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 | 重遇悦然

READING TOGETHER

HAVE A NICE READING JOURNEY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一起选一本书来读一读吧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正昏昏欲睡的我,忽然惊醒:还有十几分钟就是世界读书日了!不明觉厉,我决定严肃的选一本书来读一读。

首先,想看的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掂这重量,还是换个薄一点儿的吧。忽然看到了张悦然的《顿悟的时刻》。

很多年没看张悦然的书了,上次看还是上高中的时候吧。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樱桃之远》、《红鞋》、《十爱》、《水仙已乘鲤鱼去》、《黑猫不睡》都是当年的心头好。那时候,还很喜欢看张爱玲和张小娴的书。甚至在隐隐的猜测:是不是姓“张”的姑娘都是天生的文采斐然。

回看那些曾经认认真真的摘录在笔记本里的经典语录,也是不忍直视。比如:爱和人的关系也许就像鞭子和被抽起的陀螺,它令它动了,它也令它痛了。还有:那个男孩我爱着,将他嵌进骨头里,甚至为每一个疼出的裂缝而骄傲……


这么多年过去了,张悦然的文字现在怎么样了呢?我满怀期待的打开了这本《顿悟的时刻》。

《顿悟的时刻》完全不是当年那种忧伤的小说,更多的像是她对自己这么多年阅读和写作的回顾。当然,也有很多让人醍醐灌顶的思考和心得。阅读过程中人会有顿悟,写作过程中,人也会有顿悟。

快小20年的功夫,张悦然从一个写小说的人,成为了一个不爱看小说的人。她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小说的兴致会减弱。还好,我还保持着对小说的兴趣。至今还在不时的回味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和《第九个寡妇》,还有余华的超现实有那么现实的小说,当然还有张爱玲的全集。

我估摸着,可能是,张悦然随着阅历的增加,逐渐从小说的虚幻,走向生活的真实。所以,现在从张悦然的文字中,也更多的能看到小说与生活的桥梁。

她的用词不再极尽夸张,不再围绕着“梦想”、“忧伤”、“繁盛”与“伤疤”。她开始说人话,开始和读者对话。她的人物不再只围绕着爱情,他们更多面、更复杂、更贴近生活。不再是完全的特立独行不容于世俗的少男少女,也有了被生活推着的无奈,被迫作出的无意识选择等。之前的绝对的自我选择,和与生活格格不入的矛盾也变得不再锐利。回归真实,让小说也不再那么的虚无缥缈。

回到写作,写作也意味着不懈的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自我教育让人不容易偏执,而写作,让人冷静,让人回归。

世界读书日,一起关注下内心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本顶60本,拆解60部经典,张悦然20年的写作功力都在里面了
读张悦然《顿悟的时刻》
《顿悟的时刻》:张悦然的20条写作经验
忧伤 是一种病 [图]
张悦然专访:所有离开文学的人,依然会得到文学的祝福
在这样的一些时刻,我想我是不需要你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