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炉边漫话-长河说古之沈边篇

四百多年前的《合约》

                            9

当然,不能说到“小路茶”就一概否定天全的乌茶(边茶)生产。天全在边茶生产中也作出过贡献。《天全州志》清咸丰八年版)就有这样的记载:“自宋乾德中(公元963-968年),将高、杨二司人民编为土军三千,茶户八百,种植茶树,采焙制造,以备赏番。南宋德佑间置土驿丞,土茶官以董其事。有贡额而无引课。其时茶少,番人珍贵,始开茶马之政。以四十斤茶易马一匹,中国(中原王朝)颇获其利。”在这之后“因私茶混行,马价遂高。”茶叶生产才“真伪杂出”。就是说天全茶叶的掺假,由来已久,在宋代就有了。明代严行茶禁,加强对边茶控制。茶叶生产、加工有起有落。到了清代咸丰年间,天全已是“茶为州之重产,每年纳国课银二万余两。”

天全在边茶的生产加工工艺上亦有创新、改进。《天全州志》也有介绍:清初他们就开始“设架口(将茶叶)制造成包,每包四甑,以木架筑成方块。每甑六斤四两。恐包同易混,又编番地鸟兽人物形制,上书番字(藏文),以为票号。故有大帕、小帕、锅焙、黑仓、皮茶等名。锅焙为上,大、小帕、黑仓次之,皮茶又次之。”“荥、雅、邛三邑,闻天全造包之法,颇为便运。三邑自颁引后,每茶百斤装以篾篼运炉。于是邛州主宋,向天全借���手(造包工匠)至邛州教习造包,即以小帕为式样。雅州亦向天全借���手教习,造以大帕为式样,荥邑亦照样造包。各编夷号,一同发售。”人们在打箭炉见到的那些转口关外的茶包,十分讲究。原来把茶叶打成包就是始于天全。天全州这一发明的推广,不仅大大提高了边茶的加工技艺,更是规范了茶叶的包装,极大地方便了边茶的运销,不能不说这是对边茶生产的一大贡献。

天全与沈边也颇有渊源。在这里顺便说件天全与沈边有关的事。沈边这个茶马古道上的要津,历来就是个不清静的地头。继六世沈边土官余景冬遭董布等劫抢之后,八世土官余福保因“商道咸宁,屡谋上召嘉奖”而遭冷边土官妒嫉,于是纠夥天全始阳的高土司、黎州马土司合兵围攻沈村,把朝廷赐给沈边土官的书图册也烧毁无存。沈边当年遭到的劫难,清初又重演,康熙年间一股来自打箭炉的强人,又侵凌沈村。在这危难时刻,正是天全出兵解了沈村之危。在《天全州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清)初,炉蛮之侵陵(凌)也。烧掠沈村猴子坡,长官余从化被胁怀贰,公(领兵的杨先桂)奉提督郑交麟檄往,靖威摄蛮,执从化饬以国典遣归。逾年,从化复怀诈通贼,公以兵斩从化於沈寨,枭其首,贼觇知蜂围沈寨。我兵出寨,石击伤其督战渠魁一目,衄数十级。贼溃去,自是河西炉蛮不敢窥沈,沈以永靖。”就是说,清康熙初年,一夥打箭炉强人,侵扰沈边地方,对沈村猴子坡又烧又抢,沈边土司余从化在胁迫之下也心怀不轨,对川边构成威胁。这时四川提督郑交麟就令天全领兵的杨先桂前往清剿镇摄。杨先桂抓到余从化后依法放归。可第二年这个余从化又“怀诈通贼”,与长河西的打箭炉强人串通,图谋作乱。杨先桂只好在沈村寨子上将其斩首。贼人们知道从化被杀,将沈寨包围。杨先桂指挥人马出寨迎敌,用石头将督战贼首的一只眼睛击伤,斩杀数十人后,贼人才退去,再不敢前来骚扰,沈村方得安宁。(见《天全州志 .诰封荣禄大夫杨先桂墓志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渡河东、西岸边茶贸易的利益纠纷
跟边桂荣学唱歌
土茯苓茶
紫砂壶养护的八条原则
澜沧江边凤尾寨凤尾古树茶
与你一起看看闻名八桂的全州石塘生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