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农民工生涯
[角落] [] 发表于:14-10-17 10:40   [第5版 10-17 10:40] [只看该作者]
如今,城市里所有苦、脏、累的活都让农民工给包揽了。到了春节,农民工返乡过年去了。城市明显感到不方便了。早点买不到,家政没人做,建筑工地热闹不再。没有农民工的城市显得有点乱。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虽仍然卑微,但是城市已依赖他们,少不了他们的存在。但在37年前,想做农民工还真的困难。而我,在1973年的冬季有幸成为农民工中的一员。那时想找个拆纱头或缝手套的另活都不容易啊。
那年春天,下放农村的教师父亲患了鼻咽癌。姐姐结婚后去了江西。陪父亲看病的重任理所当然的落在我肩上。刚好我们公社有一个土石方工程队与市建二公司(南京大地集团)有劳务输出的合同。为了不塌工分,又能陪父亲看病。当然主要还是经济的原因。我多次跑公社申请,从春天跑到秋天,由于我的坚持不懈,又由于当时的知青办的工作人员还有一定的同情心,终于在73年冬季的一天到市建二公司的基建工地西善桥钢铁厂报道上班了。    能到西钢厂上班,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被分配在木工房工作。每天“驾驶”一辆板车到现场拖模板。(灌混凝土用的)拖回木工房用撬棍起钉子。然后把木板和方料整齐地码好,以备再用。这在当时可能算是比较轻松的活了。但是因工程需要,每天都要开工到晚上10点下班,我刚开始连板车都不会拖,每次装好总是拖不动。后来师傅叫我要装得后重前轻。手才能握得动车把。总算学会“驾驶”板车了。
在木工房上班,手上戳刺那是家常便饭了。脚上穿的是胶底的解放鞋,晚上天黑,一不注意被有钉子的木板戳过好几次。那个疼的哟,只好赶紧脱下鞋,用劲把血多挤一点出来。从来没想到要去打破伤风针。也算幸运,一次也没有出过问题。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我记得每晚下班后去浴室洗澡,一出浴室,头发就结冰了。回到简易的工棚,一床薄的垫被,一床硬梆梆的旧棉被盖在身上。没有一夜脚能睡热乎,经常半夜冻醒。
苦是苦啊!但是想到有较丰厚的收入,还是很高兴的!每月工资39元。预支15元生活费,其余24元打到生产队。借给生产队用于买化肥、农药。到年底,生产队再折算成工分给我。虽然要收一定的管理费,但比农村的强劳力收入还要高一些,够满足的了。
在西钢厂干了几个月后,工地转到了市内的南京棉毛纺织厂。这下进城了,也更方便照顾父亲了。到棉毛厂后,跟瓦工师傅干活了。就是给瓦工做小工了。主要是挑泥桶,打砖头(传砖头)。挑泥桶是要爬脚手架的,重量我不怕。我在农村时,卖稻子,5里路能挑近百斤。挑圩埂也挑得蛮多,当时年轻嘛气盛,被农民一夸说:二朱,你蛮狠么,(狠就是有力气)总是让别人给多装点。红脸汉子也!两只小泥桶是难不倒我的,但是一步步向上走两三层脚手架还是很累的。打砖头是每次5块红砖,有20多斤重,人拉开距离,你传给我,我再传给他。一大堆砖头传下来两只膀子当然是又酸又疼。
在工地上,我最怕的是跟混凝土工干。主要是怕铲白云石,老师傅轻松地一铲一镐。而我拿起铲子怎么也铲不下去。老师傅教我要顺着边缘轻轻下铲子再慢慢提铲子,看着不多的白云石在铁镐上,那个份量真是不轻啊!铲一会,就满头大汗。手臂还疼的要命!我记得,像这样临时支援混凝土工的次数只有两三次。但是印象太深刻了!
棉毛厂是一个老厂,是搞扩建工程。厂子大,工人多。再说,天气也热了。原来在西钢厂上班时戴的风帽也不能戴了。(西钢厂每人发一风帽,主要防灰尘。我当时是为防熟人,当然也防冷风。戴上那帽子,男女不分谁也不露真面目。)在棉毛厂工地上,年轻人很多。我的“真面目”暴露无遗,一点也没有遮挡了。每天在跟瓦工师傅干活时,常常有小青年跑来观看。一边看还一边讲,唉!这个女孩挑泥桶,真是可惜了……刚开始,我还有点不好意思。时间长了,我也不在乎了。他们也不讲话了,只是来绕绕转转。我想他们一定有个谜,只是得不到答案……我依然我行我素,大大方方,不卑不亢。
从73年冬到75年底,我干了两年多的农民工。这段时间里,我既照顾了生病的父亲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真是一举两得!高兴啊!但更高兴的事还在后头,76年苏南知青开始上调,我是生产队提名的第一人。工分最高,印象最好。我每月扣的24元钱都借给生产队用,每年年底可以一次拿到200多元。我的工资借给生产队用一年,也算生产队的“功臣"了.我第一批被上调到国营南京仪表系统的厂子。我真是开心极了!这两年多的“苦”真的值得!
6月21日晚,发了第四段帖子后,洗弄休息。上床后辗转反侧睡意全无。被七彩云学友说中了,真的无眠了。头脑里像过电影,心口间蹦蹦跳。起来睡下,睡下起来。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德卢湖的前世今生(下)
乡村纪事:我八年的民工岁月
莫忘建国初期农民的这些贡献,其社会作用已泽披后代
马上到农历二月,好多工地依旧没有复工,不少农民工开始南下进厂
故乡红薯情
曾晓芳作品 || 山村绕绕: 找副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