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贾府真正关心疼爱黛玉的人,不是贾母宝玉,而是王夫人

世人读小说,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找好人和坏人,然后站队。似乎一部小说里如果没有对立的好人和坏人,就不能称其为小说。

曹雪芹先生有先见之明,他早就预料到了他用十年心血铸就的《石头记》也难逃此套路,所以刻意在第一回里注明:

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用这段话来套对红楼的一种解读,实在恰如其分:宝玉和黛玉这一对才子佳人,男有潘安之貌、子建之才;女有西子之貌、文君之才。他们各自写出了几首情诗艳赋。而旁出的拨乱小人,则以王夫人为代表,就像剧中小丑一样,上与婆婆贾母明争暗斗,下对宝玉和黛玉棒打鸳鸯。

然而,作者却说:“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如果按照上面的方式来解读红楼,再深读细节,会发现都是“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

所以,作者说得非常清楚,红楼不是这样的套路小说,要读懂它,必须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为原则,看起来是真的,其实是假的,看起来是有的,其实是无的。正如跛足道人交代贾瑞:“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要紧,要紧!

黛玉进贾府,看起来,最关心疼爱她的是贾母和宝玉,其实这二人的关爱都是假的,而真正关心疼爱黛玉的,正是多数人眼里的小人——王夫人

黛玉进贾府,王夫人的告诫,是真正为黛玉考虑的良言。

有人说,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王夫人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离我的儿子远一点。似乎王夫人有预测能力,知道未来宝玉和黛玉会谈私情。

和贾母宝玉对黛玉的热情比起来,王夫人的表现确实很不近人情

黛玉一见贾母,还没来得及行礼,“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宝玉一见黛玉,就摔了玉,“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就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虽然宝玉的摔玉行为吓到了黛玉,但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黛玉的看重,希望和她平起平坐,从而为黛玉赢得了“寝食起居,一如宝玉”的地位。

相比之下,王夫人的表现就显得冷漠无情了。她把黛玉单独叫进内室,让她坐在贾政的椅子上,说了一些不该在此时说的话:

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你只以后不用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这话听在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耳朵里,实在有些惊骇:把自己的儿子说成“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还说姐妹们“不敢沾惹他”,并叫黛玉“不用睬他”,这也太不合时宜了吧?

是的,单看这个情节,王夫人这个舅母,没有体现出一点温情来,反而说出这些让人莫名其妙并且产生距离感的话来。

世上有这样的舅母吗?哪怕不喜欢,像王熙凤一样做做样子也好啊。即使不喜欢做样子,也可以保持沉默,以后再慢慢施压,也好过初次见面就迫不及待地给下马威吧?

然而,当我们把镜头拉远,结合贾府的实际情况以及王夫人的处境,我们就会发现,王夫人此举,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且出发点是为黛玉考虑

王夫人太了解贾母接黛玉来的用意了。宝玉自从抓周时表现出对“脂粉钗环”的喜爱,贾母就把他当女孩儿养在后院了。后院都是女孩子,宝玉又拥有不避嫌疑的特权,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想要保住清白,就靠女孩自己注意远离宝玉了。所以王夫人说“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如今新来了一个和宝玉年纪相仿的漂亮女孩儿,知子莫若母,王夫人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一定会缠着这个女孩儿不放,这不是会毁了人家的清誉吗?到时候如何跟林如海交代?

没办法,她只能提前跟黛玉打预防针,让她远离宝玉以自保。

对于王夫人的话,黛玉其实已有心理准备,因为她曾听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这也说明王夫人所说并非空穴来风,宝玉的行径,连远在扬州的贾敏都知道。

王夫人用“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来形容儿子,实在是心痛到了极点,也是无奈到了极点。所以砚斋在“孽根祸胎”处写下评语:“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

是啊,没到万不得已、无可奈何的处境,哪个母亲愿意用这么狠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儿子?

黛玉能理解王夫人的用词,但她无法理解王夫人关于“不敢沾惹他”的告诫:“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按照常理,黛玉和宝玉是会分开居住生活的,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怎么可能招惹呢?

黛玉此说,说明她并没有理解她母亲说过的话,宝玉“最喜在内帏厮混”,又怎么可能“别院另室”呢?

所以王夫人马上给黛玉讲明了实情。

“你不知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的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这就是连王夫人这个母亲也无法解决的客观现实:老太太疼爱,违反常规养在后院,而宝玉本身很喜欢和女孩黏糊,除了让女孩远离他,再无它法。而宝玉的这种行为,最终伤害的是女孩,对宝玉本身并没多大影响,尤其是贾母完全不在乎。

第四十四回,王熙凤把偷情的贾琏堵在床上,闹到贾母那里,贾母却是轻描淡写:“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

看看,与有夫之妇私通都是“什么要紧的事”,宝玉在贾母眼里还是个孩子,更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但是,贾母认为不要紧的事,鲍二媳妇却因此上吊自杀了。

对于宝玉这个男孩来说,“内帷厮混”的名声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与之厮混的女孩影响就大了。

正是出于对黛玉负责,王夫人必须提醒她,让她远离宝玉以保住清誉。

所以,王夫人不是给黛玉下马威,而是出于爱护黛玉而给出的良言

黛玉与王夫人的关系,比贾母更亲密。

这次被广大读者认为王夫人给黛玉下马威的对话,其实并没有带给黛玉心理阴影,也没给黛玉带来负面影响。“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她,当然能理解舅母的良苦用心。何况,当时的她们,达成了共识:“岂得去沾惹之理!”不沾染才是对的。

正因为黛玉一开始就看明白了舅母对她的爱护,所以,当她想到要告宝玉的状时,脱口而出的是“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而不是“我告诉舅舅、外祖母去”。

这个微妙的细节,总是被很多读者忽略。从心理学上来说,当我们想要告状,一定是向最能维护我们的人去告。黛玉知道,如果向外祖母告状,宝玉不但不会受到影响,自己在外祖母心中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因为,在任何时候,贾母都只会维护宝玉。

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宝玉摔玉,把黛玉吓坏了,贾母只哄宝玉,对黛玉一个安慰的眼神都没有。

第十八回有这样一个细节:

前面贾母一片声找宝玉。众奶娘、丫鬟们忙回说:“在林姑娘房里呢。”贾母听说道:“好,好,好!让他姊妹们一处玩玩罢。才他老子拘了他这半天,让他开心一会子罢,只别叫他们拌嘴,不许扭了他。”

看看贾母的说法,宝玉黛玉一起玩,是为了让宝玉开心,“不许扭了他”。

所以,即使黛玉在宝玉面前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不会去向贾母告状。只有贾政、王夫人不护短,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如果闹矛盾,一定是宝玉不对。

正因为如此,第二十八回,有一个黛玉向王夫人撒娇的情节:

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直问着我。”王夫人也道:“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

这种撒娇,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刻意,和宝钗在薛姨妈身边撒娇一样。但是,这种撒娇,黛玉没在贾母面前出现过。

还有,第七十四回,王熙凤建议王夫人裁减姑娘们身边的丫头,王夫人拿黛玉的母亲作对比,来说明不能裁。

只说你如今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别有用心的人把这句话解读为王夫人嫉妒当年的贾敏,说她们姑嫂不和。其实,这句话很明显是在疼惜黛玉,回到母亲的娘家,其待遇远不如母亲当年。“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

王夫人非常清楚贾府的经济状况已经很窘迫了,但她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让姑娘们过得寒酸:“如今我宁可省些,别委屈了她们。以后要省俭,先从我来倒使得。”

这就是那个不太会说话看起来不够亲和的王夫人,她对黛玉的关心和疼爱都发自内心,没有任何修饰,从而也赢得了黛玉的心。而看起来关爱黛玉的贾母和宝玉,一个让黛玉不敢亲近,一个让黛玉长期流泪。

“假作真时真亦假”,王夫人对黛玉的关爱,就像风月宝鉴里的骷髅头,看起来丑陋凶恶,却是救命良药。贾母和宝玉对黛玉的关爱,则是风月宝鉴里的美人,看起来美丽亲和,却是催命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红楼|王夫人口中的宝玉
红楼梦中,王夫人口中的孽根祸胎指的是谁?
贾政为什么不见林黛玉?王夫人为什么说贾宝玉的坏话?
永远的谜语——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
潘建华|《红楼梦》人物语言选读(第三回)
全国各地复学后,正是读书正酣时:旋转木马为谁旋(精美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