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欣赏问溪美文《放驴记》

【主编直通车

作者简介


问溪(笔名),原名刘维刚,70后,祖籍甘肃秦安,生于甘肃西和,中学教师,业余爱好诗文创作,写意人生。     

放驴记

天,很蓝;山,也很绿;那条悠悠的“盐官河”(地理学名西汉水)从远处紧挨着绵绵的祁山缓缓而来,流了一天又一天,唱了一年又一年;风,送来的还是那股带有泥土味的熟悉的麦香。眼前所有的一切依旧如故,但身边的人,却一个接着一个渐渐地老去了!

太阳慢慢下山了,在一片霞光的掩映下,天空显得是那么的空旷而幽远。傍晚,丝丝微风里飘着点点的清爽,我挽着妻子,在村边的马路上散着步。这是一条近几年才改造好的乡村公路,黝黑的柏油路伴着蜿蜒的河流一直伸向远处的群山,远远望去宛若一条细长的黑丝带随风飘摇。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老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红的砖房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笔直的巷道平行交错着,高大明亮的太阳能路灯静静守候在道路的两旁,在热闹的村委会广场上,还有稀稀疏疏小憩的人,马路两侧碧绿的翠柳摇曳个不停,整个村庄尽情地沐浴在晚霞柔美的光里,现出一派闲适而清幽的乡间画图。此时,在路上散步,偶尔也会遇上几个晃荡的人,但却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了,直到年底才回来,你来我往,才会聚在一起,老村又回到喧闹的气氛中,在他们热闹无意的寒暄里,二十年多年前儿时的那些画面,一幕接着一幕又呈现在了眼前。时间催人老啊!岁月留给人们的往往是一种无尽的感慨!

伫立桥头,沉淀在山间的清风从远处缓缓地斜飘了过来,时不时拂起了爱妻修长的黑发。我们很惬意地说着笑着,深情地望着老村对面远处的“北山”(地理学名祁山),这是一座老村人世世代代依靠的山,由于地处老村对面北边的方向,所以老村人世世代代亲切地唤作“北山”。山不是很高,但山上有草场,农田,果园,这是一座刻满了儿时记忆的山,从山顶有柏树的地方一直到山脚的河边,到处都是那抹不去的快乐痕迹。我一边说着,妻子一边也津津有味地听着。

记忆里,我正在上小学,也就是十二三岁的年龄。那时,在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喂养一匹牲口添做劳力,这是庄稼人必须有的。多数人家喂得不是马就是驴,还有喂牛的。但喂驴得人家比较多,因为驴比起马和牛来说较好喂养,没有过多的毛病。我家养的先是一匹马,后来换成了一头毛驴。每年夏天一到,北山上的草总是长得绿绿的,河里的水清澈透明,晶莹的河水里还有土鱼(实际上是泥鳅)游来游去,好是自在。这时,毛驴身上换过一次毛后,摸起来光滑光滑的,特别干净。我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奉着母亲的命令,牵着毛驴去外面兜兜风,这就叫放驴,也是我们男孩子的专利,当然也有女孩子放驴的,毕竟很少!由于下午放学后时间比较短暂,所以放驴的地方走得也不是多远,一般就在村庄周围的路边或者地埂边选一个较宽阔的有草的空地,让驴随便活动活动,散散热,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因为没有过多的伙伴,要么就自己一个人,所以玩起来也不是太过瘾,有时刚玩得尽兴,天已经黑了,也只好急匆匆的往回家赶。等待着!最有趣的莫过于在暑假放驴,那是属于我最快乐无比的一件事了,这也是我们好多同龄的男孩子最渴望的事!可以说,这时的我们才真正属于自己,也属于天地自然!

那时的暑假,是我们全年里最快乐,也是最任性的时节,感觉比过大年都要好。每天一到下午两点多,村里所有喂养牲口的人都会赶着自家的马,或者牛和驴,在村口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随后便有序的排成一条很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北山山顶的草场走去。我骑在驴背上,伴随着毛驴摇晃的节奏,大约半个多小时路程就到了山顶,上山的路要经过盐官河坝,来得早的男孩子便光溜溜地在河里尽情地打蛟水(也叫游泳)。有时,我们也会早早地和他们一样打一番蛟水的。等到了山顶的草场,驴便自由地去奔跑或者吃草,我们也就疯狂地玩了起来:这时,所有的人便有组织有纪律地安排起当天的活动:有提议摘莓子(植物学名叫刺泡或者覆盆子)、打扑克、跳山羊的;有提议捉蚂蚱、掏鹞子、烧洋芋的;也有提议讲故事、打土仗、抓石子的......;每天都会安排不同的活动。下午,当我们分享到了每一份快乐,便觉得今天便拥有了最大最幸福的收获,得胜而归!

那时,当我分享到了那一颗埋在马粪下烧的黑乎乎、香喷喷的洋芋时,感觉到这便是最诱人最好吃的野味了;当我分享到了那一束蒿草里绑着的铁青着脸的调皮的绿蚂蚱时,便觉得那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然后抽一股麦秆,用水浸一段时间,再找一小段铁丝扭成圈,然后把麦秆一根套着一根编织成娇小可爱的小笼,再把捉来的蚂蚱放进去,放点嫩嫩的金黄色的瓜花,可以说是蚂蚱最上好的佳肴了,最后挂在太阳底下,每天就能听到它那悦耳的脆响;当我分享到一只从山崖洞里捉来的幼小鹞子时,我就像照顾小弟弟一样体贴它,每天用捉来的小虫子喂它,它终于从地上能飞到房顶了,但它终属于大自然,慢慢长大了的它,有一天飞走了,终究没有回来,那时的我似乎并没有沮丧,倒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倒有一种很伟大的感觉;那时,我分享到的还有很多很多,每天的快乐就像金黄色的梅子含在嘴里一样甜蜜……,哪些属于我和我那暑假里快乐无比的童年时代!

那时,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男孩子,在做完所有的游戏活动后,便开始了他们自己的青春旅途。他们会去草场附近村庄有女孩子的人家,借口找水喝就套近乎,萌春的少男少女经过几次认识交流,慢慢地便恋在了一起。如今,我们村里有好几个女人就是那时被放驴的那几个男孩子谈对象找回来的。那时,不管是放驴的男孩,还是吃草狂奔的马或者驴,都在尽情的释放着它们的自由和快乐、任性于大山之中,驰骋于天地之间!驴的快乐和人的快乐是一样的!这时也会有几头发情的草驴和叫驴(雌性的叫草驴,雄性的叫叫驴)会纠缠在一起,任调皮的男孩子怎么追打都无济于事,过会儿它们又会钟情地走在一起,卿卿我我起来。

暑假的北山,太阳是火红温暖的;水是清澈透亮的;山是广阔碧绿的;人也是天真无邪的!哪个异样的季节,写满了我儿时最快乐而永恒的记忆!

那时的六月,快乐的不光是我们,还有在麦地里干劲十足的父母。他们头顶烈日,汗流浃背地弯着腰,在地里收割麦子。傍晚时分,放驴的队伍都要回村了,有的会把割来的青草放到驴背上驮回家,有的会把驴赶到自家麦地里,顺路驮上父母早已绑好的麦蒹,让驴驮到村庄的麦场里。麦子割完后,父母就用架子车拉或者驴驮,把家里全部的麦子堆在场里,堆成一个圆圆的大麦垛,然后大伙凑在一起集中碾场,十一二户人家为一组,大伙齐心协力,一家轮着一家,精心地把全家人一年的口粮从一穗一穗的麦杆上剥下来,收在了粮仓里才算完事。碾场的农活一般都是十来天,还要天气好,没有阴雨打扰就很快。如果正在碾麦时天发白雨(叫雷阵雨),所有的人都会飞快地跑向麦场,不分男女老幼,他们都会当做自家的事一样,全力以赴,敏捷地收拾妥当。这时,在雨中的麦场里,洋溢着一片紧张的温情与和谐!

六月的天气虽然热,但这是一个充满了生长和收获的季节。父母亲因为农活都会在这个季节消瘦好多,连同家中的这头毛驴身上都会磨出一道坚硬的茧痕。麦场终于碾整齐了。此后,每天清晨,父亲又赶着驴把所有的麦茬地耕一遍,到了下午,我又会同往常一样,赶着驴去北山上放一放。这时,忙了整整一个六月的父母亲也可以在家里歇歇了。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时光的绳索渐渐拉长了我们的身影,放驴的人也慢慢变少了。因为在家常年耕田种地的父辈们都已年逾花甲、古稀,再也无力劳动了。人们也觉得种地收入越来越少了,于是都纷纷外出务工,家里的地自然也就慢慢地荒芜了。

此时,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没有了以前的忙碌,待在家里似乎有点清闲,倒觉得很是无聊。家里陪他一起干了一辈子活的那头毛驴也慢慢变老了,它是父亲一手从小喂养到现在的,如今也是一副潦倒龙钟的样子,父亲的眼神里便流露出了一种空荡荡的神情! 

说起家里的那头驴,它高个头,灰色的毛里夹着一溜儿黑,身板很是强健。它是父亲从二十里外的盐官镇骡马市场买回来的。还记得那天,父亲牵着它一回家,就挨了母亲一顿骂,母亲生气地说:“花了那么高的价钱买来了一头毛唧唧的才长了几个月的小驴崽,既不会耕地,还要让人侍候”。父亲温和地笑着说:“今年不会,等到明后年它就会了,那时是一头顶两头的劳力”。既然如此,母亲也只好喂养了,每天给它烙着黑面饼子晒干后喂养它,小驴崽也很争气,长得很是壮实。一年后,已经长成了一个健壮的男子汉的身躯,看起来特别有力。后来,它便跟着父亲开始下地干起活了,干起活来的确晒过了邻居家的那些毛驴。当我放驴的时候,骑在它的背上,跑起来总是把其它的毛驴丢下一大截路,胜利后骄傲的笑容在驴背上不停地跳跃着。母亲也不住的看着它,笑了!

就这样,它便成了我们家最重要的一员,我们彼此都很熟悉,也很亲切。每当我们家里的人外出回家,一进大门,它总会竖起长长的耳朵,叫唤几声打个招呼。尤其是父亲回来时,不管家里有没有人,它都会亲切地打几声招呼,甚至是父亲的脚步声,它都能清晰地分辨出来。如果是外人,它是从不会叫唤招呼的。家里的它除了整整一个夏天要下地干活之外,其余时间都很舒服而且悠闲。所以,它在我们家生活也算是很惬意自在的。二十多年来,父母亲带着它一道辛辛苦苦养活了我们这个家,同时也给我带来了许多难忘的童年趣事,和那最珍贵的时光记忆!

岁月奔跑,时代变迁。如今的我已到了不惑之年,家乡北山上的那些农田要么荒了,要么种上苹果树了,年轻的男男女女也都涌向了城市,家乡种庄稼的人都没有了以前的奔头。于是,村子里的驴、马和牛也都慢慢地淡出了庄稼地,甚至看不见了。我家的那头毛驴也一道完成了它的使命,无事可做,苍老的模样和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目光显得呆滞而无力!在我家,它也算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者”了!如今,有时它趴在地上想起来竟无力趴起来,有几次都是父亲或者弟弟扶它才能站起来。在这个已经不需要牲口劳作的时代,喂养它已经不是最初的那种目的,而是把它当做亲人一样,舍不得离弃。就这样,它依然生活在我们的家里,一切顺应天命吧!慢慢地……,老去了的它像山间所有的草木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遵循着自然的所有规律一样。

失去毛驴陪伴的父亲,脸上好长时间都没有了笑容,看起来很是无助且孤独!虽然我的脑海里会时时隐现出那一串串难忘的图景;但我的心里却有一种沉叠叠的感觉,没有了一点声音。

岁月易逝,记忆长存!所有的一切都在时间河流的洗涤中变化着,唯有不变的便是那儿时有驴相伴的快乐,自由,任性和成长。人们所思慕的也便是让自己一起再次年轻!而不是你来了,他走了;他来了,你又走了的错误。青山依旧在,云卷云舒缘造化!月亮出来了,妻子也笑了!

庄稼地里没有了橙黄的麦子,马路上的车也渐渐多了起来。年迈的父母亲收割麦子时的疲惫的背影还在浮现!所有的一切都刻在了我永远的记忆里!村里的庄稼人也换成了另外一种方式彼此来往着,但显得是那么的平淡而陌生。

 家乡新农村的房屋一排挨着一排矗立着,在夕阳的呵护下很是整洁,宁静。远处北山上,那一片广阔的草场和山顶那几棵记忆中的柏树依然很绿,很绿……。                                                                              

 ---2018.6.20于秦州


  

     

  天安门文学创作室编辑部人员

             总    编:海底月

             副总编:韩   晗

【散文小说部 】主编:梦未央

  责  编:   姜   玮    王艳红

【剧本杂文部】主编:丑   树

【书画摄影部】主编:飞    尘

【评书朗诵部】主编:小姐姐

  责  编:黛玉紫诺

【书评赏析部】主编:水    岸 

  责  编:雨   浓  yuny  丁子苪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平台制作:追浪人

pingtaizhizuo:zhuilangr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推磨—毛驴推磨,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来稿选粹】张玉庭|与毛驴有关的妙侃
有感于新疆小毛驴 (王曙摄影散文之290)
乡村笔记:卡蚊·粮仓·秋田
《父子骑驴》课文原文
摇枣(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