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自己和解 做自己的英雄‖文/杜森

与自己和解 做自己的英雄

01
1995年的夏天,一名新生婴儿呱呱坠地,这个婴儿的出生,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极大的喜悦。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维持很久。很快,孩子的父母便发现,当邻家同龄小孩可以正常走路的时候,自家孩子却连爬也不会。于是,焦急的父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脑瘫。
孩子两岁的时候,这对父母带着他到500里外的省城去治病。在阴暗潮湿的宾馆里,夫妻俩每天在吃泡面度日。但即便是这样,父母也无法承受高昂的康复费用。再加上康复效果进展缓慢,父母无奈只能带着这个孩子返回家乡。
生活并未把这个家庭逼向绝路。在这个孩子三岁的时候,他终于学会了走路。尽管姿势怪异,但这对于父母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慰藉了。
每当母亲对我轻声诉说这些往事的时候,我的内心都会隐隐作痛,这是那时尚未拥有记忆的我的不幸与幸运。不幸的是,这个脑瘫孩子就是我,而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从未想过放弃我——我不知道他们是以怎么样的毅力,坚持过那么多令人绝望的夜晚。
那时我们家住在县城边缘的村子里,护城河由南流向北再向西将村子揽入怀抱,给人感觉像极了沈从文先生笔下的 《边城》。村子周围邻居家有很多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我们一起玩耍、嬉闹,直至入学。
从小到大,父母乃至所有亲戚都没对我提及我的疾病,而旁人则顶多是叹声“这孩子,可惜了”便缄口不言。因为身体的原因,我与一些体育运动无缘。我不像别的男孩子一样活泼好动,甚至体育课上的训练也是很少参加。从小学直至高中,体育课对我来说便是自修课,我可以坐在操场上的篮球架下看同学训练,也可以在教室里提前做完文化科老师布置的作业。
身体上的不便养成了我爱读书的习惯,加上父母严厉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我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我家附近有一个简陋的借书屋,一本一天只要一角钱。每到周末,钻进书屋找个书橱靠边坐下,一本漫画便可消磨一天的时光。
借书屋中的漫画种类繁多,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三国志》、《七龙珠》、《圣斗士星矢》等,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或勇敢、或睿智、或坚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的行动受限,但思维却没有限制,我常常幻想着有朝一日学会了十八般武艺,成为一名英雄,为了自己信仰而与邪恶势力战斗。
然而,在现实中我可能更需要英雄的保护。县城的经济欠发达,学校的生源质量更是良莠不齐,校园暴力时有发生。作为特殊人员的我,更是一些坏学生重点“照顾”的对象,而我又是个不甘示弱的主,因此挨打便成了家常便饭。
前段时间在刷微博或贴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中小学生发生的退学和自杀事件,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念头不是未在我的念头中出现过,但也只是出现过而已。在我看来,退学和自杀更像是逃避,是认输,而我不可能认输。由于身体的原因,我可能打不过你,但我读书可以比你读的更好。这种想法现在看起来更像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在现实中对于缓解心理压力却是十分有效。
02
第一次了解自己的病情,是在大学入学后的体检中,负责体检的女医师仔细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我却是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女医师以为我是担心会被学校劝退而心存顾忌,却不知我是当真回答不出。无奈之下,女医师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我在一旁侧耳聆听,才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并没那么繁重,课程也少了许多。课外时间我喜欢和室友们去学校附近泡网吧,当时手游尚未兴起,最火的网游当属英雄联盟,每到周末学校周边的网吧都是人满为患。早上一个煎饼果子一杯豆浆,打到夜间繁星满天尚觉意犹未尽。
上网之时室友们一呼百应,生活上室友们对我也很是照顾,比起中学的日子这里更像是天堂。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起徜徉在峡谷的伙伴们越来越少,原因是大家发现了比打游戏更有意思的事情——谈恋爱,虽然以后的事实会证明前者更有意思,不过这是后话,要经过血淋林的教训之后才能懂得。其实我也想找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妹子,可以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聊理想,但是每次想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又会自惭形秽,谁又会喜欢我呢?
许多年后,当我和小赵同学谈起当时我的想法的时候,她笑着对我说,当时我就觉得你走路很特别,人也很有意思啊,你怎么会觉得没人喜欢你呢?
原来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有这么多限制的。
我和小赵同学的初次相遇是在大一军训的时候,乐于结识新同学的她加上了我的QQ号,跟我打招呼。“可是我都不知道你是谁哎?”我说。“这样啊?周末广场上有个电影你要看么?到时候我去认你。”小赵同学这样说着,语气像个大姐大。
从那之后,我们便成了朋友,经常一起上自习,一起逛校园。
后来,我转了专业,两人之间的来往也少了许多。大三下半学期,大家都开始忙于考研,两人之间的交流更少了。
“XX,你答应我要带我去爬泰山,咱们什么时候去啊?”一天晚上,小赵同学突然这样问道。
我心头一动,这个承诺是何时何地许下的,我早已忘记,她却倒是记得清楚。当时的我正处于考研的压力与肠炎的痛苦的双重折磨之中,因此敷衍道:“等咱们考上研,不有的是时间么?”
“可是考上研就要毕业了,到时候都物是人非了。”小赵同学说着,心里无不忧伤。
我的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戳了一下:“中秋节你回家么?不回家的话咱们就上山。”
泰山之上,山路崎岖,其中以十八盘最为凶险,我的身体尚能承受得住,小赵同学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
我犹豫了一下,把手向她伸了过去。
小赵同学明显也是停顿了一下,却还是抓住了我的手。
第一次抓住女生的手,纤细而柔软。我一边体会古人所说“柔荑”的感觉,一边在心里暗骂自己:趁机占女生便宜,真不是个好东西!
在山顶,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自己的近况,以及自己的理想。小赵同学说起自己生病的母亲和奶奶,忍不住落下泪来。当时的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对她说:“你以后跟我混吧,我来保护你!”
从那以后,小赵同学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的小跟班。
我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看着教室外的银杏树从绿变黄,最后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
日子总是要往前走的,很快我们迎来了研究生考试,由于之前所定目标过高,我和小赵同学都无缘一志愿,开始了调剂之路。由于我的分数还不错,幸运的调剂去了外省某一本院校,而小赵同学则没那么幸运的落榜了。
研究生考试尘埃落定之后,我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康复之旅。一个原因是考研的紧张生活让我感觉身体出了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和小赵同学在一起时的自卑感——这是前22年不曾有过的,我不想以一个残疾人的样子出现在她面前,我会害怕有人说她的闲话。
在北京康复的日子痛苦且充满艰辛。白天需要承受康复按摩的疼痛的同时,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患病的小朋友们,他们有的年纪轻轻,已经有八块腹肌了(肌肉不停抽动,紧张所导致),更有甚者四肢张开都无法并拢,只能维持一直抽搐的状态。看着这一幕幕“惨剧”,我经常会想到之前看到过的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觉得不幸福的话,就去医院走走吧,你会发现,当你对生活各种不满的时候,有些人,只为争取活着就好。”
尽管如此,几个月的康复过程却还是收效甚微。治疗期间,小赵同学曾去北京找我,我们一起逛了北大、清华和颐和园,一起爬了长城。北京城真的很大,人也很多,地铁上、公交上都挤满了忙碌的人群,然后你就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痛苦在这个世界面前都不值一提。
少年总是心比天高,总需经过磨练才能走向成熟。江南在龙族中说:“人长大了,总要与这个世界和解。”对我而言,和解其实是在遭遇了考研和康复两件事情的失利之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最终我没有选择去外省的学校读研,而是选择了和小赵同学一起二战回到了母校攻读硕士。原因很简单,人总是会做出能够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我预感到如果去外省读研势必要与小赵同学分手,我不愿分手,便只能二战。
如今我们都已硕士毕业,回首当年之事,依然觉得自己的选择像个英雄。
03
上学期间,工作无疑是我最担忧的事。我选择考研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觉得没有用人单位肯收留我,这种自卑感曾经伴随了我很久很久。
我的本科专业是植物保护,属植物生产类,与生物、化学两个基础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病情原因,我的双手做不了精细活儿,大学的时候碎在我手里的仪器不在少数。因此当年谈到考研话题的时候,本专业不少老师都是劝阻我考研的。
大三下半学期,在和毕业班学长聊天的时候,有个学长对我们说:“你们知道那谁么?人家嫌咱们专业不好就业,跨考金融成功了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去之后我开始寻找各种信息,谋划下步打算。
最终,我选择了跨专业考研。
在二战结果尘埃落定后的半年,“赋闲”在家的我一直在寻找一份自己可以做的兼职。一开始我的想法是给学生去做家教,在同城网上发布了个人简历之后,很快便有一位家长联系了我。最后究竟是因为我其貌不扬还是教艺不精无从得知,但是试讲过后这位家长就再也没找过我。
退而求其次,我准备去网吧兼职网管。不料网吧老板更是干脆,头一摇,毫无商量余地。
这两次兼职应聘的失败让我忧心忡忡,人们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是书读的不好,其他更是什么都干不了。
不过既然书还能读的了,不如就这样读下去吧!
抱着这样的一种想法,考研之后,我选择了继续考博。
研究生毕业那年,我们国家遭受了重大的新冠疫情。为响应国家号召,学校规定学生不得返校,所有课程以网络授课方式进行。身为毕业生的我只得待在家里,一边整理数据撰写毕业论文,一边闷头苦读,期望着自己能够考上博士,在学术界发光发热。然而造化弄人,最终我以二分之差无缘博士。
“尽力就好。”母亲不忍看到我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只能安慰道。
父亲默默打印好我在学校里取得得各项荣誉,四处打听有没有学校可以收留我,或者是可供我明年再考,却也只是徒劳。
“其实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呢……”渐渐的,父母开始劝我。
我何尝不想找个工作呢?与我一同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有的去了企事业单位,或者去大学担任辅导员,但是我的这种身体情况,能过得去面试和体检两大关吗?
尽管有着诸多顾虑,在父母的怂恿下,我还是报考了我们县城的乡镇事业编制。
在我着手准备之时距离笔试日期已经很近,因此笔试成绩并不特别理想。然而在面试的时候离谱的事情出现了,两道面试题目的一道竟然正好对应我的硕士研究方向!借助这个机会,我成功赶超好几个名次逆袭上岸。紧随其后的体检我也是顺利通过,从而得到了这份工作。
乡镇的工作很繁琐,条件也比较艰苦,夜晚与周末加班也是常有的事。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一方面,我真的很渴望能帮助到他们;另一方面,我也时常会为前途迷茫。
一直以来困扰我就业的,到底是身体?是社会?还是我的心结?
自己其实一直有志向成为一名学者,否则也不会选择跨专业考取研究生,找到了工作,自己一直以来的理想就要放弃了吗?
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很久都没有想明白问题的答案。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阎肃先生的话。
“我没有决定过自己一生的路,或者去说我这一生必须要怎么样。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该做的事情。不要去挑生活,让生活来挑你。时代也好、组织也好、环境也好,需要你做什么事,就尽力把它做好,对你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别人也会觉得快乐。”
于我个人而言,一步步走到现在都是我与世界和解的结果。基于自己的身体条件,我一直在回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维持自己动态的稳定与幸福。然而,和解的另一种结果就是导致了我与自己的最初的目标相距越来越远,因此不得不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否则就会陷入失去目标的迷茫之中。
但那又如何呢?我们敬佩那些能够为初心而终生奋斗,矢志不渝的人。但顺势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与规划,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存策略。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顺势而为,做自己的英雄,不也很好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碗西红柿鸡蛋汤
人到了60岁后该怎么活? 1、跟自己的身体和解
富养自己,才能富养孩子
考研期间,怎么锻炼身体?
为18年干杯
研究生的你,觉得自己考研期间做的最正确的事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