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艺谋 | 追寻儒道名家陈天定
userphoto

2023.02.28 河南

关注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 林艺谋,华安民协主席,文博研究员,高级摄影师。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岩画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福建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成员,漳州市文化遗产专家库成员。华安县首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漳州市第二批优秀人才称号。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先进个人”,被福建省“三普”办、文化厅等部门授予“福建省全国'三普’实地普查阶段突出贡献个人奖”。漳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群众文化、文物工作及摄影艺术创作近39年来,拍摄800多幅艺术摄影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性发表、展出并有多幅作品及2篇摄影论文在国家级获奖。论著《华安东溪窑史话》,主编《华安东溪窑学术研究论文集》荣获庆祝建国70周年“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等科研成果三等奖。

追寻儒道名家陈天定

文/林艺谋(福建)

“仙来俗启文明”,明末清初,因朝代更迭,以明朝旧臣陈天定和洪思为代表的不仕清朝,隐居山区华安。陈天定在华山创办“花山书院”,设学授徒。洪思在归德(今高安镇)博济祠讲学授徒,推动了华安县域内书院——凌云书院(玛瑙山)、石观音书院(银塘)、养斋(兴洋坂)、超英书院(仙都)和私塾“大学、学仔”的兴盛与发展。

一、花山书院

花山书院旧址座落于华山村的“寨仔顶”。华山村位于新圩镇东部,东与安溪县龙涓乡新岭、新民、庄灶、崎畲等村相邻,南与玉山村交界,北与官畲接壤。华山村,原名花山,古称“炉伴”。明清时期,隶属龙溪县二十五都山尖社龙岭保。花山书院始建于明末,现存建筑保存清代风格。华山村因为有了“花山书院”而显示了厚重的历史内涵,飘逸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书院由石山门、石围墙和二座土木建筑(书院及忠义庙、)所组成,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另外书院有鹅卵石铺垫的步行道1米左右宽,600级的上下台阶。这里云雾缭绕,植被浓密,鸟语花香。保存完好的明清石刻五处,作品多是明末吏部主事、太常寺少卿陈天定及方进师生及明崇祯朝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东阁大学士林钎等人题刻。

村口祖祠前还有“石旗杆”,清朝光绪年间的“禁乞碑”以及东北山坳的古瓷窑群等古迹遗址。此外还有历经四百年风霜的“银杏树”,一座建造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方形土楼“芳山楼”。如今,书院的部分石砌围墙和石构门还在。书院虽已坍塌并重建议,文明古风犹存。慎终追远、尊师重教的传统薪火相传,从村里的孝祠堂、孝思堂和善珠堂便可以看出。

花山书院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地震中崩塌,岁久失修,今已荡然无存,唯留方进所书石刻及木刻对联各一幅。2018年,当地政府根据旧址地基,进行重建。

二、陈天定入驻花山的成因

华山主要姓氏方姓,始祖方云岚(明嘉靖五年出生)于明万历四年(1576)由龙溪崇福社开进华山,定居繁衍,历443年、已传至二十世。当时华山都是杂姓地,比如:下楼仔姓曾氏、仔头姓谢氏、铁桃坑娆尧氏、白坵石姓白氏,山母仑姓李氏、桥仔头姓周氏、内洪底姓洪氏,还有姓叶、姓邹、姓郭、姓陈、姓林等的零星户主。境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潺。地理格局:“飞天蜈蚣”。明朝中叶尚未被开发的花山村落,时村社的水口闭合,有笔架尖海拔1085米,该村落的平均海拔670米。内洪溪由东向西流出,村口尚有名木古树30多棵,华山村境内山水相间,云雾缭绕,鸟语花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华山茶”清香馥郁、甘醇爽口的独特韵味。

旧时候,要上花山必须沿着一条望天石径蜿蜒而上,石径两旁古木参天,花香四溢,真有点“自古华山一条路,百花吐秀争芬芳”的味道。登到山巅,入峡谷隘口,即见村落散布群山之间,田畴蒸云漫雾,花树交相辉映,令人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之遐想。“入夜不知暑至,长年坐看花生。雾作山留混沌,仙来俗启文明”。既是赞扬陈天定开学授徒之德,亦是古代华山村这座“山的展示、林的故乡、花的世界、仙的去处”之美的大爱写照。为此陈天定决定移来华山隐蔽是其最优选项。

据《龙溪县志·职官志》,陈天定是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他受漳州知府施邦曜的委托,在求取功名的前后曾多次考察北溪流域,对古代华安人文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有深刻印象,并作《北溪纪胜》,为之后的蛰居地。陈天定隐居华山后题诗:“三易居至此,祖若宗,治始淑谋,彬雅文风,四种德到今,兄及弟,敦书阅礼,大振家声”。他留在华山的真迹已不多,除了银杏树仍苍翠挺拔,仅留下木楹对联一副,为“采于山、钓于水、有土此有财,祥于神、义于人、在德不在险”,现收藏于村民家中。为华山关帝庙题联:“文以继武,主教化乃为道德圣神秘,义不失慈,济苦难更有英雄菩萨”。陈天定教学十余年,他的弟子登科的很多。目前华山村仍见不少石旗杆,足见花山书院造就不少人才。

陈天定,字祝皇,又字慧生,号欢喜道人,世称慧山先生,龙溪县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官至太常少卿。陈天定少少聪颖,好韬略,慷慨有大志,与明大学上林钎是中表兄弟,并有师生之谊。其道德、文章多受林钎影响。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因不愿附和阉党,毅然放弃任官机会,和遭魏忠贤排斥的林钎一同回乡隐居。崇祯元年,尽除魏党。以前蒙冤受害者先后得到平反。天定受官行人,历迁吏部主事。天定著有《慧山诗文全集》、《陈氏说书》、《太极图说参证》、《松石轩读史》、《慧眼山房书抄》等17种,多数散失,现存诗若干首及《慧眼山房说书》一部。《陈氏说书》是阐述《四书》内容的著作,立论较新,又适合于帖括之用,出版后很受士人欢迎。诗苍凉沉痛,乾隆旧志载有《壬辰国城》七律三首。另行评选《古今小品》四册存世,民国时中华书局又从中选印二册,书名《古今小品精华》。

三、陈天定讲学与建书院

崇祯十六年,天定见朝廷政治日乱,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作为,遂辞官回乡。明亡,入清不就仕,天定痛心疾首在仙都朝天岩出家后,从丙戌清顺治二年(即南明隆武元年)往返良村二年间,寓居南山宫题写“天茂天初”金字匾额,改写圣祖大仙的签诗37首;后于清顺治四年(1647),遂遁迹“炉伴”花山隐居,授徒讲学。他从京城携带来的四宝(铜雀瓦、爪哇钟、沉香木关帝像,银杏树种子),现仅存银杏树在书院围墙外,历经三百余年风雨,依然绿荫如云。

(一)捐资赈济。天启七年五月,海盗刘三老、刘香等“二十四将”窥伺漳州,形势危急。郡守施邦曜知道天定有将略,邀请他共商防卫办法。天定应邀后,组织乡民进行操练,守卫城东阵地,并筑土堡于镇门两岸,与万松关成犄角之势。从此不敢内犯。是年,龙溪(含华安、芗城和龙文)、海澄、漳浦、南靖、长泰大饥,饿殍遍地。天定捐资赈济,救活饥民无数。

(二)铜雀瓦镇火魔。陈天定隐居华安的华山后,为祀从京城所携沉香木关帝像,在华山寨顶建关帝庙(忠义庙)。庙右对面有一山峰,叫火山尖,据传火山尖为火魔所居,庙建不久,即莫名其妙为火所焚,陈太仆筹资再修,不久又被火焚。其间从游诸友及门生猜测定是火山尖土火魔兴风作火,建议请得道高僧前来降妖,陈天定笑道:“邪不犯正,正必压邪,何劳高僧。”他敢说这话,原来是成竹在胸,他从京城携带来的四宝中有一块铜雀瓦,这瓦放在室里,若晴天滴水,必然下雨,若雨天滴水,便预告天晴,确是宝物。太仆再次修庙时就将此瓦盖在庙顶,从此关庙再也没有发生过火灾。

(三)融浑农商、指点迷津。据说陈天定也在高登岩挂单,仍旧关心当地人的农事种做。高登岩地处高山顶上,山高水冷,插秧时,秧苗都要沾上骨灰,才能抗御春寒,尽快返青生长。有一年,漳州府战事频仍,兵荒马乱,高登岩人因无处买骨头烧灰沾秧,季节逼近,为此事而犯愁。陈天定得知后,马上写一字条,指点高登岩人到漳州某街某货行买骨头。至今,当地仍流传着一句话:陈天定热心帮助咱做田的买骨头,才没有将自己一把骨头丢在这高山上!

(四)择日华山、开办书院、聚徒授学。方进有诗《招隐花山》曰:“未稳林栖又择栖,桃源何处更前蹊。颜开暂为花相识,心转应非石可齐。共许须眉留洞壑,勿将出处判云泥。天中梦梦谁能管,物外烟霞细品题。”时陈太常少卿认为此名与地理条件不相配,后太仆亲自种棵银杏树,发动民众广种名贵花卉,十八举人家家都栽花,各个祠堂也罗列花卉,后来形成风气,栽花非常普遍。村落花木达百种之后“炉伴”社自然而然改称作“花山”社,这个文雅称号延用近三百年。

据《福建通志》载:“明亡,(陈天定)遁逃花山村卒,学者称隐山先生,门人方进弃诸生与天定偕隐,同群文人吴公布……与陈天定、方进为伍作游,号垆山三逸”。世传一次乡试中举十八人,朝中三御史都是花山人。此说虽难证实,而花山书院造就人才的盛况可以概见。弟子方进是明末诸生,入清不就试,终老于花山。诗人陈常夏、逸士洪思,常到花山相聚。花山书院成为诗歌吟咏之地。方进著有《风山集》,方进《无题诗》颂之:“入夜不知暑至,……”。花山诸贤,《漳州府志》、《龙溪县志》都有传。

四、陈天定活动足迹及题刻

华山村四周群山环绕,古树参天。未进村时,山路狭窄崎岖,不知村落在何处;一进村口,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才知华山村的所在。不容置疑的是,一条偏僻的乡村小道,日经几百登涉,沿小道边全程无不呈现出名人一系列的石刻遗迹,可以想象当时的山花浪漫,太平景象。每一处石刻都记载着花山书院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佛塔遗迹。在村东南4公里外的塔仔溪,只见一座双孔条石桥下游十余米处,左岸边的三米高石壁上、座落着一座背靠东北面朝西南的地标似三层石佛塔,总体高276公分,第二层正面为“南无阿弥陀佛”,余三面字为:“百木桥始於崇禎八年十月前者次囗囗,方公手植岭荫自芭蕉坑至炉伴口碑五里,平深木乔囗谷檀会蔚,鄉之人刊栵削骈,以培其栽,因得若直共建,斯举桥之名焉,盖绿起於木力,来於众匠饩之需营庆之劳,則公之后人任之,慧山陈天定夙习其地,几百登涉,一一在目,故於落也为记以悦其成”。塔上的阴刻楷体字迹至今才发现,因何造塔于此,民间只有传说,很早以前有一戏班子,途经塔仔溪中,突遭洪水而遇难。从此这里便有锣鼓声不断,经陈天定先生指点,祖公便在溪边的石壁上,建造这座小佛塔以驱魔辟邪。

(二)花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华安县新圩镇的一个海拔670米偏远村落――华山村何处?石刻五处,均为阴刻,为明末清初林钎、陈天定、方进等人所遗。

1.“豁然开朗”石刻,位于村道旁一黑褐色岩块上,面积为8.8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阴刻字幅宽20厘米、高110厘米,字体高25厘米、宽20厘米;题款字高20厘米,宽10厘米;为明东阁大学士、林钎的笔迹,其书法结体扎实,力道遒劲。

2.“黄母灵棲”石刻,为陈母黄氏于此跌落轿下滋病亡故而志。它位于华山至溪南坂村道旁,白南脚山一黑色块石上,石刻坐东朝西,楷体阴刻有“黄母灵棲”,阴刻字体宽0.23厘米,高0.32厘米;落款:“门人方进、李应桂勒石”,宽0.05厘米,高0.06厘米。

3.“蕉谷”石刻,位于华山至玉山道旁岭脚桥旁,石刻坐北朝南,面积3平方米,“蕉谷”阴刻高23厘米,宽22厘米。“方进书”高宽各8厘米。

4.花山古诗题刻,位于内鸿口山,刻有方进所作山景诗一首:“入夜不知暑至,长年坐看花生,雾作山留混沌,仙来俗启文明”(此诗刻于华山石山,无题目,故称之无题诗),石刻坐北朝南,横1.34米,纵1.26米,阴刻字幅宽140米,高130厘米、字体宽17厘米,高18厘米、“方进”二字宽高各16厘米,落款为“花山主人”。

5.“上方世界”石刻,位于村落4公里外的山涧道旁一灰褐色岩块上,坐西北朝东南,面积为3.5平方米,阴刻字幅100厘米、宽25厘米;字体高0.20米,宽0.16米;题款字高12厘米,宽8厘米。为明儒士朱广所题。该石刻群对研究当地古人文史提供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当地方氏后裔部分迁徙至台湾,作为一处涉台文物点,对研究闽台渊源亦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石刻于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华安县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又进行复查并公布。

五、花山方氏举子与传说

陈天定遁迹花山的次年(1647)在“隆兴寨”中厅办起第一所学堂“花山书院”。在花山书院,陈天定倾其毕生所学,呕心沥血,集徒讲学教授学生,教学成果十分显著。当时陈天定自己书写刻印教材,传授圣贤经典,学生也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可是最初几年学生屡次赴考皆不中。后来陈天定认真查看,发现原来建造房屋时,房沿太长、光线太暗,造成向外看不出外山,导致学生屡考不中。遂把厅堂中的神龛桌向外移出三尺。果不其然,再次赴考,便高中而归,自此,花山书院人才辈出,名声显赫,门生中有官至都察院巡按,兵部侍郎等职务,其中有进士四名,解元一名,举人二十一名,秀才二十多名,贡生一名。如今,华山村仍有许多关于他创办书院、培育人才的故事传说。曾有一科举年,应试十七名,而中举十八名,其中一名书童参加考试也中举。故民间谚语:“良村三个黄,不如罗伴一个方”。

某一科年,罗伴很多秀才参加会试,其中一个姓方秀才因事耽误,和良村三个姓黄秀才同路,路上免不了闲谈消磨时间。姓方介绍陈天定在罗伴讲学,授课深入浅出,立论新颖,三个姓黄秀才颇不以为然,讥讽陈天定说:“一个有官做到无官的人,有多大本事?如果有大本事,怎么不留在朝中做官!”,姓方的本想说恩师“宁为明朝狗,不做清朝官”。转念一想,又怕恩师为此吃官司。便哂笑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三个姓黄秀才故意歪曲说:“你是鸿鹄,我们是燕雀,真是岂有此理。”姓方的说:“我是说恩师陈太仆是鸿鹊。”三个姓黄的嚷道:“名师出高徒,你老师既然是鸿鹊,教出的学生自然是鸿鹄口罗,焉有鸿鹄生燕雀之理!”其中一个姓黄的说:“加话免讲,这次省考,我们三个中只要有一个中举,你就做燕雀,爬着回来,好么?”姓方的反问:“要是我中呢?”三个姓黄的齐声说:“如果你中举,我们三个爬着回来!”姓方的知道他们矛头是对准太仆的,自己无论如何要争一口气,便欣然应战:“一言为定!”后来,三个姓黄的都落第,姓方的高居榜首,同时罗伴还有十七人中举,三个姓黄的无颜去会方举人,悄然而归,方举人也一笑置之,再不计较。所以,到现在,当地还流传着“三个良村黄,不如罗伴一个方”的故事。

陈天定的得意学生方进(1597-1678),字渐候,花山村方氏第三世孙,系华山题刻者之一。祟祯元年戊辰(1628)中举,补弟子员,为县学生员,授道学卿;清朝建立后不应试,筑室花山。一生与师陈天定隐居花山,终生不仕,《龙溪县志》称其“少游陈天定之门,於敬静之学,能得其宗”。陈天定的得意门生陈常夏(顺治十八年进士第一)、洪思(黄道周的门生)等经常到他家拜访,以诗歌赠答,《龙溪县志》把他归为茂才类,方进著有《风山集》。明清时期的其他举子、岁进士名录有:方崇尧,字次峦,明万历三十四年(1607)丁未进士,任兵部待郎,福建军务都察院,巡按总督;方石峰,清顺治,授文林郎,正七品;方易亭,花山村方氏第五世孙,清康熙举人,授文林郎,正七品;方泰麓,清康熙岁进士,在漳州府为官;方应甲,字韦轩,清雍正二年甲辰科举人,授儒林郎,正七品;方潭溥,清雍正岁进士;方和鸣,清雍正岁进士;方荣华,清道光岁进士,漳州府高级审判;方革,清光绪秀才,授文林郎;方捧玉,清光绪秀才,授文林郎等等。

【声明:本期风景照片由县文体旅局供稿,侵权必究】

本期审稿编辑/柳汀

林艺谋相关文章链接:

林艺谋 | “闽南一清”——南山宫

林艺谋 | 梦回九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梧闽札记:花山秋吟 陈天定
皇城相府
陈长乐/从华山到黄堡
花山石刻
福建永安吉山村古镇
花山摩崖石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