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驾旅行秘籍

一次能够称为自驾车的旅行,就像绘图方块,只有一些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和已具备的条件,其它是未知的。游戏开始时,玩家并不知道结果是什么,画面上只有一个个小方块,有的已经填色有的还是空白,上方、左侧列出一串数字是给出的条件。空白处哪些需要填色,哪些不能填色,在游戏开始时是未知。人生最大的诱惑是未知,最大的乐趣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这就是绘图方块的趣味所在。这时,需要凭藉经验和推理分析,有时也需要直觉,一步步,在需要填色的空白方块里填上色。当所有该填色的空白点都填上色后,一幅画便呈现出来了。啊,原来是这样!惊讶之余,成功的喜悦也由然而生。自驾车旅行正是这样,乐此不疲。

确定了一个大致的路线和大约的时间就可以上路了。比如这一趟,我想从长江入海口沿长江走到九江。今年初原计划自驾车沿着长江黄河走一趟,近距离地亲近母亲河,却因为疫情耽搁了。这次先走一小段,之后走这条线路只要从九江开始。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因为917日是妈妈的生日,1016日是妈妈的祭日。有了基本线路和两个时间的结点,行程就已经大致确定,需要的准备工作就是车辆的保养和购买必需携带的物品。

许多人旅行前做足了功课:行走的精准路线,途经的地方及时间点,安排好各处住宿的酒店,确定要参观的景点,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气候变化,以及美食、特产和价格,等等等等,力求万无一失。更有些人将旅行前的功课视为必需完成的作业,细致规划精心安排,唯恐遗漏,三番五次审核修改。如此费心费力,必然也是一番乐趣,但于我只有惊叹和钦佩的份。

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肯下功夫,没有什么资料是搜索不到的。这或许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旅行,足不出户,在网络世界里遨游。

我二十出头时便热衷于旅行,那时没有互联网,有关旅行的书籍几乎没有,所拥有的不过是一本地图册和读过的很有限的诗文,想做功课也是无米之炊。之后资讯渐渐发达,搜索信息越来越方便,具备了做功课的条件,但多数时候总是说走就走,来不及做功课人已经在路上了。当然并不是每次都匆匆,偶尔时间富足,也做过功课,但旅行中并没觉得有更多的收益,于是也就心安理得地疏于功课这件事了。

旅行前不需要做足功课。这是给自己一个阿Q式托词的同时,获得的自驾旅行秘籍之一:自驾旅行的精髓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未知的因素少了,乐趣也就相应地减少。试想,古人出行,哪有什么行前功课可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需要做的功课是在路上。

来一次全身心投入,把自己交付给旅程,游戏开始了。

第一天去周宁鲤鱼溪。放慢速度的自驾游,乐趣在路上,出省前择地停下来休息一下。二十多年前去过鲤鱼溪印象深刻:水渠在村子里盘旋,清澈的流水中游动着无数的大鲤鱼,一口深塘是鲤鱼帝国,塘边大树下立着个鱼冢。

再次走进鲤鱼溪,渠还在,鱼还在,塘还在,冢也还在,同样,在村子里买一包光饼,一路喂食溪里的鱼。还是有了些变化:老房子旁多了一些新的仿古建筑,隐约还有木头、水泥、油漆的味道,有些地方还在施工。此行中感受,到处都是建设施工工地,尤其是江西,而且工地就像河道里的水浮莲,无所顾忌地向外铺张开来,一处工地便使周边数平方公里都成为工地。此次疫情影响了许多行业,而建筑、道路施工没有停下脚步,甚至正迈着大步向前奔跑,或许可以增加就业,带动经济。鲤鱼溪越来越趋于正式旅游点了,只是没见多少游客,当然这时不是周末节假日,况且还受到疫情的影响。

疫情的影响有多大?在中秋国庆前感受深刻。多数景点的游客只有往年同时期的三分之一,固然,这样的游客数量最适合我们的旅行心情,不过,在舟山朱家尖东沙沙雕公园,看到诸多服务网点关闭,多数摊位空置,偌大的公园里游人屈指可数,几个工作人员在悠闲地走动,怅然之感便由然而生。每个地方都在盼望着中秋国庆,酒店释放信息:预约紧张起来了,价格明显上调了,所有景区的服务网点都在等待着重新开张。我也跟着期盼起来,虽然游客增多、价格上涨都不是我想要的。果然,中秋国庆人流量骤增,节日期间我们去南京夫子庙,参观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夫子庙,天上下着雨,地面像一块大镜子,各色雨伞雨衣投下迷蒙的光彩,人头涌动,但见游人不见景。不喜欢凑热闹的我们也混迹人群,感受到疫情后重启的生活。记住,自驾旅行秘籍之二:尽量不去游人密集的旅游点凑热闹,但在某个特殊的时候怀着一种特别的心情,也不妨尽兴地随着人群闹腾一番。

沿着溪流在鲤鱼村子里漫步,盘着村庄的渠水还在缓缓流动,却不再有曾经的清澈,有些地方水浅了,溪水显得不那么流畅,令人担忧游出来的鲤鱼如何回到它们的帝国;踏着光润圆滑老石卵子走着走着,脚下已是新增的路段,刚铺上不久的石板显得琢痕锋利。新的印象修改了旧日的印象,两个图象重叠在一起,静静地,没有一点儿涟漪,似乎显得太过平静。

晚上住宿福安,次日中午到福鼎吃肉片汤。福州满街都是福鼎肉片,有一阵文总是说福鼎肉片好吃。吃一次正宗的福鼎肉片,在一家福鼎小吃店,果然好吃。自驾旅行秘籍之三:真正的美食还必需到当地品尝,即便如今交通便利,人员流动,给我们带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就像臭豆腐已经遍及中国,福州街面上最常见到的是长沙臭豆腐。我记忆中是绍兴的臭豆腐,那年到绍兴,在一条小巷吃一个老婆婆串卖的臭豆腐,依然口齿留香。

到绍兴吃臭豆腐。我说。

文在百度搜索,有名的是长沙和南京的臭豆腐。我依然坚持绍兴的很棒。

果然好吃。在绍兴小店吃臭豆腐时,文称赞。

都是臭豆腐,有的是白豆腐有的是黑豆腐,有的干吃有的汤吃。绍兴是将辣酱抹在油炸成金黄色的臭豆腐上。到南京,我们吃到的是黑色的臭豆腐,油炸后放进汤里,这种做法与长沙的类似,或许长沙的更辣吧,有待我们去长沙时再作品尝。

宁德一带处处是茶山,有些是成片的茶林,有些地方则见缝插针地种上几株,不放过任何一块空地。绿色的茶林与金色的稻田组成两大色块,铺展在公路的两边,夺人眼目。

渐渐地下起雨来,雨越来越大,刚才还有阳光,瞬间就是暴雨,噼里啪啦地从天而注,雨刷子用最快的速度也赶不上扑面而来的雨水。暴雨声、雨刷声与双闪灯的声音交相呼应,急速的节奏如同进军的鼓点。文驾驶,有些激动,也有些兴奋,或许还有些紧张。半个多小时后雨消停了,远处,云雾在山间萦绕,远山时隐时现,如有神灵。慢慢地,云雾向我们聚来,由远及近,近到似乎触手可及。四周一片灰蒙,视线不及五十米。开启雾灯,开启双闪灯。天地间只有我们,我们俩和自由侠,全神贯注。

自驾旅行秘籍之四:人在旅途,与天地相契合,诚惶诚恐,诚心敬畏,诚意爱戴。

在国道104线蜿蜒起伏的山间,上苍以此最隆重的仪式,为我们的自驾壮行。

进入浙江了,路平坦而宽敞。往苍南路段却遇到任性的交管:限速从304050,到6080,随意变化;红绿灯几百米就设一个,左转道时而在左,时而在右。国道、省道上也常遇见类似的情况,只是比较起来显得稍微温柔一些,在正常80公里速度行驶的某个瞬间,突然冒出一个限速40,甚至30,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许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某些权力拥有者的任性和霸道:行驶者唯有服从我的指挥,否则便罚款、扣分。大车小车电动车在道上穿梭,你追我赶,对驾驶者是另一种磨砺:随顺,忍耐,沉稳,前进。

自驾旅行,通常,我不选择走高速公路,除非急着到某一个地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全都修建的很好,那些急着赶路的车子都走高速公路了,这些道上反而宽松。自驾旅行秘籍之五:尽量选择在乡道行驶。乡道基本上看不到大车,甚至小车也很少,极少有红绿灯,公路两边是山水、田野、村庄,令人有一种行走在自然中的感觉。苍南之后的一段路称作仙居,伴着楠溪,两道绿荫,几处小屋,果然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样的路很多,却不是导航直接选择的路线。导航喜欢高速公路和国道,乡间小路无名不在导航范围。如果想走乡道,就需要做一些引导,缩短两点间的距离,迫使导航避开它熟悉的路线。从鄱阳湖往景德镇,我依然陶醉于湖光绮丽,期望那韵味保留得更长久一些。文选择沿着信江和昌江的路线,让导航在山水间择路,另有一番情趣。

从扬州进入南京,先去黄天荡古战场,不过并没有看到南宋名将韩世忠抗金的遗迹。最美的是那片湿地,长江在这里舒坦地呼吸,我也随之深呼吸,青草地带着湿润的空气进入肺里。这里的路已经修的很好,与江心洲连成一片上万亩的湿地,我们在此兜圈,流连忘返。

沿着长江堤岸向前行驶,右侧是八卦洲。此时正值国庆节日其间,在扬州瘦西湖已因人流骤增而却步,南京想来一定是游客暴涨,于是,选择远离市区的八卦洲居住,也为了继续享受在江堤上行驶。八卦洲三面是夹江,一面长江,环岛一周,可以感受纯朴自然的江岸景致。长江沿岸有许多这样的路段,从启东长江入海口溯源向西,选择最贴近长江的公路行驶,选择一次次乘汽渡横跨长江,有种感觉:就像母亲牵着我的手,就像依偎在母亲的身旁。

也有令人困惑和心痛之处,在长江岸边多处见到这样的提示:有血吸虫,严禁下水。看到这样的提示牌便联想到毛泽东的诗《七律二首·送瘟神》。那是多么久远以前的事,还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当毛泽东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这两首诗,这种危害人类数千年的流行病,在中国,终于能够有效控制住了。六十多年了,我以为,长江血吸虫早已绝迹。何时瘟神重又来?

从九江梅家洲渡口乘船到湖口,离开长江进入鄱阳阳湖区。只站在庐山远眺过鄱阳湖,真想环湖行驶一圈。鄱阳湖就像一只盘虬卧龙,要沿着它的足掌行驶显然不能,百度地图显示已有多条堤坝跨过支流,形成环湖公路,但导航却告知许多路段正封道维修。我不甘心,离开石钟山后直奔南垄湾,这里有一条堤坝,从南垄到王家。汽车行驶到跟前,才看到确实正封路修堤。非常遗憾,只能将此愿望留待下一回实现了。

沿鄱阳湖行驶了两小路段:都昌县白沙洲近十公里的彩虹公路,余干县三十公里田园鄱阳湖景区公路。一侧是浩淼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天水同色,几艘渔船停在水面,有鸟儿在戏水。阴天时,湖面上蒸腾着白白茫茫的水气,含混而迷茫;晴日时,湛蓝的湖水如大海一样深邃广袤,波涛汹涌似乎要推开岸堤。有一处湖面隐隐现出草地,那是传说中的大草原。鄱阳湖随水位高低而变大变小,最大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而最小面积只有五百多平方公里,当水位低时,水中陆地显现出来,那时就会看见大片的草原。今年特大洪水导致这时节的水位依然很高,看不到草原,更无法在湖上草原嬉戏了。另一侧是绿色的田野和养殖地,有农夫在田里忙碌,他们驾驶的汽车就停靠在岸边。

在堤岸边上停一停,把自己幻化为岸边的一棵树一株草,或自由翱翔的小鸟,如果可以的话,还想拎上一壶酒与湖光对饮。行车不饮酒,但鄱阳湖水散发出浓烈的酒香,已令我陶醉。醉了,醉在鄱阳湖。上车时,在打开车门的瞬间,无数飞虫入侵车内,把我们吓得不轻。文立即搜索,此为摇蚊,水生昆虫,口器退化不咬人。虽不咬人,但在车内乱闯也是惊吓人。开车,开窗,奋力驱赶了好一阵子。

这样的旅行非自驾不能。感觉就像开着代步车进入公园,方便无碍惬意,但偶尔也会有些许忐忑:是不是污染了环境?有没有惊扰了小鸟?会不会吓跑了林子里的小松鼠?

晚上住哪里?脑子里寻思着住宿的事,雁荡山的指示牌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就像姜太公放下的钓线。去雁荡山。愿者上钩。

出发时没有想过要去雁荡山。当我在地图上画了一圈行程路线时,用的是微缩图,只显示地级市以上的名称。而当雁荡山进入我们的视野时,旅行的路线便随之确定,就像在绘图方块的空白方格里准确地填上色块。晚上七点,当我们住进灵峰青年旅社时,那份快意满满地都溢了出来:大厅是书屋,散发出浓浓的温馨;楼前是溪流,正欢快地唱着歌;灵峰路上的餐饮老板,是在自己的家里做家常的饭菜。

我对青年旅社一直很好奇。驱车往雁荡山的路上,文在美团上搜到位于步行街上的酒店,我们按导航的指点来到步行街,正遇上有旅行团抵达。一个民宿小妹说他们设在景区内的民宿还有床位,愿意带我们去。她骑着电动车在前面引路,天已经完全黑了,她带着我们从灯火走向阑珊,然后是一片漆黑。我拒绝了,这样的地方对我们不适合。返回时突然就看到前面拐角处一家青年旅社,就是它了。

青年旅社遍布世界,最适合独行者,一个床位只要几十元,只要不介意与他人同住一个房间。我们要一个大床间或标间,价格就与两个床位差不多了。我喜欢它所呈现的氛围:排满书籍的书架,阅读区的大书桌,还有咖啡、明信片、小挂件出售,墙上、地上、天上贴着有趣的画和照片,随处放置的一些小摆件,是一种家的感觉。后来我们住过许多民宿都能感受类似的氛围。顺便补充自驾秘籍之六:对长时间自驾旅行者,民宿是必需选择,提供洗衣机,有些还能够自己做餐。

一个偶然的机会住进了景区,之后,在能够选择的情况下,我们总把自己安排在景区中。在杭州西湖,在乌镇,我们都住在景区内。自驾旅行秘籍七:选择景区在居住,费用并不见得更高,却与风景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地方居住,愿意长住不愿归,如果可能的话。如果景区内没有住宿,尽量寻找靠近景区的地方。

雁荡山不期而至,在最后那一时确定了我们的行走路线,类似这样的随机而定在自驾途中成为经常。从乌镇往上海,两人一直说着关于车辆限行的事,哪些路段限行?哪个时间?是单是双?突然一个念头冒出来:直接去崇明岛吧。

好呀。上海都去过了,也就那么回事。文很干脆地认同。

于是直奔崇明岛。崇明岛是绘图方块上的实心方块,此行必到之地,长江入海口。几十年前人们说到上海近乎于谈到西方世界,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能够去一趟上海,那是多么令人羡慕不已的事。如今说到上海,竟然淡淡的没啥味。之前我问文到上海想去哪儿?她说迪斯尼?不过跟你一块去没意思。我说就去外滩喝杯咖啡吧。她说这是不错的想法。其实,去不去上海,都无所谓。

从扬州往南京时,依恋着江堤一直没有过长江,其实心里是惧怕节日的拥挤。我们真的要在这样的日子里游览南京吗?我问。

是呀,人太多了。文说。瘦西湖门口人头攒动,依然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下次换个时间来,南京值得多住几天,可以玩得更尽兴。我说。

好呀,反正我们要往北去总会经过南京。

于是我们住到八卦洲去了,一个纯朴美丽的岛屿。在八卦洲邂逅仡佬金寨,一个崇信妈祖,来自贵州的夜郎国仡佬金寨传人。夜郞国是位于贵州的仡佬族古国,因自大,被汉灭,留下一个夜郎自大的成语警示后人。夜郎国的御厨称仡佬金寨,姓纪。夜郎国灭后,它的后人四散,仍主要居住贵州。八卦洲仡佬金寨寨主纪世霞称自己是仡佬金寨后人,已在南京开餐馆多年,做的饭菜果然好吃,我点的不过是普通的家常菜,她却烧出了夜郎王室独特的美味。纪老板热情能干,带我参观她自己精心设计装修的餐馆,极具民族特色,餐厅可容十桌大聚会,还可安排住宿。她驾驶一辆房车,独自往返南京与贵州之间,可以连续二十多个小时。她说多次到莆田参访妈祖,也热心做公益。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自驾旅行秘籍之八:旅行中相遇的都是与你有缘的人。

有崇明岛湿地公园地图上,有一个叫观海楼的地方,我想观海,便一直朝着观海楼的方向走。观海楼不过是一个餐饮店,三层楼,除了看园内的一片湿地,连海的影子也观不到。返回时遇见一群正在施工的工人,其中一人问:去观海楼了吗?怎么样?

去了。看不到海。我回答。

哈哈。大伙哄笑起来。看来观海楼误导的绝不仅是我们。

哪里能够看到海?我问。那份对海的渴望仿佛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内陆人,就像某些地方的人见到一片水域便以为是大海,而将之称为海,之后代代误传下去。

出了公园大门往左,一直走到顶,然后向右就是大海了。

我们循着指点向左向右,果然就来到了大海边。跨过堤坝,一条向大海延伸的已经废弃的小码头,坐在那个端点,好像一艘小船行驶在大海中。

话说在雁荡山,第二天上午,天上飘着雨。这几天一直有雨。雨不大,可以撑伞也可以不用伞,这样的时候我通常不撑伞。但地面却一直泡在水里湿漉漉的,光滑的石板路变得更滑了,还没登山我已经心生畏惧。小心翼翼,一步一颤,步步颤颤。登山果然不是我所长,难怪我的路线图里没有雁荡山,不仅是因为微缩地图上没有显示,更因为我的潜意识过滤掉了与山有关的地方,而鬼使神差还是来到了山里。登山杖给我助力,朝阳洞,落屐亭,灵峰洞,北斗洞,十二分小心,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却还是在北斗洞漂漂亮亮地摔了一跤,无大碍,只是更加心里发虚,脚底发软。再往观音洞,已如一个疲惫的败兵。

下午去三折瀑,下折登高200米,观瀑高50米;中折登高1000米,观瀑高150米,壮观。上折需要登高4000米,瀑布将更为壮观。

我就不去上折瀑了。我对文说,你自己上去吧。右踝关节剌痛,已经寸步难行。

我也不去了。文犹豫了一下说。

走不动了。留个念想下次再来。

下山途中还想去看看雁湖。文查百度,湖在山上,极难登临。只能作罢。恋恋不舍离开雁荡山。

汽车驶出雁荡山,迎面而来的是明媚的阳光。怪了,原来这雨只在雁荡呀!权且当作是天意吧。

自驾旅行秘籍之九:美景不可能尽享。以平常心随顺心走走看看,量力而行,知足于当下。况且就在这个当下,行驶在蜿蜒的崇山峻岭间,这座已生存了亿万年的雁荡山脉,怪石迭起,又何处不是景?何处不美景!

之后经过黄山、天柱山、庐山,都一一放弃了。上普陀山、孤山、金山、北固山、采石矶、石钟山,虽不过百米,也不求尽览,只是登高望远——大海、西湖、长江,然后呤上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多少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在我心里,恐怕永远不会变的是那份对山的痴迷,就像年轻的时候爸爸笑话我,每次出去旅行,逢山必登临,逢塔必拍照。生活在大山环抱的福州,抬头无论望向何处都是山,如今更是住在山脚下,拉开窗帘,鼓山就在眼前。大山于我,曾经寓意着难以跨越的障碍,那时年轻气盛,像个勇敢的战士渴望挑战,无所畏惧无所阻挡,只要肯登攀。就像愚公移山,只要一直挖下去,一点一点,大山总能够移除。登山也是这样,一步接着一步,只要一直走下去,总能够到达山顶。每一次登临,泰山、黄山、华山、庐山、武夷山,都在挑战自己。如今体弱了,锐力消减了,曾何时,心态也随之平和了,渐渐地,对自己宽容起来,登山可以用双腿,可以是代步车,还可以自驾车,不求登顶,只愿驻留大山的怀抱,更久一点。

三清山那天天气很好,好到几乎万里无云,于是又触动登山的欲望。

我们住在山脚三清人家,老板愿意开车送接我们到外双溪坐索道。老板开的是橙色牧马人,都是JEEP,一下子就有了亲近感。他行驶山道如履平地,速度达到八九十,还是很随意地摆弄一下。索道二千多米,省了不少腿力。走一条最便捷的路线:登山到西海岸景区,三清宫,阳光海岸景区,下山回到索道,总共用了五个多小时。膝、踝关节都在痛,好几次以为不行了,但还是走下来了。西海岸、阳光海岸是平缓的栈道,登山后到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栈道上可以居高眺远,奇峰怪石尽收眼底,这样的设计真好。还有一段玻璃栈道和索桥,体验三清山的险境,是花了大成本。相比较三清宫,简陋而破旧。但也恰是如此令人感动,这应当就是道的本意,道骨仙风,而在心中庄严。

下山后坐在三清人家吃面条,老板问:这一路上哪里最好?

文脱口而出:鄱阳湖。

这一趟二十多天,去过的地方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随手掀开一页,都是开卷有益。而对鄱阳湖,会有许多遐想,会惦念着何时再访。我也最喜欢鄱阳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驾旅行,我们来到了长江第一侠虎跳峡,这里真的太震撼了!
华东,富饶开阔的东大门
峡江鲥鱼
此文把书法的秘密说完了,能学多少看你了!
长江干旱鄱阳湖中心成“草原”-
我与长江、鄱阳湖、石钟山视一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