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枫桥,张继夜泊对寒枫

★旅游地点:苏州枫桥景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七绝《枫桥夜泊》,让枫桥从此名闻天下。

枫桥风景区座落于苏州西郊,位于姑苏区。走进枫桥,眼前就是一条用宫灯和扇形组成的华美通道,横批“枫桥夜泊”,实在是这首唐诗的流传程度太广了啊!当然,枫桥景区本身,就是借助这首诗火起来的。

渔隐桥横跨古运河,连接了大运河上的这座孤岛,桥上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建筑。桥东是清代名园渔隐小圃的遗迹,因此而得名。

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大运河及两岸风光。冬天的柳树还残留着几片叶子,当然也有树只剩下了光秃的枝丫。

一艘画舫徐徐驶来,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宽袍广袖的诗人站在桥头,横着笛吹奏一曲《枫桥夜泊》,虽然现在还是大白天。

下桥左拐是南码头,这里也是运河小岛的最南端。沿河有一组水驿长廊,墙上挂着一些碑刻作品。

桥侧有一座唐灯,被置放在高台上。六角形,紫铜浇铸,重六吨,高六米,两个六寓意的是六六大顺,是景区南部的标志性景观。

岛的西端,是运河驿道。不过因为景点大多集中在东岸,因此游客们还是很默契地选择了东路。

报春轩临水而建,四面开敞,视野很开阔。周围种植了迎春、海棠等春季花卉,所以名曰“报春”。

江枫草堂其实并不是用草盖起来的房子,也是一座仿古的建筑,取的是“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意,是园主会客和雅集的地方。

还有一间用竹帘布置的建筑,我只认识“汉学”两个字,大概是崇扬汉学的地方吧?

布置得很简单,只是在桌上放了盂和笔筒,都是青花瓷。看了旁边的介绍,才知道这是段玉裁在枫江畔筑园隐居的地方,这位以《说文解字注》轰动文坛的训诂学家,是江苏金坛人,晚年自号侨吴老人,大概就是因为在苏州隐居的原因吧?

一枝园是一座长方形的建筑,我疑惑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我们又是从后门进入一枝园,江枫草堂等都是它的组成部分,这是它的门脸儿。

屋旁有紫竹园,枫叶正红,把这组建筑掩映得色彩斑斓。枫桥名人荟萃,当时的枫桥应该是很繁荣的,不知道这些名人为什么纷纷选择在这里隐居在。文征明、段玉裁、袁延寿、殷斐促在这里都有隐忧的小园。

吴门古韵戏台是景区中部的主建筑,顶部是龙凤雕刻棚顶,两边出将、入相的耳门,门窗都是雕刻的花窗,本身就显得很精美大气。戏台上“吴门古韵”的匾额由张充和题写,从这里可以通往寒山寺。

钟韵楼是二层建筑,就在江村桥畔。从这里出去,就可以经过江村桥,进入寒山寺景区了。

我们当然不甘心就这样走出景区,于是又从桥上退了回来,继续沿着运河往前走。想必寒山寺的钟声,在这里可以听得一清二楚的。毕竟,人家夜半钟声能够传到客船呢!

漕运展示馆用古典的铜版画展示了漕运的历史,重点是经过的省市,毕竟古代主要运输工具是船只。

江枫广场东边一南一北铺砌着南半砚巷和北半砚巷,这条沿河的小巷,由过街楼和民居组成。

江枫画院,是苏州中青年书画家在这里创立的,也为枫桥增添了一些现代书画的气息。

半砚巷到头是渔隐村,不知道原来这里是不是有个以渔业为生的村落,现在这个很显然是为了仿古而建造的。

小岛在听钟桥处只留下一条窄窄的驿道,听钟桥把两端连接起来。这座桥很长,也很气派,全桥都是木质的结构,从桥上可以一观著名的枫桥的全貌。

优美的桥形,古朴的造型,其实都不过是因为那首《枫桥夜泊》,才让它成为苏州最负盛名的古桥。

过听钟桥是愁眠轩,张继的这首诗果然被运用得十分充分。其实听钟,也是由此诗而来的嘛。

旁边还有一座小小的亭子,叫“水月亭”。不经意间,会把它给漏了过去。

当然,漏过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除了表达夜月情怀,亭子本身也没有什么特色。

轩旁还有唐寅诗石,唐寅是明代姑苏的四大才子之首,他也常游枫桥,当然也留下了不少诗篇。

这块诗石刻的就是他的诗《枫桥有感》,一旁还有这位才子疏狂坐姿的铜雕像。

接官厅是旧时供官员、显贵们短暂停留和休息之用的,因为枫桥地处京杭大运河的要塞,水陆官道交汇于此,显贵和官员来往自然就多了,设一个接官厅也是很适宜的。

夜泊处就是传说中张继乘船南下避难至枫桥泊舟的地方,在这里,他吟出了《枫桥夜泊》,月光朦胧、渔火点点,钟声悠悠,怎不唤起诗人浓浓的乡愁呢?碑文依墙而刻,全诗也就二十八个字而已。

这首诗由明初著名书法家沈度书写,他被称为“我朝王羲之”,可见其书法成就之高。

在《明史》中,有沈度的传。他的弟弟沈粲也善书,度以婉胜,粲则以遒逸胜,当时号称“大小学士”。

转过去就是大名鼎鼎的枫桥了,整个景区已经把枫桥的文章做得足足的。桥初名封桥,始建年代已经无处考证。本身也就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跨度11.5米、宽5.2米。

桥名始建于张继的《枫桥夜泊》,在唐代以前都被称作封桥。自从宋代王郇公在写张继诗并刻成石碑时,就写作了枫桥,并一直流传至今。自张继夜泊诗一出,枫桥便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题咏。

流传至今,就有四十首咏枫桥的诗。枫桥建成以后多次被毁,现在的这座桥是清朝同治六年重建的,桥身上镌刻的字,当然已经是“枫桥”了。

走过枫桥,通往铁铃关,这也是枫桥景区的组成部分。从铁铃关,可以走出景区,前往寒山寺。

回到岛上,桥侧有苏艺名人坊,是一段恢复的明清古街,用来展示手工艺品,并表演制作技艺,能让游客看到一些吴地的民俗。

枫桥本来就处于交通要塞,漕运时代,这里的商贸活动应该是很鼎盛的。这条街上的米行、典当行等店铺规模都不小,不知道是不是旧貌。有画作和实景,很逼真。

枫桥水马驿,是运河驿站的展示馆,再现政令传播、物资运送和来往官吏接待等历史场景。所以,我们刚才走过的接官厅等建筑,也是水马驿的一部分?

惊鸿渡是枫桥景区的最北端,大运河被小岛分成了两个支流,在这里又交汇在一起。这里地势比较开阔,可以一览运河风貌。还有展示当年纤夫货运的一些场景雕像,背着大袋的米粮,把背都压弯了。

回程的时候走的是驿道,还有一条古纤道也走了走,再度回到渔隐桥。过桥,还有一处法华庵的遗址,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重建。可能寒山寺的名气太响亮了,有枫桥和寒山寺,足矣。

张继枫桥曾夜泊,清音名动震神州。

铁铃关外惊虹渡,塔影松风尤伴楼。

——七绝

自由行:苏州枫桥景区

12月仲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游苏州(5) 诗里独有名之枫桥
枫桥景区导游词
枫桥夜泊听钟声(一)
满园春色访姑苏(二)
寒山寺旁吟古诗
实拍 枫桥晨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