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人第150期(2014.1)

■卷首语

湖北宜昌·蓝明

这世界上,自卑变成了自信,并且一直坚持着这份自信,还有谁能与之媲美?

拥有一份自信,就好比有了一股强大的神奇的力量,挫折、畏惧、逆境等一系列的负面压力就会烟云般随风消失。

我的一位好朋友来自农村,年幼时玩耍不幸致残。我和他在宜昌相识时,他一副憨憨的、呆呆的样子,很少与他人说话,偶尔说话时他也是低着头,表现得很受拘束,总给人矮人一截的感觉。后来,我和他碰巧在一个公司上班,老板也是一位残疾人,对他特别照顾,工作时亲自指导,还时常把他叫到办公室里交流沟通。老板的热情让他感到温暖,使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努力学习,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半年后,他成为很有才能的人,同时充满自信,谈吐阳光。我在公司工作一年后转行离开了,他仍然留在公司,他说:“我已经下决心要在公司一直干下去,除非老板辞退我,我才会另寻出路。”前不久,我和他在电话里聊天时,他告诉我三个好消息:他在宜昌买了一套房子,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升为公司主管。

自信是什么?是一种精神动力,它能把绝望、失望变为希望。在黑夜里,它宛如一支烛火,为你照明前面的路,能让你变得更加优秀、阳光,在你的梦想之旅中助你一臂之力。

自信就是天上的太阳,离我们很远,却能给我们温暖。在太阳底下看风景,处处皆是青山绿水、鲜花盛开的画面,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拥有自信,就拥有了希望。

■心灵漫步

乒乓球的故事

广东汕头·苏音

我或许可算得上是个球迷,平日里总爱关注各种足球的新闻、赛况、述评等等,每当电视直播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我都是兴趣盎然,端坐在电视机前。我从什么时候成为球迷,自己也不清楚,还在少年时家住一间百年老学校里,与校足球队比邻而居,那曾是进入省级联赛前四名的球队,常看他们踢球,渐渐地有了“瘾”。可我无论如何喜欢,却不可能驰骋于绿茵场,童年时一场大病,让我无法像其它孩子一样奔跑跳跃。守在这球场边,其实也是在守望我的梦想。然而另一个兴趣打乒乓球,却曾经融进我的生活中。

上世纪60年代末,我随父母在战备疏散与“三支援”的口号下,从滨海城市迁居粤东山区小县城。1971年夏天,小学毕业的我因为双下肢残疾无奈地休学了。当时县城仅有的两所中学都设在离城镇四、五里路远的山边或半山畔,依靠拐杖走路的我,虽十分期盼继续上学,也唯有望“路”兴叹了。看着往日的同学好友一个个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我寂寞,失落、更自卑,在郁闷中傍徨,心里那滋味真是难以诉说。

不久镇里上映一部名叫《银球传友谊》的电影,这是一部反映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参加第30届世乒赛的新闻纪录片,影片中那些健儿的英姿、飘扬的国旗、高亢的国歌,久久闪现在我眼前。小镇随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乒乓球热”,到处可见用床板或几块木板架起的球台,挥拍对垒的“球员”。无聊的我便成为热心的观众,做旁观者久之便心有不甘,萌出参与其中的冲动。可谁又能和我一起打球呢?我买来五角钱一块的木制球拍和一个九分钱的象牌乒乓球,默默地对着墙壁练开了。把球打向墙壁,再反复击打弹回来的球,我曾听说中国的世界冠军也是这样练出来的。终于有一天,我在小伙伴们面前露了一手,连续不断地对着墙壁击球一千多次。他们惊讶了——我笑了。我被准许站到床板搭就的球台边,首次握起真正对抗的球拍。

一次次的输球,无数次的跌跤,还有并不友好的哄笑,带捉弄性的长短球,让我难堪,让我懊恼,却没有使我气馁。而不计输赢,专门托高球送我得分的对手,那朝夕相处陪我打球的伙伴,更让我感激给我信心。终于有一天,我也能赢球了,第一次凭实力击败对手,那兴奋和激动,那畅快和自豪,实在不亚于足球场上射球入门后高举双臂飞奔的球星。又有一天,在数度落后的险境之中我反败为胜,让我们中的最强者也尝到败绩。在振奋中我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平等参与的公正,全力以赴的努力之后的快乐。我成为小球迷中真正一员,也寻回一度失落的生活。

从打乒乓球中,我充实了自己,得到了启迪,学到了自信自强,懂得了进取向上。正是这些打球伙伴们的鼓励和帮助,我回到了校园。这以后我主要靠自学读完高中,参加了工作。再后来,在坚持日常工作的同时又学完两个专业的大专课程,从一名生产工人成为专业技术工作者,还取得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也成了丈夫,做了父亲,又渐渐走进了中年。在这段生活的历程中,曾有过不少艰难曲折,可我始终没忘记当年在球台前获得的一切。

岁月流逝,随着年龄渐长,左腿又曾两度骨折,现在我已不再握球拍了。可我依然留恋足球和乒乓,总会有那么一种牵挂的情愫,因为生活中有了它们,也就有更多不会寂寞的日子。

湖北宜昌·刘

落日的余晖洒满山谷,整个乡村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薄纱,当落日完全西沉,薄纱褪尽,夜幕降临了。村子里徐徐升起袅袅炊烟,饭菜的香味随着晚风扑鼻而来。腊肉炒豆豉最香,馋得让人忍不住沿着香味儿寻去。花儿草儿在露珠的滋润中恬静秀丽,一改白天炎炎烈日下那份奄奄一息喘气般的挣扎。一切委屈都在朗朗月光下消失殆尽。如水月光,温柔而又有点暧昧地洒满村落,像是在抚慰骄阳带来的伤痛。乡村的夜晚,别有一番风景。

晚餐过后,村子里的人们三三两两集中到大槐树下纳凉,这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刻:三姑六婆们拿着小蒲扇,带着小板凳,牵着小孙子,寻着满意的位置坐下;男人们带着象棋,带着扑克牌,三五个一伙,杀上几个回合;还有人泡一壶好茶,自饮自乐,闭目养神;大姑娘小媳妇们穿着干净漂亮,拿着新款手机或者是十字绣、鞋垫什么的,嘴巴聊着,手里也没闲着;飞针走线,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在她们灵巧的手中活灵活现。大概她们的针线好,也是给自家男人长脸,男人得意的把鞋脱了,布鞋里面崭新的鞋垫有意无意的露出来,赢得姑娘婆婆们的一阵赞美声,男人就更得意了:“这算什么?我家墙上挂着一幅3米多长的十字绣,我媳妇只用了个把月的时间就绣好了。在城里装裱镶嵌一下,花了一百多块呢!”

男人吹捧劲儿惹恼了其他媳妇们,换来七嘴八舌的揶揄:“那你媳妇每天晚上光绣这十字绣,不就耽误你那档子事儿了?敢情你天天陪着画上的美人儿呀!”“画上的人再美,管个啥用……”你一言我一语,大姑娘抿着嘴笑,小媳妇们笑弯了腰,姑子婆子们笑的喊肚子疼,其他男人们也随着哈哈大笑。女人脸上明显晴转多云,男人看见女人变了天,赶紧穿上鞋子,气呼呼的随着女人后脚回家。他们的散去并没有影响其他人的情绪,相反更多的议论开场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十多个女人围成了堆儿,好似马蜂窝被捅了一下。东家长西家短的成了饭后茶余的消遣。谁家的男人在外打工挣了“大钱”了,“那一准儿在外面找了小三儿,男人有钱就变坏。”“哎,还是天天厮守在一起的稳妥些,在农村苦点累点,种烟叶,种辣椒,种西红柿行情都不错,我们一年也能挣个七万八万的,最关键是不怕到时候人财两空,抓不住人的时候,就攒点钱在手中,有钱才是硬道理。到时候,他一个穷光蛋,谁爱要谁要去呗,饿不着我和孩子就成。”“就你心眼多,谁算的过你呀!”“秀云,你听说了吗?咱们村李林在广东打工,带回来个媳妇,是广州当地的,人长得可俊啦!”菊花巧舌如簧,外号新闻传播员,哪里的事她都晓得个一二。秀云接过话茬:“我见过那个女人,身材蛮好的,皮肤有些黑,脸上涂的水粉足够粉刷我这三间大瓦房了,可黑就是黑,这也遮不住。”“听说广东日头大,毒着咧!晒的,广东人都这样,白皮肤都是美容整的。”乔慧也加入这支队伍,参加讨论。“哎,我们这些乡村妇女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再大的太阳照样在地里干活,也没擦过防晒霜,也没心思涂脂抹粉,怪不得城里人比我们好看,她们保养得好,也不用顶着日头在地里忙乎。人比人气死人!”菊花的一席话,把几个女人的心情推到了谷底。

短暂的失落过后,她们又开始谈论谁家的孩子考取了大学,谁家的孩子最孝顺,谁家的孩子在某某城市做白领,年薪多少万,张家的儿子要娶媳妇,李家的闺女要出嫁,王家的媳妇要生小孩,孙家盖房子要帮忙等等,一阵阵笑声,把刚才那些小小的不如意抛得干干净净。笑声清脆爽朗,把男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影响他们下棋打牌,男人们不乐意了,就骂道:“死婆娘,笑得像鬼哭似的。”女人们难得一致对外:“你们难受就对了,一准儿输了棋,找茬出气。”男人气得脸上像泼了猪血似的:“下棋下棋,没工夫理会她们一群老娘们儿!”棋子在石凳子上掷的铿锵有力。

夜深渐凉,人们一天的疲劳都在这闲话家常中渐渐散去,大家带着来时拿的物件儿,各自回家去了。乡村夜晚恢复了原本的宁静,唯有虫儿在草丛中鸣唱,像是在招呼自己的伴侣。星星缀满蓝蓝的天幕,顽皮的眨巴着小眼睛。

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仁者乃为真勇士

河南滑县·张世普

一个人是否有勇气直接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得失,它甚至比一个人的出身和履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瞩目。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他充满勇气,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情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胸怀。

人生中会遇到许多需要改变的事情,然而要改变却非常艰难,一个人改变的范围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勇气,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博大的心胸。如同天赋一样,心胸对于人生有重大影响。心胸越宽广,影响的范围越大。一个心胸狭窄、骄傲自大、肆意妄为的人,即便能力超群,也很难有什么作为。

成为壮士并不很难,只需要勇气。不畏生死的壮士挥舞长剑血染沙场的结果不过是改变了身边有限几个人的生死。堕落和沦陷,总是带有快感,权力、金钱、欲望像一座座高山,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罪恶的快感如同罂粟,散发着魔鬼般的诱惑,吸引很多人不计后果纵身投火。这时,即便上苍赐予壮士一把锋利无比的倚天长剑,也无法斩除所有人心中的物欲。

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往前一步是地狱,退后一步是天堂。一剑在手,仰天长啸,固然酣畅淋漓,不过,决绝的砍杀,往往会加速地狱之门的敞开。拉回那些在地狱门口徘徊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感化和改变,而不是彻底摧毁和消灭。毕竟,人性里的美好远多于丑恶。感化很难,比忘却要难,比厮杀更难,厮杀只需要武力,而忘却更容易。可是,感化不行,感化要风度,要能力,要智慧,要岁月反复沉淀,要那份从容和淡定,要那份不弃不悔。死易生难,毁灭不过转瞬之间,改变甚至需要超过一生一世的时间。改变灵魂也许是这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情,这要比做壮士难得多。正因为艰难,也才只有真正的勇士能够担当。

人生的起起落落,对于真正的勇士来说应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曲折的过程就锻造不了沉稳刚强的意志,人生唯有在磨难中方能绽放别样的美丽。生活会给予人们诸多磨难,真正的勇士却可以用坚强化多舛为精彩,让命运因坚强而美丽。如果失败是一种人生经历,那么这种经历却会使人成熟。如果说成熟必须历尽沧桑的话,那么真正的勇士就充满了魅力。所以,真正的勇士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淋漓尽致的豪情和激扬,不仅仅是光彩夺目的冠冕和鲜花,更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曲折与艰辛。

真正的勇敢出自善良,出自对芸芸众生的怜悯。人生的荣辱沉浮真的很小,拥有像大海一样广博包容的心胸,方为人生大境界。虽然这需要大智慧和大付出,可是人生就必须去努力地追求。放下狭隘,放下偏执,把心化作大海,善于容纳且有大怜悯,不炫耀,不放纵,不放弃,不抛弃,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动用插在刀鞘中的利刃,这才是真正的勇士。也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到处洒满馨香,到处充满温暖。

记忆里的花朵或隐痛

福建三明·西风

几场迅猛的暴雨过后,这座城市的天空变得黯淡。也许因为气候的影响,我的心情也变得阴郁多思起来。在这样难得的清凉夏日里,我好象走进了一条幽深的没有止境的记忆长巷。走着走着,在不经意间,遭遇了我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女儿。

有一种寻找是想象中的寻找,有一种想象是寻找中的想象。就像我唯一的亲生女儿,自从四岁那年萧瑟的秋天远离我的怀抱和视野后,我就很少见到她如花的容颜了,偶尔接到女儿挂来的悲悲戚戚的电话,我总是感慨万千恍然若梦,就好象有一场冬日凛冽的大风从我伤感的脑海里呼啸着穿过。我对女儿的记忆似乎就定格在她花骨朵般的四岁之前,但我不喜欢这样的定格。在许多孤单的难以团聚的日子里,我习惯了在记忆的深处寻找我唯一的亲生女儿,我喜欢在飘渺的想象中描绘我女儿那斑斓的成长的足迹。这样所有既往的日子就不再孤单,这样所有关于女儿的记忆就不会枯萎和苦涩。我相信我的乐此不疲,是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理解或接受的。

任何想象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跟女儿那短暂而美妙的四年时光,就注定成为我记忆里最美好最宝贵的一部分。我的记忆往往从一列奔驰的火车开始,那是许多年前桃红柳绿的春天,我专程从乌鲁木齐出发,赶往那烟雨苍茫的江南。因为我的女儿即将出生,因为这个幼小纯净的小生命,即将把父亲这一庄严而伟大的桂冠戴在我的头上。我记得我来到这座风景如画的小城时,南方的天空正在下着抒情的绵绵的淅沥的春雨。这透亮的清凉的春雨,一如我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在漫长而疲惫的旅程上,我一遍遍构思着尚未出生、清水一样纯洁的女儿那娇小的模样。

尽管我绞尽脑汁,但女儿出生时的样子还是出乎我的意料。那是春雨挥洒的温柔的黄昏,我盼望中的女儿终于来到了尘世间,轻轻地启开了我无比惊喜的眼帘。望着女儿粉嘟嘟胖乎乎的模样,我的心沉醉在这无边的旖旎的春光里。我最想说明的,是刚刚出生不谙世事的女儿,她引领我走向一场人生的盛宴,或一座充满快乐和幸福的辉煌的宫殿。我知道从今往后,那埋藏在我血脉深处的绵绵的记忆,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默然地中断。正是看似幼小的可爱的女儿,照亮了我灵魂的天空和既往的旅程。

在脆弱的婚姻城堡里,我不想说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如果非得说不可的话,那错误的一方只能是我自己。长期以来,我最想对女儿说的话是:对不起我亲爱的女儿,是爸爸选择了这种飘忽不定的两地分居的婚姻,才铸就了今天的分离、缺憾和不幸。我不想对正在成长的女儿说:最大的缺憾和不幸,将由她望眼欲穿重病缠身的父亲用所有的余生来承担。我想说在婚姻的镜子哗然落地碎裂的那一刻,我的心就跟着彻底碎了,我绵绵无期的苦涩、痛苦和思念将因此开始。

如果你知道什么叫隐痛,你就会晓得在远离自己的亲生骨肉的日子里,那种锥心刺骨般的疼痛或欲哭无泪的难言的悲伤。有多少个白日或夜晚,我都在侧耳聆听着女儿悄然成长的脚步,聆听着一朵春花纯净的羞涩的绽放。这样的日子孤单而冷清,但并不缺乏丝丝入扣的温馨和痴迷。这就是一个不断觉醒的父亲,这就是一个不断赎罪或忏悔的父亲,这就是一个在苦难的深渊里不停呼喊的父亲,这就是一个在深远的伤口里,执着地寻觅着春天弥漫的花香的父亲。

许多时候,我喜欢摇动着笨重的轮椅出现在大街上,出现在喧嚣人世的洪流里或流泻的阳光下。我渴望从我身边经过的一个花枝招展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会欢喜地奔跑过来高声喊我爸爸……但这样的奇迹并没有在我的盼望中发生。我茫然地伫立在城市的荒原或情感的沙漠上。我很难过我很脆弱,这样刻骨铭心的思念让我身心俱焚。

我以同样执着的方式,默然出现在女儿就读的小学或中学的门口。我期待着放学那清脆的铃声,我期待着潮水般涌过校门穿着校服的少男少女中间,有一个阳光般甜美的女孩子惊喜地向我奔来……但这样的奇迹同样没有发生。我用潮湿的朦胧的目光凝视着面前的人流,我确信我此刻的心,就淹没在这汹涌的嘈杂的人流里。可是我已经无法辨认谁是我的女儿了,我已经无法准确勾勒女儿成长中的容颜或风景了。意识到这一点,坐在学校门前轮椅上的我顿时感到天旋地转,我的脑袋像有无数只苍蝇在嗡嗡乱叫。我不晓得自己是以怎样悲凉的心情,摇动着轮椅找到家门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人世间有一种分离,可以让一个血肉之躯死去或重新诞生。

当考入北大的女儿,在长话中用哽咽的声音质问我当初为什么离婚时,我无言以对,我泪流满面。我想说我的孩子,你这些年来过得还好吗?我想说我虽然没有听到一朵花优雅开放的声音,但我可以用丰富的想象听到,我想说是爸爸对不起你……但我蠕动着嘴唇什么也没能说出来,我只想用那些无言的灼热的思念或隐痛,编织成人世间最绚丽最深沉的花束,悄然置放在女儿生日摇曳的温暖的烛光下……

广西河池·艾芥

清理旧物时,无意发现书页里夹着一封旧信,信封已经泛黄,对折处有岁月的褶痕。小心打开,里面是一张旧式宣纸,上书一行端庄小楷:人淡如菊,挂念是香。

心头一震,指尖掠过丝丝凛冽。轻轻弹去纸上拂尘,“人淡如菊”愈显明晰,这纸上文字,何其好,字字入心。就这样,独自一人闲坐在岁月深处,静听莲花自在开落,生而自在,云淡风轻。夏夜的柔风里,弥漫着夜来香的浓香,耳畔划过一曲钢琴的小夜曲,曲调舒缓,犹如朗月在山,将群山上的点点星辰,映照得美妙非凡。

人生在世,踏行在漫漫旅途之中,看尽人世间的精彩繁华、人情冷暖,若能淡然处之,笑赏春花秋月,闲往山泉烹茶,人生几何?如能半截竹筒,慢吟一曲“一川烟雨任平生”的词句,人情负重将会淡去许多。人世茫茫,行走在拥挤人群之中,就像一滴雨水,汇入了汪洋大海。无论世间如何纷扰,无非是需求一个安身立命的据点。经年流浪在都市,卑微得如同一朵含羞草。家,虽然不远,手搭了凉棚就可以望见,但却是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是在晨起的风里,轻拢一下额前乱发;还是在落日的余晖里,目送一只归巢的鸟雀,我只在心中默默感念:人淡如菊。

菊,淡香悠远,就像一棵树上的一朵花、一片叶,如遇风吹,定会轻舞飞扬,旋转成天空舞台上翩跹的蝴蝶,玲珑剔透。菊,永远给人一种忘情的怀念。

菊黛如花,坐观流云,南山淡如抹霞。春风梳柳,莺鸣花坞,渔人横舟回家。晚钟声声,流星南翔,你把如水的心事一一打捞。捡拾几枚不规不正的小石头,摘一两根稀松平常的小花草,把四季的风岚雾霭轻轻地披在身上,站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关关的雎鸠,尽情在河之洲;暮春的落英,心甘情愿地化作春泥,精心守护着枝头的花朵。

纷纷扰扰的尘世,你若淡如菊,就会口纳百川眼波流云,绝尘逍遥。长袖一舒,天作棋盘星作子,任你对弈天宫仙人;笑谈时,清茶一杯,地当琵琶路作弦,随你弹奏高山流水。

这菊,已经如我心怀!念想昔日旧友,住在雅舍里的你,可否随心雁阵,在晴空织就一个精妙绝伦的“淡”字?我知道,你近乎默然的面容,一定是疲惫了一次一次的心计谋算,疲惫了一场一场的风花雪月,疲惫了经年的奔波往复,疲惫了林林总总的“入世”规则……

今晚难得月光如水,你何不做一回淡菊:吟风初春,薄酒凉夏,醉月中秋,钓雪寒江。

每每有朋自远方来,都要万千叮咛:他可以高贵如牡丹,你可以优雅如兰花,但我心醉于那一朵淡淡的菊花。

滚滚红尘,惹恼日子,而我偏偏苦于无力承负,那就淡如菊吧!佛坐莲花,笑谈人痴!莫名里,我自觉是一个痴人,一颗顽石!懒得去管它,一切随缘,云淡风轻,岂知我已是心淡如菊!

人生在世,人淡如菊,挂念是香,甚好!

梅开独先天下春

江苏丰县·刘翠领

梅开独先天下春,花中气节最高坚。由于梅花的傲寒绽放,并且最早给千家万户报来春天的信息,因此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她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洁的象征和追求的精神目标。梅花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人们所珍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清韵飘香:梅花又称为“报春花”,其形象有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其色分红、白及绿,白梅如雪、红梅如霞、绿梅如翠玉﹔另有腊梅色黄,香气浓郁,无不清雅秀丽,天然去雕饰。其树姿苍劲,香飘久远,其芳愈寒愈艳,临风挺拔傲然铁骨,生机盎然,向人们昭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梅开在冬春之际,或高山幽谷,或城镇乡村,或皇家花苑,或百姓庭院,无论身处何处环境,始终清香依旧,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其单株孤植,可尽呈英姿秀气;其成林成片,则如云蒸霞蔚,气象壮观。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其仙姿神韵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宋·王琪《梅》)、“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质”(宋·李子正《减兰十梅》)、“风流无俗韵,恬淡出天姿”(宋·张道洽《梅花》)。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其“韵”其“格”,就是陆游在《梅花绝句》中所说的“高标逸韵”,陆游解释说,这个“韵”、这个“格”、这个“标”,就是梅花的形象特征所折射的高尚人格的精神世界。此外,宋代白玉蟾写的“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着烟浓着月,深深笼水浅笼沙。”林逋写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也是颂梅神韵的著名佳作。

品性高洁:从道德文化方面看,梅花自古就被赋予德的品性。她通体清澄、内外俱净,至纯至清,引发了文人洁身净心的自觉意识,咏梅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诗人寄予了梅花高洁的人格美,赋予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文化内涵。或咏其意志坚强,或吟其君子之风,或颂其节操凝重,历代不绝,意象幽远。如宋代欧阳修写的《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赞美梅之风骨。辛弃疾在《临江仙·探梅》中写的“冰作骨,玉为容,常年鬓云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赞美梅的精神。

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梅的相关习俗。古人有梅具四德的说法:“初生蕊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也有梅开五福的说法,梅花的五个花瓣像征五福,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和平。人们还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古人常以“折梅赠远”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勉励,如南北朝时民歌《西洲曲》中写道:“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南北朝的陆凯在《赠范晔》中写道:“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与朋友以梅花的品格共勉,并预示着不久春天也即将来到北方。唐代的王维《杂诗》中写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想象着故乡梅花盛开的美好景致,这些无不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春信使者:梅之异于百花,唯在其“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报春的使者,古代诗人常借梅花传达春的消息:“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宋·欧阳修《蝶恋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宋·陈亮《梅花》)“飞雪落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杨记《少年游》)这些诗句不仅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更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历经风霜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和生机盎然的生命力量。

古代爱梅的文人多为独具风骨之人,其爱梅咏梅的理由,也正是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追求真理,维护道义,高标立世。在这梅花中处处渗透出他们理想中的气质,他们的精神,化作优美的文字,如梅花般散发出传世的芬芳,花中有人,人中有花。如元代的王冕在《墨梅》中写道:“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陆游在《园中赏梅》中写道:“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历代无数仁人志士都是具有梅一样品格的人,他们本身就是真理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梅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价值,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节的象征。

古往今来,梅花被视为高风亮节的楷模,被称为“东风第一枝”。她圣洁、高雅,不畏风霜雨雪,向人们传播着春天的美好和希望,鼓舞着人们去迎接美好春天的到来。

几棵随随便便的树

甘肃·潘硕珍

枇杷树

我说的枇杷树,不是城市居民栽到大陶盆里供来人观赏,或者闲暇时孤芳自赏的那种,而是长在深山野林中的,通常叫野枇杷。记得那是1983年夏秋之交,我刚刚初中毕业,假期很长,父亲带着我去铁尺梁脚下的骡子沟里割烧柴。我拿着一把锋利的柴镰,专割枇杷树。枇杷树枝杈较多,形似鹿角。说枇杷树不是栋梁之材,一点也没有冤枉它。进山人一般不肯打它的主意,而且它长得不顺溜,不好捆绑。枇杷树除了作烧柴使用,似乎还有其他用途,许多人常常忽视了它的存在价值。它的叶子,外面是翠绿色,里面呈黄褐色的绒毛,卷成筒状,就是一支绿色“淡巴”卷烟,乡下的青少年差不多都吸过这种不用掏钱的“香烟”。枇杷树干可以雕刻印章,它的质地柔韧,刻起来花不了多大力气。我是从饲养员那里知道枇杷树可以刻印章的。还是在生产队的时候,我利用放学时间,去山坡上给生产队的牲口割青草,要到饲养员那里估斤数记账,凭工分换算成秋收时节的口粮。父亲从一开始,就想把我调教成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饲养员记账后,在每一行文字后面都要盖上刻有自己姓名的红色印章,这激发了我的幻想。有朝一日,我也要把自己的姓名,反刻在木片上,盖在白纸上有印刷体的庄重效果。那时候,我还不晓得盖印章就是行使一种权力,也不晓得文人墨客有在书画作品上盖图章的嗜好。如今,对中外历史略知一二的我,晓得英国设有掌玺大臣,而中国的一些地方官员,凭手中的大印私赚外快。有一年,我给女儿添户口,到某单位盖一个椭圆印章,女秘书向我索要50元钱。没奈何,我给他们的领导夫人送了些小意思,再去办理手续时,不但不提钱字,还给我搭配了不少有脂粉气的笑容。多年以后,我终于有了一枚印章,不过不是枇杷树木雕刻的,而是花钱到县城一家铺子里、一位颇有知名度的匠人用橡胶刻的,字体方正工整,甚合我意。我拿着它,到一家银行贷了一笔款,购买了几间供三口人藏身的房子,才明白印章不是小孩子手里的玩具。有谁见过枇杷开的花朵?有一首洮岷花儿这么唱道:“枇杷开花满林红……”我想象不来枇杷开花的姿态。迭部县文联编印了一本《腊子口》诗歌专号,封二有一幅周诚的摄影作品,标题叫做《迭山枇杷》,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枇杷花,形似粉红色的野花。如此看来,枇杷树实在是一种有文化蕴涵的树木,给大山深处装扮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毛核桃

榛树是一种混生于乔木林中的灌木,它结的果实,一串有三至五个,翠绿色的外皮上长有扎手的毛刺,我们一般不用手去撕,而是放在地上用力去蹭掉毛刺。榛子是球形的,果皮很硬,放在臼齿间用力一咬,才能嗑开它。它的果仁是白色的,是一种油料,味道近似核桃仁,因此,岷地人叫榛子为毛核桃。榛树见于《山海经·上申山》。如今,你想吃毛核桃,就不必去爬山进树林,只要你瞅准季节,在县城早市上也能买到,一碗多少钱,当面议价就可搞定。

棠梨树

棠梨树是一种长在树林或山坡上的乔木。《山海经·岷山》简略写道:“其木多梅、棠”。它的叶子有指甲盖那么大,果实当然叫棠梨,大小和地绷子的果实一样,但是它的色泽和味道又类似于林檎。棠梨也在秋天成熟。这么小的果实,依然能满足乡间孩子对山珍的欲望。

李子树

李子原来叫做木子,后来才有了姓氏。民间宝卷讲述老子的故事,说“老君当初不姓李,李子树下降其身”,人的姓氏又来源于树木。李子树差不多和梨树同时开花,花瓣显白色,细碎,但很繁盛,能吸引较多蜜蜂。李子的成熟期比杏子略迟,果实分红、黄两种。长在山坡树林中的野李子,多呈黄色,而生长在农家果园里的李子,大都是红色。熟足的红李子,吃起来非常甜蜜,鲜有涩味。李子树没有杏树那么高大,只要拿一根长木棍,就能砸下自己想要的果实。小时候的我就是个得杏望李的人,我常常站在李子树下,打量绿中透红的果实,看哪一只果子才是我想啖的。我仰视了很久,眼睑突然阖上了,瞳仁被睫毛扎得好难受。祖母一看,说我的眼睫毛倒了,并帮我扶正了它们。我算是领教了“觊觎”李子的滋味。

李子虽然个儿没有桃子大,但它“与桃齐名”(李渔《闲情偶寄·李》);阳春三月,粉白的李花与嫣红的桃花“同归于尽”,不是么,《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道:“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人们都爱称赞献身教育事业多年的老师是“桃李满天下”。

期盼今年第一场雪

河南洛阳·李红都

吃过腊八粥,春节也就不远了,街上的年货让人眼花缭乱,想到很快就到了阖家欢乐的温馨时光,便盼着“年”早点来临。但心里总有些遗憾——自立冬以来,怎么没有下雪呢?

那天,放了寒假的女儿带着小朋友问我:“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打雪仗……”原来期盼下一场大雪的并不只有我一个啊。

是啊,怎么不下雪呢?也许上天还在为去年的那场雪灾愧疚,不敢再降雪给人们带来麻烦?也许这个寒冬时节,连上天也不忍再“雪”上加“霜”?

雪下得太放肆固然不好,但是没有一点儿雪花的冬天总让人感到缺了点什么……

印象中,儿时的冬天每年都有“白雪飘飘”的美妙时光,纷纷扬扬的雪花在孩子们眼中是那么有魔力,没有哪个小孩能抗拒在雪里玩耍的诱惑。那时,每到下雪天,我就叫着、笑着冲往室外,伸着小手去接在空中飘舞着的小雪花。接住了就紧紧地握住,蹦蹦跳跳地拿回家给妈妈看。待我回到家松开手时,我和妈妈相视而笑——手心里那美丽的雪花跑到哪儿去了?我的手掌空留下几滴圆圆的小水珠……

雪下得大了,地上积着厚厚的“雪糕”,那是我们小孩们最喜欢的“乐土”。淘气的小伙伴用雪球击中了我的后脑勺,凉凉的碎雪顺着衣领滑入我的脖子里,引来阵阵善意的笑声,我尖叫着弯腰搓起大雪球奋力回击,直到我也击中了他,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雪后的第二天,院子后平房屋檐下结起了或长或短的冰凌,我和小伙伴们踩着凳子踮着脚去“摘”那晶莹剔透的小冰棍,比一比,看谁摘的更大、更长,全不顾小手已冻成小胡萝卜……

而今,我们都是已为人父母的大人了,岁月让彼此有了很多想不到的变化,不变的是关于雪花的纯洁记忆。

记不清是哪位大人物说的话——“没有雪的冬天不是真正的冬天。只有在下过雪后,有了让雪洗涤干净的那种清新,爱美的春姑娘才会降临……”

是吗?那么,就许下一个小小的心愿——在2014年的春节来临之前,下一场纷扬的大雪吧!用心倾听下雪的声音,带着未泯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祝福新年。

北方的冬天,总是与雪有着不解之缘……

春节暇想

年年春节今又春节,是一阵阵的鞭炮声告知我又过年了!

春节这个合家团圆让人们快乐的节日,我感觉如今已是物事人非了。以前,我心中的年也是火红的颜色。自身罹患沉疴后,我心中的年却是变成了灰蒙蒙的颜色。快乐节日中的那人那事,都让我深感格格不入。看着身体佝偻已满头白发的父母亲,有时我就在想时间要是停滞了那该多好。面对喜气洋洋的拜年者,我只是一个年的孤独旁观者,一个快乐节日的尴尬者,逃避者。

在春节,久居斗室身卧病榻的我所能干的事,就是手拿遥控器在频繁地转换着电视频道,看着电视画面中那营造出来的欢乐,可是它仍不能给有点郁闷的我带来丁点欢乐。我却只能用此来打发让我有点心烦的春节时光。对于喜爱安静生活的我来说,过年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不得不面对的“痛”。春节打乱了我正常的生活规律,让我深感身心疲惫。

无论如何新的一年都要进行中,我仍是身在其中,仍在病中煎熬。

新的一年,意味着我已躺在病床上度过了不可思议的十四个年头。十四年这是一个本就让我无法接受的时间,我根本就没设想到我的与病共处的生命周期会这么长,这也让我感到深深的危机感。对自己的不自信,对不可测未来日子的恐惧。

只感叹时光在无情的流过也是无济于事的,为了下一下快乐的新年,真应好好想一下如何面对度过残生。

心的境界

我其实是个很胆小的人,却一直向往着风花雪月的浪漫。一直以来我都期望着这样一种境界:在一大片风姿摇曳的芦苇丛中,风抖芦苇压的很低,满天的芦花随风纷扬着,远处黛色的青山下,飞翔着一只孤独的鸟,而我则白衣白裙,披着墨一般的长发,拄杖孤独地走在芦苇丛中……

我很喜欢芦苇,尽管那时还没见过真的芦苇,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来到了一个乡村,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真的芦苇,白茫茫的一大片,那气势相当壮观。我毫不犹豫地钻进了芦苇丛中,尽管那天并未穿白衣白裙。

那片芦苇长得极其茂盛,枝杆都有手指粗细,高度却盖过了我的头顶,我原以为芦苇最高不过我的腰际。我站在芦苇丛中,却看不见前方的路有风吹过,传来沙沙的响声,像有人拔动草丛的声音,我连忙扭头回身看,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周围安静得可怕,我分明听到了人的喘息声,一种恐惧感顿时弥漫开来,我慌忙去找寻来时的路,却昏了头似的怎么也找不着。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终于逃出了那片芦苇地,而胳膊上却已是伤痕累累,不忍目睹。

坐在远处的山坡上,那颗有惊无险的心才逐渐平静下来。风又把芦苇压得像弓一样,满天的芦絮丝飞扬着,映衬在对面的青山上,斑斑点点,这景色真的很美,不禁让我有些陶醉。想起刚才自己的狼狈相,我又觉得好笑。原来有些情有些景只要用心去体会即可,不一定非要亲自去体验,因为那只是一种境界,一种心的境界。

生命的价值

湖北武汉·曾文寂

唐代朦胧诗人李商隐,丧妻之后无限悲伤,写了一首扑朔迷离的诗悼念亡妻。诗的开头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谁都知道只有二十五弦,五十弦是断弦之后的数目,用“断弦”来喻亡妻,可谓悲痛欲绝。诗人元稹悼念二十七岁故去的妻子,声泪俱下地说:“惟将终夜长开眼,报到平生未展眉。”更是情绝痴绝。“长开眼”的,惟有那种孤苦伶仃的鳏鱼,诗人想念亡故的亲人,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熬成了鱼里头的光棍汉,一夜又一夜直勾勾地瞪着双眼,真是惨不忍睹。

仰望硕大树冠上的绿叶一片片泛黄后随风飘落,与站在摩天大楼上俯瞰街上蚂蚁般蠕动的人群,感觉是一样的。世界的存在全在于渺小的个体的组合、分裂、组合、再分裂;历史就是加减法,加了再减,减了再加;时间呢,也许就是不断重复创造和毁灭的过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在这两句诗中所透露出来的真理,因为带着一点惆怅与哀婉才被后人传颂。

冬天落下的黄叶,落了就落了,没有哪一片叶子感慨万千,因为,它们每一片叶子,都曾经绿过。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在写作《辩证理性批判》的过程中累垮了自己的身体。当采访米歇尔的记者问他对这种垮掉的感想时,坐在轮椅上的萨特笑眯眯地说:“健康是为了什么?写《辩证理性批判》——我说这些并非骄傲——写一部长篇的、优美的和重要的著作,比好的身体更为重要。”

萨特这番有关生命价值的阐释,我不敢妄加赞美或者批评,但的确应当使地球上一切庸人震惊,令一切懒汉羞愧,让一切精英叹服。这样充满活力、躁动不安的生命属于探索激情的伟大生命。也许,这可以看做是一枚曾经缔造过春光和夏华的绿叶——在它作为黄叶飘零时的潇洒独语?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因为性格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选择和行进的方向。放眼望去,这世上曾有多少辉煌过的生命。在中国历史上,荆轲踏易水的咏叹,稽康临终的琴歌,岳飞在风波亭的狂草,还有,林觉民的绝笔《与妻书》,都可以说是一日长于百年。还有那些小人物,如青楼的李香君,放羊的王二小等,都活出了自己的心气和个性,有过自己的欢悦与慷慨。生命何其短暂,何其珍贵,又何其辉煌。

别让幸福从身边溜走

那天单位聚会我也去了。在家养病的我好久没出门了,头天晚上我就开始算计着第二天怎么出门怎么去,结果一夜没有睡踏实。第二天,虽然精神欠佳,但见到久别的同事们,心情还是格外的高兴。言谈之中,晏老师问我是怎么来的?我说在我们小区包了一辆车来的。她说你出趟门是真不容易呀!我说没什么,感觉还行,只是出门时袜子和鞋自己还是穿不上。“那今天是怎么穿上的?”她好奇的问。我说早上六点我就起来了,我爱人上班临走前,他就帮我把头梳好,把鞋都穿好了。说到这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很平常的事嘛。只见晏老师当时眼圈就红了,连连说:“小骆呵,小骆,你是太幸福了!你家小吕对你真是太好了!他也不容易呀!”我不以为然地说:“还可以吧。”在座的同事都说:“骆老师你是真让人羡慕呵!”当时,我说了些别的就把这个话题岔过去了。

以前,爱人的单位离我的学校很近,每逢单位发东西了,或我下班晚了,他都会跑到我的单位去,一来二去和我的同事都很熟了。每次他走了以后,同事们都要夸上一阵子,说我找了个好丈夫,说看人家小吕多听话,让干啥就干啥!可我总不以为然。总觉得“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幸福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每当别人问你们家是不是家务活都人家小吕干时,我总会说他会干什么呀,还不够给你添乱呢!然后颇为夸张的举例说,他天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刘仪伟的“天天饮食”节目,可看来看去,一上灶就不行,做饭是没滋没味,那个难吃呀!同事们都笑了,说人家小吕有这份心就行了,我家那口子连想都没想过要给你做饭,回家就等现成的。小骆你知足吧!可是,我心里就是不满意!

我的口比较重,做饭滋味浓,从小在家就帮我妈做饭,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是做什么像什么!以前上班中午带饭,同一个办公室的车老师就常夸我的饭是“馆子味”。但爱人口特别轻,吃饭你都不用放盐,点些酱油他就会说“正好!正好!”每次吃他做的饭,我的心里都在叨咕“这也太没品味了!”有时索性少吃或不吃了。时间一长,给我爱人惯出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不论多晚,他都要等我回来现做饭。那时,家搬到了离单位很远的地方,要倒两遍车,加上我身体有病,哪都在痛,每天都感觉格外的辛苦。我不仅打怵那上下班的路,打怵去挤公交车,甚至打怵进家门做饭了!所以,每天在单位熬到下班的时候,我总是再磨蹭一会,然后再往家走,每次到家天都大黑了。可进家门一看,锅清灶冷的,心里气就不顺。一见我回来了,爱人高兴的像孩子似的忙跑过来,一边接包一边说,我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一炒了。我没好气地说:“我不回来,你就一辈子别做!”他说:“我做行,不就是怕你不爱吃吗!”那时,我心里多次说自己真是太没福了!

那次,偶得朋友刘海英的新作《只要生命还在》,回家放在案边随手翻看,突然似有所悟。我和海英是同病相怜。生命美好的夏季对我们来说都很短暂,生命中一多半的时间是在病痛中度过的。原本一双纤细灵巧能织会编的手,现在已经扭曲变形了,在计算机上操作也只能靠两根食指敲键;两条颀长能蹦能跳的腿,现在连走路也走不了,还得靠双拐支撑;原本好胜要强的性格,事事不求人,现在反倒事事需要别人帮助了。强烈的反差让我常想,自己的人生真是太可悲了!然而,苦难相同经历相似的海英却总是在为幸福而高歌。这是为什么呢?掩卷而思,我明白了那就是她比我更懂得“幸福”二字的涵义,更懂得把幸福放大了看生活!

其实海英的书上写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小事,小事放大了看你就会感受到,妈妈呵斥时的关爱,大哥背负时的温暖,兄弟鼓励时的甜蜜,婆婆照顾时的细微……

放下海英的书,我的脑海里老是萦绕着“放大幸福”这个词组,其实它对我来说已不是简单的两个词的组合了,而是一种所悟、所思、所感。过去,我们常说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滴水”岂不是太小、太少了吗?然而,如果感受不到这“滴水”的作用,我们可能还会因它少它小而报怨呢!如果看看那大江大河,我们就会明白滴水相聚汇成江河。生活不也是如此吗?难道不就是这点滴之爱汇成了生活的全部吗?

那天,晏老师说我“太幸福了!”虽然当时我不承认,可回家后这句话让我一直放不下,我的幸福在哪里呢?正在想的时候,突然儿子在QQ上呼我,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妈,你吃饭了吗?自己在家别老是凑合,要按时吃饭!周日我回家给你买点好吃的!”“我又不是小孩子,放心吧!”回话的时候我的心里是甜的。傍晚,爱人又在QQ上呼我,“我要往回走了,带点什么回去?请指示!”“随便,看着办!”我这种说话的语气是习惯了,可心里还是有一种满足感。细品一下,这难道不是幸福吗?

晚上,爱人拎着大包小裏的回来了,进门就说:“饿了吧?今天学了一道'羊肉抓饭’我给你做!”我刚想说:“得了,还不知道能做成什么爷爷奶奶味呢!”话到嘴边立马打住,嘴下留情了。爱人说:“你不信?跟新疆来的老师学的,保证可好吃了!”我笑了,说:“那就快做吧,我都饿了!”

怪了,那天晚上爱人的厨艺大长,羊肉抓饭做得真是别有风味,咸淡也很适中,我吃了很多。我问爱人这回怎么做得不错呢?他说你多支持我就好了,你要是老说我做的不好吃,我都不敢做了!“你那么大的人了还需要别人的表扬呀!”说着我们都笑了。

日子还和往常一样的平淡,平淡得有时会让你异想天开,甚至想要是能离家出走几天就好了!可是我还是哪也去不了,因为自己的病还在继续,还不能独立出门。那天爱人下班回来说,咱们先别做饭了,先陪你出去走走,不然一会天就黑了。爱人扶着我的胳膊,一边走一边说,等咱买辆车就好了,每天下班拉着你到处走走,也省得你在家寂寞了。他说他的理想就是退休后买一辆房车,到时拉着我去旅游,走到哪就吃住到哪。我说为什么呀?他说还不是咱们下乡时说的老话吗,秤杆离不开秤砣,老头离不开老婆!我说能不能坐上房车我不管了,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这时的感觉真的忒幸福了!

愉快的星期天

福建福州·陈君恩

福州的十一月份,天气并不冷,连下了几天雨后,天开始放晴。我太太说:“难得周末天气这么好,我们约两三个朋友,一起出去郊游吧。”于是我们查阅旅游书籍,“百度”旅游景点,最终选中了昙石山古人类遗址。我便打电话约柒格格和她的朋友瑜婷同去,愉快的一天由此开始了。

柒格格和瑜婷在洪山西客站上了我们的车,一路上,我们怎么就谈起了我的那张骑马照片?我说:“我把照片中为我牵马的那个人替换成了花圃。”柒格格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啊?”我说:“本帅哥的骑马照片里,有人帮我牵马这影响了我的英雄形象。”柒格格笑着说:“老师好自恋啊!”我太太边开车,边接过这个话题为我们讲了《水仙花好自恋》的故事。我说:“水仙花亭亭玉立,像君子的身姿。葱绿的叶片,如君子的高洁。白色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似君子的清秀。这么美的花,他怎能不自恋啊。”我们一路上说着、笑着,不知不觉地到了“昙石山遗址展览馆”。

在参观的过程中,三位女士轮流为我介绍展出的文物,并朗读解说词。我太太说:“昙石山遗址,至今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这里所说的“至今”是指1958年,而不是指如今的2011年。“柒格格说:“这些文物所在的年代,可以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来推算,因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左右。”我说:“那昙石山文化,要比中原文化晚许多啊!”走着、走着,我听到了野猪的嚎叫声和许多小鸟的鸣叫声,原来我们走到了一个用声、光、电再现古人类劳动、生活情景的展厅,这里的展品,与真人、实物大小相等。我们看到了古人狩猎、捕鱼、吹笛、跳舞的场景,我感慨道:“只过了短短的3000年,人类社会就发展到了信息、航空、航天的时代,再过3000年,那人类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啊!”

我们走出了展览馆,沿着斜坡,朝着昙石山遗址走去。柒格格牵着我的手说:“你这个爱登山的人,今天没山给你登了,我就带你走草坡吧!”我说:“走草坡也很开心啊!”我们一路小跑,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昙石山遗址。

登记完证件后,工作人员要我们穿上鞋套,我想:“装修豪华的展览馆都可以让我们穿着鞋子进去,昙石山遗址为什么要我们穿鞋套进去啊?”走进去我才知道,这里遍地都是古人类的墓穴,在墓穴的上方架着两米宽的玻璃走廊,穿着鞋套,可以保护脚下的玻璃板。该遗址被巨大的建筑物所覆盖,白天也要靠灯光照明。柒格格对我说:“现在我们所在的这段走廊,左边有六个墓穴,右边也有六个墓穴,墓穴里有许多殉葬品,这些殉葬品都是石器或陶器,没有金属器皿。”我问:“墓穴里有白骨吗?”柒格格说:“因为年代久远,骸骨已经变成灰色的了。”我太太说:“透过脚下的玻璃可以看到深坑,这些深坑让人看得头晕。”我不由得俯下身体,用手摸摸玻璃板,心里想象着脚下的那些景物。我们接着往前走,看到了有一个墓穴里仰躺着一具男人的遗骸,在他的身边,侧卧着一具女人的遗骸,这是为什么呢?同行的人不由自主地发出疑问。我说:“肯定是男人死后,女人因爱之深痛之切而跳进墓穴,抱着自己心爱的男人,与他同穴共眠。”柒格格说:“好浪漫的爱情故事啊!”我太太说:“这很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瑜婷说:“后来墓穴里飞出了两只蝴蝶……”

我们参观完昙石山遗址后走了出来,我太太说:“啊!这里的风景好美。”柒格格说:“老师,您手扶着这个栏杆,我为您拍照,远处的风景太美了。”于是我们在昙石山遗址的周围拍照。三位女士兴致很高,她们说着,笑着,在树荫下、草地上,尽情地绽放着青春与活力。柒格格跑来跑去,时而说:“老师,您躲在树丛后,我给您拍一张。”时而又跑过来扶着我坐在草坡上,帮我摆好pose,并为我拍照。我太太说:“柒格格帮你摆的pose好美啊!”柒格格说:“我同事拍婚纱照时,请我为他们设计造型。”我欣赏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心里想:女人用她们的热情,活力与欢乐妆点着美丽的世界,生活因她们而多姿多彩。我心里这样想着,嘴里不由的就说了出来:“少年是人间的春天,姑娘是春天里的花朵,花朵因春天而争艳,春天因花朵而增色。”柒格格说:“好浪漫的诗句啊!”我说:“不是诗句,是本帅哥的一时感慨。”我忍不住唱起了新疆名歌《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姑娘见过万千,唯有你最可爱,你像冲出朝霞的太阳,无比新鲜。姑娘啊!把你的容貌比作鲜花,你比鲜花更鲜艳。只有最吉祥的日子,我们才相见。姑娘啊!”我的歌声和着她们的说笑声。绘成了一幅最美的人间欢乐图。我们不仅收获着欢乐,也收获了友谊,我希望青春永驻,快乐长存。

看车的夫妻

福建福州·赵玉明

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第一个接触的是看摩托车的大姐。她是一个中年妇女,人清瘦,但显得很精神。

停好车,我准备付存车费,看车大姐却坚决不收,骑残疾摩托车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享受免费停车。感动之余心生不忍,这么热的天,我的存车费不够她买一瓶水喝呢!

几番推让,大姐终于说了实话:“你的腿不方便,现在大家都在助残献爱心,我也没有什么能力帮你的,不收你的存车费,就算是我助残吧!”大姐朴素的话语如清风拂面,让我在这炎热的夏日,感觉到丝丝怡人的凉爽。

就这样,每周的双休日去图书馆,我都享受着免费停车的待遇。我也会偶尔多买1瓶水或者几个水果,装做很随意的样子与大姐分享。

又一个周日,我像往常一样去图书馆看书,看车人是个男子,胖胖的。我刚停下车,还没熄火拔钥匙,他便走了过来站在我旁边。我按普通摩托车的存车费掏出5角钱,他的眼睛斜了一下,冷冷地蹦出四个字:“少了,不够。”

“为什么?”我不解。

他看也不看我一眼,声调变高了:“你的摩托车后面两个轮子,比普通摩托车占位宽,得按两部车收费……”

我无言了,只好递给这男子1元钱,想着大姐的免费存车,不禁心生感慨:同一项工作,同一处环境,因为不同的人,让我“享受”着不同的待遇……

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中年男子不见了,只见那位看车大姐又站在图书馆大厅外的屋檐下,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见了我,大姐招呼道:“上午有事没来,我丈夫来替我值班……”

我愕然,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耐人寻味,就像这对夫妻,有如两条平行的轨道,在一起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待人处事,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感谢生活

刘彩萍

有些人经受一些挫折、不幸便抱怨生活的不公、命运的捉弄;而我却想感谢生活,并不是因为我比别人顺利、幸运,经历了生活的磨难,我忽然觉得,也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理解生活。

我从小视力低下,且无法矫正,学习上、生活中自然常常遇到诸多不便,当我渐渐懂事,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眼睛和别人不一样,且这一不同无法弥补,并将伴随终生,我也自怨自怜。有一天,当我在收音机里听到那曲《二泉印月》,听到了关于瞎子阿炳的故事,我为之震动,忽然觉得,自己比起那些盲人来说还算是幸运的,我毕竟看到了红花、绿树、蓝天、白云和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眼睛虽然看不清楚,还可以用耳朵听,我还有健全的双手、大脑,别人能做到的,我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别人用眼睛来看世界,而我更多的则是用心来感知生活,眼睛看到的多是表象,用心感知的却往往是更深刻的生活。

我是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农村孩子,当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与同班的城市同学同等地升学时,我也抱怨过,然而我知道,抱怨是没有用的,我只有努力学习,终于,我也如愿地考上了大学,从农村走到了城市。

同龄人应有的工作顺利、生活幸福我没有感受到,同胞们的情感挫折、婚姻不幸我却未能幸免,当我独自跻身于人才市场的人群中;当自己真心的付出得不到理解与回报;当我含泪走过婚姻,独对晓风残月……我不再抱怨。

反而觉得,艰辛是一种幸福,阅历是一种财富。蓦然回首,那些曾经的艰难岁月、坎坷历程都成了最难忘的记忆,我要感谢生活。

一个人往往向往没有任何忧虑、任何危险、不必费尽心力、不必努力的生活,这种生活难道可能吗?难道真的就那么有意思吗?——上帝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准备一块平坦的起飞场所,荆棘丛生,健兔依然疾走;悬崖峭壁,雄膺照旧自由飞翔,面对艰难,徘徊岐路,而能竭尽一切力量去打开一条生路,唯有这种态度,才是最现实、最充实的生活。

感谢生活,就是感谢那些曾经的艰难岁月、坎坷经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那些生活的磨难锻炼了我,促我成熟,教我坚强,并且培养我有了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生活是复杂的,无论是谁,也只能陪我们一程,能使我们难忘的决不是与我们关系一般、无关紧要的人,必定是在某个时期或某种条件下,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缘源。难道在我们刻骨铭心诉同时,对方真的就能叶落无痕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珍惜每一个拥有的日子,坦然面对每一次聚散吧!

感谢生活,更应该感谢那些曾与我共同演绎故事、纺织回忆的人们,如果没有那些刻骨铭心,我的生活就会失去精彩。

数 字 之 翼

辽宁大连·初肇蔚

早晨,我开启电脑、轻点鼠标,随着宽带线路中的数字浪潮航向蓝色信息港。音箱中传来虚拟主持人那甜美的声音:“今天是202041日,重要新闻有:深蓝太空电梯本日正式运行,今后市民乘坐太空电梯进行太空旅行,与太空梭相比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有很大节省,并可以减少发射太空梭造成的环境污染。”  

伴随着鼠标再次点击,我乘着数字快车驶向数字图书馆。利用高级搜索功能,我轻易就从数以千万计的藏书中检索到了《罗马兴衰3D版》,这本书采用了最新的3D虚拟实境技术,可以用一只鸟儿的视角从宏伟的竞技场上空掠过,也可以用游人的视角走进万神庙内部,近距离观察安放在壁龛之内诸神的神像。  

启用实名身份验证系统,我通过网络身份证确认身份后进入社区数字管理中心。本社区将在社区中心广场建造一个音乐喷泉,最后的方案确定由全体社区居民投票决定。投票系统详细列出了所有候选方案的3D视图、设计师介绍、维护花费等数据,供居民了解各方案的特色以作出自己的选择。  

连接到网络购物系统,我步入数字商业街这个网上购物天堂,在这里点几下鼠标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并完成网上交易过程。我在家电购物广场的厨房电器区选购了一台最新型的面包机,只要放入制作面包所需的材料,面包机就能自动做出各种样式、口味的面包。选择好要购买的商品后使用银行信用卡网上支付,城市快递会在24小时之内送货上门。   

启动模拟飞行摇杆,我进入模拟飞行在线游戏,从老式的双翼飞机到最新的喷气战斗机都可以“亲自”驾驶,既可以自己驾机遨游于蓝天、白云之间,也可以约三、五好友进行一番竞技比赛。通过这个游戏娱乐身心的同时,我也了解了人类的航空史,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昨天,我因身体残疾、行动不便而无法参与社会活动。今天,网络给我插上了数字之翼,让我自由飞翔于数字世界。明天,我会用我之所学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山东济南·赵虎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和煦的阳光,徐徐的微风,夹杂着桃花、玉兰的芬芳,我们在一片花海里行走,这是大自然的美。健全的人春光满面,残疾的人一样自信乐观,不能说因为残疾所以美丽,但这残缺的美的确动人心弦!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每个人都散发着特别的美丽!

回首那年春晚,由残疾人兄弟姐妹表演的千手观音惊艳全场,记住了这些可爱的脸庞,让所有人为她们的精神所深深的感动和折服,她们是我们学习与尊敬的榜样。

残疾人虽然身体上有残缺,但他们的心灵却是完整的,美好的,坚毅的。他们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品质,这种特质为他们所有。他们敢于挑战自我,追求远大的目标。从星光大道出来的明星杨光,双目失明,但他和他的名字一样,阳光自信,虽然老天剥夺了他的光明,但又给他开起了另一扇窗,模仿和歌唱能力超强,这就给他的人生以强大的助力,但更重要的是他那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残疾人有很多我们学习的榜样,现残联主席张海迪高位截瘫,一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也许有人曾担心她的未来,曾看不起这不起眼的小姑娘,但她却用自己乐观的精神,超强的忍耐力谱写了一个辉煌美丽的篇章,开拓了美好的未来。她拥有深厚的文化涵养,知识的滋养让她光芒万丈,辉煌的成就和爽朗的人生态度遮住了身体的残缺,在我们这旁观者看来,她真的好美!

身体有残缺并不丢脸,让人看不起的是心灵残缺的人。有人为了生存拼尽了全力,就是为了要活在这世界上,因为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而有些人却那么容易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亵渎,更是对灵魂的出卖!

只要心中有爱,怀有希望与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这就是最美的。残缺的美更是一种震撼人心,令人奋进的美!

向所有的残疾人朋友致以深深的敬意,你们是最美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天空!

   

河北石家庄·听雨疏影

邂逅栀子花只是很偶然的机会,在街边的傍晚,几个零散的花摊,每盆郁郁葱葱的绿叶中都有一朵盛开的好像牡丹一样的白色花朵,淡淡的清香,纯洁的白色如同懵懂的少女,冰清玉洁,只要是看一眼就会有一种迷恋,在心底的深处。

栀子花在冬季孕育花蕾,等到夏季才能盛放,所以栀子花的花语代表爱情:永恒的爱与约定。喜欢栀子花,喜欢它的洁白,喜欢它的花语,喜欢它淡淡的清香,只是匆匆一瞥便一见钟情的刻在了心里。

偌大的都市,走在喧嚣的人群,好像所有的一切都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又好像一切都身在其中,无可逃遁。好好的生活,过好自己的日子,像是一条潜藏在深海的鱼,将所有的所有都掩埋在黑暗之中,却骨子里向往一场花开的烂漫,期待。静默。却又在逃避。

染指流年,岁月就那么轻易的流失,让你还来不及思考,早已物是人非。很多事情都经不起漫长的时光,时间可以将一个人彻底的改变却又无法逃出生命底色的威慑。像是宿命。

某些矛盾一直在内心挣扎,却总也得不到一个最好的答案,于是跳入一场回轮的怪圈,沉坠。沉坠。再沉坠。

曾经总是沧海桑田,有一道伤疤已经结了厚厚的茧,却还是不敢轻易碰触,那种疼痛早已波及心脏,始终无法忘怀,就算是让它沉到海底,就算是表面早已锈迹斑驳,但里边总是那么清晰可见。

轻轻的闻着栀子的花香,好像一场悠长的梦境醒来,淡然的有些冷漠。黑色的夜里彷佛看到自己是伫立在稻田的稻草人,有着华丽的外衣,可以闻到稻谷的芳香,还有泥土的味道,却浑身扎满了一只只利箭,伤痕累累,失去了疼痛的力量。微笑,却有一滴泪滑落脸庞,带着温度的咸涩,在深夜蔓延。

轻拨琴弦,期待着一场花开,落花与流水相遇,却也只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伤得太重便有了一些胆怯,一个人太久有时就会想有一个拥抱,温暖却又不敢贪恋,渴望却又在躲闪。清丽的女子,冷漠的微笑,与世界保持着距离,却无时无刻不想融入,矛盾永远存在,只要呼吸不曾停止。

穿越了时间的苍茫,冷傲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柔软玲珑的心。没有太多的期望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失望。在明媚的阳光里静静的绽放,就如同栀子花,经历了冬季的寒风冷雪,经历了春季的风云变幻,在燥热的夏季安静的开放,等待着懂它的人,来爱,来怜惜。

辽宁大连·张恩先

我早就对南山公园有一种神奇的向往,今年三月初,我在普兰店市中心医院住院时,病友们说:“走,到南山公园去!”即刻激起了我心中的波澜,他们怕我行走不便,不能登山,先离我而去,然而,这并没有阻拦我前去攀登的脚步,圆了我久违的梦想。

由于初来乍到,我不知道南山公园的详细地理位置,经过路人的指引,我从旧体育场西边的小径拾级而上,路经十一中学、原市政府,最终达到了目的地。我先从侧门而入,南山公园是那么真切地映入我的眼帘,由于身有残疾,我避开人们异样而温和的目光,兴奋地拿起相机不停地照这照那,只见荷花湾的凉亭上站了两三个人,他们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在这春初还寒的季节里,下面的冰雪还没有融化,残枝败叶在慢慢腐去,沉到水底,变成养分,鲜嫩的荷花种子深藏在地底下,一切生命的迹象都在萌动着,孕育着,等待适合生长的自然条件到来,发芽、开花、结果。我想,春夏之际,这里定是普湾新区一大靓丽的风景线,美不胜收,我迈着蹒跚的步子走上凉亭,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接着从侧面一级级台阶向上攀登,每到一处,都看到人们有的伏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着身体,有的散步、跳舞、打太极拳、吹泡泡、踢毽子……大人带着孩子在这里尽情地玩耍,儿女们扶着老人享受着新生活的乐趣,还有那一对对情侣有的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有说不完的话儿,道不完的情儿,有的依偎在一起窃窃私语,有的拿着相机留下了靓丽的身影。我继续蹒跚而上,一个熟悉的声音使我止住了脚步,亲切地对我说:“大哥,你怎么也来登山?”原来,是我的老乡邹德刚,现在举家搬到城里许多年了,在这里工作和学习。据他介绍,这里除了小孩子玩的地方收点费用外,其他各处都是免费开放的,每天来这里游玩的人很多很多。这里更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在大人带领下,有的玩起了跳跳床、有的坐上了飞机,有的乘上了轮船,有的骑上了奔马,各式各样的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玩得像哜哜嘈嘈的小鸟多么开心,多么欢乐,多么幸福!

这时,高山上传来的优美歌声吸引了我,牵动着我加快了登山的脚步,等到近前时,他的歌声是多么洪亮,心情是多么的开朗,只见他身前挂了一台微型录音机,地上放了许多谱曲,他拿起其中的一首曲子,在乐曲的伴奏下唱了起来,两只手舒展开来尽情的表演,我不禁拍手叫绝。我与他攀谈起来,他今年60多岁,居住在山脚下,一有时间就到是山上唱唱歌,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我忍不住为他拍了很多的照片。向西望去,一座漂亮的门洞吸引着我,情不自禁地挪动了脚步,站在它的面前,一种神圣的感觉油然而生,请求别人为我拍照留下了美好的纪念。然后,我沿着用石板或木头铺成的山径一级级向上攀登,累了坐在凉亭里的石凳上小憩一会儿,继续向山上攀登。当我气喘吁吁地来到了山顶上时,一座炮楼直立在我的面前,这丝毫没有阻扰我继续向上攀登的脚步,继续地抓住炮楼的墙身匍匐前进。当我心惊胆战地钻进门洞里,想喘一口气,新的困境又来了,看着两旁十分陡峭的台阶,我吓出了一身虚汗,在我的内心深处升腾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于是,我两只手紧紧地抓住扶手,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等登到炮楼顶上时,我终于舒了一口气,一切的烦恼与忧愁消失地无影无踪,胜利者的喜悦占据了我的心头。

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浮想翩翩,在我的脑海深处浮现出那个炮火连天的艰难岁月,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保卫了我们美好的江山,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历史我无从研究,但这里肯定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我从高山上俯视着我们这座靓丽的小城,我为之骄傲,尤其是普湾新区的推进,更给小城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向往着崇高的生态文明。我真真切切目睹着这里的高山是多么峻美,空气是多么清新。尽管现在枝头还没有染绿,花草还没有发芽,但这里定是花草叠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松柏四季常青,更是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散步、锻炼的好去处。我多么希望永久的停留在这里,静静地享受着一片祥和与安宁!

走在路上,时时感恩

浙江·沈凌玉

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河旁边桑树轻盈地扭动着,抖落了一季的闷热。小草挨着芦苇泛着油油的绿,风都不碰,那圆的水珠就“骨溜”滑了下来。还有鸟儿在乱飞,鱼儿探头探脑……好清新,好美丽!我迫不及待拿起把伞,带几分雀跃走在乡间小径。

路很泥泞,坑坑洼洼的。一个“喝”满水的坑挡在前面,我小心的提起裤腿,眼睛左右寻觅,踏在认为较干燥的泥上。但土很软,像踩在棉花堆里,生怕陷进去,鞋子上也被黏了大块,感觉重了几倍。此时的我不敢分心,目不斜视的看准每一块待走的路,尽量不弄脏自己。当我面对每一个大或小的坑时,紧张得还有点害怕,但只要谨慎,只要有信心,在我一跃跨过后,那害怕自然消失了,事情原来就这么简单。途遇野花,她清幽绽放,似乎陪我一起快乐。

其实,我的人生又何尝不像行走在这条崎岖的路上一样,充满泥泞,充满惊险,但仍然很美丽。前几年我就像掉入了沼泽。那时我病情突然加重。常好几天高烧不退,伴随着抽搐,瘙痒,肌肤也一点点地溃烂;满怀着希望一次次住院,医生却一次次说:'很罕见,目前没有特效药。’更残忍的是让我离开心爱的校园。这是我千万不舍的呀!难道无数个从小编织的梦就此破灭?我哭呀,闹呀,觉得自己被逼上了悬崖,难道上天真的要我跳下去?

可是,家人细心的爱让我惭愧,我仿佛明白我来到世上一定有我的价值,遭遇个坑,即使它的确很深很大,难道我就怕得永远不敢向前,永远一蹶不振?不,这不是我!我必须跨过,一定要!如果这就是绝境,就代表我已无路可退。那么,我再不可能遇到更糟的,今后的每一步都是在前进。

我擦干泪水,慢慢接受事实,不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不在为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痛哭。书本也重新拿起,只要身体能支撑,就躺在床上一页页地看,妈妈见了担忧得皱皱眉,说:“别太累,要注意休息!”可一休息,我就觉得很空虚,书像朋友那样帮我疗伤,给我养料,我离不开它。就这样开始自学。

自学有困难,也有收获。比如因为遇到难题没人问,我学会独自深思,尽全力找到解答;比如因为没有规定的课程安排,我学会了定时间表,有计划地过好每一天;比如因为没有老师督促,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我反而更加自觉,不容易迷失……没有这些苦难,怎会有这些良好的习惯。

到现在我已一个人在家自学4年了,很享受那份安静,那份自由。当我累了,习惯坐在阳光下,用手在空中抚摸,仿佛触到温暖,燕子来回飞着,偶尔幽闲地憩于枝头,来一阵风,送来淡淡的有泥土混合花草的气息。有时走在郊野,我会想蚂蚁会不会在睡觉,我得轻点声,惊扰了它该多不好呀;落叶纷纷落时,怕踩疼了它,我喜欢绕着走……莫名地,我干旱的心仿佛得到了雨水的净化,变得澄澈。

我深一步浅一步地继续走着,那一个个由自己慎重迈出,留下的脚印不正像我的一段段过去,痛过彷徨过,都刻在了成长的基石上,散发着五彩的光芒。

我走在这条自己选择的路上,目光向前望,脚步向前走,虽然不是很平坦,但我已学会勇敢。而以后的未知的每一步,我都会怀着感恩之心,坚定执着地走好。

 

安徽青阳·杨

吃罢早饭,母亲像往常一样将我推到阳台晒太阳。阳台狭小如盒,盛满了早春的阳光,温暖得像一个金色的臂弯。

我的目光在远远近近的劲舞上散漫地游荡着,忽然斜刺里飞来一只麻雀,停落在离我不到两尺的栏沿上。这是一只年轻的麻雀,毛色顺滑。他“叽叽”地叫了几声之后,竟然看着我,天真而清澈的眸光里含着对陌生者的警惕和戒备,同时也含着好奇与疑问:这个男人何以坐在古怪的轮椅上?也许它不知道,它面对的是一个被命运判罚的囚徒。而我却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精灵,我想逗它玩,对它发出轻轻的“嘘”声,它毕竟胆小,竟吓得扑着翅膀,迅疾地飞离的栏沿,却并不远去,而是停落在阳台上檐一根晒衣篙上,俯视着我,似乎一定要把我琢磨透。我也仰视着它与它晶亮的黑眼睛四目相对,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想起了母亲在闲谈中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如果有来生的话,我就投生个麻雀。麻雀好啊,吃饱了,喝足了,就可以飞来飞去到处玩……

来生!

麻雀!

飞来飞去!

看来,我真的有必要写出这篇欠了很久的文字。

然而,我却不知如何开笔呢?扪心自问,我这枝弱笔真的能够承负母亲的生命之重?我写的文字确实能够同质量地传真母亲的悲苦人生?

好在,倾诉与表达,是生命的权利,至于好与不好,则可以另当别论。

1965年,母亲出生在皖北老家一个贫寒的家庭。母亲说她出生时,身体是绿色的,外婆怕她不好养,就按当地的风俗,给她结了个娃娃亲,希望占两家的风水护佑她长大。

母亲当然是长大了,可是她的命运却并不平安。17岁那年,她的父亲病故。其时,她上有年迈的祖母,下有年幼的妹妹,从此,身为长女的她不得不以一个少女柔弱的身躯顶住摇摇欲坠的家。堂叔教会她犁田大坝,乡亲教会她插秧割稻。她和成年劳动力们干同样重的农活,因而挣得同样多的工分。由于能干,18岁时她就被选为生产小队的妇女队长。

可以说,母亲的整个少女时代完全沉沦于贫瘠的泥土之中,开不出美丽的花朵,撒不出浪漫的芬芳。即使是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她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憧憬一个少女该有的憧憬,总是被过度地劳累拖入沉沉的、几乎无梦的酣睡。而这样的夜晚,几乎就是她一生的夜晚。

20岁那年,母亲恪守儿时的婚约,远嫁江南,再一次以懵懂无知的双腿踏进宿命的苦难。

母亲说,那时父亲的家是透风透光、茅草盖顶的芦柴屋,低矮得伸手可及屋檐。就连穿的红红嫁衣和枕头,还是向别人借来的,第二天就还给人家了。母亲过门不久,就在父亲所在单位水运社成立的家属班里挑沙,即使是挺着个大肚子,也舍不得歇一天,因为歇一天就歇了一天的钱,以致在我小姐姐出生的当天,母亲白天还在挑沙,晚上就分娩了。

起初,我们过的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后来,分了家,父亲每月的工资只有20多元,一家6口怎么过日子?母亲就劳作得更辛苦了:挑沙、做小工、上山砍柴、下水摸鱼……正如她自己后来常说的 :什么事没干过?就差蹲缸(茅厕里的粪缸)里摸虫了。

正是由于母亲忘我的劳作,在那些年很多人家都靠赊借度日的艰难岁月里,我们兄弟姐妹总是全力投入地去做。

记得还在乡下时,那年的夏季持续干旱,烈日流火,很多人家的菜地都在任其枯槁,我们家的菜地因为母亲每天施肥而长得怡红快绿,餐餐都有新鲜蔬菜可食。母亲却而累病了,发着高烧,而且痛苦地呻吟。这也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听母亲如此痛苦地呻吟。母亲历来都是个极有毅力的人,能让她如此呻吟,必是痛苦极度。

后来迁居到城里,为了生计,母亲更是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和父亲一起起床,往返数次,抬着竹床、货品等物什去校园外摆摊设点,风雨无阻,冰雪不辍,还要兼顾日常家务:买菜、烧饭、洗衣……那几年,母亲几乎就是一个超负荷运转的陀螺,见到她的熟人都惊问她何以憔悴消瘦、单薄如纸。

关于母亲的劳作之苦,我一时只能作出这些粗线勾勒,如果说不够充分,那就以母亲脊椎部位那个如鹅蛋的“扁担包”来补充吧。年少时,我看着这肉包,甚至用手捏过,却不以为然,现在才真正的体会到,这该是多少次挑肩磨担后,将肩背的肉挤聚在一起而隆起的终身纪念;还有这些年来,母亲常常皱着眉头忍受的腰疼可以补充。辛苦劳作了一生,母亲,你怎么会不腰疼?我甚至无理地认为,只有你,以及你这类的人才有资格说“腰疼”……

但是对我而言,我最想说出的是母亲的命运之悲。且不说她曾经生过一场九死一生的大病,亦不说1992年父亲罹患重病给她造成的精神磨难,我只想说说我,说说我作为残疾的儿子,让母亲囚身苦难之渊而无可解脱。

如今,我已苟活了36年。36年哪,对于宇宙或历史来说,不过如电光石火,但对一个母亲用36年的时光,在精神和肉体上双重地承担残疾儿子的负累,这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母亲生性好强,但终究没有强过命运。她可以用血汗使贫穷得到满足,却没有任何办法让儿子得到健康,于是,她只好以自己的手为儿子的手,以自己的脚为儿子的脚,以自己的命为儿子的命……我曾暗想,这么多年了,母亲是否对我生过嫌弃之心?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呢?这实际上不正反证了连我自己也觉得母亲的负累已经超及常人之限?

忘不了那年深冬,一场病难将我折磨得奄奄一息,将近一个月的日日夜夜,母亲又要摆摊,又要全力地侍候我。最多的,她一晚上要从被窝里爬起十几次为我翻身,几乎是彻夜未眠,从睡到起,被窝里没有一丝暖气……这虽不是常有的事,却是母亲常有的心。

我也常想,这么多年,我其实就是锁住母亲的一根最粗的锁链或一副最重的刑枷,使她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哪怕是一天。

有时,我又想,这锁链和刑枷并不是我,是母亲自己,是她自己对儿子不离不弃的慈悲和仁义。

最忘不了那年正月初三,远在江北的外婆病危,舅舅拍来电报催归,于是,母亲和父亲将我托付给祖父,匆匆赶回老家。到老家后,母亲见外婆尚能饮食,以为还能拖延些时日,只陪了外婆两天,于初五赶了回来。回来后,母亲才说,她做了个梦,梦见我摔倒在地上,呼救无人。其实,祖父将我照料的很好,只是她多虑成梦。然而就在初八下午,舅舅再来电报;外婆去世!当时,母亲闻讯恸哭,哀痛与愧疚,化成滚滚泪流,将她的心完全淹没……当时,那巨大的悲痛也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将我的身心紧紧攥住,使我控制不住地面对窗外如血的残阳涕泪滂沱……我知道自己已是多么的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外婆。外婆只有母亲这唯一的女儿,晚年,特别是在病中,思女之殷,可想而知;而作为女儿,作为并非不孝的女儿,母亲何尝不想年迈病痛的老母!然而却因为我,只是因为我,造成她们母女幽明两隔,抱憾阴阳……

走笔至此,我觉得我真的就是一个罪人,一个如佛所说的孽障深重的罪人,我伤害的,恰恰是我最不愿伤害的人!

我又何尝不知,只要我活着,我就是母亲此生一块无望痊愈的心病,随着她的年事日高,体力渐衰,这块心病也越发的沉重。母亲曾不止一次对我说:如果不在了,谁还能这么到堂(方言,周到、无微不至之意)地服侍你……

因为这心病,母亲从来都没有真正开心过,即便偶尔开心一次,但一看到或想到轮椅上的我,笑容便会悄然空洞成难言的尴尬,她一定是觉得:儿在受难,母何以乐?

可是母亲,您不知道儿子是如何想的?儿子可以乘愿而去,化身一只麻雀,一只天堂里的麻雀,展开轻灵的翅膀,唱着嘹亮的福音,在无边的祥云瑞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诗坛飞舟

        (外一章)

我想我是醉了

眼前飘摇的

都是你的笑颜

可是,我的泪水

已经洒在我的心上了

我对你的爱啊

在心灵中滋长

繁花绽放的季节

我忧伤的心路上

满是微醉的脚印

那是你的

月亮的背后

月亮的背后

一定很美

一定有位天使

为它梳妆

想必是它皎洁静美的脸庞

羞走了云彩

点点熄灭的星光

象是数着曾经的愿望

我不禁开始向往

月亮的背后

一定很冷

在那里

我种植的愿望

总是被冻伤

只剩下给我的心伤

那夜夜消瘦的光芒

在我的诗行

疼痛散场

    一滴露珠里折射的人生(散文诗)

河北·苔花

轻轻的,来自暗夜零点温度。

俚语中,总是被冠以珠的璀璨,美的瞬间。

只有我知道,你是我的第七根肋骨。

用每丝脉络,每粒细胞在贫瘠土壤里把你呼唤,只为拥有你这光和热的结晶——露珠。

浩瀚宇宙,我是造物者安排在石块瓦砾下的一株小草。

罅隙里窥探世界的多彩,嗅花香幽馥;听微风摇落小鸟婉啼;然后用绿色氲染苍白纤体。

常常做一个很美丽的梦:和蝴蝶共舞,撑着蒲公英伞儿悠悠落在土崖畔,田垄旁,

让丝丝触角真实感觉大地脉动。

不幸的是,醒来后依然囹圄在巉岩。

王子寻找的水晶鞋也因此落满寂寞灰尘。

鸣虫牧着蓊郁在唱生命赞歌,蝼蚁忙着筑巢觅食。

万物以其有条不紊在自然和谐着。

打开感恩之心去点燃夜幔背后厚厚日子。

爱的阳光让我露珠里的世界澄净且呈七彩虹光。

当梦想流星般划过天际,信念豪芒也可洞穿地球。

我以诗意栖居在大地上。

文字带我飞翔,饥渴时用于煎炒烹炸,亦可内服外敷止痛疗伤。

借日月星辰,携电闪雷鸣奏响命运交响,让灵魂之舞演绎到轰烈浩荡。

一滴露珠里可以折射太阳光辉。

一抹绿色里藏着一个春天。

仰山之巍峨,慕树之伟岸,不必自行惭秽,妄自菲薄

江苏徐州·周广玲

丁香花静立枝头

淡淡的清香

弥漫雨巷

把心中情怀浪漫成一种情调

丁香花开

从雨巷里面走出了

撑着油纸伞

丁香花样的姑娘

伫立雨中

微醉馥郁的花香

在窄窄的雨巷尽头

守候那一生的约定 

拾一片细雨的寂寞

读一份紫色的情愫

涂一抹淡淡的忧郁

温情的枝头缀满回眸的等待

丁香花开

品尝春的气息

那花瓣上滚动的晶莹

是我思念的泪珠

       有您的日子 (外一首)

陕西安康·王庭德

您是我心灵的太阳

却始终散发着炽热的光芒

在飘雪漫漫的严冬

感受着热血沸腾的温暖

燃亮我前行的烛光

有您的日子

四季遍布芳菲与花朵

有您的日子

我孕育着希望与收获

您是我心灵的桥梁

托起扬帆的我渡过激流的岁月之河

您是我心灵的绿洲

伴我越过荒凉的人生沙漠

春夏秋冬都在谱写

同一首奉献之歌

而您的心血

呈现在面前的天空

总是

那么辽阔和清澈

一件毛衣

珍藏那件毛衣

别去碰触那回忆

来自千里迢迢的包裹

蕴含着你的心意

轻轻的想起那毛衣

心头泛起阵阵涟漪

你的关爱

使我不甚感激

枯叶盘旋不愿落地

回忆久久未能散去

千言万语一句话

朋友

我们的情义难移

■文友佳作

卓正道散文三篇

作者简介:

卓正道,男,19607月出生于闽侯县一偏僻小山村,高中文化程度。19843月因工伤造成高位截瘫,离开轮椅进寸步难行!爱好文学,在良师益友好编辑的奖掖下,曾于三十多家报刊发表习作,先后有六篇拙文获奖,2002年加入福州市作家协会、2003年加入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曾当过十二年的编外幼师,2000年被评为闽侯县“十杰青年”,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自强模范”,先后三次评为闽侯县“自强模范”,2012年获得福州市第七届“读书明星”称号;在省、市、县残及乡村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2010年挂匾开办“正道书屋”,无偿服务于周边群众。他的“刻苦”精神、自强事迹曾于十多家媒体作过报道。现任小箬乡残疾人联络员、图书管理员。

残缺人生亦绚丽

19843月,我因工伤摔断腰椎骨,命运之神轻而易举地把我打入十八层地狱,使我沦为重残者。那年我才二十四岁,正值人生的花季。

父母年纪大了,不可能陪伴我一辈子。想想今生今世将要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里,成天与痰盂、尿罐为伴,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想到了死。我用注射器把空气推入自己的静脉。但我没死成,又花了家里一笔钱后被救活。“死”而复生后,我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说:“你要是真有孝心,就要好生做人……”

“好生做人”不就是要“活”吗?活出价值,活出意义。也许有缘,1985年金秋的一个下年,我偶然听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广播剧《张海迪》。我被张海迪那坚定的信念、孜孜不倦的自学精神、坚决地同病魔作斗争的顽强毅力深深感动。张海迪的精神点燃了我向往生活的火焰,张海迪的歌融化了我那冰冷的心。

于是,我开始学习写作,在大小不等、颜色不一的稿纸上涂鸦“激扬文字”,播种希望。没钱买书,请父母四处去借…….记得当时大坂村团支部卓廷生知我窘境后,特意跑到县城买了《论写作》、《采访与写作》、《文学描写词典》(上、下卷)等工具书送我。有了明确的追求,觉得生活充实多了。整天趴在床铺上,胸前垫个枕头,在昏暗的斗室涂涂抹抹。小说、散文、杂文,什么都不曾漏过;不停的写,隔三差五地投寄(那时投稿不用自付邮资)。心想多一份稿件就多一份希望,好像离我的作家梦也就近了一步。尽管寄出的稿件除少数被退回,更多的却是如泥牛入海,但我并不气馁。

读书,练笔;练笔,读书……

终于,我的处女作《团旗下,几十颗滚烫的心》(报告文学,3000多字)在《福建团讯》上发表了。团省委寄来20册样书和30元稿酬。手捧样书,端详汇款单,我哭了,因为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一株成功的幼苗。如今我已于《福州晚报》、《福州日报》、《中国残疾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30多家报刊、电台发表过散文、小说,先后有六篇拙作获奖,加入福州市作家协会、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

我知道文不养人,何况我不过是一个习作者。我还能做点什么呢?我苦苦思索着。自己好歹高中毕业,在穷乡僻壤也算个“秀才”,何不办个学前班试试!当我把这想法告知福建省残联干部赵小瑜时,首先得到她的支持(注:当时的“娘家人”我仅认识小瑜姐。1992102日,她与林霖兄一道历尽艰辛来看我)。一切似乎还很顺利,在省、市、县残联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于19969月在家中开设了学前班,收了七个学生(最红火时收了30多个)。我就这样当上了孩子王,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12年,与孩子们同欢共乐,无怨无悔!

当“孩子王”的日子,充实又快乐。平生第一次被人叫做“老师”,心中那感受那滋味真叫人难以言表。作为人师,我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会竭尽全力去拚个“合格证”。有个叫卓华剑的男生调皮捣蛋出了名。根据这个学生特点,我就让他多扫地,帮我推轮椅,然后加以表扬,满足其成就感;学习上给特别辅导……后来数他最听话,也好学。还有一个男生,在别的学前班已念了一年,结果连1——10的数字都认不清,更不用说拼音字母。针对该生性格内向的特点,对他因“材”施教“开小灶”,收到较好的效果,其父母很满意。乡亲们给我做广告,宣传我的学前班。

由于山区孩子上学前压根儿没接受过“家教”,不少学生光如何“执笔”需要手把手教一个多月;随处大小便,布置的作业乱撕;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闹……怎么办?福建省残联——我的“娘家人”急我之所急,送来10多本幼儿心理学之类的参考书,使我深受启发。平日除奖赏小刀、铅笔、练字簿,还把教过的字、拼音写在剪成方片儿的硬纸板上,让学生抽读,收效甚佳。办学12年,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不影响孩子们学习,我白天从不敢喝汤水,上课时间不是“意外”绝不离开教室。这是我给自己订的规章,为师多久,就要遵守多久。

因我尽心尽力付出了真感情,得到乡邻的好评及孩子们的爱戴。办学12年,历届小孩都乐意帮忙我,如推轮椅、晾衣服等;办学12年,与其说是我为学生付出了爱,不如说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笑声感染了我,焕发了我生命的活力!办学12年,《家园》、省电视台、东南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作过报道;办学12年,政府给我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闽侯县“十杰青年”、福建省“自强模范”等。

回首坎坷人生路,致残后走过的艰辛旅程,感慨万千。想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残疾人,承受的恩惠说也说不清。就说办学吧,“娘家人”为我解决了不少以我的财力根本无法解决的困难。如,先是为我修缮了旧房子,2001年在公路边又为我盖了新的校舍,孩子们才有机会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又如,为便于我管理孩子,出资砌了围墙又赠送大量玩具;为绿化环境,在校舍种植了芒果树、白玉兰树,黄必勋、杨小波、赵小瑜、黄燕婷等省残联领导都亲自参加。总之,倘若不是残联组织及好心人的具体关怀,也许我的学前班早就夭折了。感谢你,“娘家人”!感谢你,残联组织!

更难得的是办学后,黄副黄大哥、杨副杨大哥、小瑜姐、燕婷姐,还有县残联潘则成理事长等,每年春节前都挤出时间亲临看望我和孩子们,带来“娘家人”的深情厚谊,还私掏腰包买书买衣服买年货,鼓励我好好办学,做生活的强者;更有省电信公司焦葆成伯伯,不顾已是80高龄且近乎失明之躯,先后两次光临我“校”,并赠送彩电、影碟机;五年前我身染骨髓炎住院做手术,又多亏省肢残人协会、省残联及时伸出援手……让我深深感受到命运无情人有情,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更明白残疾人要想得到承认,自己先要乐观进取,以实际行动“软化”人们,“感应”社会……

“曾为人师”12年,最大收获是那些已长大的学生见了我老远地就会打招呼;如果我的代步机动车在半路出故障,他们会主动帮忙;平日也会来我这儿玩,老师长老师短,让人高兴!乡邻乡亲都跟着孩子们的称呼,叫我“卓老师”;更难能可贵的,春节,总有学生来拜年,送年饼送年糕更送太平面……日后,该如何报答他们呢?

弹指一挥间,我致残已25年,也快进入“知天命”之龄,少了天真,多了“成熟”,不再怨天尤人,想的是如何脚踏实地。父母早故,孑然一身,吃喝拉撒洗全都靠自己。如今又离开老师岗位,平日没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相伴,心中感到空荡荡的,同时没了职业丢了那份“固定”收入,沉疴骨骼炎又一直难愈,生活又将陷入困境。但所幸有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生活在充满爱的社会,更有“娘家人”做坚强后盾,为我分忧解愁,我想我会重振旗鼓,坦然面对现实。我没有豪言壮语,但如果来世我还是残疾人,一定会像今生这样努力挑战多舛命运,竭尽所能把残缺的人生写圆满些、绚丽些。

(此文载200812期《福建残联》,后作为中残联建国六十周年征文收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

回报社会寸草心

我的家乡很偏僻,相对来说教育也比较落后,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偏低,不少念三、四年级的造句都不过关,有的甚至连很常用的字也很难组出三个以上的词,老师担忧家长更焦虑。能否对他们加以“辅导”呢?

几经考虑,我付诸行动了,就在1996年寒假。

“……我们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作文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它靠的是反复练习勤思考,靠的是观察生活多积累!为了感谢父老乡亲对'正道学前班’的支持,谨拟定寒假期间与令郎令爱一起学习作文基础知识,为义务。……欢迎踊跃参加。”

没承想,这张以红纸写就的“通告”托人往村口一张贴,在乡邻乡亲中产生“广告”效应,到指定时日竟来了20多个;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把一间由旧房子改造的教室挤得满满的,“悚”得我这没见识的编外幼师手掌心直冒汗……

“其实,本乡本土的,各位同学大概都知道我的情况了,对不对?先声明:我没有真才实学,既然同学们相信我,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第一次面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而且讲解的又是“没定法”的作文,可让连半瓶子醋都不如的我手足无措发悸心虚难自恃!幸好有一个学期当“孩子王”的本儿,十来年习作的基础,豁出去,——至少不能让人失望坏了名声儿。“这次我们先学习修改病句及其类型,好不好?究其实,不知'组词’可以查字典多背多记,'造句’可以在实践中反复练习,而'修改病句’则离不开老师的'点拨’——如果说错了,或者讲解得不恰当,欢迎指正但不能哄笑……”

——“老师,就不能直接教写作文吗?”

——“是呀!就教怎么写吧,我们一见作文就头痛!”

——“……天天讲修改病句——有什么用呀?”

没两天,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就不耐烦了,有的满脸的不屑,有的递纸条儿,那纪律还不如学前班的娃娃,这令我始料不及!

——大概卓正道是天底下最不称职的老师,不然我们的教室怎么像自由市场?

我“刷刷刷”地板书完,滚动轮椅回过身,扫描似的琢磨着每个同学的表情,“其实,我何尝不想直接教写作文,'一步登天’都让你们写出好作文来呢,可是'作文’是很难'直接’很难'教’的呀,不打好基础,就好比在沙滩上建大厦,结果又如何呢?”说到这儿,我联系实际,讲述自己已坚持不懈习作十多年,还没掌握文字基本功;十分诚恳地,“我理解每个同学急着想写出好作文的心情,但关键的还是要多练习,因为不加强基础训练,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要知道,一篇作文从组词到造句,到段落,到篇章,这中间要经过多道'工序’,而修改病句是作文最基础练习。一般说,不知道修改病句,就意味着作者组词造句还没过关——重复、矛盾、残缺等等还不知道,怎能奢望写出佳作妙文来呢?”一席发自肺腑的话儿,能察觉每张脸上都让人“读”出“不自然”的神色;教室里立时鸦雀无声……

“……譬如《寒假作业》上的病句'我的家乡是厦门人’,怎么改?其实这个病句并不难,有两种改法:一种改为'我’的家乡在哪里,另一种改作'我’是哪里人,这样一'整理’一分析就容易了,就知道错在哪里了,是不是?又如'大约过了两个多月左右的时间’,不少同学还不知道'大约’与'左右’重复,更不用说'的时间’多余!请同学们认真想想,不加强基础训练,行吗?”

通过补习,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人师这碗饭并不好吃,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能使你自讨没趣倒名声;也就理会了“要给学生半碗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这话的含义所在。

经过补习,不敢说这些“已懂事的孩子”——至少应该这样说,有多少长进,让我切肤之痛的是他们和我一样,基础太差,又急于求成。我想只要自己“一息尚存”还活着,就要多挤时间与他们一块学习。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老师”总是被人尊敬被人爱。最显见的,村里村外人都不知不觉地跟着孩子们的称呼,叫我卓老师了;不少被我辅导的同学还送贺卡送台历更送美好祝愿;更忘不了来拜年送水果送年糕还送太平面……就冲这,我能不竭力回报社会、献青春吗?

   

(上)

在我的家乡,数龙叔(同姓人习惯称谓)学问高,他像孔乙已那样,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为显示自己渊博,不,为证明自己好学,他总喜欢询问那些看似容易实则难的字儿。当你搜肠寻思老半天,依然尴尬难猜难蒙难理喻时,他就会冷不丁想起“答案”,令你始料不及!领教过他“厉害”的人都躲着他,唯有我,离开轮椅寸步难行的重残者躲也无法躲。

“老侄哟!在这穷山沟,数你行。”那次龙叔正儿巴经煞有介事地说,“有人问我妇女怀孕如何形容,——你说,怎说?”

我脱口而出:“有喜!”

“要用一个字,只能用一个字。'有喜’俗而露,不形象。想想看,用啥字能代之!”

我说“酸”又说“吐”,他说不对不对。

我无言;他沉默……

我眉心沁汗;他抓耳挠腮。

“您知道就说出来吧,何必卖关子?”我近乎乞求。

“其实我也没多大把握,只是寻思着:刚怀孕时,那小生命一定像毛毛虫,随着时间推移,小生命渐长渐大,像兵那样捣蛋。尽管如此,孕妇还是视'兵’为宝贝,也就是说,这个字可能由'虫’'兵’'宝贝’合而为一。想想看,能合成什么字?”

我笨我傻我窝囊囊,依然“合”不出啥字来。

他便语重心长地开导,说老侄哟不是叔叔说你,学习写作的人脑瓜要多点道道多转弯。教诲过后,写出一个很帅的字——宾(此字打不出,左边还缺一个“虫”,也就是“虫宾”合二为一),你看,多形象?虽说是'虫’,却当作'宾’对待!”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一次,不知他要去哪儿,“拐”到寒舍来。寒喧过后大谈特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理。我知道,他这是搬用“三国”的宏论,“国之如此,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家口多了,要分;兄弟成家了,要分。分家必砌灶,可旧时与'灶’意思相关的是哪个字呢?”

原来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但龙叔哟,这次算你倒霉,考不倒我!我不慌不忙端端正正写下一个字——爨,“对吧,龙叔?”

“不错不错,”他啧啧称羡;良久,换个口吻道:“不过呢分家就说分家,不必分爨另爨什么的,况且'爨’字三十画,难写又难懂,几人认识几人知?”

如此说来,我又错了。这就是我的龙叔!

(下)

龙叔姓卓名龙,生于民国二十九年,在兄弟中他为季,最受父母宠爱。究其原因,有三:一、生于子时,“男儿难得三更生”,又值中秋,皓月当空银光闪;二、属相为龙,“龙”乃神物吉祥之象征,人见人爱人喜欢;三、抓晬那天,最先拿到的便是书,书者仕也。偏偏定辰、算命、占卦者皆称小龙日后必是人物必是龙,只要精心呵护。

 “呵护”的结果是,小龙被太多的爱包融,不会受任何“委屈”,成了“家皇帝”。长大后,给这个世界“造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尽管他很及时地上私塾念“人之初”,解放后又同样及时地进新式学校接受新教育,怎奈禀性奸滑好刁钻,这就很令人伤感令人忧。

“龙儿呀,象你这样的,日后凭什么荣耀家门?”

“球!有福自然来,操什么闲心!”对父母,他素来没有好声调。

有一次,老爸叫他浇菜园,龙叔说我能担粪吗?我是那命吗?气得他爹两天不下床……

因为在家乡,龙叔算个人物,其“轶闻”难免不翼而飞被人传。六十年代末,二老相继去世,单身的龙叔由于没有了依赖,便经常饱一顿饥一顿。幸好他不笨不傻巧道多。七十年代初,大队办小型水电厂,就合理合法地当上了电工。那时有几个后生争这份美差,被龙叔好一顿奚落。——知道直流电、交流电吗?水电是什么电知道吗?电能电人知道吗?如果被电死怎么办?谁负责?那时谁家闹红白喜事,龙叔简直比祖爷还祖爷!如果你不让他先吃饱喝足,电机、、水泵什么的随时随刻都会出毛病。这就是我的龙叔,神呀不神?

改革开放,小电厂承包,龙叔便失业了。联产责任制落实,,分得几亩薄地几分田,他安视若粪土“搞出租”,毅然决然干起收尸捡骨的来钱活,同时习五行学阴阳,老学究般书不释手。前两年,村里念他孤身一人没依靠,让他去看山守森林,龙叔二话没说,卷起铺盖上了山——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守林员,守护绿色,守护希望。

珍惜吧,龙叔!越来二十一世纪开元年,是您的六秩诞辰,人们不会忘记。到时我一定备下一瓶酒,炒两盘菜,只要您肯赏脸,咱俩再推心置腹促膝尽聊,我还想请您再“考”我几次……

■灯下书语

为《“视觉讲述”手册》所作序

丁启文

    “为视障人士讲电影也是一种功能补偿。”红丹丹王伟力先生对我说。我初听一怔,仔细想想,这话是有道理的。

    要把电影“讲”得如同盲人亲眼看见一样,通过这种“看”,使盲人了解大千世界,从而悟到美好人性的坐标,当然是一种重要的补偿,或者说是修养补偿、功能补偿。

    关键在“讲”。

    这里有大学问。

    多少人文关怀、多少内功、多少语言色彩、多少技巧、多少生动在这“讲”中。

说来这是《红丹丹》的一个创造。那年王伟力先生领着盲人到自己家里洗澡,落座闲谈看电视,怕盲人看不见,伟力无意间把画面讲出来了,不料这位盲人大感兴趣,一再要求“接着讲、接着讲”,伟力就讲下去。盲人朋友说,听你一讲,就像真的看见了,真好。——这就是后来“心目影院”的雏形。

这一讲就讲了将近10年。我是说,近10年来, 他们——伟力和优秀志愿者们,每年每月每周六上午在“心目影院”为盲人朋友用心讲电影,还要坚持下去。

    这成了《红丹丹》的一张名片、一个招牌。

    由此有了一门专门学问“视觉讲述”。

    “视觉讲述”是新鲜事,要事,暖人心的事。需要社会知晓、支持、配合。

这就有了这个新闻发布会,研讨会。

    我们正在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建设一个多元共生共茂的社会。没有无障碍设施及信息,没有这样的视觉讲述,说不上是这样一个有思想的社会。你想,任凭健全人占据一切,把残疾人包括视觉障碍者抛在一边,不能进入社会主流,那叫“多元共生共茂”么?

为盲人讲电影这事以前没人想过。《红丹丹》想到了、做到了,但是,她们说得好,这事远不是划句号的时候。这事需要社会关注,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希望有更多的人士思考、参与。

我想,这种思考、参与实践本身,就是在践行人类一种高端文明。

记住新残疾人观,记住“多元、共生、共茂”。

让我们在这种文明中前行!

广东深圳·孙雪娟

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闲来无事,就从箱底翻出那些旧书来。重见旧书,发现它们的纸页已泛黄,书上的一些波浪线和批语,已让光阴洇湿得模糊不清了。想寻回当年的阅读心情,已不大可能,因为,思绪总会被上面的记忆符号牵引,恍如刻意去温故一场陈年旧梦。

有一些旧书翻阅后,就仿佛是做了一场清梦。这样的书,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汪国真的诗集,只让人想起一路走过的青葱岁月,它们,曾陪伴我渡过最为躁动不安的日子,使我至难忘记。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年以后,我却再也没有去重读过它们。

不是我不想读,也并非没有机会去读,而是再也读不进去了。我想,这些书就像盛夏里穿堂而过的一阵风,我拥着它们,做了一个清梦。梦醒了,发现自己伤风了。许久之后,那阵风,那场梦,还有那次伤风,都变得了无痕迹,但我记得,它们都曾经来过。

如果说,清梦如一幅素描,给人的印象是浅淡的,与之不同的是,有一些旧书就像一幅西方油画,画面上是一个抱瓶的半裸女。看这样的书,能带来春梦的幻境。这得提到早年读过的《红楼梦》,看到贾宝玉“初试云雨情”那一回,不觉脸红了。慌乱中抬起头来,发觉父母二人都没有在身旁,便又将那几段复读了一遍。待看到后来的章回,仍一步三回首,不时折回去温习一番,当年倍感困惑的是,我那一向严谨刻板的父亲,何以此次“铸成大错”,没有买回来一本“洁本”呢。

清梦与春梦还算是一个完整的梦,然而,有一些书看了后,则像是一个正在做美梦的人,忽然为人打断,懊丧无比,匆忙入睡后,却发觉,再也想续不上那个梦了,此所谓残梦。年少时,带给我残梦感最强的一本旧书,当数《围城》了。这本精彩的小说是钱钟书先生的“票友”作品,以男女主人公吵架后分居,还有那台走时不准的闹钟回响收尾,着实让我意犹未尽。后来我陆续找来一些所谓的续集,一读后发觉全是“山寨”作品,是为残梦难圆。

清梦的云淡风轻、春梦的怦然心动,以及残梦的惆怅低回,都随着那些合上的旧书,还有岁月的风尘一起沉入箱底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同一个梦,但有时候,这些旧书总会与我们在梦中不期而遇,醒来后莞尔一笑,或为它发上一会呆,那么我想,那些旧书也会为此感到欣慰了。

■我们的世界

“轮椅女孩”穿上硕士服

北京·陈亚伟

充满着灿烂笑容的残疾女孩张娥,今早(621日)不到7点就穿上宽大的硕士学位服,自己摇着轮椅与同学们一起来到北京林业大学田家炳体育馆,参加学校隆重举办的2012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当她登上高高的主席台,校领导把她头上高高的学位帽上的流苏轻轻地拨到另一边时,全场师生向她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从此,张娥七年的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的生涯将成为她美好和难忘的回忆。下个月,他将飞赴美国,在堪萨斯大学继续攻读行为心理学博士学位。

这个来自湖北恩施贫困山区的残疾女孩,14年前抱着一线希望进京求医,谁能想到,在张娥来京彷徨无助的时候,是北京人民以博大的胸怀,一步步帮助她逐渐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帮助她从一个孤苦无助,疾病缠身,落魄京城的残疾农家女孩,成为一名北京林业大学的高才生。首都北京,对张娥来说,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18年前,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9岁的张娥脊柱脊髓严重损伤,双下肢完全瘫痪。母亲背着她四处求医,但始终无果,坚强的母亲咬紧牙关,背起张娥走出了家乡贫瘠的大山,寻找人生的希望。从家乡来到了武汉,在湖北省政府信访办的主持下,慈善总会等多家单位为张娥募集了手术费用。带着这笔沉甸甸的爱心捐款,1998年,母亲陪伴她从武汉来到了北京治疗。在手术费用出现缺口的情况下,新闻媒体报道了张娥的境遇,北京许多热心的市民赶到医院为她捐款捐物,帮助她顺利地解决了手术费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免费为她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北京角门中学免除了所有的费用吸收她就读初中。张娥十分珍惜重返校园的机会,但毕竟此前已经因伤辍学5年,最开始的几次的年级测验,她各科考试因成绩实在太差,老师都不忍给他判分。但张娥发奋图强,每天早起晚睡,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只用了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各科综合成绩就排到了全年级240多位同学之首,从此,这个第一名的成绩一直保持到初中毕业。在面临中考时,她谢绝了学校保送其上重点高中的待遇,决心用自己的实力来回报众多好心人的爱。2002年夏,张娥以远远高出录取分数线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十二中读高中。2005年秋,张娥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开始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本科生活。2009年,又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在本校攻读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这些年来,张娥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实施,到残疾人培智学校担任志愿者,连续多年担任学校开办的少女心理热线接线员。

14年来 她相继荣获北京十佳中学生、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北京林业大学校园自强不息励志之星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诸多奖励。先后光荣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张娥取得硕士学位后。将飞赴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行为心理学博士学位。

在今天的毕业典礼和学位证书颁发仪式上,张娥激动地说;“回望身后轮椅下走过的车辙,每一步都依然清晰,我想说的是: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爱的培育。这些年在北京的学习生活,我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方方面的关爱。这种爱,比天高,似海深。幸亏有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我才最终得以接受了进一步的康复治疗,重返了我梦寐以求的校园。我真诚地感谢北京市、海淀区和丰台区各级政府以及中国残联、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市、区残联、北京市教委和学院路街道等相关单位对我的热心救助,感谢北京角门中学、北京十二中和北京林业大学对我的悉心培养,感谢老师、同学和许许多多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无法一一列出自己成长的这一路爱心接力中所有单位和个人的名字,但大家给予我的爱已深深地融化在了我的血液中,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我,支持我在生活中不断克服困难,自强自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这个美好的社会已在我的心底播下了爱的种子,这将激励我尽自己所能,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回报我们亲爱的祖国,将爱心永远永远地传递下去。”

雷金根:寻找人生另一半

福建宁化·张彩华

今年35岁的雷金根, 是宁化县残联残疾人联络员,虽已过而立之年,身高却一直定格在1.28米,人们都亲切地称他“小雷”。

1998年,小雷以优异的成绩从沙县洋坊职业中专电子专业毕业。当同学纷纷走上工作岗位时,因过于矮小屡屡碰壁的小雷依旧满街找工作。

“人家嫌我矮,对我有偏见,我自谋出路。”小雷感慨道,“拜师学油漆,我学得特别认真,手艺并不比别人差。刚开始人家不信任我,但只要有机会,哪怕活儿再小,我都会努力做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热情的服务和出色的手艺,小雷成了十乡八寨小有名气的油漆工。

就在认定自己要一辈子与油漆结缘时,2009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热情勤快的小雷被宁化县城郊乡残联聘为残疾人联络员。

“工资虽然不高,我却很开心。身为残疾人,我更能理解残疾人的艰难与痛苦,为残疾人多做实事是我最大的追求。”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小雷倍感欣慰和珍惜,工作十分努力,脏事累事苦事抢着干。因表现突出,小雷多次受到上级残联的肯定和表彰,第二年便被宁化县残联聘为残疾人联络员。

小雷的工作很琐碎,除了和各乡镇残联、各村联络员打交道外,残联整幢楼的卫生打扫、物品的管理、大门的开关……他都一手包揽。每天7点半,小雷最早走进残联大门,将每个科室、走廊及卫生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常常最后一个走出残联大门。

小雷也常遇见麻烦事棘手事。一天下午,厕所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横流,小雷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别人都说算了,反正到了下班时间。小雷却关起厕所门,紧趴在地,试着用手去掏,忙了足足一个小时,将管道疏通了。“苦些累些脏些我都不怕。”小雷说,“什么事都得有人干,希望别人能尊重我,也珍惜我的劳动成果。”

一次,一个又聋又哑的流浪汉找上门来,浑身又脏又臭。小雷试着和他“交流”后,发现他又饥又饿,便二话没说,上街帮他买来面包和牛奶,并掏出身上仅有的52元钱塞给他。“这样的事见多了,每次我都会给点钱给点物,数量不多,但对于残疾人来说,作用大着呢。”每次谈起这些,小雷都很感慨,“我希望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残疾人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

“小雷很热情,做事很认真,处处为我们残疾人着想,真像我的大哥哥。”一说起小雷,家住城南的肢残妇女吴文秀就赞不绝口。吴文秀当年一直苦于找不到工作,在小雷的帮助下,她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一名纺织工人。  

多年来,小雷一直蜗居在残联一间15平方米的陋室里,过着快乐而孤独的单身日子。“为残疾人服务是我的本职,我将一如既往做好每一件事。”面对未来,小雷无限感慨与憧憬,“如能找到我人生的另一半,一起牵手参与残联事业,那该多好啊!”

■桥梁与纽带

尊敬的编辑:

您好!我非常喜爱文学,却不幸在大三时因病失明。从一位曾参与你们刊物义卖活动的叶大姐那里认识了《同人》,很想参与“同人”故冒昧把我的拙劣的字迹写的丑文寄上,麻烦你们审阅指教,有劳了!(如能采用,我想用笔名——柏宁。)

另外,我还希望通过《同人》结交喜爱文学或是从事医药工作的朋友,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也烦请“同人”帮忙,谢谢!

我很佩服你们残疾了困难重生办刊物的坚强执着,我建议能开个小论坛栏目,让残疾朋友谈一谈残疾人能做什么,互相启发。

笔下握手!祝福无限!

盲人:白宁平

尊敬的各位《同人》编辑:

你们好,祝你们春节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切都好吧!

我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身体很不好,经常输液,年前一直在医院住院,生活不能自理。每当拿起《同人》这本属于残疾人自己的杂志,听同人朋友们讲自己的故事,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冲洗去许多心灵的沉淀,净化心灵。

我现在写了一篇《渴望》文章,给你们寄去,望你们认可,谢谢!

最后,让我再次最衷心祝愿各位编辑老师、同人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同人刘玉萍

编辑回音:

感谢白宁平与刘玉萍两位读者的来信,对于你们的鼓励我们铭记在心,对于你们的祝愿我们深致谢意。你们的稿件我们将认真拜读及时处理,同时也希望诸位朋友多多联系,祝所有读者朋友们万福万安。

                                                      《同人》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窗前的枇杷树
【灵璧美文】咏枇杷
国庆居家游:老家闲情
【漳河文化】残联--抗疫一线奏凯歌
新闻丨区残联为我区残障人士提供居家托养服务
咱们村助残日主题‖生命的力量/华丽(主播小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