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蛋白尿的常用中药及中医辨证治疗(上)

正常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微(每日排出量约40~100毫克),作尿常规检查常不能测出。当有病时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可用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方法导出尿中的蛋白,这种尿称为蛋白尿。

医学上的蛋白尿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三种。

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后,长途行军期间,高温作业或严重受寒,精神紧张等。高烧病人、心力衰竭病人、健康人进食高蛋白饮食后也可出现这种功能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的发生与体位改变有密切关系,其特点是:清晨尿无蛋白质,起床活动后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直立、行走或脊柱前凸姿势(腹部向前突出)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一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

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不必要作专门的治疗。

病理性质蛋白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妊娠中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特别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尿蛋白比较顽固,不易消失(持久性蛋白尿)。

慢性肾炎的特久性蛋白尿成了医务人员和病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药治疗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现作一简要介绍。

(一) 治疗蛋白尿的中药:

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基本上可分为补益气血(黄芪、党参、当归),健脾和中(白术、茯苓、山药)、补益肝肾(山茱萸、枸杞子、怀牛膝、杜仲、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益肾固精(芡实、金樱子、桑螵蛸),滋阴,生津(鳖甲胶、生地、玄参、麦冬),利尿(石苇、干蟾),清热解毒(土茯苓),活血祛瘀(山楂、半枝莲),止痉(蝉衣)等几类。这些中药除士茯苓、干蟾、蝉衣不宜久服外,其余均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黄芪:补气固表,托疮生肌。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遗疡,疮口久不愈合。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

党参:益气,补脾,生津。治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子宫脱垂。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而且最好与黄芪同用。

当归:补血调经,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血虚闭经,痛经,慢性盆腔炎,贫血,血虚头痛,脱发等。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为10~15克。

白术:健脾,燥湿,和中。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水肿,自汗等症。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10~20克。

茯苓: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治脾虚湿盛,小便不利,食少脘闷,心悸失眠。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10~20克。

山药:健脾止泻,补肺益肾。治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喘咳,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白带。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20~30克。

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止汗。治头晕目眩,耳聋,自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尿频。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15~20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治肾虚,精血不足,腰脊酸痛,性神经衰弱,头目眩晕,视力减退。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20~30克。

怀牛膝(酒制):补肝肾,强筋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四肢不利,风湿痹痛。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10~15克。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肾虚尿频,妊娠胎漏,胎动不安。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10~15克。

补骨脂:温肾壮阳。治腰膝酸痛,老年遗尿,尿频,五更泻,性神经衰弱,遗精。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用量为10~15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蛋白尿的常用中药及中医辨证治疗(下)
惊喜!五行护肾汤蛋白尿消失术
慢性肾炎蛋白尿中药治疗验方
名医岳美中:一方在手,治疗肾炎得心应手
年轻男子肾炎争取中医治疗康复,这4个经典中药方可治疗疑难肾病
巧治慢性肾炎的中医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