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名人名作鉴赏(六)
userphoto

2023.03.05 河南

关注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点评:龙洋

编辑:梓君

文档:冰凝儿

本期名人推介  何培贵  张新泉  宋琳

本期名人鉴赏  崔叶  唐晓渡

何培贵 (1946~2011.6.3)笔名培贵。1969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贵州省赤水县-干部,《重庆与世界》杂志部主任,《中外诗歌研究》特邀主编,《东方晨报》常务副总,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主编,重庆歌舞团创作室主任,二级编剧。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协理事,重庆新诗学会副秘书长,重庆音乐学会副会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五色土》(合作)、《风景树》,歌词集《爱情伞》,主编《中国跨世纪诗丛》、《中国·四川新时期诗选》,编著《台港爱情诗选》、《台湾现代抒情诗选》、《台湾小诗五百首》等。诗集《彩色人生》获四川省第一届文学奖、重庆市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奖,歌曲《看望大海》获1995年文化部全国民族声乐创作新作奖。

深巷的回想

文/何培贵(四川)

那深巷已经离我很远很远

就象小时候读过的刘禹锡的那首唐诗

至今还觉得很甜。甜甜地

等杏花雨下过许多回

卖杏花的却老也没来

来了收荒货老汉的吆喝

把深巷喊得又细又长

隔壁铁匠张就着这吆喝在打一根管子

也不知是不是要打成深巷的形状

衲鞋底的少妇整日不吱一声

她横竖想把深巷搓成麻线

好拴住跑船的男人。要拴就拴吧

偏又在鞋底下衲什么桃形的心

我不懂。在她的眼目下

我不过是个踢鸡毛毽的小女孩

只晓得甜言蜜语讨她的铜顶针戴

戴到我手指上已经是中秋了

这是深巷最深的节日

月光流着吹韩湘子这管遗落的箫

吹的什么曲子问谁谁也不知道

只知道巷尾一盏灯又是通宵没合眼

有泪从地底爬上纸糊的窗棂

那是一个游子从山那边流过来的

长大了我才知道山那边是海

我这时也才知道深巷比想象的还深

还深得多啊!深深的

是我的回想

【鉴赏】诗人培贵自称,他“感觉到在中西之间,在古典写实浪谩抒情和现代抽象、象征之间,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创作路子”,这也包含了对台湾诗“新古典主义”的借鉴,其中心一环是,“把个人的感情与社会生活、时代潮流联系在一起。”《深巷的回想》可为代表。这首诗是抒写一个成年女子通过她的儿童时代的视角和心理对旧居的回忆。诗写得内向、沉静,情致缱绻,有诗人自己的影子。那样的深巷在40年代的重庆较为典型的。“那深巷已经离我很远很远/就像小时候读过的刘禹锡的那首唐诗/至今还觉很甜。甜甜地/等杏花雨下过许多回/卖杏花的人却老也没来”。那时“我不过是个踢毛毽的小女孩/只晓得甜言蜜语”讨一个衲鞋底少妇的铜顶针戴,觉得生活好玩,哪晓得她思念跑船丈夫心里的苦处!诗人不像许多青年诗人,着重以自然界事物发挥自己的主体情思,而是更多地触及社会生话,写了不少“人物诗”。这首诗就点墨似地点了几个底层市民人物,外来的“收荒货老汉”、盼望中的卖杏花人,巷内住的那个给丈夫衲鞋底盼他归来的少妇,还有“隔壁铁匠张”。这首诗描画小巷之深是极有意韵的:“来了收荒货老汉的吆喝/把深巷喊得又细又长/隔壁铁匠张就着这吆喝在打一根管子/也不知是不是要打成深巷的形状/纳鞋底的少妇整日不吱一声/她横坚想把深巷搓成麻线/好栓住跑船的男人。”快结尾的地方,小巷就描绘得更深了:中秋思念远人,是“深卷最深的节日/月光流着吹韩湘子这管遗落的箫”,巷尾那个少妇家“一盏灯又是通宵没合眼/有泪从地底爬上纸糊的窗棂/.....,够深的了。最后两行结束得十分利落。(崔叶)

【龙洋赏读】何培贵的诗既得益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厚营养,也受到西方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余光中、洛夫、痖弦为代表的台湾“新古典主义”诗歌的熏陶。诗人力求把古典诗歌美学和现代生活嫁接,为现代诗歌寻找到一个新的出口。其要点有二:1.诗艺层面,古典诗歌写实抒情与现代诗歌抽象、象征手法的结合;2.思想情感、题材层面,抒写个人情感与现实时代生活的结合。《深巷的回想》是其代表作之一。诗歌从一个女子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切入,呈现出一幅幅有关“深巷”的画面。有化用古典诗歌诗句的景色画面,如:“------甜甜地/等杏花雨下过许多回/卖杏花的却老也没来”;也有小女孩清晰而又懵懂的人事记忆画面:“来了收荒货老汉的吆喝/把深巷喊得又细又长”“隔壁铁匠张就着这吆喝在打一根管子/也不知是不是要打成深巷的形状”“衲鞋底的少妇整日不吱一声/她横竖想把深巷搓成麻线/好拴住跑船的男人”;更有勾连今昔,融情景事的画面,例如:“在她的眼目下/我不过是个踢鸡毛毽的小女孩/只晓得甜言蜜语讨她的铜顶针戴/戴到我手指上已经是中秋了”“月光流着吹韩湘子这管遗落的箫/吹的什么曲子问谁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巷尾一盏灯又是通宵没合眼”“有泪从地底爬上纸糊的窗棂/那是一个游子从山那边流过来的”。整首诗写景柔美,叙事简洁,写人形象逼真,抒情冷静含蓄,真实而富有诗意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小巷生活的层层面面,眷恋之情洋溢,感人至深。结尾抒情。感叹巷子的“深”,抒写“回想的深”。写得干净利落,又如豹尾空谷回响,余韵不绝。

张新泉,1941年出生。原名张新荃,四川富顺人,14岁辍学,当过码头搬运工、纤夫、铁匠、剧因乐手、文工团创作员等,现居成都。历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及四川文艺出版社诗歌室编辑、编辑室主任,《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编审。现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诗集《男中音和少女的吉他》《野水》《人生在世》《宿命与微笑》《鸟落民间》《张新泉诗选》等。作品曾三次获四川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郭沫若诗歌奖。

清明节,纤夫墓前

文/张新泉(四川)

只有那个来自乡间的白发女人

和那个来自江边小镇的老妇

才说你不是一堆黄土而是一条船

一条饮烈性酒的船

一条用号子纹身的船

航行在记忆之河多情而矫健

每年一次清明 清明是港是岸

只有这一天你才睡着了打着鼾

清清明明的天字下没有冷语流言

每年一次 两篷相依相挨的白发

两个异姓的老姐妹燃烛置酒

在你的身边 在你的墓前

除了纤道 只有她们记得你

你的身世 你的粗暴 你的温存

你篝火边的清冷 你竖桅时的强悍

除了你 又有谁记得她和她的青春

饥馑布置的洞房 寂寞绑架的初欢

两个女人的名字 两张相背相靠的帆

只有当你睡入清明节睡入船形的坟堆

两丛白发オ得以相识相怜

活在她和她心中的你 才如故事般完满

整理你的遗物时虽是两双泪眼

走入过往的岁月却从此挽臂挨肩

清明节清清明明没有冷语没有流言

啊!纤夫墓前的哀哀白发袅袅香烟

你说 爱是一条河 一条永远生动的河

滩 很苦很苦 浪 很甜很甜

1986年8月7日

【鉴赏】这首诗中颇有戏剧情节的故事,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由外及内,可分三个层次。一是抒情主人公的“我”和纤夫的关系。当过8年纤夫的诗人是最理解纤夫的,全诗是在他的导引和观照下展示的,虽然只是隐性存在,无关情节。第二个层次,是已死的纤夫(代词“你”)和他两个妻子(代词“她和她”、“她们”)的关系。“她们”对老纤夫的感情是异常深厚的。抒情主人公对墓中纤夫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们,“才说你不是一堆黄士而是一条船”。“你”是一条饮烈性酒的船/一条用号子纹身的船”,“航行在记忆之河多情而矫健”。“只有她们记得你/你的身世 你的粗暴 你的温存/你篝火边的清冷你竖桅时的强悍”。只有“你”才记得她和她的青春/饥馑布置的洞房 寂寞绑架的初欢”。纤夫浪迹江岸,滩涂为家,你们的婚恋何辜!但你们却要共同承受世人们难懂的“冷语流言”!第三层次是“她和她”的关系。“她们”,“两个女人的名字两张相背相靠的帆”,只有男人死了以后,“两丛白发才得以相识相怜”,一起“走人过往的岁月”,“从此挽臂挨肩”,“活在她和她心中的你才如故事般完满”。她们以善良宽厚的胸怀,结为异姓的老姐妹,共同立纤夫墓前“燃烛置酒”纪念,完善了一个纤夫的生命史。这首诗被称为一曲歌吟人性的人道主义哀歌!诗的结构是苦心经营的。它以清明节、纤夫墓前为时空位,溯一条“记忆之河”,诗情浓郁,疏朗着笔,共用了27行诗,人神摄魂,写尽了老纤夫和他的妻子们内容丰富、意象充盈的心路历程。诗的结构是不同凡俗的。它不从正面直写,而用两个女人心目中人化了的“一条船”,带出了“帆”,带出了“港”和“岸”,把三个人物放在纤夫拉纤行船那个气韵洪迈的大自然环境里,如鱼跃江河,鹰翔云天。最后以“爱河"结尾。尽管拉纤的“滩”“很苦很苦”,他们生活的“滩”,岁月的“滩”,“很苦很苦”,但船行的“浪”,爱河的“浪”却“很甜很甜”。就这样总结了评价了他和他的妻子无愧无憾的一生。(崔叶)

【龙洋赏读】这首诗具有戏剧特质。叙事情节为清明之前纤夫墓前的祭奠。诗人是叙事人与观照着者(据说诗作者张新泉曾当过8年纤夫)。主体人物是一男两女(纤夫和他的两任妻子)。一首《清明之前,纤夫墓前》歌吟人性之美,把一个有关纤夫的爱情演绎得真实细腻,荡气回肠。这是一曲爱的哀歌。“哀”在纤夫已死,无人纪念:“只有那个来自乡间的白发女人/和那个来自江边小镇的老妇/才说你不是一堆黄土而是一条船”;“哀”在饱受冷语流言:“只有这一天你才睡着了打着鼾/清清明明的天字下没有冷语流言”;“哀”无人理会:“除了纤道/ 只有她们记得你”“除了你 /又有谁记得她和她的青春”;哀在爱的苦难:“爱是一条河/ 一条永远生动的河滩/ 很苦很苦 ”。一言以蔽之,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导致了爱的孤独寂寞。这又是一曲爱的赞歌。“美”在夫妻生死相知:“说你不是一堆黄土而是一条船/一条饮烈性酒的船/一条用号子纹身的船/航行在记忆之河多情而矫健”;“美”在姐妹携手:“整理你的遗物时虽是两双泪眼/走入过往的岁月却从此挽臂挨肩/清明节清清明明没有冷语没有流言”;“美”在爱的甜蜜:“浪 /很甜很甜”。赞爱的坚贞,人性的美好纯洁。几个比喻性意象(“一条船”、“帆”,“港”、“岸”,很苦很苦的“滩”,很甜很甜的“浪”)。运用自然恰切,形成了一条意象链,结构上贯穿全诗始终,诗意上又能做到情景交融。诗人也借力于此,哀而不伤地呈现评价了纤夫之爱的无怨无悔。值得关注赞赏。

宋琳,1959年生于福建厦门,祖籍宁德。1983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移居法国。2003年以来受聘于国内大学执教文学。现居大理。著有诗集《城市人》(合集)、《门厅》、《断片与骊歌》(中法)、《城墙与落日》(中法)、《雪夜访戴》、《口信》、《宋琳诗选》、《星期天的麻雀》(中英)等;随笔集《对移动冰川的不断接近》、《俄尔甫斯回头》。《今天》文学杂志的编辑。曾获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奖、《上海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2016年度十大好诗奖、昌耀诗歌奖、美国北加州图书奖等。

口 信 

文/宋琳(福建)

如果明天,黑色舰队从我的眼睛登陆

请在梦中为鸽子铺好床

并嘱咐它把眼睛转向东方

如果我化身犰狳,从侏罗纪赶来救火

请赞美用拨火棍款待它的人

如果我结结巴巴像石头

在寒冷的高地睡去

你要灵巧如流水,用一支歌把我淹没

如果地球的聋耳朵在闪电的神经末梢

听不见情人们悲伤的低语

请对他们说:要么守着银河示众

要么像海蛞蝓,自由地卷曲

如果绿衣人按响了门铃,你要祝福他

数到七,我就从彩虹里面出来

第二届昌耀诗歌奖诗歌创作奖给宋琳的授奖词: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城市迷宫的勘探者到岁月河图的脉水人,三十多年来宋琳的写作历程和他的人生道途同样曲折;而重重磨难的砥砺,又反复擦抹着远与近、出走与回归的界限,使之渐趋同一种从容开阔。他毫不妥协的美学立场与其说来自他对国家主义的痛恨和藐视,不如说基于他对文明星空的由衷向往和探询多重自我的不倦热情;他的漂泊不定,由此恰与他对诗的忠诚互为见证。对宋琳来说,对诗的忠诚首先意味着始终持守与人类良知、正义共生的美的维度,意味着偶然在世的生命个体,据其不可让渡的想象权参与历史,在勘探生存和诗意之谜的工作中不断成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最初混合着先锋派的敏锐和名士式的放诞,而随着意识到的历史载荷的增加,他的写作也越来越内敛,越来越具有当下发现与已逝事物,尤其是伟大亡灵的对话性质,并因探幽索微而越来越追求肌理的丰富和品相的温润清朗。他愈趋优雅轻逸的语言身姿,化合了智慧和谦卑且暗含微讽的诙谐语气,则表明在这场以创造性为尺度的精神劳作中,冥思默察、性灵映证、语言实验和享受写作的快乐之间,可以怎样经由日益精湛的技艺而相得益彰。他是一位隐身的采撷者更是一位高超的酿造师,他在召唤“那把宇宙和短暂的我们贯穿起来的千年不变的流水”从冥冥中现身的同时,也邀请我们共同醉心于其“芬芳的辞气”。鉴于诗集《口信》所呈现的突出成就,经评委会研究决定,特将第二届“昌耀诗歌奖”之“诗歌创作

【龙洋赏读】这首诗受现代“先锋派”诗歌影响较大。诗者选择了生命个体与宇宙精神,与历史文化,与人类万物之间无障碍跨越式对话的呈现方式。这无疑让探幽索微、冥思默察的沉重思想体躯插上了浪漫主义的飘逸翅膀。段落结构上使用大排比形式(“如果------,------”句式),跌宕起伏,富有气势。风格上又类似于以北岛、顾城、杨炼等为代表现代朦胧诗派,繁密地运用意象(如“鸽子”“犰狳”“石头”“海蛞蝓”“绿衣人”“彩虹”等),借助意象的能指与所指功用,完成诗意的多重建构。从人类个体到万物,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文化乃至宇宙精神层面,抒发出对和平、自由,爱及良知段的炽热渴望与追求。

资料来源:《中国新诗名篇鉴赏辞典》(唐祁主编)及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生活很苦,爱你很甜
生活很苦,我很甜*
纤夫和船(诗歌)
人间很苦,有你很甜……
思念你,很甜
生活很苦,大猫很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