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阳文征】[清]张荣泽 ‖ 两湖书院碑

导读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他在任湖北学政及督鄂期间,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先后创办了经心书院、两湖书院及一批新式学堂,使湖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使当时湖北人才鼎盛,也深远影响了湖北乃至中国现代化进程。

△张之洞像

《两湖书院碑》作者张荣泽,湖北长阳人,晚清贡生,因出类拔萃,得到张之洞赏识,而选入两湖书院深造,继而充任书院教习。因其为优秀学生代表,所以当光绪十七年冬两湖书院落成时,他便被指定撰写了这篇文章。作者在文中,记述了张之洞督鄂以及创建两湖书院的德政,详细描述了两湖书院的布局、景观、制度,深切表达了两湖士民对张之洞的爱戴感激之情。文章最后的“献文”,即献词,押韵合辙,广博深厚,既将张之洞的丰功伟绩歌颂到了极致,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治学为文功底。以这篇文章刻成之碑,今已不知下落,所幸全文因收录于长阳地方历代诗文选集《长阳文艺搜存集》(民国向宗鼎编),而得以流传。此文,成为研究两湖书院和张之洞督鄂历史特别宝贵的文献资料。

今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市45中和原医大“附一”的住院部所在地,为原两湖书院旧址。

原文及注释

([清]张荣泽撰,后学向家舟校注)

光绪十有五年冬十有一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两广总督南皮张公[1],自粤移节[2]督楚。未至,则□□之先务数端檄湖南北,僻远野民咸奔走欢告,若望父母天神。至则釐剔吏治,创铁政、织布、机器诸局。是秋,湖北大水,赈米十万石。利国与民,罔弗举。昔公抚晋[3],讴歌流楚;移节督粤[4],民和夷詟[5],楚民慕晋粤如在天上。及公来楚,政必责实,泽必下濡[6]。大政之创,庸愚咄怪,公毅任艰巨,民先惊后悦,而土林尤抃舞狂喜相庆。盖公既善养民,尤隆教士。

[1]南皮张公:即张之洞,因籍贯直隶南皮县,故作者尊称其为“南皮张公”。

[2]移节:旧称大吏转任或改变驻地,此指张之洞由两广总督改任湖广总督。

[3]昔公抚晋:光绪七年至十年(18811884年)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

[4]移节督粤: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五年(1889年)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

[5]夷詟:夷,此指西方列强。詟,惧怕、震慑。参见“中法战争”史实。

[6]泽必下濡:恩泽必惠及下民。

先是,公视学湖北[7]时,建经心书院[8]于行省城文昌门[9]内,都士湖[10]、菱湖[11]之间,藏书数万卷。按之临郡[12],取其翘楚,调院肄业,课以经史、实学[13]、诗、古文辞。湖北人士向学渐众之,书院力也。公去楚二十年矣,法久弊生,公临院慨然重振。

[7]公视学湖北:同治六年至九年(1867年至1870年)张之洞任湖北学政。

[8]经心书院:同治八年,湖北学政张之洞创办。

[9]文昌门:清代湖北会城武昌9座城门之一,在武昌城西南部,1927年因城市建设需要与其它城门一起被拆除。

[10]都士湖:即“都司湖”,清代武昌城内“九湖”之一,因靠近清代藩司衙门而得名。今仍存水域面积10.5亩,位于武昌解放路武汉音乐学院和武汉大学医学研究生部之间。

[11]菱湖:清代武昌城内“九湖”之一,“文革”期间武汉久安制药厂用煤渣填平,今为武昌实验小学和武汉市四十五中校园。

[12]按之临郡:清制,各省学政一任三年,到任后第一年举行岁试,第二年举行科试。学政于驻地考试就近的府、州、县,其余各处则依次巡回,分期案临考试。至于僻远之府、州、县,交通往返不便,不能再行周历者,学政则于案临时先岁试后科试,两试接连举行,称为岁科并考。

[13]实学:中国古代儒家以“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肇始于宋代,在明清之际达到高潮。

△两湖书院大门旧照。1927年后,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设于此。

明年秋八月,养民渐绪,乃庀材鸠工,即经心书院地拓广之,铲旧创新为书院。又明年,光绪十有七年冬告成。外缭[14]以周垣,周四里许,径里余,都士湖、菱湖南北相值。院南向负菱湖,腹都士湖,又为公所赀[15],湖南北兼并之人皆得肄业,故命曰两湖书院

[14]缭:绕。

[15]赀:计。

都士湖南岸为正门。仪门[16]旁东西,为南北监院,厅中值门[17]。上为正厅,厅背湖水。厅东西,为湖南斋舍[18]百间,东斋曰子、寅、辰、午、申,西斋曰丑、卯、巳、未、酉字,各十间。十舍皆南向,申、酉二十斋舍后窗临湖水。西斋之后湖旁,为商籍斋舍四十间,以处他省、商人子弟之学者,曰戌、曰亥字,各二十间。二舍相对,一南向,一北向。

[16]仪门: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具有“威仪”点缀作用,故名。

[17]厅中值门:值,同“直”,下文同。厅中值门,指仪门正厅正对大门。

[18]斋舍:学子宿舍。

△两湖书院旧照

湖岸甃[19]以石。岸为长廊,环湖南属正厅,北属讲堂。廊表为墙,密列大窗,里临湖则空之。岸下遍树柳、桃、花、竹,湖屿[20]多蒹葭[21]。北岸,值南岸厅临水为讲堂,南向。堂东西隙地,植桂各四。桂外为分教堂,东曰经心文学”,西曰“理学文学”。讲堂壮丽如宫殿楼,以别之。堂后为正厅,东西各六厅。后为楚学祠,祀鬻熊[22]以下至今楚产[23],若宦、寓[24],诸师、儒。厅祠皆南向。祠后又为厅,背祠面菱湖,北向,外为水榭。湖中多藕,绕堤皆柳桃,为菱湖诸寺,隔湖为蛇山,故厅之佳构与讲舍楼争胜。厅、祠旁,分教堂。后为湖北东、西斋舍百间。东斋曰甲、丙、戊、庚、壬,西斋为乙、丁、己、辛、癸,皆南向。壬、癸二十斋舍,后窗临水,为菱湖南岸,而东斋东北为墙燎。菱湖之半墙内,遍树木、花如各院。墙尽处为便门,在院北。而都士湖西、商籍斋北,为西便门。长廊外西便门,为欧洲式宅,一区书库也。隔湖正东,值西便门,为提调厅。厅之南与库之北,又各为宅数区,以处执事、掌书者。

[19]甃[zhòu]:砌。

[20]湖屿:湖水及湖中的小岛。

[21]蒹葭:荻与芦苇。

[22]鬻熊:芈姓,名熊,又称鬻熊子、鬻子,楚国的先祖,楚国开国君主熊绎之曾祖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周文王、武王、成王之师,留有《鬻子》一书传世。

[23]楚产:指历史上籍贯为湖北、湖南的名师、名儒。

[24]宦、寓:指历史上曾任职于两湖的名宦(含学官)、曾流寓两湖的大儒。

△两湖书院旧照

书库及宅皆在廊外,围墙内。长廊有桥二:一为西分教室四旁[25],两湖水穿墙相通处。一为书库,湖形外出、如葫芦柄处。廊皆跨过,故也。桥上皆为水榭,而两桥间、廊墙外,为精舍[26]数楹,湖水曲通,花竹幽奥[27],宜避暑。

[25]四旁:四周,附近。

[26]精舍:儒家讲学的学社。

[27]幽奥:深远。

△两湖书院旧照

四学[28]各设分教居、分教堂,而总成主讲者,则公[29]也。肄业生,必公亲甄别之。月朔、望二课,分门命题。朔为师课,分教拟取,而公亲裁。望为官课,亦送分教先拟取,各官总成而已。

[28]四学:两湖书院课程分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门,还可兼习有关科目,另设算学、经济两门为兼习课。

[29]公:即张之洞。

藏书数十万卷。饩、奖[30]之外,以往来资斧[31]。学规及教士之法,有公之教令与公昔所著《輶轩语》[32]在,故不敢妄述。

[30]饩:赠送(食物),此指伙食。奖:为鼓励或表扬学子而给予的财物等。

[31]资斧:路费、盘缠。

[32]《輶轩语》:清光绪元年(1875年),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为成都尊经书院所撰文章。分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三部分,论述为学之道,对学子提出要求,强调读书宜求善本,不能畏难,要“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

夫书院之弊,官课月易人校,文廪气忾又不可丰。学者不得不夸多斗靡,以求优等,何暇专精?一误于凌杂[33],再误于揣摩,每惜其劳而无益。及公课士,则用长尽力而忘其劳。

[33]凌杂:错杂凌乱。

△两湖书院旧照

书院既成,公期以十有一月甲申谒祠谒师。入院之日,咸不自觉其欢抃[34]蹈舞也。盖楚人旧渥教泽,已等晋蜀,公今重来,湛恩汪濊[35],有加无已。故较他邦人士,尤感激不知所为。

[34]欢抃[biàn]:喜极而鼓掌。

[35]湛恩汪濊[hún]:汉语成语,意思是恩泽深厚。出自《文选·司马相如》。

△今湖北省实验小学校园内的两湖书院建筑遗存

荣泽在门,二十三年矣[36]。涵濡[37]教育,深恩不能己于言。敢先诸生,拜手稽首,而献文曰:

汉人[38]称学,博极群书。博极精极,乃臻通儒[39]

非博非精,则陋则肤。自汉之唐,九代一途。

爰及炎赵[40],又崛周程[41]。绪始格致,极于治平[42]

奚格奚致,往籍是征。富有万卷,析理斯精。

何哉彼蒙?不识往行。不闻文章,乃闻道性。

罕言诗礼,雅言仁命。鄙夫空空,自信斯横。

俗心昏昏,无稽斯听。天下中庸,胡公以正[43]

鲁祀爰居,文仲以圣[44]。有明三案[45],是可取证。

荒谬乱政,岂伊学病[46]。剥极而复,云汉章天[47]

惟天克生,惟圣作人。鸿博[48]之儒,惟我朝有。

顾钱开先,纪阮启后[49]。后继孔艰[50],皇图厥成。

河岳间气,列皇降精。笃生张公,翊赞中兴[51]

中兴之业,帝曰予弼[52]。文学之运,皇曰女斡[53]

公赞中兴,善政是图。公抶[54]文运,善教是敷。

公初筮仕,视学楚荆[55]。创经心院,芝兰采馨。

使蜀建院,命曰“尊经”[56]。入出抚晋,拔高才生[57]

移帅两粤,广雅[58]式营。粤节移楚,两湖再规。

既规两湖,雍雍巍巍。亲炙[59]通儒,艰我师兮。

精舍章洁,澄我思兮。隆资厚饩,专我治兮。

拥卷万亿,恣我稽兮。湖山楼榭,慰我离兮。

济济多士,颀颀英才。时雨化之,春风吹之。

载弦载诵,载礼载诗。[60]出为名臣,处为世仪。

为舟为楫,为监为相。为国之桢,为道之尸[61]

乃不负公,门墙许窥。乃不负公,经营鸿恢。

公在他邦,楚人慕思。闻公重莅,楚人扑嬉。

公戾止[62]楚,楚人暤熙[63]。士林于公,如海之归。

楚有旧恩,尤笃恋依。公于楚人,式保式怀。

养民若母,教士为师。天下文学,惟公振之。

公在天下,楚不得私。天方私楚,公独重来。

帝未必私,卜相惟谐。两湖之落[64],楚曷其乐?

乐而有忧,公其永留。

[36]荣泽在门,二十三年矣:张荣泽认作张之洞的门生,已有23年,按此文写作时间倒推,应由1868年即张之洞任湖北学政第二年计起。

[37]涵濡:滋润;沉浸。

[38]汉人:汉朝人。

[39]乃臻通儒:才能达到大儒的境界。通儒:学识渊博的儒者,出自《尉缭子·治本》。

[40]炎赵:即宋朝。

[41]周程: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和二程(程颢和程颐)的合称。

[42]绪始格致,极于治平:格致,“格物致知”的略语。治平,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论。

[43]天下中庸,胡公以正:中庸,指儒家中庸之道。胡公:胡广,字伯始,东汉末期位居公辅之位30余年。胡广深谙中庸之道,当时谚云:“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44]鲁祀爰居,文仲以圣:爰居:海鸟名。一天,海鸟飞到鲁国的东门外,停了三日,大夫臧文仲便命国人祭之,但展禽极力劝阻。臧文仲觉得展禽说的很对,说:“这确实是我的过错,展禽的话,是不能不听从的。”见《国语·鲁语上》。

[45]有明三案:有明,明朝。三案:即“晚明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46]荒谬乱政,岂伊学病:这些荒谬混乱的政治,难道不是没有学好的缘故吗?

[47]剥极而复,云汉章天:剥极而复,即剥极则复,汉语成语,意思是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云汉章天:语出《诗经·大雅·棫朴》。原句为:“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大意为“宽广银河漫无边,光带灿烂贯高天”。

[48]鸿博:谓学识渊博。

[49]顾钱开先,纪阮启后:“顾”指顾炎武,“钱”指钱大昕,“纪”指纪晓岚,“阮”指阮元,都是清代学术大家。

[50]孔艰:很难知;很艰难。语出《诗·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51]河岳间气,列皇降精。笃生张公,翊赞中兴:河岳间:张之洞出生于今河北南皮县,地处黄河与北岳之间。列皇:上天。翊赞:辅助之意。中兴:复兴。

[52]予弼:我的辅弼之臣。

[53]女斡:女,汝。斡 [guǎn]:古同“管”,主管,掌管。

[54]抶[chì]:原指为“用鞭子或竹板打”。这里引为“扭转”之意。

[55]公初筮仕,视学楚荆:筮仕:古人出外做官,先占卜吉凶。后以此代指初出做官。张之洞为官之始,是同治六年(1867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旋督任湖北学政。

[56]尊经:即尊经书院,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川学政张之洞集资在成都修建。

[57]入出抚晋,拔高才生: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期间,于光绪九年筹建令德堂书院,从全省府州县生员中选拔高材生入内深造。

[58]广雅:即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期间,于光绪十三年创办的广雅书院。

[59]亲炙:亲身受到教益。

[60]载弦载诵,载礼载诗:弦诵,指弦歌和诵读,泛指授业、诵读之事。诗礼,指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

[61]为国之桢,为道之尸:桢,支柱。道,儒家道德。尸,代表、代言人。

[62]戾止:来到。出《诗经·周颂·有瞽》:“我客戾止,永观厥成。”止,语气词。

[63]暤[hào]熙:暤,洁白明亮的样子。熙,欢喜、和乐。

[64]两湖之落:两湖书院落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武昌城内有九湖 今仅剩紫阳湖和都司湖
湖北·武昌两湖书院联萃
张之洞的湖北兴学及其影响
张之洞撰联(关于李文田的一点资料)
张之洞联集
梁鼎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