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龙昂首崇复山——访全伏山村崇复观遗址

相关文章:

【探索发现】全伏山村黄老爷庙

【长阳碑刻】知县崔镇藩交通告示碑

【长阳碑刻】继志桥及碑

【长阳碑刻】贵子桥及碑

初访龙王洞

白竹山与白竹寺

古路碑,天齐寺,天生桥——郑家榜村访古寻幽散记

▲小秦寨驿站望崇复山(向家舟摄于2021年9月20日,下同)

游人站在新建的长阳方清旅游公路小秦寨驿站,放眼向西南方向望去,一座酷似土蜂窝(俗称“葫芦包”)的奇特悬崖映入眼帘。当地人把这岩称作“葫芦包岩”。悬岩正下方是一座突起的山包,名为崇复山。山不高,海拔仅491米,却因包顶有古庙崇复观,香火一度兴旺,而成为沿头溪流域的名山。历经岁月洗礼,崇复观庙堂早已毁弃,但庙址仍留下许多遗存可供人凭吊怀古。尤其是那座昂首挺立的石龙,更是一座难得一见的石刻,给崇复山增添了几分灵性和传奇。

初秋时节,我们在当地向导邓守坤老人的带领下,登上崇复山,探访崇复观遗址。

▲上山的路,一半为石阶

崇复山原属四庵寺小村,现属全伏山大村。过村内簝尖坪、老湾,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盘旋而上、略显陡峭的小路,可一路到达山顶。小路的起点隐藏在农田的边缘,由于很少有人来,已被荆棘荒草掩盖,若非向导指引,我想我们无论如何难以找到。

走进路中,坡陡路窄,步伐自然不快。邓老讲:过去上山的路全是台阶,后来由于山麓被开垦成农田(现已荒废),不少石阶被移走作了农田保坎,才成了如今的样子。邓老回忆,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爷爷经常将他顶在肩膀上爬山,带他上山玩。讲起这件事,邓老满脸充满幸福,仿佛爷孙俩的欢乐时光就在昨天,不知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半山的古松及土地庙残件

步行约半个小时,我们绕到了山脊上,此时宽阔的石阶古路已经显现,距离山顶已经走了大约三分之二的路程。山脊路边,屹立着一株高大的古松,树冠茂盛,浓荫蔽日。树下散落着一堆经过人工雕凿的石块,看样子像是土地庙的构件。可见,曾经就是在古松下建了一座土地庙,古人登山礼佛在此暂憩,想必肯定也在土地庙点过香火的。

▲石龙

走过山脊,再经过一段盘山的小路,重复山的山顶近在眼前。一座龙形石雕,“守卫”在重复山顶的入口。

石龙长约2米,高卧于青石台基上,前临悬崖,右近绝壁。龙头雄伟,牙角峥嵘,胡须齐整。只见它怒目圆睁,昂首向前。仿佛将展翅欲飞,欲直上青天,腾云驾雾;又仿佛是在仰天长啸,慑山间凶灵,庇护群生。在笔者探访过的近百处长阳宗教遗址中,这样的石龙还是第一次见到。可问及石龙的来历,就连邓向导也有所不知。

▲崇复观遗址前的台阶

▲崇复观遗址

走过石龙,经过一段整齐的石台阶,到达山顶,这里就是原崇复观的遗址。遗址宽敞平坦,广约一亩有余。庙宇建筑虽已被毁,但基础尚存。我们有意测量了庙宇的地基,长27.88米,宽11.1米。从建筑面积看,这是一座占地较大的古庙。

▲崇复观遗址上的部分遗存

庙宇基础上,散落着巨大的条石、墙石以及雕刻精美的石柱础,种种迹象表明,当年重复观的建筑是宏伟精致的。现场还遗留了数通石碑,其中清晰完整的就有四座,刻立时间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咸丰七年(1857)。

▲遗址上的石碑

一组两通功德碑,刻立于道光二十一年,记信众捐资重建崇复观后殿名目,一碑题额“流芳百世”,另一碑题额“垂名千古”。碑序中说:“从来一乡之福神,原为一乡人所当敬;而本境之庙宇,即为本境人所宜修。兹以崇复仙山更换后殿,既募化于四方,应垂名于千载。”这说明,早在道光年间以前,崇复观即已存在,并有前殿、后殿之分。另两碑为当地信众施庙田碑。一碑题额“佛法重新”,记咸丰七年曹张氏、曹可蒲母子施曹家山田地一块,为施主本人刻立。另一通则比较有意思,题额“名称没世”,为道光二十七年住持僧普凉及徒通云刻立,有点“广告”的意味。碑文中说:施主赵大洛年近四十而无子,道光二十六年“许施佛田,果产英男”;另一施主赵士可夫妇“多恙”,道光二十七年“许施佛田”后,“果得康健。”于是将二施主所施山田界段刊刻于石,“以劝后善,以志不朽”。

▲遗址上的石碑

但关于崇复观的起源,这些碑上都没有提及。但同行的邓长连先生告诉我,关于崇复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说法:

传说崇复观的前身为沿头溪北岸的古寺四雁寺(也在全伏山村内,原四庵寺小村村名由此得名)。据说古时(明代或以前)溪边有一石头,上面有四只金雁图案,人们怕大雁飞走了,于是修建一座寺庙以镇伏,名为“四雁寺”。后来,在四雁寺周围又因各种原因,由不同人士修建了两座小寺庙。到了清代时,人们认为今崇复山气象宏伟,更适合建庙,于是将溪北三座庙宇撤并,于溪南山上重建新庙,取崇敬佛法而复建寺庙之意,定名为“崇复观”,山因而俗称为崇复山。

▲崇复山半坡俯瞰沿头溪

上世纪50年代“土改”后,沿头溪边一户邓姓地主被赶到崇复山顶居住,至70年代末期才举家回迁。“文革”期间,崇复观的主体建筑遭到大规模破坏。由于人为因素,至上世纪80年代时,崇复观便成今日所见面貌。但令人不解的是,那座屹立于庙口的石龙竟然躲过数次劫难。不知人们是因体量巨大、地势险要而不敢冒险拆除,还是因为认为是“龙的传人”而心存敬畏。

【文献连载】《长阳县抗战史料》校注(九)

【长阳碑刻】石板溪古渡与岩松坪“公埠同施”碑

建于明代!秀峰桥古镇及古桥始建历史找到依据

【地名记】长阳苦难地名一览

【长阳古桥】渔泉溪村丁公桥

追寻千年古县遗迹

考辑乡邦历史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伊秉绶隶书《适庐》题额欣赏,高古飘逸
【菊韵】杂说团堡的寺庙
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发现上亿年蕨类化石
古饶原本就姓“古”
老帽山上泥石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