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烧心感一定是心脏病的信号吗?也有可能是这个疾病在作祟!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我们已经到胃或者十二指肠的食物又返回进入了食管甚至咽喉和口腔,从而造成这些部位的损伤。

许多人很容易将胃食管反流病的早期症状和其他疾病进行混淆,而延误了它被确诊的时间。

哪些症状的出现在提示你,可能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呢?

一、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烧心”感和反流症状。“烧心”感是指胸骨后面有一种火烧般的不适感,严重的会产生灼痛感,这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反流的症状指的是胃内容物沿着消化道向上涌的感觉。

除此之外,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上腹的灼烧感或上腹疼痛、打嗝、恶心、咳嗽、咽喉中异物感等症状。

我们的胃内可是个强酸的环境,如果胃内容物反流到了食管中,会对食管产生腐蚀作用,所以患者可能还会并发食管糜烂和食管溃疡。

如果反流物还反流到了口腔,就会导致牙齿的损伤,产生龋齿。并且,胃内容物还会对咽喉产生刺激,导致咽喉炎、声音嘶哑等症状的产生。

另外,由于食管和气管是共用同一个通道,如果胃内容物被误吸进入呼吸道,还可能会造成持续地咳嗽、哮喘甚至肺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没有上述典型症状的发生。

在临床上被称为无症状胃食管反流,但通过内镜的检查发现了食管损伤的存在,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可能年龄、性别、及心理因素可能在它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 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食管括约肌、食管的自身蠕动和食管黏膜组织的存在,可以共同组建一道抗反流的屏障。

这道屏障的存在,可以抵抗住一定的胃内容物反流对食管带来的损伤。那么相应地,当这三个防御机制发生了异常,胃食管反流病也就随之发生了。

1、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受损。

食管下括约肌生理功能的产生依靠的是食管下端与胃内的压力差。所以,当胃内压力持续增高时,或者食管下端压力降低,都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的生理功能受损。

例如,吃得太多,胃出口堵塞例如幽门梗阻和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等会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增多,从而升高胃内的压力;过多地喝碳酸饮料、剧烈的运动、肥胖、妊娠等会升高腹内压,这些都会导致压力差的减小而使得食管下括约肌的结构受损,从而损伤正常生理功能。

2、 食管蠕动功能降低。

食管自身运动能力降低,会使得食管内的胃酸清除发生障碍,没有被及时清除的胃酸又会进一步加重食管的运动障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3、 食管黏膜防御能力降低。

上述两种病因都是会加重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增强了胃酸对食管的攻击力度。就算这两种病因都不存在,只要食管的黏膜受损,也就是食管自身的保护机制受到损伤,也同样是可以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4、 其他病因。

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胃酸容易向上反流,也会加大患病风险,一些会导致胃酸分泌亢进的疾病或者生活习惯,例如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梗阻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如果出现了烧心、咳嗽、哮喘这些症状,却又没有发现心脏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那么可能就是胃食管反流病,应该去消化内科就诊,确定是不是食管发生了损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烧心”是一种病,但不是心病,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在作祟
李长青:胃病吃药不管用?试试戒烟吧
被忽略的“反酸”“烧心”,可能是要命的潜在疾病,这2类人注意
一文了解——反流性食管炎
五个原则助你远离胃食管反流病
反酸烧心胃难受,如何“养”和“治”?几个方法,医生为你说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