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诗歌报吉林工作室诗评版(5)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中国诗歌报天安门文学

1.青春评沙风作品《冬天的童话》

冬天的童话

文/沙风

雪孩子在冬天的夜晚

舞动精灵传说

所有的人,都屏息聆听

爱,铺满尘世

大片的白,覆盖黑色恐怖

你看,你看

春姑娘在雪深处,在红梅的花蕊中

向人间走来

【青春评诗】

 打开诗意的三个维度

 ——沙风《冬天的童话》赏读

        在阅读一首现代诗歌时,作为普通的读者,我们应如何打开诗意的深层意蕴呢?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众说纷纭。

        在我看来,就是要做好三个维度的阅读:一是做好认识性阅读;二是做好批判性阅读;三是做好创造性阅读。

        那么,我们如何从这三个维度来打开沙风的《冬天的童话》深层意蕴呢?

        先说认识性阅读。

       认识性阅读,就是发现诗歌中的所“有”。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赖瑞云教授认为,文本解读的主要任务是认识性阅读。[1]

       我认为,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诗歌赏读。

        就这首诗来说,它的“有”是什么呢?

       “雪孩子在冬天的夜晚/舞动精灵传说/所有的人,都屏息聆听”叙述的是少对多的引领;“爱,铺满尘世/大片的白,覆盖黑色恐怖”表达的是白对黑的占领;“你看,你看/春姑娘在雪深处,在红梅的花/蕊中/向人间走来”隐喻的是春对冬的率领。

        后说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就是不同意诗歌中的所“是”。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认为,“批判性阅读主张质疑与解惑、多元与权衡、解构与建构的统一;批判的姿态,才是经典阅读应有的姿态;质疑是批判的起点”。[2]

        这种方法同样可被用于诗歌赏读。

        就这首诗来说,我们不同意的“是”在哪里呢?

        一是以少对多的引领。    

        作者在诗中所描述的“雪孩子在冬天的夜晚/舞动精灵传说/所有的人,都屏息聆听”——这种“以少对多的引领”意境,在目前还只能是渴望,不完全是现实。当前,社会转型期的许多人心态偏颇、心绪失错、心灵空旷。这些人事事、处处、时时反客为主,感觉自己是神,对他人指手划脚,却不知道反省自我,学习他人。这些“神”对“人”一般都是拒绝、远离、排斥。所以,我们目前还很难做到“以少对多的引领”。怎么办?只有将他们由“神”返原为“人”,我们才能实现“以少对多的引领”。

        二是以白对黑的占领。   

       “ 白”不一定都是作者在诗中所写道的那么强大:“爱,铺满尘世/大片的白,覆盖黑色恐怖”。

        白有时只是覆盖了黑的表面;白有时只是覆盖了黑的短期;白有时只是覆盖了黑的个体。

        想要“大片的白,覆盖黑色恐怖”,这需要我们长期、艰难、创新的努力。

        但我们有信心、有毅志、有能力。

        再说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就是发现诗歌中的所“无”。

        如果说,认识性阅读是找到诗中的所“有”,批判性阅读是不同意诗中的所“是”,创造性阅读则是产生出诗中的所“无”。

      创造性阅读需要跳出常见的赏读程式,规避常见的赏读主题。

        这既是读者智慧的表现也读者谋求阅读快感。

        就沙风《冬天的童话》这首诗来说,它的“无”是什么呢?

        比如,从美学角度,我们可以读出:美就是“童心”;从教育学角度,我们可以读出:育就是“聆听”;从伦理学角度,我们可以读出:仁就是“慈爱”;从社会学角度,我们可以读出,和就是“正道”;从政治学角度,我们可以读出,顺就是“人性”。  (陈泽亮)

————————

参考文献

       [1]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余党绪阅读教学呼唤批判性思维—《愚公移山》的课例批判及启示[J].语文学习,2016(1).

【诗评人简介】

        陈泽亮,中共党员,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淮南五中高级教师,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省级家庭教育名师,《大西北诗人》杂志签约作家,文学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和文学创作,曾在《中国华文教育》《同步悦读》《大西北诗人》《四川人文》《泰山青未了诗社》《诗歌联盟》等网站、杂志、平台等发表诗歌近两百首。2017年,本人撰写的《把家庭教育过程伦理化》《把家庭教育力度课程化》《建立高效家长学校课堂的两大途径》《四个举措抓实家庭教育工作》四篇文章分别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浪网、财经腾讯网和凤凰网所转载。

2.暖暖评雪儿作品《冬天的童话》

冬天的童话

文/雪儿(河南)

雪娃娃

长不大,打个滚就回到了老家

一首童谣坐在柳下,依依瞭望

邻居家的那一抹晚霞

萤火虫握着雪雕的话筒

轻声对星星说:你来!你来!

钢筋水泥的世界,金箍着

一撇一捺

窗外来来往往的,都是乡音

呼唤的雪花

【暖暖评诗】

有人常用一见倾心形容一种缘分,人和诗也如此,遇见了,停留了,被蛊惑了,正是我对这首《冬天的童话》初印象,一股清流让人不觉莞尔。诗歌的前三节,儿童诗的语言,“雪娃娃打了一个滚”,“童谣坐在树下”,“萤火虫握着话筒”,拟人的写法,要有多纯净的心灵才配得上这诸多的美好,这是我们成人世界在所谓的成熟里逝去的童心,诗人想必是时刻秉承自己不被社会渲染的保持初心,才能写出这么干净的文字。深度挖掘三四节,更可见诗人在芸芸众生的独立行走中,那优雅的一份孤单。诗人在她的城市,不是归人是过客,城市的节奏让人窒息的同时,雪花空灵飘出的乡音是对诗人的慰籍。此诗寄景抒情,情感真挚且纯粹,值得学习!

【诗评人简介】

        暖暖,原名杨立媛,中国诗歌报吉林工作室诗评部副主任,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尤爱诗歌,文字散见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3.姚亚英评金明玉作品《岁月是一本书》 

岁月是一本书

文/金明玉(辽源)

岁月是一本书

读懂它需要一个生命的过程

山杏花开的四月

柳絮染白了大地

谁?读懂了春天的颜色?

我们呼吸一个又一个清晨

谁?认真地倾听过心跳的声音

我无数次地转身和回头

在爱与恨之间徘徊

一朵花的开放与凋落

是它们静默的过程

温柔的细节过后

日子用暗下来的光阴诉说着快乐与烦恼

一一全部的细节过后

我们读不到自己体内暗疾与伤

夜空美丽

我感到自己被垂爱着

【姚亚英评诗】

        读金明玉老师这首《岁月是一本书》感慨颇多,发人深思。岁月这本书太深奥,读懂它需要一个生命的过程。开篇就让人折服。到此处为止就已经可以独立成一首很有内涵的小微诗了。继而他说山杏花,说柳絮,说“我”用了两次反问句,强调内心的孤独。山杏花红在醉人的四月,柳絮纷纷诉说哀愁,我,活生生的存在每一天。然而我们都是自作多情的主,都独立成章,虽精彩无限却没有人认真来读。这里充分体现了现实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与无视。我无法做到无声,只有爱的呼唤,也是爱的唤醒。三节说出我的纠结与默认,“无数次的转身和回头,在爱与恨之间徘徊”“温柔的细节过后,日子用暗下来的光阴诉说着快乐与烦恼”生命的过程如花开花落,有光鲜也伴落寞。此刻的我已渐次成熟,不惑之年,能够接受岁月的更迭,人生的起落。尾节坦荡从容,“我们读不到自己体内暗疾与伤”,此处的暗疾与伤我认为是缺点与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岁月这本书一样会有或多或少的瑕疵,精彩与遗憾都留与读者去品味去评说。而我,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积极乐观,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圆满落款。诗文简练含蓄,没有过度夸张,却处处见出彩,好诗荐读!

【诗评人简介】

        姚亚英,吉林榆树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榆树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报吉林室副主编,中诗网编辑,人民艺术杂志编辑。人民日报主管人民艺术诗社十佳优秀诗人。笔名榆钱飘飘。作品在《百人百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选》《榆树人》《参花》《长江诗歌》《关东诗人》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4.沙风评绿色紫藤作品《岁月是一本书》

岁月是一本书

文/绿色紫藤(河北)

我微笑着回首

岁月是车

走过的路有辙

这半生的坎坷啊

尘封在隐藏的文字里

不敢轻易地 与亲人诉说

如今 走过了半生岁月

忧伤刻在了眼角

异乡的水 染白了华发

我离故乡越来越远

那汹涌而来的眼泪

在扉页上 落满星星点点

【沙风评诗】

        岁月是一本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事,都如车过辙印。许多离别的忧伤和苦闷独自咽下,远离故土,思念愈来愈浓,在岁月的扉页,落满星星点点。解读此诗,已感受到作者那份浓烈的思乡之情!

【诗评人简介】

       沙风,本名朱会玲,文学爱好者,河南省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成号木版佛画传承人,乡村医生,于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

5.无名小卒评王占森作品《冬天的童话》

冬天的童话

文/王占森(吉林 德惠)

热气腾腾的灶台前

烧完火的小女孩

坐在小板凳上睡着了

小脸儿被灶内余火眏得通红

温暖的空间成了梦幻的天堂

她梦见

外出打工的爸妈回家了

还給她带回了好看的花衣裳

她梦见

卧床不起的老奶奶病好了

正领她去看新盖的砖房

她梦中

村支书扮成圣诞老人

用鹿爬犁送来了许多礼物

有大米、白面和豆油

还有图书一纸箱

她高兴的拿起《安徒生童话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向她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无名小卒评诗】

       读罢此篇诗作,给人尤为同龄人以诸多思考。这是作者角度之新所在。

       一般说来,提及童话,总要落笔于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歌……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串联起无尽的欢乐与幼稚的梦想,而作者正恰恰相反,以“热气腾腾的灶台前/烧完火的小女孩/坐在小板凳上睡着了/小脸被灶内余火映得通红”开篇,吸引读者,这是作者在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的诠释,亦是吸引眼球的美好文字。这质朴的四句诗为下面写什么是一个好的铺垫。接下来又以“梦”盼美好,贫穷的年代,孩童儿均盼年,只有过年才有“好吃的”、“好穿的”,作者的“卧床不起的老奶奶病好了/正领她去看新盖的砖房”不能不说感动了读者,这也是50――70年代懂事孩子最最期盼的。结尾结的好,用《安徒生童话》来称赞孩子的所思所想。同时也寓意,在党扶贫政策的感召下,小女孩儿的梦一定会变成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也定会尽快实现!

       整首诗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却深深的打动了读者,兴许是作者多年写诗的累积,可谓一首佳作。

【诗评人简介】

         无名小卒,原名杨立杰,吉林省长春市人。党务工作者,中国诗歌报吉林工作室主编,吉林省德惠市作协理事。专科文化,多篇散文、诗歌、杂文、报告文学等散见省内报刊有的并获奖。

6.青青原上草评闲云作品《我们走进新春的畅想》

我们走进新春的畅想

文/闲云(吉林德惠)

霜花,雪花,满树梨花

朔风未衰,我心已去接驾东君

许我,草青柳烟紫燕蓝天暖阳和野菜

驾云,乘风

让,眼与心辽阔,每一个毛孔呼吸草原的真诚

我的步子,从长白山顶到泰山顶

那里,有最美的日出苍海

头枕喜马拉雅,在长江中濯足

诗在远方呼唤

谁又吟:细柳发新春,沧波不可望……

【青青原上草评诗】

        新春,指初春,早春。尤指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语出北周王褒《别陆子云》诗:“细柳发新春,沧波不可望”。陆游诗《乙未元日》抒怀二首,“五十人间老大身,更堪从此数新春。冬冬漏鼓催窗色,急急文书动驿尘。病後光阴常自惜,客中节物为谁新?壮心只向邮亭尽,自揣头颅莫问人。”,是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陆游在山阴家居时写的。这时,作者虽然已经七十岁,到了所谓“古稀之年”。他一生恢复中原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心中充满着愤慨和痛苦。但是,忧国忧民,壮志依旧。《东君》一诗为屈原所作,东君是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

        全诗以“谁又吟:细柳发新春,沧波不可望……”结束,以设问的方式,升华了主题,抒发了对新春的美好展望。前面借物言志,正如其名,一幅阔达神游之图景。该诗颇有庄子《逍遥游》之味。稍显不足,“诗在远方呼唤”一句,与上一句的浩然之气有些脱节,使气势减色。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全诗用典恰当,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诗评人简介】

        青青原上草,原名韩冠山,中国诗歌报吉林工作室副主编,中国诗歌报黑龙江工作室编辑,从事教育工作,喜欢文学和书法,在多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有作品在《大西北诗人》、《站着是一棵树》、《抒怀2017现代诗精品选集》中收录,诗歌《我在最美的花丛旁等你》在比赛中获银奖。

中国诗歌报吉林工作室编辑部成员

主 编:无名小卒

副主编: 青青原上草 姚亚英 

编 辑:沙风 青春 暖暖 清水芙蓉

诗评部

主 任:青春

副主任:暖暖

诗评员:黑眸 刘刚 

美篇制作:青青原上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文化之精髓《茅山符咒秘本》
心改变,命运才会改变
八字实战课堂,星神提像之劫财!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15-【兵要-6】
2023年兔年为何有384天?还将现“一年两头春”,再来聊聊兔年的那些事!
【春有百花秋有月】MTV视频音画。金婷婷 古诗歌曲,歌声妙美 百花醉人!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