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炎帝文化

炎帝文化——居榭造屋以安万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09 

安居以乐业

    在原始社会的很长时期内,人们迁徙流动,往往风餐露宿,能找到一个天然的山洞居住就很不错了。到炎帝时期,由于有了比较好的生产工具,所以人们的食物有所增加。这就使得人们过上比较稳定的聚居生活成为可能。
    原始人在林间狩猎时,常常遭遇风雨,必须寻找一些大树躲避。传说,有一年春天,炎帝带领氏族成员进山狩猎,正当人们发现野兽,准备出击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大家只好寻找大树射避风雨。但是,前面的路上有很多倒下的树木,像一座山一样挡住了去路。由于树比较多,横七竖八,堆得又高,大家不可能从上面直接通行,必须扒开树枝进入里面时,意发现树堆下不仅没有风雨,而且地面很干燥。炎帝从中受到了启发,他想:“利用一些大的树干作支撑,用树叶、茅草铺盖在上面,不就可以遮风避雨并且长期住下来了吗?”就这样,人类生活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开始了,神州大地上渐渐地出现了原始的房屋。 
    炎帝从射避风雨中发现了树木的支撑作用,从树的枝叶能避风雨思考着人的居住条件的改进,并且开始建造房屋。这充分说明,炎帝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人。 
    炎帝时期房屋的类别有半地穴建筑和地面上建筑,形状有方有圆,有大有小。考古发现,半地穴式小房屋,常常是先挖出一个浅洞穴,四壁及底部涂抹一层较薄的草泥土。屋内长 宽各四至五米。门道开在南端,呈阶梯状,仅能一人通过,两侧各有一对棚架支撑,进门处有门坎。房屋的中央有一圆灶。屋顶用椽紧密排列,上面用茅草铺盖或用草泥涂抹,可防雨、防晒、防寒。半地穴式大房子,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房子中央有四个大柱子,墙壁用泥土筑成,墙面用泥粉刷。半地穴式房屋在当时已有多种风格,足见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平地上建的小房屋,长宽各四米左右,墙壁用泥土、木柱及木板筑起,是土木结构。屋内十二根大柱子,东西三列,每列四根,排列得十分整齐。还有一种是在平地上建起小圆房,直径有五至六米,屋子中央有长方形的灶,可以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灶两侧有两三根木柱支撑屋顶。墙壁里面夹着的木柱有六十多根,外观像尖顶蒙古色,墙壁上涂着泥土。  南方的干栏式房屋在当时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考古发现原始人在建造干栏式房屋时,使用了铆固定栋梁、企口拼接木板的工艺。  定居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的进步。稳定的居住场所,能遮风避雨高,防止野兽、毒蛇入侵;居住条件的进步,有效地改善了氏族社会生活,还增强了人的体质,延长了人的寿命;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易于熟悉一个地区的气候、土质和水源等方面的特点,摸索农业生产规律,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稳定地聚居,使氏族集体的力量不断壮大,为农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条件。
 
    看万家灯火
    炎帝带领人们建造房屋后,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安居乐业的原始农耕生活。华夏子孙,世世代代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众多风格的房屋建筑。  原始社会后期,原始人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了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原始房屋。  到了封建社会,我国的房屋建筑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比如宫殿建筑、寺院建筑、城市建筑、民居建筑等方面都有着类似的特征。
    历史的车轮驶入现代,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产生了具有现代气息、功能齐全、能满足各种审美情趣的建筑。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舒适、安全的房屋居住。追忆始祖炎帝的功绩,祖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将激励我们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创造;感受现代建筑艺术,我们要认真学习好文化科学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建设美好的社会练好本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磁山文化时期的村落和建筑
云游西安半坡博物馆:半坡人的巧妙建筑(下)
【重走西安】半坡遗址及出土文物
最新考古遗址表明远古人造房历史10000年——有巢氏还是神话吗?
襄阳枣阳雕龙碑一“这里就是炎帝氏族都邑”
古建——梁架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