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辟谣|薛蟠会为黛玉配药吗?想多了,即使他想,宝玉也不同意

在我的文后评论里,经常有人拿薛蟠花千两银子为黛玉配药当证据,来证明黛玉的魅力无穷,薛蟠为她默默奉献而不求回报。

一开始,我以荒谬视之。当说的人多了,我开始重视起来,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谣言,让很多不明真相之人深信不疑。

这谣言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第二十八回,确实有相关描述,来自宝玉之口:

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

单从这段话来看,宝玉有一个包治黛玉病的药方,被薛蟠要了去,配成了药。薛蟠配药给谁用?自然是给黛玉用。

非常合乎逻辑,不由人不信。

但是,读长篇小说不能断章取义,结合全书的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根本经不起推敲:宝玉既然有这么好的药方,为什么自己不想办法去为黛玉配药?如果薛蟠是拿去配给黛玉用,为什么要求了一二年宝玉才肯给他?难道宝玉不希望黛玉的病好起来吗?还有,宝玉说只要三百六十两银子就能配好,为什么薛蟠要花上千两银子?

当我们用长镜头去看宝玉的言行,就能知道,不但薛蟠为黛玉配药之事是子虚乌有,就连宝玉所说的药方,都是信口开河。

其证据就来自黛玉吃燕窝一事。

看重脸面的宝玉,不会允许薛蟠为黛玉配药。

宝玉得到的药方,专为治黛玉的病,结果却是薛蟠配成了药,并把药送给黛玉服用,这合理吗?

非常不合理!

不合理的原因,就是宝玉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四十五回,宝钗建议黛玉吃燕窝,黛玉深感为难:“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于是,宝钗提出,由她来为黛玉供应燕窝,打消了黛玉的顾虑。

这件事被宝玉知道后,觉得不妥,于是向贾母
略露了个口风”,贾母便安排王熙凤一日给黛玉送二两燕窝。宝玉为什么觉得不妥?因为,“我想着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她要,也太托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燕窝属于贵重物品,黛玉需要长期服用,花费不少。宝钗是贾府的客,让客人为黛玉花费,显得贾府无能。

说白了,这是个面子问题。从人物关系上来说,黛玉是贾府收养的孤女,宝钗是贾府的亲戚,黛玉与薛家并无亲缘关系。黛玉养病吃药如果由薛家来提供,这让贾府的面子往哪搁?是贾府没钱了,还是贾府不顾黛玉的死活?

所以,这事不妥。

宝钗送燕窝给黛玉,薛蟠给黛玉配药,性质完全相同,何况薛蟠是花上千两银子,相当于天价了。宝玉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不会拿来当谈资当众宣扬了。

随口杜撰,是宝玉的习惯行为。

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光看这句话的意思,宝玉是有药方但没钱,所以药方配不成。而且,他这话一说出来,就遭到了王夫人的反对:“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这话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王夫人舍不得出钱,所以宝玉这个吃伸手饭的人只能望药方兴叹,有好药方也配不成药。

但是,宝玉说到“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说明至少一二年前宝玉就已经得到了这个药方。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现在才跟王夫人说?就算他预料到王夫人不同意,他也可以去跟贾母说,贾母一定会同意的,燕窝一事就是例证。

宝钗建议黛玉吃燕窝,宝玉知道后,只在贾母面前“略露了口风”,贾母马上就交代王熙凤去办,于是燕窝就成了黛玉的定期补品。

这就充分说明,只要宝玉开口,贾母就会照办。别说三百五十两能治好黛玉的病,就是三万五千两,贾母也会毫不含糊。

宝玉以如此轻松的口气说药方之事,并不是因为他没钱办不到,而是因为,这只不过是他的随口杜撰,说着玩的。

没错,随口杜撰,是宝玉的习惯行为

黛玉第一天进府,宝玉就以杜撰的方式,给黛玉取了个“颦颦”的表字:“《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这种引经据典的言论,很容易让人相信。如果不是探春指出他是杜撰,读者就被他骗过去了。而且,被指出是杜撰后,宝玉还振振有词,以杜撰为荣:“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这就说明,宝玉喜欢并惯于杜撰,而且每次都说得像真的一样。此次的药方,是宝玉的又一次杜撰行为,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还不够,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

正是因为了解宝玉喜欢信口开河,当宝玉说“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时,宝钗“笑着摇手儿说:'我不知道,也没听见。你别叫姨娘问我。’

笑着摇手儿”,宝钗很少有这样生动的表情,这也说明,此时的聊天场景,特别好玩,大家的心情都很轻松愉悦,丝毫不是说正事的氛围。

听宝玉信口开河、天马行空,应该是她们的日常,大家都习惯了,也是一大乐趣。

不过,书中人的玩笑,书外人却当了真,形成了谣言广为传播,就不好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熙凤为何替宝玉圆谎?
红楼梦:黛玉真需要的那味药,出现在28回,曹雪芹:永远也得不到
黛玉从小吃人参,为啥宝钗却建议她吃燕窝
宝钗送黛玉燕窝,送一次是朋友间的馈赠,但要长期供应,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三百六十两银子的药方,是贾宝玉为爱情勇敢的发声?
薛宝钗PK 王熙凤:权力之争,谁胜一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