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后有感:《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堪称是空前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莎翁的杰作是公认的人类瑰宝,《哈姆雷特》是其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也是人类文学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
莎翁说:“一千个人眼就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看《哈姆雷特》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感觉,对哈姆雷特王子这个悲情式的英雄,都有自己的理解。
哈姆雷特原本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子,是丹麦王位的唯一继承人。他对父亲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在父亲与叔父的对比中,他的态度是鲜明的:“多么好的一位国王,比起这一个来,简直是太阳神对半人半兽的精怪”。想来,在哈姆雷特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给他树立了相当重要的榜样作用,让他成长为一个正直的王位继承人。老哈姆雷特对待妻子也很忠心,在哈姆雷特眼中,父亲“待我的母亲,又这么恩爱,甚至不许天风吹痛了她的嫩脸蛋。”所以,对于父亲的去世,他的悲痛是真诚的,“我内心的痛苦,想装也装不成呀——那装模作样,无非是悲哀的虚有其表的装饰品!”从老哈姆雷特即使嘱咐儿子替自己报仇,却还为王后留一线的做法,就让我们知道,老国王的人品比起新王来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然而,母亲却在父亲才死了不到两个月,她脚下穿的那双鞋还一点没有穿旧,就嫁给了丈夫的弟弟,丹麦的新王。他嘲讽地对好友说:“等不及她那假心假意的眼泪干了,等不及哭红了的眼睛,消去了红肿,她就改嫁了——无耻啊,迫不及待!急匆匆地,一下子钻进了乱伦的被子!”正是因为对父亲的深厚感情,才让哈姆雷特对于母亲的改嫁行为,无法谅解。当他的好朋友霍拉旭来参加前国王的葬礼时,他不由得讽刺:“我想你是来参加我母后的婚礼吧。”是啊,参加葬礼的人还没有来得及走,就赶上了一场婚礼,不得不说王后的迫切心情,连一点掩饰都没有。或许是因为她嫁的人,正是丹麦的新王,所以无所顾忌。只是一点都没有顾及儿子的感情,未免有些说不过去。说什么“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不过哈姆雷特为人子而替母亲所作的一种不那么高明的掩饰而已。
哈姆雷特决心报仇,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却让他迟迟没能动手。按理说,新国王于他既有国仇,又有家恨。从国家来说,新王是一个窃国者,把原本不属于他的王冠戴到了自己的头上,老国王死后,丹麦原本是属于哈姆雷特的。于家庭来说,他杀死了哥哥,还霸占了哥哥的妻子,这种恶行别说一国之君,就是平头老百姓,也是令人发指的。原本在用伶人试探出谋杀真相后,哈姆雷特就找到了绝佳的报仇机会。在新王祷告的时候,他只要把自己手里的剑送出去,就可以报仇雪恨。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却犹豫了:“我正好下手,把他送上天去吧。这就算报了我的仇?那还得斟酌。”他的剑举起又落下,因为他觉得“这是以德报怨了,可不是报仇。”最后,他放弃了这个绝佳的机会。尽管复仇心切,却一次次拖延,迟迟没有行动,只能说哈姆雷特的性格决定了他最终的悲剧。或许是因为在宗教的观念中,仇人要连灵魂都陷入地狱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报仇。或许是因为即使杀了新王,那些快乐的日子也回不来了,他对报仇的行为产生了怀疑。
与哈姆雷特相比,一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归国的莱阿提斯就要果断得多,带着自己的追随者举着利剑就闯进了王宫:“还我父亲!”如果哈姆雷特有这样的决心,杀父之仇怕是早就报了,当然也就没有了这部悲剧经典中的经典。原本一个王子复仇记的热血故事,在莎翁笔下,却演绎成了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哈姆雷特在矛盾的痛苦中,放弃了恋人,刺死了恋人的父亲,导致恋人投湖自尽。又与恋人的哥哥决斗,最终落入新王的圈套,虽然最后还是手刃了仇人,可是母亲误服毒酒身亡,自己也身中毒剑。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哈姆雷特,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想要表明——一切都归于沉默”。
读完全剧,忍不住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哈姆雷特啊,但凡你果断一些强硬一些,便不至于落到家破人亡,“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啊!读书的时候尚有恨不能替啥姆雷特提起宝剑刺向仇人的感觉,想来观看演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更有种恨不能冲上舞台去替他复仇的欲望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葆善良本色
外国文学史名著梳理(2)
世界上最有名的悲剧,竟然是一本拖延症治疗指南?
试析《哈姆雷特》情节的复杂性
《哈姆雷特》 悲剧的缘起
高考名著阅读《哈姆雷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