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16S测序的背景知识介绍

1. 基本介绍

1.1 宏基因组概念提出

宏基因组(Metagenome),也称微生物环境基因组(Microbial Environmental Genome)或元基因组。由Handelsman等于1998年提出的新名词,其定义为“the genomes of the total microbiota found in nature”,即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包含了可培养和未可培养的微生物基因组,目前主要指环境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基因组总和。

1.2 宏基因组技术

(1) 扩增子测序(16S测序、18S测序、ITS测序等);

(2) 样品全基因组测序。

2. 微生物与人类

(1) 生物的发展不一定都是进化,也可能发生退化;

(2) 一些研究发现,小基因组有可能由大的基因组退化而来;

因此,建议将这些物种的改变成为物种演化似乎更为合理。

3. 微生物的分类

(1) 原核生物:3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3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 真核生物:显微藻类、黏菌、假菌、真菌、原生动物;

(3) 古生菌:以前称为古细菌,但不一定出现的比细菌早;

(4) 病毒: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3.1 微生物分类学

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科学称为微生物分类学。

(1) 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一定的原则(表型特征相似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考察和对未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2) 命名(nomenclature):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3) 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指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3.2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

三域系统: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域Domain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如果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映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时,可增加亚等级。

-物种进化可能是连续的,是定量的概念,而分类是定性的概念。因此,可能会出现出于中间状态的物种,比如一个物种既接近于A又接近于B。

-“种”指物种,目前生物学中,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高等生物中,指物种之间彼此杂交可以繁殖的自然族群。原核生物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有性生殖,因此,很难确定种的概念。

3.3 原核生物“种”的概念

原核生物很难明确“种”这一概念。目前,一般讲DNA杂交同源性在70%以上,并且16S序列同源性达97%以上的菌株定义为同一个种。

3.4 微生物的命名

国际命名法,即采用林奈氏(Linnaeus)所创立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名加词。

如,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假单胞属+铜绿色的

3.5 指定属命名

泛指某一属细菌而不特指该属中任何一个种时,可在属后加sp.或spp.表示。分别代表species缩写的单词和复数形式。如,streptomyces sp.表示一种链霉菌(属)。

3.6 新种的命名

新种的命名,物种名后加“nov”(novel):“ord.nov”新目、“gen.nov”新属、“sp.nov”新种。

4. 微生物鉴定方法

5. 16S物种分类

5.1 全基因组物种鉴定

(1) 当前的全基因组测序费用较高,单纯用于物种鉴定并不划算;

(2) 全基因组测序的数据,用于分析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计算资源,以及人力物力;

(3) 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量大,比对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这对于一些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显然是不利的;

(4) 目前微生物全基因组的数据库资源不够丰富,很多序列依然无法比对到数据库中。

5.2 扩增子测序:16S/18S/ITS测序

16S测序:从基因组上找到一段序列,具有很高的种间特异性,能够代表物种,就行身份证一样。

#胚胎重演论

5.3 核糖体rRNA

原核生物:5SrRNA(120)/16SrRNA(1540)/23SrRNA(2900)

真核生物:5SrRNA/5.8SrRNA/18SrRNA/28SrRNA

S:沉降系数,数值越大,核糖体序列的长度越长。

5SrRNA:序列太短,没有太高的唯一性;

23SrRNA:序列太长,不容易进行测序。

5.4 16S 物种鉴定的优势

(1) rRNA参与生物蛋白的合成过程,其功能是任何生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其功能保持不变,所以序列保守;

(2) 在16S rRNA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合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3) 16S rRNA分析相对分子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1540左右的碱基,sanger测序测两端可以得到全长序列;

(4) 16S或者18S普遍存在于生物中,并且核糖体rRNA在细胞中含量大,便于提取。

5.5 16S测序与宏基因组测序

5.6 16S测序与宏基因测序的选择

(1) 首先进行扩增子测序,了解物种组成及丰度情况,估计meta基因组测序数据量;

(2) 参考扩增子测序结果,进行meta基因组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线粒体基因测序与全核基因测序的区别与联系
16S rDNA测序常见知识点补充 | 16S专题
微生物多样研究—16S rRNA基因功能代谢预测
细菌16srRNA和16srDNA的关系
二代测序技术中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新冠病毒在微生物中的分类,如何根据现有片段进行微生物菌种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