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拙政园,天下园林之母(中)——苏州2日(3)

★旅游地点:苏州拙政园之中花园

中花园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也是全园的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以水池为中心布局,园林建筑保持着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比起东花园来说,这里的面积要小和多,再扣除大量的水域面积的话,陆地面积更小。而其建筑数量和规模,比东花园要多得多,也大得多。

从东花园进入中花园,最先看到的是一座亭子——梧竹幽居,取的是吴语中“吾足安居”的谐音,意思就是我有了这么一座幽静舒适的亭园,就可以安享度日了。这是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背靠长廊,面对池塘,旁边有梧桐和翠竹。对于古人来说,梧和竹都是至清至幽的东西,有“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这座亭子不仅名字别致,建筑风格也相当独特。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的洞门,既通透雅致,又能形成四幅花窗掩映的框景画面。加之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亭子上的匾额是文徵明所题,两侧的对联由清末著名书法家赵之谦撰写:“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四周的水面上荷叶田田,可惜荷花已经开过了。我忍不住有些怨念:“拙政园的荷花到底是个什么品种啊,为什么才到八月份荷花就开得差不多了呢?我们以前在吟苑的时候,九月份还开得那么茂盛呢!”

小伙伴弱弱地提醒了一句:“其实现在已经八月底了,你看啊,离九月份就差了三天。所以……”

好吧,所以这也不能责备人家荷花花期太早,实在是我们来得不是它们最好的时候。好在没有了荷花,才能更好地欣赏拙政园的园林,要不然光顾着看荷,也未免本末倒置。我也只能如是自我安慰了。

池塘中有两座小岛,被称为东西山岛。岛上林荫匝地,溪谷间架有小桥可以通行。东岛高处建了六角景亭待霜亭,听名字像是看秋景的,取的是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意。所以亭子周围栽种的也是桔子树,秋天待到霜来,就是满枝挂桔的时候。亭外据说原来还有翁同龢撰写的楹联:“葛巾羽扇红尘静,紫李黄瓜村路香”。现在的拙政园是看不到紫李黄瓜的,也不存在什么村路,虽然园景幽静,却实实在在在姑苏的老城闹市。

西岛之巅则是雪香云蔚亭,是一座古朴的矩形方亭。亭名有些特别,“雪香”是指白梅,“云蔚”则指梅林规模之大。此处宜早春赏梅,又称冬亭。

池塘东岸南北各有一亭,分别命名为绿猗亭、绿漪亭。刚看到亭名的时候,我以为这两座亭子的名字是一样的。绿漪亭是拙政园最北的一个景点,一面邻水,南面是古木参天,北面是竹林青翠,很幽静的地方。

绿绮亭建在假山上,长方形。因为地势比较高,所以可以登高远眺,虽然说句老实话,也没有多高,但好歹可以看一看中花园的园景,视野还是不错的。亭西檐下挂着亭名,西柱有一幅对联:“生平直且勤,处世和而厚”,不知道是谁题写的,也不知道原来是挂在哪里的,总觉得它与拙政园的意境有点不搭。

位于水池南岸的远香堂是四面厅,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中花园的主体建筑,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很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为中心来设计的。夏天北面池塘中荷风扑面,所谓远香指的就是荷香,取的是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意思。

这里是主人宴请宾客的场所,四面都是通透的长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原来这里是若墅堂,清乾隆年间在旧址上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

在远香堂西面有倚玉轩,东西朝向,取的是文徵明“倚楹碧玉万竿长”的诗意,喻竹为玉,颂其高洁。

往西走就看到一座廊桥,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水中,像一条飞虹,因此得名小飞虹。桥的两端与曲廊相连,桥面两侧设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高大宽敞。原来叫笔花堂,南墙高耸好似画纸,藤草蔓延好似笔下的线条。墙下花坛栽植天竺和翠竹,当然少不了玉兰。只是人家不在花季,没看到花。

香洲是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取名用的是屈原《楚辞》“采芳洲兮杜若”的意思,古时常以香草比喻品行高洁之士。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是榭,船尾是阁,阁上有楼,线条柔和,起伏有致,一座舫就集合了亭台楼阁多种建筑风格。要说江南园林中的不系舟其实还挺多,不过可能拙政园的香洲造型最为美观。

船头的题额也是文徵明书写的,这位才子据说当初还参与过拙政园的设计,难怪到处都有他的题额。

荷风四面亭贴着水面修筑,亭子里有一副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按说四面荷花三面柳好像是山东大明湖的特色,人家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亭子四面环水,岸上栽种着柳树。荷花当然开得差不多了,但是荷叶还很翠绿。

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攒尖方顶,是由廊间小门出入,其余三面采用半墙加半窗的结构,屋顶出檐大,飞檐起翘高,显得飘逸轻灵。特别的是这座水阁不是正南北方向,而是斜四十五度角,凌空架在水上。水阁这种建筑,最适宜夏天观景。亭侧栽植黑松,看松听涛,也是文人雅爱。

也不知是怎么走的,从水阁出来就走到了西花园。我连忙查看了一下地图,发现居然漏了几个小景点。虽然从西花园回来还可以再次查漏补缺,但一时强迫症犯了,还是非得回头先把中花园给走完。反正我们在园林里迷路也不是头一回,这些建筑回环往复,很容易就得走两次回头路的。

得真亭还挺大,一侧有曲廊与其他建筑相接,墙上有一副对联:“松柏有本性,金石见盟心”。大概是为了呼应这副对联,所以亭子周围确实栽植着松柏。

从游廊一直往前走,可以通往小沧浪。这是一处水院,其实和小飞虹离得特别近,可是我们刚才走着走着就很完美地错过了。苏州还有园林名叫沧浪亭,这里可能是借用。

这座建筑应该是阁,面阔三间,南窗北槛,两面临水,外形像房子又像船,说是桥吧也能勉强说得过去,就是完全架在水面上的水阁。小沧浪的对联是文徵明题写的:“茗怀暝起味,书卷静中缘”,看起来这里是品茗的佳处。北宋苏舜钦题阁名“沧浪亭”,有遁世归隐的意思,品茗确实是隐者们常做的事。

嘉实亭是一座小亭子,形状倒不出奇,后背有白墙,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小窗,正好把墙外的景色框在里面,天然就是一幅山水佳画。题额落款“徵明”,但据说并非文徵明的原——而是后人仿其字体重题的。

亭旁就是枇杷园,里面的枇杷树,据说有几株是当年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手植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嘉实亭往东是听雨轩,用曲廊与周围的其他建筑相连。轩前一泓清水,池边栽种芭蕉和翠竹,轩后也有一丛芭蕉。雨打芭蕉,也是一种大自然的乐声。

正好有一个团队在参观,导游引经据典,直说听雨的美妙意境。可惜今天阳光普照,就是偶尔太阳会到云层里躲个清静,也决计下不了雨的。所以,这听雨之妙,我们是领略不到了。

海棠春坞是一座独立小院,书卷式砖额。院内有两株海棠,铺地的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成海棠花纹。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大概要到春天海棠花盛的时候,才会迎来它的高光时刻。

自驾游:苏州拙政园之中花园

8月盛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导游词
都说苏州园林美,但是到底美在哪儿了?
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姑苏城疫情限定回忆游——第一弹
苏州园林——拙政园景点图片介绍
古典园林拙政园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