多元的角度看待事物,使对话更深入,促使学员在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或学习。

提问方式:

此方法非常简单有效。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区辨性聆听,区分清楚学员所提出的是事实、感受以及观点中的哪一个或者哪两个,其次用提问的方式对其做出回应。比较特别的地方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对方没有表达出来的那一部分。

当对方表达“感受”时,我们就向对方提出关于“事实”或“观点”的问题。比如对方说:“我今天心情很糟糕。”那么我们可以适时地提问:“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心情糟了呢?”这是对事实的提问。又如对方说:“我今天做了一天的工作,接待了五个客户,谈成了三笔业务。”那么我们可以提问:“那这个过程让你有什么感受?”这是对感受的提问,或者问:“你经历了今天的事,有什么收获或学习?”这是对观点的提问。简单理解,就是当对方回应我们事实时,我们就可以问观点或感受;当对方说的是感受时,我们就可以问事实或观点;当对方表达观点时,我们就可以问事实或感受。因为我们总是问对方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故名为错位提问法。此提问方式多用于在学员提出想法时,用问题来回应对方的情境。

注意事项:

在用提问做出回应时,注意与学员的连接与关系,询问的用语不要让学员感觉过于被挑战或质疑,引起其逆反心理而不愿回应。

举例说明:

学员:你讲的这个内容与我实际工作的情况不符,根本没法用。(说观点)
老师:噢,那请问你所说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问事实)
学员:我的工作事情特别多,主要是……(说事实)
老师:那这些发生的事情,让你有什么感受呢?(问感受)
学员:事情太多了,总是越来越忙,累得不行。(说感受)

老师:那如果工作中要用到学习到的方法,你觉得如何使用会有效呢?(问观点)


 03 
三浪教学法

目的:

对于知识类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员在听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与学员对话交流,提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辅导,帮助学员更有效地转化知识。这种方式旨在让教学的过程不再只是老师讲、学员听,而是通过互动让课堂变得生动。

操作步骤:

第一浪:老师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讲解知识、说明观点与要点。这部分要让学员注意听。

第二浪:老师将知识讲解完,要让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对老师所讲知识进行讨论与交流,尽量关联实际工作情境,或者对知识点中所存在的困惑做充分交流,并提出相应问题。

第三浪:老师根据学员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答与反馈。最后结合知识内容与学员的提问点,做回顾与总结。

三浪教学法是一个极为便利的教学方法,操作起来简单好用又有效,尤其适用那些知识类的教学。老师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时,把知识讲完后,通常会问学员有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员往往都不怎么提出问题来。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提问,让学员自己在脑海里去建构、去思考出问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会受到外界的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大家都没有提出问题来,这会无形中给想提出问题的学员压力。所以我们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帮助学员将自己脑海里建构问题的过程显性化,这样就更有利于他们提出问题了。

注意事项:

老师在让学员进行小组讨论时,对于小组提出的问题,可以适当地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样能激发学员的参与意愿;另外,老师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消化刚刚接收到的知识,一般给小组10~15分钟时间讨论。

举例说明:

教学主题:有效沟通技巧
第一浪:老师先讲授有效沟通的定义、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并提供案例辅助讲解。
第二浪:老师在知识讲完后,请学习小组就所讲授内容,提出他们不理解的困惑点,以及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或挑战,并写在便利贴上。每个小组的问题不得少于3个,最多不超过5个。

第三浪:老师收集到所有学员提出的问题后,在现场先将大家的问题呈现给所有学员,并做同类整理,将相似的问题归类,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出解答与说明,在过程中老师也可以与学习小组做一些交流。最后,当所有问题都解答完后,老师要做一下知识的回顾与整个过程的总结。

 04 
小组拍砖法

目的:

我们在安排小组讨论时,往往容易注重学习小组内的交流,而忽视了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这样学员只能得到小组内的一些信息,而没有其他小组伙伴给予的交流反馈。此工具可以加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讨论与分享,使交流更加充分。

操作步骤:

1)先请学员在小组内自由讨论,整理出内容,并选出一位分享者。
2)派分享者去相邻小组做5分钟分享。
3)各组成员对分享者进行拍砖并提出最有挑战性的问题。分享者记录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注意聆听不做任何回应。拍砖完后,将问题一一反馈给各组成员,并请大家挑选出最需要做出调整或改进的3个问题。
4)分享者带着3个最有挑战性的问题回到自己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找出应对的解决方案。

5)分享者再次到相邻小组回答相应问题,各组成员再次给出回应。本次要求给予正向、肯定的回应,或者建设性建议,不得批判。最后分享者带着各组成员的回应回到本组,做分享与反馈。

注意事项:

小组拍砖的过程是典型的结构化研讨的过程,老师需要给各组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研讨。在讨论过程中要明确研讨规则,尤其是分享者在记录各组成员所提出的挑战性质疑或问题时,要注意只能聆听不得回应。有时各组成员碍于面子不愿挑战和质疑时,可以在规则中要求各小组所提出的挑战问题不得少于一定的数量,比如不得少于3个等,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问题出现,以用于研讨与解决。


 05 
团队共创法

目的:

有些所学的知识并无唯一正确答案,学员要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在课堂上就需要让团队通过充分交流讨论来获得答案。团队共创法本身是用于解决团队所涉及的问题的,它通过一套研讨流程,让参与者在一起头脑风暴,群策群力,寻找解决方案。

操作步骤:

1)提出问题,明确规则。结合所聚焦的课程主题,或者所讲授的知识,老师要让学习小组提出在实际工作的场景中所面临的问题,老师还要说明研讨规则。如要求大家人人都要发言,注意聆听,严禁批判,遵守时间等。

2)头脑风暴,发散思考。老师在问题提出后,邀请所有小组一起头脑风暴,提出想法和观点,过程中强调研讨规则,想法越多越好。

3)书写便利贴,视觉化呈现。请各小组将想法或观点写在便利贴上,一张便利贴写一个,每个小组结合本组提出的想法,写出小组公认的最有效的前5~7个想法并交给老师。

4)分类梳理,同类命名。老师将各组上交的便利贴粘贴到引导布上,与学员共同做分类梳理,即合并同类项,并给每一个类别命名,用以说明这一类说明的是什么。

5)投票排序,总结归纳。在分类整理完后,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对所有的想法进行投票,然后选出得票数最多的前几个。

(6)发表呈现,复盘回顾。最后请学员做发表总结,老师也要对整个讨论的过程做复盘与回顾。

注意事项:

团队共创法整个问题讨论过程一般需要45~90分钟,老师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研讨开始前老师要明确研讨规则;讨论结束后老师一定要对整个讨论过程做复盘总结,让学员交流学习心得。


 06 
ORID多元观点呈现法

目的:

ORID多元观点呈现法(focused conversation method,见图4-1)依据人认识事物的方式,通过引导人们不同的省思阶段,以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反思他们的经验,帮助人们共同反思任何主题,包括学习回顾、反思复盘、解决问题等。

多元观点呈现法包括O(客观性)、R(反应性)、I(诠释性)、D(决定性),也就是通过对客观事实(O)的感受(R),分析出背后的意义(I),从而引出进一步的改善行动(D)。它可以用于很多场合,例如,在课堂提问学员时,在职场上级与下级沟通时,以及日常的写作中都可以应用。

图:多元观点呈现法

操作步骤:

1)聚集讨论的焦点。聚集讨论的焦点就是要找出目标。要得到非常清晰的主题,需要给人留下思考的时间。
2)写下讨论的意向。思考意向时从两个方面写下两个目标会很有帮助:①理性目标,即讨论之后所得到的实际成果;②体验目标,即培训师期望这个讨论过程对小组内在的影响。
3)运用客观性问题确保讨论有一个具体的起点,对发生的事情开始提问。
4)进行头脑风暴。在这个步骤里,不要预设框架,写下所有与该主题相关的可以帮助学员有效学习的可能问题。
5)选出你所需要的问题。不需要用到刚刚列出的问题,现在你只需要选出心中最棒的问题。
6)调整问题的顺序。在每个层次中,重新排列问题的先后顺序,让每个问题能够很流畅地衔接到下一个。
7)在脑海中预演这段讨论的内容。检视这些问题,并试着向自己提问。感受这些问题带给你的感觉,问问自己会如何回答。试着在四个层次问题的表格中移动这些问题的便利贴,以便找到最好的顺序。
8)谨慎准备自己的开场内容。开场内容需要包括邀请参与,点出焦点,提醒共识,铺陈背景。

9)谨慎准备结束语的内容,将你想在结束时说的话写下来,不要忘记肯定学员的贡献与分享。

举例说明:

主题:学习回顾
O:回想一下,你参加的这三天的学习过程,有一些是集中在一起听课,有一些是在研讨与交流中学习,还有一些是在做中学等。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让你觉得印象深的有哪些?
R:在这些内容中,哪一些让你感到振奋?哪一些让你觉得有疑惑?
I:在整个学习经历中,你有什么学习心得或者收获?

D: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你觉得可以有的三个改变是什么?


来源:本文节选自《生动教学:让培训活起来》夏雄武著,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原创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二版面
你真的会提问吗?培训常用的提问9法
创业学习笔记:提高沟通能力的25个技巧
沟通中的五个高级提问技巧,决定你未来2年的样子,请自取!
博士硕士毕业论文的答辩技巧
提问的力量(二):为什么提问不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