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仲景心法探源》
前言

《仲景心法探源》丛书,是打造中医理论升级,揭示《伤寒论》《金匮要略》近两千年之谜的医学理论丛书,《金匮》将后续出版。
《伤寒论》是一个多面性的、立体性的医学理论全书,不管你用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去衡量他,他都为你百花齐放,结出好果来。
若用《内经》的尺度来考量他,他仿佛从《内经》生长而出,与《内经》理论紧密相依而不悖。《内经》是揭示天地奥秘的理论全书,《伤寒论》是应用天地奥秘的理论全书,若用天地阴阳运行的理论来考量他,他就是一本天人合一的揭示天地奥秘的理论全书。若用人体的结构来考量他,他就是一个有头有足、有血有肉、有五脏六腑的一个活人,是具有一个人体阴阳气血深度解剖的医学理论全书,他阐明了六经的运行,于三焦的气化作用。
古人在注解《伤寒论》时,总是以六经的标本中,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理论依据,而六气是天地间的不正之气,是没有规律可言的;六经标本中气运行复杂,道理缠绵,使人陷入迷途,不可用。
只有真正的阴阳六气六经正气才有道可循。所以在注释《伤寒论》时,运用了六经脉法主病症,三焦气血分阴阳,合病脉证治的整体医学理论,使《伤寒论》从头至尾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与古人注解大相径庭,因为古人在选择阴阳六气上犯了方向上的错误。可想而知,其医理则难以彰显,其错误不少,又在文中留下了诸多疑案,最特别的是厥阴篇,全篇被推为千古疑案。
在注解此书时,解决的大小疑案及错误近百数以上,古人认为错简缺文一一更正,添加的文章也做了说明。
《伤寒论》文的新发现:
一、《伤寒论》是一个立体性,多面性的经典论文,不但从内容上论述了医学理论,而且从框架结构上也显示了多方面的医学理论,其文章的独特结构与天地阴阳,《内经》及人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他超越了时代,他不但是一本医学理论全书,也是文坛学术之巅峰,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伤寒论》从阴阳五行证明是一个没有错简与缺文的完整的医学理论全书,是一部完整的六经、三焦辩证全书。
三、《伤寒论》从六经脉法辩证至三焦气血阴阳直至脏腑辨证,是万病从表入的医学理论创举及应用。
四、从《伤寒论》的文章结构上,发现了中于阳溜于经,中于阴溜于腑,万病从土化的医学理论。
五、又从三焦气血的应用中发现,病在气分主泄,治法是顺其势而导之,以发汗利水为主。病在血分主藏,治法是随其实而泻之,以攻下清消为主。
六、又发现了《伤寒论》的文章结构的组成,是由阴阳六经三焦的运行规律而构成的。从阴阳而论,文章的第一条是阳证,第二条必是阴证,一条是实证,二条是虚证,除提纲以外,总是以成双成对相配,以三焦而论,上一条是论上焦证,下一条是中焦证,第三条是下焦证,在辨证上以六经为主,在治法上以三焦表中里,上中下为主。
七、《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是以中风、伤寒、温病三足鼎立而行。
八、人体气血运行,深度解剖。
九、六经概论学说。
十、三焦的揭示与运用。
以上十项发现揭示了近两千年以来的医学理论谜底。
本书的出版,从理论上对《伤寒论》探求和发掘,显明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全篇以胃气为主,贯穿始终,在治法上以保护胃气为第一要务,表明了万病从表入,万病从土化的学术思想。
《伤寒论》集病脉证治为一体,运用六经辨证与三焦脉法、气血辨证,以太阳经统六经,以胃气为本,而创造了气血经络、脏腑、病脉证治为一体的整体医学理论,对抗击人类疾病,加强养生长寿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中医传承与天地同寿
自古以来,中医相传,人们认为起源于神农、黄帝、岐伯,不如说他们是对早期中医的认识和总结,是对天机的揭示。中医起源,实与天地同寿,它不只是人类拥有,而动物类均拥有。下面以三个故事为证。
第一个是木匠与蛇的故事。有一位木匠在他人家做工,见一条蛇每天爬到鸡窝吞吃鸡蛋。木匠突发异想,以木头制作成鸡蛋状,欲置蛇于死地。第二日,那条蛇果然吞吃了那枚木蛋。木匠认为蛇必死,故尾随其后。见那条蛇先将身缠于树干,想破碎木蛋,结果未成。蛇下树之后,仍然前行,遇到一种草而食之,其木蛋则化。
第二个是郝万山先生在《伤寒论讲座》中说到的。大象在临产之前,沿河边而上,找到一颗催生树,吃光树叶,第二日产下一象崽。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关于动物的电视节目介绍的。说小象大便干结,便而不出,大象见状,则以鼻子吸水,灌入小象肛门。
以上三个故事说明中医自从有了动物类便已存在,所以说中医中药与天地同寿。中医是神圣的,其奥妙无穷,是世界共有的财富,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伤寒论》以阴阳五行立论,以天地阴阳化人体阴阳,天人合一。又以天地阴阳邪气伤人体阴阳正气而立论于病脉证治,“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汇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二《伤寒论》的框架结构
《伤寒论》以天地阴阳、人体阴阳立论,人体阴阳又以六经为主分阴阳,六经又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又分为三焦,三阳三焦和三阴三焦,三阳三焦主气分,其定位为表中里,三阴三焦主血分,定位上中下。
邪气又分阴阳,风为阳邪,寒为阴邪。“中于阳邪则溜于经,中于阴则溜于腑”,三阳之太阳、阳明二经主三焦气分,其功能是气化运行三焦水液,从九窍皮肤毛孔而出,主泄而不藏。
邪入二阳,病在三焦气分,其性也是泄而不藏,所以在治法上是顺其势而导之,以发汗利水为主要治疗方法,其病易愈。
“中于阳则溜于经”,太阳中风为中于阳,中于阳则行于经,有汗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葛根汤,行于经而流于腑,太阳中风下利,葛根芩连汤。
“中于阴则溜于腑”,太阳伤寒为中于阴,中于阴则行于腑,行腑化热有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行于太阴化寒,三焦水停,有小青龙汤,有苓桂术甘汤等方剂。
三阳之少阳主枢转,枢转气血,枢转胃中津液,为转化血液所用,当胃中缺乏水分而干燥时,又可枢转血中津液为气分所用。
邪入少阳,是因太阳阳明阳气虚弱,不能固护腠理三焦之少阳,病毒携带又二感中风,而入少阳为太少两感。
邪入少阳即入血分,即将三焦气分之病转入三焦血分。三焦气分主泄而不藏,三焦血分主藏而不泄。邪入少阳即易入三阴,入血分,入五脏。
邪入少阳,病在三焦血分五脏,其性也是藏而不泄,在治法是“随其实而泄之”,其治疗方法是,邪在少阳以小柴胡汤枢转气血,和胃气。病在血分,在五脏,则用刺法、灸法、攻下法、清除法等随其实而泻之,其方有白虎、承气、陷胸三类方剂。
少阴主枢转,三阴三焦上中下,少阴枢转交心肾,和阴阳,交和于胃土之中。
三阴经主经血,主五脏,主藏而不泄。
三阳三焦表中里,三阴三焦上中下,六经中病不离中土,土能生万物,也能化万物,土者,万物所归,万病皆从土化,治病求其经,化邪归其土,不要忘记调中土。
三、《伤寒杂病论》脉学
理解《伤寒论》必须以其脉学为基础,故此,我们不得不预先花一些篇幅就《伤寒杂病论》中的脉学做专门的探讨。
脉学自古以来被世人视为高深莫测的医学。有人说,不懂脉学,未入医门。其说虽不尽然,但也体现了脉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中医脉学,仅凭寸、关、尺三寸脉络而断其五脏六腑,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疾病,实为神奇之至。西医科学不能解,称其为巫术,可悲可叹。殊不知这是中医学的特色,是古圣人的创造,是科学无法绝对证实,却是永不改变的真理。
中医脉学的优点在于能预测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提高身体健康,减少经济损失有重大意义。现在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西医所查处的癌症,不是中期,即为晚期。因为仪器只能检查有形的疮结脓肿,而对于气血虚损,气结气郁之症,无法验证。所以只有待到中晚期才能见于仪器之上。一个真正懂得脉学的医生,可以通过脉象所显示的气血运行的虚实判定脏腑的早期疾病。
中医脉学专著很多。医书中也都有脉学的运用,但令学者难以得其要领。脉学的精确运用与病症的准确结合首推《伤寒论》中的脉法。我们只要掌握《伤寒论》中的脉法,就能理解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脉象虽然复杂,总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中。
首先我们将脉学分为两大类,一是浮脉,二是沉脉。在我们理解浮沉二脉后,就知道了脉法的纲领,我们可以将各种脉象与浮脉与沉脉结合起来,进行辨证论治。在脉象中,脉分阴阳,阳脉为浮、大、数、动、滑。阴脉为沉、涩、弱、弦、微。(这是阴阳的典型代表脉象,具体远不止这几种)不论是阳脉还是阴脉都可以与浮沉二脉相结合而为法,这是其一。
其二,是以《伤寒论》中的脉法为主,并运用论中的病脉证治相结合的方法,将脉学展现出来。如此一来,我们学会了脉法,也就学会了辨证论治。
脉法部位,在手腕处,以中指定高骨,食指与无名指自然落下,此为寸、关、尺三部,左右一样。左手寸关尺主心肝肾,右手寸关尺主肺脾肾。寸关尺三部脉又分主三焦。寸主上焦,关主中焦,尺主下焦;左主左,右主右,左右相同主中焦。
脉有三部九侯。三部乃寸关尺。三部每一部脉又分为浮、中、沉三候,一部三候,三部九侯。
浮脉信手可得,即为浮(用力为两粒黄豆重);稍稍用力,即为中(用力为六粒黄豆重);按之伏骨,即为沉(用力为十二粒黄豆重)。
脉取过之与不及。阳脉为有余,为过之;阴脉为不足,为不及。也就是说,正常人六脉相同,若六脉中有一脉不同,则为病脉。例如,左寸脉浮,为心脉过之,右寸脉浮,为肺脉过之。在治疗上是左寸脉浮,表之而愈;右寸脉浮,下之而痊。若双寸脉微,为不及,为阳气虚,为大气下陷。治疗必用升陷汤,升发大气。(此升陷汤不是《伤寒论》中的经方,乃是张锡纯在医学领域的一项发明创造。其意是讲,凡见双寸脉微,双寸脉无,则为大气下陷,就要用升陷汤升补大气。此发明在临床上有根本上的指导意义。)双关脉浮,大黄黄连泻心汤。脉双弦为寒,偏弦为饮。
脉象有神、无神。这也是我们应当首先了解的。脉以胃气为本。胃气统帅六脉。六脉有濡缓之象谓之有神;若缺气少血,脉象坚硬,按之不易(不改变),为真脏脉现。以肝脏为例,肝脉主弦,肝脉弦而濡,为无病;肝脉弦浮,为肝受风寒;肝脉弦细如丝,如刀锋,按之不易,为肝胆真脉,为重病,为死症。脉有根、无根断生死。根者,肾气为脉之根本。有肾脉则为有根,无肾脉则为无根。脉无根,病为难治。
以上是脉学需要掌握的几个主要问题。概言之,一是脉法的定位;二是三部九侯;三是脉取过之与不及;四是脉有神有根。这是学脉学之前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
下面我们以《伤寒杂病论》脉学为准,以病脉证治为基础来阐明脉法的诊断运用。
1、《伤寒论》脉学
浮脉,浮脉主病在表,浮脉,轻按即得,主阳气浮于外,各种病脉都是正邪相搏的结果。
太阳病脉学
1、浮缓脉,浮为病在表,缓为虚,缓脉慢于平脉,脉浮缓名为中风。风为虚邪,即浮主虚。风也为阳邪,浮为阳脉,阴主闭,阳主开。风邪伤表,正邪相搏,卫气虚,营气弱。卫阳外浮,而毛孔大开,外卫不固,则阴弱自汗,所以脉浮而缓,属桂枝汤证。
2、脉浮紧,浮主表,紧主寒。紧脉至数难分,犹如转索,快到数不清的地步,“阴阳脉俱紧者,名曰伤寒”脉紧,病情也紧急。浑身疼痛,恶寒而喘,无汗是麻黄汤证,此为疫寒之毒邪伤人,正邪相搏,脉现紧急。在没有疫气传播的平常日,是没有这种紧急之象的。一般的风寒感冒,虽也有头痛、恶风、恶寒、有汗、无汗之证,都比较轻微,脉也不会有弦急之状。一般六天七天可以自愈。轻微感冒,一般也不发热,若有发热者,其病必重。愈期也为六天七天,重则半月。
伤寒脉紧,紧为寒,寒为实邪,为阴邪。阴邪主闭塞,寒邪中人,闭塞毛孔,直逼阳热之正气,向内收缩,寒邪所到之处,则疼痛难忍;大气不能运转宣发于外,所以无汗;阳热被逼于内郁而为喘。必用大力之麻黄汤发其汗,开其表,宣其气,而驱其邪。
脉数急若烦躁,其病为进,一息七至(80-100次/分)。
脉微缓安静,为欲愈,正常60-80/次分,120次以上为急脉。
脉数而急,表示邪气盛,正气虚,其人烦躁。脉缓,人安静,表示邪气已退,为欲愈。一息9-10次为急脉。
脉促。促脉主虚,促为急促,急促中有缓,促多缓少,为促脉,为心律不齐,时快时慢,也为心力不济而产生的脉象。产生促脉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伤寒论》第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此乃因下之后,胃虚,表邪结于胸胁,心无所养,心气虚,心中危急,心跳加速,所以脉象急促,时有缓者,心急速跳动后,气衰,则脉缓,缓过气来,脉又急促。
二是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产生促脉,但这种促脉缓下来以后就不再急促。
三是久病体虚之人也会产生促脉。时急时缓,身体虚极,心烦不安,气出不匀,为重病虚脱,心力不及之促脉。
纯阴为水,纯阳为火,如火在水中,脉现紧急急促,桂枝去芍药汤为纯阳之方,治三焦纯阴结。
脉浮而大,主气血双虚,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浮大之脉按之无力。太阳病有此脉,风湿关节炎也有此脉。脉浮而大,浮则为风,风伤血脉而化热,发热自汗,小便数,三焦津液被劫。阴不济阳,心中烦躁,而微恶寒,津不养血,血干枯而不养筋,气血双虚,两胫拘急,不可发汗,重用芍药六十克、甘草三十克,以缓其胫拘急。
脉洪大,洪大之脉,有虚有实。脉洪大无热证者,为虚证,是桂枝证;脉洪大有烦热,口渴证者,为实证,为白虎汤证。桂枝汤、白虎汤为阴阳寒热对偶之方。
洪为热,大为虚。为实中有虚,所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寸脉浮数,尺中脉微,此为里虚,不可发汗,须待表里实,津液自和,自汗出愈。
寸脉浮紧,尺中迟,为营气不足,血少,不可发汗。
脉浮而数,无心烦口渴证,可用麻黄汤发汗。
脉微细而振寒,此内外俱虚,微为阳虚,细为血虚,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
脉沉微,身无大热有小热,此为阳气虚,干姜附子汤。
脉沉迟,身疼痛,沉为在里,迟为寒,桂枝加人参汤主之。
脉沉紧为寒邪入里,心下逆满水气停,起则头眩,卧则安,苓桂术甘汤。
发热头痛脉反沉,当救其里,四逆汤。
脉阴阳俱停,细细寻按,阳脉先出,汗之而解,阴脉先出,下之而痊。汗出必振栗,战汗而解。阳脉先出为内外俱虚,阴脉先出内有食积,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阳脉涩,阴脉弦,此为肝木克土之象。阳脉涩为气血虚少,邪结在胸,阴脉弦,为邪气已入脏腑,法当腹中急痛,此种脉象一般属于肝病。有阳脉微,阴脉弦,阳脉沉,阴脉弦,这都是肝木克土之象,为阳气虚不能治水,寒气盛水气凝结。
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为肝气盛,刺期门。
形作伤寒,脉浮而弱,弱者必渴,弱者发热,不能辛温解表,宜用小剂白虎人参汤加玄参、麦冬。
脉微而数,里有热,脉浮而弱,脉微而数,这两条脉法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实为寒热难辨之脉象,要牢记此二脉法。
脉数,数主热,其吃的多,饿的快,为消谷引食,为实热,若消化不良,胃中虚冷而呕吐,为虚热,以证断数脉之虚实。
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颈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
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难治,不可攻。
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一息六至则为数,动脉如豆,按之不易,为邪气集结,胸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风寒邪气入少阳三焦,少阳三焦主气血,或在气,或在血,或在气血,必然结胸,其证多变。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结胸证是风寒邪气入里,转杂证的开端。风寒邪气入里,结胸不结胸又是转不转为杂证的见证。若不结胸,里虚脉促,是邪气入土而化,为欲愈,若结胸证现,邪气贯行三焦,少阳连及脏腑而为复杂多变,脉浮者,浮主表,主上焦,这就是脉浮者必结胸,脉紧,紧入里,气上行,必咽痛,脉弦者,邪入少阳,少阳脉主弦,两胁拘急,少阳气郁,肝气不顺,头汗出,身必发黄。脉细数,细主血虚,数主胃有热,病在阳明,气上冲入脑,头痛未止。脉沉紧,沉为在里,紧为寒,寒邪在肝胃,必欲呕;脉沉滑者,沉主在里,滑主郁积。滑脉都主实证,脉沉滑者,协热利,寒邪入里化热,更阻胃热而下利,此为协热利;脉浮滑者,浮为风,风邪伤血而化热,热入血分必伤血,滑者热郁血中,浮滑之脉,热伤血脉,必下血。若有结胸,小陷胸汤主之。无结胸证,白虎汤主之。
脉结代主气血郁结,缺气少血,血脉动中有止,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止有定数,名曰结;止无定数,名曰代,总称为结代脉。脉结代,气血虚少而郁结,复脉汤主之。
阳明病脉学
阳明中风脉象,脉弦浮大而短气,浮弦之脉主少阳胆气,浮大主表气虚,短气主里实,此为阳明中风,涉及少阳胆气,木克土之象,少阳不枢,三焦水停,腹满而短气。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
脉浮发热,口鼻干燥,能食者则衄,为热伤血脉。
寸缓关浮尺弱,弱者必渴,缓主脾胃,关脉独浮,主脾胃有热,不恶寒而渴,阳明主热,热能消食,十日不大便,无所苦;小便数,大便硬,此为阳明病,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下窍不利,中气不运,饮水多,必腹胀难消。渴者五苓散,发肠胃之汗,利其大小便。
阳明病,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浮为阳气浮于外,芤为阴血虚于内,阴阳两虚,胃气不运,不能宣发于三焦血脉之中,胃气郁而生热,又不能供养气血,其阳则绝。
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大承气汤。
脉浮数,也有可下证,病七、八日发热不解,一经传尽,发热不解,无表里证,可下之。下后数不解,合热、消谷、善饥,六、七日不大便,有淤血,抵挡汤主之。这一条是对发热不解的辩证论治,是治久热不退的大法。
少阳病脉学
少阳脉,脉弦细。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太阴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病没有主病之脉,以证为主,伤寒脉浮而缓,缓为脾脉,脾主四肢,手足自温,系在太阴,若没有手足自温就不属太阴,而属伤寒变证脉象。
太阴病本无主病脉法,均以其他脉学为准。
少阴病脉学
少阴病脉,脉微细,但欲寐。
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厥阴病脉学
厥阴病,无主病脉,所用脉法皆太阳病伤寒中风脉法。
伤寒脉迟,手足厥逆可炙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厥,当归四逆汤主之。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为未止,脉微弱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诸脉得数动微弱,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干,腹中干,胃燥而烦。
浮脉大,大便硬为实证,汗出而解,脉浮当以汗解。
脉浮大,下利者为大逆,为阴阳俱亡,脉滑而迟者,内实,利未止,当下之,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大承气汤。
 
2、《金匮要略》脉学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
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以饮食消息之,能食为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中风脉法
中风之脉,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微数之脉,热在血中。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邪从虚而入),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寸口脉迟而缓,迟者为寒,缓者为虚,荣缓则亡血,卫缓则中风,邪气中经,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胸满而短气。
血痹虚痨
男子脉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急虚芤迟。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肺痞肺痈
咳即心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在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凝滞。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上气虚,大气下陷,胸痹而痛,病责其虚。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是阴弦气上冲之故也。
脉平,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实也,当下之。
腹满寒疝
胃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实者可下之,虚者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当啬啬恶寒。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绕脐痛,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
脉紧头痛,腹中有宿食不化。
五脏真脉
肺真脉,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真脉,浮之弱,按之如索,如琴弦,如刀锋,不现至数,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真脉,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急者死。邪哭魂魄不安,血气少也。心气虚,人则畏,阴气病者为癫,阳气病者为狂。
脾真脉,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肾真脉,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如尺中者死。
三焦竭部。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运转,不能消谷,故噫耳。下焦气竭,即遗尿失便,其气与中焦不合,不能自禁制。不需治,久则愈。热在上焦者,因咳而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尿血。亦令淋病或大便秘结不通。大肠有寒,多便溏,有热者,便肠垢痰涎;小肠有寒,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诸积大法
积者脏病也,终不移;紧者腑病,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处,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痰饮咳嗽
脉双弦者寒,脉偏弦者饮,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有寒饮,当下其寒。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十枣汤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痨。虚则卫气不足,痨则荣气竭。这就是脉象根据病证而用。常用浮主病在表,尺主寒。今浮主虚,迟主痨,为虚劳,虚劳之病,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营卫气竭,必有表证,是表虚不固,而受风寒二邪所侵。也即是说,极虚之人,风也害之,寒也害之,缺乏免疫力,脉浮而迟,仍是寒邪在表,与浮为虚,迟为寒,相转通。这就是脉法的变通运用。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这是消渴的一组症状,是肠胃干燥,阴不济阳,阳浮于外而脉浮,此肠胃干燥,小便不利,宜利小便而发肠胃之汗,服药后,多饮开水,汗出而愈。
水气病
风水其脉自浮,骨节痛恶风。皮水脉浮,外证附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腹如鼓,发汗;正水,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脉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隐疹,气强则为水,难俯仰。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寸口脉浮数而涩,法当亡血。涩主血少,涩主有宿食,涩主汗出不彻,涩主气血郁滞。
诸脉浮数乘腑,诸脉沉迟为乘脏。
寸口脉,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
寸口脉,诸浮为在表,诸沉为在里,诸数为在腑,诸迟为在脏。
肾脉主沉,肝脉主弦,心脉主洪,肺脉主浮。
脉有六贼脉,弦、紧、浮、滑、沉、涩,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
《伤寒论》脉法是以病脉证治为一体的脉学大法。其义准确,字字精切,用法得当,以免后学者坠入云雾。
以上内容中,包括本人注解。笔者尝试就某些历来争论之处,提出个人见解,如促脉。
我们只要掌握论中脉法,在辩证时就能掌握病证的寒热虚实之变化,为病脉证治打下良好基础。

三焦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人体是由三焦气分和脏腑血分而构成的营卫之气。营卫之气相和则无病,营卫之气不和则为有病。
何谓三焦?关于三焦的起源形成、分布,在唐荣川《医学全书》中,已有比较详尽的描述。他在《伤寒论浅注》开篇讲到,三焦,即人身之油膜,西医名为连网,乃行水之路道。《内经》所谓“三焦者,决渎之关,水道出焉。”盖水之道路,全在三焦油膜之中。凡人饮水入胃,胃之通体有微丝管将水散出,走入油膜。其能散者,肺气布之也,故肺为水之上源。水散入油膜,走入膀胱,凡水在连网中,皆被火蒸而化为气,气化不尽者,则渗入膀胱。
这是三焦布道之大略。三焦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有表中里,上中下。要论三焦,我们还得从血液谈起。人体之血液的运行,是通过五脏的功能调整,通过动脉血管的输出,又通过静脉血管的回收,再进入五脏而进行不止息的循环。血管由粗变细,直至毛细血管,也就是说,血液是由五脏和血管的输送运行而濡养皮肤毫毛,经络脏腑,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
由此可见,血液在人体的运行方式,是以管状式的、密集网络式的运行方式将血液运送至人体全身。血液的循环特征是藏而不泄,所以血液受病,是郁结证,结而不散,治用活血、化瘀、散结、针刺为法,随其实而泄之。
现在我们来看三焦。人体除了五脏血管之外,就是三焦。三焦包括六腑、九窍、肌肉、腠理、脏腑膈膜,以及血管之间、骨关节之间、皮肤毫毛之间的膈膜,以上都是三焦所属范围。郝万山先生在《伤寒论讲座》中有云:“人身处处有三焦,人身无处不三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九窍者,为水注之气。”九窍为布水气之门,三焦的气化功能是泄而不藏。凡饮水入胃,均入三焦气化,由毛孔九窍而出,所以名为泄而不藏。三焦受病,治疗方法以解表、发汗、利水为法,其病易愈,为顺其势而导之。
三焦气化,气是统帅一切的。三焦气化是凭借这胃功能的热能而气化水液的。三焦有气化、代谢、转换的功能。胃中津液通过三焦气化,出表而为汗,入腑而为津,入脏则为血。
水无气不治,血无气不行。三焦气化主宰着人体所有功能。水与气是相互转换的,水能化气,气能化水,水气是同一物体的转换,其转换的动力就是胃中热能。胃中热能虚弱,则三焦水道不治。“上焦不治,水泛高原(肺气),中焦不治,水留中脘(腹胀),下焦不治,水乱二便。”
三焦治水,泄而不藏。也就是说,三焦气化水液的功能是不断地吸收和宣发调节水液从毛孔九窍而出。三焦正是通过这种泄而不藏的方式来营养、保护、维持、修复人体生命的各种功能。此外,三焦气化之功能也可以通过汗血之间的转换关系表现出来。
汗出于三焦气化,血统于脏腑脉络,汗血本为同源,同源于胃中津液,可以借用少阳枢转的机能相互补充。当血液减少时,通过三焦气化,津液可以补充血液;津液缺少时,血中水分也可补充津液。血液、津液是一种互补互助的关系。三焦与脏腑是一种互相调节的协作关系。所以,饮水入胃既能补充津液,又能补充血液。
《伤寒论》全文都贯穿着三焦的气化运转。从辩证论治上,以三阳三焦表中里,三阴三焦上中下立法、辩证、处方。全文380条以三焦气化运行的规律(表中里),从气分到血分达脏腑。这也是邪气中人的运行途径。所以六经分为正传和邪传。六经分为三阳、三阴。邪气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阴则溜于腑。三焦气分为阳,五脏血分为阴。经文从桂枝汤、麻黄汤到葛根汤,就是中于阳、行于经的例证。从小柴胡汤到大柴胡汤、小建中汤等则是中于阴、溜于腑的例证。
小柴胡汤是邪气由三焦气分转入五脏血分的转枢和谐之方。最能代表三焦、少阳和谐枢转之功能。
现在我们来看看小柴胡汤证的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我们的前辈将它注成,伤寒如此,中风亦如此,或注成,不论伤寒还是中风。两种注法,大同小异。然而,这是错误的。
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关键问题是,中风伤寒是三焦气分证,是邪中于阳。而小柴胡汤条文是邪中于阴,这是经文转向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本条文的精髓核心。
他们将这个五六日抹掉了,认为小柴胡汤条文中,五六日,六七日,四五日,都是无关紧要,其实并非如此。伤寒六七日,是指病邪已传到另一经,是传变的依据,是病传于阴的根据。
现在我们来注解原文,伤寒五六日,是邪气传六经,将尽之时,也是邪气入厥阴之时,按照正常人来讲,五六日邪气已衰,正气将复,在七日阳气来复之时,其病将愈。可今天这个伤寒五六日则有所不同,反二感中风,往来寒热,这为什么二感中风呢?下面97条讲的很清楚,为96条的注释文。97条讲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也就是说,病人是身体虚弱,阴阳俱虚,正邪相搏,正不胜邪,血弱气尽,病毒携带。三焦阳卫不固,腠理开,邪气乘虚而入,中风于五六日,三阴之经。
五六日中风于厥阴而行于少阳,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则往来寒热,既正气来则发热,邪气来则恶寒,正邪分争往来,所以往来寒热,这个往来寒热,是邪结于少阳,休作有时,形似疟,不是厥阴证的寒热相争,无休止之时,往来寒热也是三焦少阳主气化转换功能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三焦、少阳、气分转血分、正邪相搏、寒热相争的结果。
伤寒五六日,中风于三阴,邪气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少阳,正邪纷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中于阴则行于腑,默默不欲食,是病在厥阴,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在少阳,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在胃中作渴,或在中焦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三焦不治水,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三焦气虚口不渴,身发微热,或伤上焦肺气而咳。三焦少阳,气血津液,三者变化,诸多变证,外涉于表,中涉于血,里涉于脏腑。表中里,三焦少阳之变化,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和解之方,是三焦少阳气血转换之方,既有表证,也有里证,有气病,也有血病,有三焦气化之证,也有少阳脏腑血液之证,所主范围甚广。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三焦气化,泄而不藏。五脏血液藏而不泄。三焦受病,证状以表中里划分,以有汗、无汗、发热、恶寒等为辩证。三焦受病的特点是,三焦不能气化水液,造成水液泄漏和水停三焦之表证。水液泄漏为自汗,治用桂枝汤;水液闭藏为无汗,治用麻黄汤;水停营卫,胃中有热,有大青龙汤;水停心下,表里皆寒,有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水停下焦,为里证,有五苓散,茯苓甘草汤。总以发汗,利水为法,泄邪气而宣发正气。
五脏血液,藏而不泄,所以血液五脏受病,藏而不泄,多为聚结证,有结胸,有脏结,有少腹急结,也是以三焦划分的,分为上中下三焦,在治疗上,有针刺出血,有衄血自愈,病在上焦,有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病在中焦,有三承气汤,病在下焦,有桃仁承气汤,抵挡汤,五苓散等等。
三焦少阳气血热证,有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竹叶石膏汤等,以清气分血分之热为主,以疗温病之方(温病的特征是气血同病,病则发热身重)。
《伤寒论》经文,我们从宏观上来讲,治病处方,共分三大类,一是三焦气分,表中里,发汗利水之方,二是脏腑血分,攻坚散结,和解之方,三是气血合病的温病,除热去实之方。
以三阴三阳六病为纲,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立法,立辩证论治之大纲,树理法方药之楷模。
六经概述

六经在《伤寒论》中贯穿始终。《伤寒论》以六经病证结合脉法并治法,在医学中形成了病、脉、证、治的疾病整体学说,为后人开辟了医学大道,成为医者治疗疾病的医学准绳。
六经分为三阳三阴。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经,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经。六经在三焦中的运行简而言之,三阳主三焦气分,三阴主三焦血分及五脏。
六经在人体承担着运行气血、修复、维护、供养五脏六腑及人体整体功能的责任。日夜循环,周而复始,永不止息。
六经有正气相传与邪气相传之分。正气相传周而复始,永不止息。邪气相传有一传,有二传,无三传。一传周期为六日,二传为十二日,十三日则为过经。经文提纲第十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就是告诉我们病有二传,无三传。若十三日不愈则再不传经,或入脏,或入腑,或气血结聚一处。
有人说,病不是依经依次而传,经文中也有直中、并病与合病之说,人们却不知其所以然。病邪本是六经依次而传,但为什么不是一天太阳病,二天阳明病,三天少阳病……?其原因有二。一是人体六经各有虚实;二是邪气趁虚而入,是其本性,人体六经哪一经虚,哪一经则受病。阳气充足之经络则不受病,不受病并不等于病邪没有通过此经。本经少阳篇第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为三阴不受邪”,这就是告诉我们,病邪在六经是依次而传,今三阴不受邪,并不等于邪气没有从三阴经通过。
关于直中、并病与合病,都是由于病毒携带,二感风寒所致,如风家、喘家、素有之证等。身体强壮,六经经气旺盛之人,邪气若不攻破第一道太阳卫气之屏障,是无法伤害其他经络的。
六经各有所主,又合而用之。太阳经主一身之卫气,主六经之阳气,主三焦之气化,是保护人体的外卫,是防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太阳为表,其病在表。
阳明经是运送和宣发胃中热能与太阳之卫气相合,而同主三焦气化的运行。胃主和,和气血,和阴阳,其功能是泄而不藏,主人体整体功能的新陈代谢。阳明为腑,胃主里,其病在里。太阳阳明为三焦气分之表里。
少阳经主枢转,枢转三焦气分,枢转津液入血分,为五脏提供血液及各种营养物质。少阳经有强大的转换功能,可以使气血互补,得阴阳造化之机,促使阴阳平衡。邪入少阳便由三焦气分转入少阳血分,而传及脏腑,所以少阳之为病则变化多端。或在三阴上中下,或在三阳表中里。
“太阴经,虽属脾,肺也属焉,该于经气之中。”(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肺主气,主皮肤毫毛,主降。脾主精液,主升。一升一降,外合太阳、阳明二气,而为六经之宗气。太阳、阳明、肺气,三气合一而形成人身大气之运转。太阴肺气内合阳明之胃气而生津化液,为五脏六腑提供精气血等各种营养;外合太阳之卫气,形成护卫人体全身之大气,成为防御和抵抗疾病的第一道屏障。此一表一里,阴阳相和,营卫相通,大气运转,六经相通,成为一个完整的,赋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太阴经,布水道,主布三焦之水道。太阴病,三焦水道受阻,“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此以伤中阳之气,三焦水停而为病。
太阴为正阴,正阴而无阳,所以太阴病自利而不渴。
少阴经主枢转,枢转水火交心肾,阴阳相济人自安。少阴心,阳之根,心火不灭自有神。少阴心主气血,气血畅通心自平。少阴肾,和阴阳,阴阳相和精气生,心肾相交自安神。
少阴时,阳自生,阳生阴长生精神。“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乃中阳被伤,阴气独存。少阴病,阳为贵,胃中有阳无阳,决定生死进退。少阴时,阳气生,自利而渴属少阴。
厥阴经,属肝经,肝主血脉又主筋。厥阴经,阴之极,阴尽阳生,是阴阳循环之大道。肝与胆,脏腑相连,肝胆相照,阴阳同行,是顺接阴阳之道路。阴之尽,阳之生,阴阳相接在肝经(在手十指与足十趾阴阳交接之处)。厥阴病,肝胆病,阴阳相争,寒热交错,“厥深热也深,厥微热也微”。厥冷而下利,发热则利止,阴阳顺接病自愈。厥阴之为病是阴阳相争,自利、消渴属厥阴。
三阴病,都伤胃,都下利,腹中痛。三阴病,阳为贵,有阳无阳决进退。
以上四项内容是学习和运用《伤寒论》之前,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一、辩太阳病脉证治
 
三焦气分
《伤寒论》以阴阳运行的规律开始立论。首先是以人体阴阳定位。人体阴阳就是三焦气分与少阳血分。三焦气分主泄而不藏,为太阳、阳明气化水液的场所,主阳气,主气化。太阳中风伤寒,邪气入三焦气分,为邪入人体阳位。邪在气分为泄而不藏,所以病在三焦气分易治易愈,用发汗、利水、吐下法,顺气势而导之,开门放贼,驱邪外出,治疗得当,可覆杯而愈。
三焦血分
邪入少阳,便入血分。邪入血分,是因气血不足,不能抗邪于外而入血分。邪入血分,邪入少阳则为两感病邪,也为太阳少阳并病,为太少两感。血分脏腑,主藏而不泄。邪入血分,则侵害脏腑。寒热邪气,易郁、易阻、易停滞,藏而不泄,其病难愈,必借少阳枢转,和阴阳,又配灸法、刺法或攻下清除法,随其实而泄之。
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阴则溜于府
《伤寒论》经文,全身是宝,它是立体性的,多面性的,展示了它的医学理论,不仅从经文内容上构筑了六经脉法,三焦气血的理论学说,而且从框架结构上也构筑了外因邪气传变理论,与三焦学说,与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阴则溜于府的传变规律。何为中阳溜经,中阴溜府呢?我们不能从文章内容里去找,只有从框架结构上去找。这真是闻所未闻。文章的框架结构上也有理论依据,这就是伤寒经文的独特之处,古人说经文有错简丢失。是不完全成确的。从文章的阴阳结构和框架结构上看,伤寒论是一本完整保留下来的经典著作。后人略有添加,从文风上都能看出。比如炙甘草汤后的结代脉解条文就是后人所加。
我们先看中于阳则溜于经,经文的第十二条桂枝汤证,就是中风,风为阳邪,阳邪中人,则为中于阳,中于阳则溜于经,是如何运行的呢?我们再看经文的十二,十三条,是桂枝汤的姊妹条文。第十四条,太阳病,项痛强几几者,就是太阳病阳邪传经的启示条文。反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范围。而在桂枝证上多了项背强几几一证,是病已传经,必用行经之药,所以桂枝汤加葛根,仍命名桂枝加葛根汤。
  实际上,中于阳不止溜于经,而更行于府,因为万病从土化,任何病也离不开中府。这就是以胃气为本的中心论,二十八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十九条的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都是入府之方,再看葛根汤是风邪入经为主证。项痛强几几无汗。其实仍是桂枝中风证,只不过是入经以后,又无汗,所以于桂枝汤中加葛根麻黄。以葛根汤命名者,主要是要突出其病在筋,在上焦的主要特点。葛根汤后又是葛根加半夏汤,以治病入中焦而呕吐。接着又是葛根芩连汤,以治病在下焦而下利,从框架结构上,短短三方,不但显现了阳邪行经入府的传变。更加应用了三焦表中里,上中下的理论学说。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中于阴则溜于府的结构运用。第三十五条麻黄汤证,就是伤寒,寒者阴也。伤寒就是中于阴邪,为什么说中于阴则溜于府,难道它就不行于经,不是这样的,是为寒邪凛列。它象一张大网,从太阳之表直逼营卫之里,是一伤营卫二伤经络三伤骨节四伤太阴,所以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如若不伤经络,其脉当不浮紧。浮紧之脉就是寒伤经。经脉僵直而紧急。正因为寒邪伤了人体外躯体。而直入藏府。这就为中于阴则溜于府。这是理论。我们现在来看中于阴则溜于府的框架结构。麻黄汤后紧接着就是大青龙汤,是治疗表证兼有府热证的方剂。这表明阴寒之邪已入府化热。接着又是小青龙汤,是病入太阴之府(肺)化寒而水停心下。后面又有入太阴府化热而用辛凉解表的麻杏石甘汤。阴邪入府,变证多多,有桂枝甘草汤,苓桂剂之列。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茯苓四逆汤,五苓散,调胃承气汤等等。都是中于阴则溜于府的方证。
 
 
少阳的枢转功能
太少两感中风证,病入血分与气分。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伤脏腑,寒热往来邪结胸,胸邪苦满不欲食,脏腑相连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作呕,气分血分有枢转,脏腑相连经相传,正邪纷争寒热结,热在血中与脏腑,气血脏病为两感,证有万变说不完。心烦喜呕少阳证,心烦而渴胃中干,胁下痞硬心下悸,水停心下便不利,或渴或咳身有热,太少两感柴胡证,但见一证不悉具,柴芩参夏枣姜草(小柴胡汤),太少两感阳明结,腹中急痛脉弦涩,小柴加桂覆杯愈,少腹卒痛加黄芩,足前六两能救急,胸中苦满腹中痛,又加芍药三两中,太少两感传阳明,心下急痛呕不止,郁郁微烦大柴汤,柴芩枳夏芍姜枣,大黄一味少不了。
十三日病不解,过经谵语发潮热,病入胃腑化实证,调胃承气主谵语。
太少两感血结证,热结膀胱其人狂,凡属急结气血病,若有表证不可攻,表解乃可攻少腹,气血急结桃仁汤。胸满烦惊发谵语,一身尽重难转侧,三焦水停经腑伤,柴胡龙骨牡蛎汤,柴参姜枣龙牡铅,桂苓半夏大黄煎。太少两感伤寒证,首伤肝脏与血分,肝木克土腹满胀,阳明内结谵语生,藏而不泄刺期门。
肝乘肺经又克土,肺虚发热啬恶寒,土不治水腹必满,大渴欲饮脾胃伤,脏血为为病藏不泄,随实而泻刺期门。肝病木气旺,肝木克土,必然之理,名曰纵;肝木辱金,名曰横。两感携带病毒证,伤肝伤脾又伤胃,反辱肺金,阻塞水道,发热恶寒口大渴,两感病毒,入里化热,肝木克土,胃中干燥。
肝属木,木生风,最忌火攻。火攻大热入胃中,胃中干,水枯竭,烦躁,中气下陷,大便已,头卓然而痛,足心热,谷气下流。
火攻太阴入肺脾,邪风被火热伤血,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身体枯燥而烦。肝受寒,用火攻必惊狂,起卧不安,桂枝龙骨牡蛎救逆汤。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也不可用辛温解表,因火为邪,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经,血难复也。
脉微而沉,其人发狂,热在下焦膀胱。太阳随经,郁热在里,为血结,抵挡汤主之。
身黄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挡汤。
太少两感,也有中风与伤寒。病在脏腑与血分,中风伤血,随经走膀胱,热注膀胱血腑伤;伤寒,伤肝脏与气血,肝与血受病,焦骨伤经血难复,外寒内热要分明,肝木克土又辱金,血瘀水阻气也凝,肝脏血筋主收藏,为藏而不泄,在治疗上用刺期门、大椎、肝俞、肺俞或局部疼痛处放血,配以活血化瘀攻下法,随其实而泻之。
太阳病,有结胸,有脏结,这是太阳病下篇,也是太阳病第三篇,这是《伤寒论》经文的精髓,也是本文的中心重点区。这是太阳与少阳并病,是太阳伤寒传入少阳,由少阳枢转而入血脉,入脏腑的病证表现。
真正的少阳病脉证篇只有十条提纲,而无下文。注家至今不晓其意。本篇出方,也不过仅仅一个小柴胡汤而已,但重点强调了少阳病不可汗、吐下、温针,若违禁则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这个坏病是什么?坏在哪里?坏脏腑,坏肝脏。肝胆相连,都有坏的可能。肝木克脾土,若肝坏,脾也难逃其咎。通个诊断,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这是少阳篇的重中之重。
真正少阳篇的内容在哪里?少阳主枢转,枢转三焦气水,与血脉相通,又与脏腑相连。《伤寒论》之精髓恰在于少阳主枢转,变化多端,在气,在血,在脏,在腑,无所不至。少阳主三焦气化,是从太阳之表到少阳之中,入脏腑之里。少阳篇的真正内容从94、95两条的小柴胡汤开始,其内容涉及少阳枢转的功能。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乃少阳的枢转功能所产生。胁下硬满,是寒热结胸结在太阳三焦气化与少阳三焦血分。少阳胆腑,主气在胸胁。干呕不能食或默默不欲食,其寒邪已涉于肝与胃。肝胃不和,心烦喜呕,或病在上不在中,胸中烦而不呕;或病在中,有热而作渴;或病在中,有寒而腹中痛;或邪结少阳,胁下痞硬;或热在里,伤津血,血不养心而心下悸,小便不利;或热不在里而不渴,热外发而身有微热;或伤肺气而咳者,这都是少阳枢转的小柴胡汤证。这就说明,少阳枢转无所不通,无处不到。邪入少阳,变化无穷。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结胸证
病有结胸,有脏结,有热入血室,此乃太阳转入少阳,少阳转入脏腑而形成的。太少两感热在里,在血分脏腑里。
其实结胸证已经涉至脏腑,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寸脉浮主有太阳表证,关脉沉,关脉主肝胃,其关脉沉,说明病已到肝胃。寸脉浮,关脉沉,已说明太阳阳气不足,不能护卫全身而浮于上焦,其肝胃已到不和的地步。
脏结乃脏气损坏至有形地步,西医可用仪器检测到。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或胁下有痞块不移,或脏器肿大,舌上胎滑津液多,水停三焦,肚腹胀大,病人胁下素有痞块,是脏腑病变在先。今太阳之伤寒传入肝筋,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经,随肝筋而结积,此名脏结,为死证。所以,脏结在西医所诊断下通常不是中期就是晚期。
结胸证是太阳伤寒传入少阳的典型症状,为太少两感虚证,为小柴胡汤证。大陷胸汤证是太阳少阳并病,寒实结于胸胁的寒热互结实证。结胸证病发于阳,则为结胸,病发于阴,结于胁下则为痞。
结胸又分中风与伤寒,也就是说,分阳邪和阴邪。风入少阳结胸者,项也强,如柔痉状,这就是说,风为阳邪,中于阳则溜于经,溜于经则项也强,如柔痉状,角弓反张,筋挛拘急,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大陷胸丸方是治疗胸胁疼痛,角弓反张的结胸证。大黄葶硝杏甘遂,取下为效。
阴邪即寒,中于阴则溜于腑。太阳伤寒入少阳,脉浮而动数,浮为有表证,动为痛,微有结聚,数为热,动数变迟,寒邪入里,膈内拒痛,行于腑,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此为大陷胸汤证。大陷胸汤证有寒热结胸,有气血凝结在三焦阳明,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为三焦大腹停水证。大陷胸汤主之,大黄,芒硝,甘遂。
小结胸证,正在心下,也是气血凝聚,不在胃中,脉浮滑为热在血分,为风邪所害。小陷胸汤主之,黄连、半夏、瓜蒌实。
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属于太阳),眩冒(属于少阳),大气下陷,时入结胸,胸如有重物压之,三焦水停,心下痞硬,血瘀阻滞,肝血瘀滞,头晕目眩,大气下陷,脑血不足,慎不可汗,血主收藏,肝主藏而不泄,慎不可汗,发汗汗出,则更伤津伤血。血枯竭,浓度增高,肝血不运,少阳不枢,阳明内结,谵语不止。
热入血室,血主藏而不泄,不可发汗,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脉弦谵语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经水时断,此为热入血室,气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此说明小柴胡汤是治疗热入血室之主方。
热入血室,偏于风邪,气血双结,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小柴胡汤加桂枝汤。
热入血室,偏于寒邪,胸胁满,气血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往来寒热,心烦,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热入血室之开结良方。蔡长福在治疗乳腺疾病时,病人乳核结痛,左乳房有多个结核,硬痛难忍,蔡老运用柴桂干姜汤加逍遥散、川芎,服用五剂,十天为一个疗程,一切症状消失。
结痞证
太阳痞证,痞证分水痞和气痞。若心下满,硬满而痛,为气血结胸。但满而不痛,按之硬,为水痞,按之自濡为气痞。
结胸证硬满而痛,为寒热结在血中。
结痞证硬满而不痛,为寒热结在三焦气分。水结则硬,气结则濡。水痞半夏泻心汤主之,夏芩参连草姜枣。
结痞亦有重证,有十枣汤证,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作胀,引胁下胀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此为三焦热湿互结证,十枣汤峻下逐水之力无以伦比。强人服三克,弱人服一克,一日不可再服,若病不除,明日更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十枣汤芫花轻盈,逐上焦之水,甘遂逐中、下焦之水,三焦之水无处不泄。十枚大枣,能护中气。又能使药力缠绵,润下之后要扶正气,体虚病重者不可用。十枣汤是治疗脏腑病变和积水的峻猛方剂,用之当慎。
心下痞,按之濡,气痞也。脉关上浮,大黄黄连泻心汤。
心下痞,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
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甘草泻心汤。
气上冲咽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吐之,宜瓜蒂散。
脏结证
脏结证,病人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经者,此名脏结。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关于脏结证没有更多的论述。脏结证165条是承上启下条文,在条文下连出三条白虎加人参汤,就是讲脏结证,热在血中,在脏中。其一,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的消渴证,是热在血中转胃中;二是,心烦,心下有留饮,背微恶寒的血热虚渴证;三是,渴欲饮水无表证。
此三用是指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凡见有表寒证不可用。时时恶风,背微恶寒,是阳气虚,里有热,渴欲饮水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在白虎三用法的条文下又出一刺法。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当刺大椎、肺俞、肝俞。其刺法与140条结胸证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彼不可汗,此慎不可下。其证是颈项强而眩冒,特别是眩冒之人,既不可下又不可汗。
以上白虎三用与刺法,主要说明太少两感入里伤肝而化热。肝主藏而不泄,病则脏中血有热,除热用白虎,配刺法,随其实而泻之。
太少两感
太少两感,伤寒五、六日,阳邪中于厥阴少阳。风中于阴,溜于腑,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食,小柴胡汤。太少两感中风,七、八日阳邪中于阳,风如血室化热,妇人结胸谵语,如疟状,如见鬼状,小柴胡汤加刺法。
太少两感,入筋络、入骨节,八、九日,风邪传经,风湿相搏,不能转侧,不呕不渴,风湿走表,脉浮虚而涩,桂附汤。
风湿相搏,风入骨节,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又短气,恶风又不欲去衣,身微重,甘草附子汤。
太少两感,八、九日,风热伤血脉,藏而不泄,就是胃中有寒之人,只要见脉滑,浮为风在三焦气分,滑为湿热在经血之中,当以湿热论处。血中湿热,顽固不化,胃中虽有寒,当以白虎汤主之,不会伤胃,还不需要加人参护气,只需用白虎汤直折其热。
太少两感,热伤血脉入脏,热伤血干津液少,血不养心心动悸,血液干涩,阻滞,脉结代,脏腑气血亏虚,血液干涩,供应不求,急用复脉汤。
复脉汤以桂枝、生姜、甘草补中益气,转大气;以人参、麦冬、阿胶,重用地黄一斤相武,大补气血;以麻仁通下焦之地道。实际这个炙甘草汤,转大气,补气血,通地道,用之得当,其功效应相当西医输血。
辩阳明病脉证治
 
阳明胃也,胃属土,万物所归。阳明居中土,土能生万物,也能化万物。人身受邪所侵,中于阳溜于经行于腑,邪从土化,病从胃愈;中于阴溜于腑,邪从土化,病从胃愈;太少两感,中于阴血,溜于脏而行于腑,邪从土化,病从胃愈。所以经文讲,“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第182条“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乃阳明之本性。阳明病得之一日,病在太阳,虽有恶寒之表象,二日阳明主气之期,阳明恶寒必自罢。此阳明病之特征。“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三日病传少阳,气血皆病,两热相熏,胃中干燥,胃气虚,脉大而不实。此脉主病在阳明。
阳明,胃也,胃居中,土也,万物所归。阳明是气血、五脏六腑之归属。胃是五脏六腑之本,是后天之源,是生产热能和输送热能的加工厂,是接纳消化,吸收运送热能,营养五脏六腑,保护人体健康,维持人的生命功能,修复人体疾病的后天之源,是人体所有功能的保护神,有胃母之称。胃主和,和阴阳,和气血,和水火。人体受外感,病在三焦气分,胃和阴阳;病在少阳,太少两感,胃和气血;病在少阴,上热下寒,胃和水火。所以为又有媒婆之称,胃为中介主和。
胃主热,胃是人体热能的发生之地,它与肺气相合,与六经之气相合,而形成人体太阳之卫气。太阳主六经之阳气,阳明主六经之生气,又有肺气推动,三气合而为人体之大气。表中里,上中下,无处不到,无处不有大气的卫护。
胃主热,肺主气,肺气受邪气侵扰,胃气不能与肺气相合,中气不能运转,胃热内郁,熏蒸于外则发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
胃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179条)
太阳阳明,伤则脾不运津,脾不运津,胃则消化失运,此为脾约,是脾脏失去升降功能而导致胃中津液缺乏,大便难。
“正阳阳明,胃家实是也”。正阳阳明胃脾胃自病,或为风寒直中,或为转属。胃主实,邪气入胃化热,伤津,阳明内结,发潮热,发谵语,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少阳阳明,少阳胆为腑,肝为脏,脏腑相连,肝胆相照,少阳厥阴乃为一体,属木。少阳病,肝也病,肝胆病,必克脾胃之土。少阳伤寒,呕不能食,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
阳明病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未见太阴阳明,实则太阴肺脾与阳明关系最为密切。脾胃是脏腑相连的关系,脾是为胃输送津液,帮助消化,运送津液的。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肺为一经,肺主皮毛,所以太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系在太阴。太阴者,郁热在里,不汗出,小便不利,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身有汗,热有出路,则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此为太阴阳明,也为脾约,脾约者大便硬是也。
“阳明病胃家实,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其人本虚胃中寒之人。若误当胃家实以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其人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腹胀满,头眩,必小便难,虽下之,腹满如鼓,脉迟有寒,下之腹满如故。
阳明病,脉但浮者必盗汗出,太阳卫气不固。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热在血分,此必衄。
阳明病,心烦,调胃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有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大承气汤。
腹中大满而不通,微和胃气小承气。
若不大便六七日,欲知治法小承气。
汤入腹中转失气,此有燥屎乃可攻。
不转失气胃中胀,饮水则哕不可攻,攻之腹胀不能食。
“阳明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此为阳明自虚证,直视谵语喘满死。
直视谵语下利死,汗多亡阳脉短死。
阳明病,阳明潮热不恶寒,独语见鬼小承气,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汗多,便硬,谵语,小承气。独语见鬼不识人,循衣摸床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生,脉涩死,脉反微涩为里虚,谵语潮热不能食,胃有燥屎,大承气。
热入血室下血证,头汗谵语刺期门,随实而泻汗出愈。汗出谵语本可下,下之若早语言乱,过经十三乃可下,大承气汤。
三阳合病口不仁,腹满身重难转侧,面垢谵语又遗尿,发汗攻下都不可,若有自汗白虎汤,无汗白虎加麻翘。
怵惕烦躁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汤。
口干舌燥渴欲饮,血中有热虎加参。
渴欲饮水或发热,小便不利猪苓汤。
二阳并病太阳罢,但发潮热手足汗,谵语便难大承气。
表热里寒脉浮迟,下利清谷四逆汤。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胸满不去小柴汤。
阳明病,心中懊憹不能食,但出头汗栀子汤。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呕而白苔小柴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濈然汗出而解。”这是张仲景对小柴汤证的唯一注解。小柴胡汤,通上焦,下津液,和胃气,清里热,除表邪,疏肝气,破结气,转大气,故濈然汗出而解。
阳明中风,走少阳入太阴,脉弦浮大而短气,三焦腹大而都满,胁下痛,心也痛,久按气不通,太阳阳明鼻干嗜卧不得汗;太阴身黄面黄小便难;阳明有潮热,时时哕;少阳耳前后肿,胁下痛。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又入阴,脉若仍浮病在表,可以运用小柴汤。脉但浮,余证罢,可以运用麻黄汤。若不尿,小便闭,腹满加哕,阴阳俱病,病不治。
阳明病,自汗出,小便数,大便硬,虽硬不可攻,此为津液外泄证,等待欲自大便,用密煎导导之。猪胆汁加醋也可为导。
阳明病,脉迟,汗多,微恶寒,表未解,可发汗,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麻黄汤。
发热汗出而热越,热越外泄不发黄。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为热郁。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浆,此为郁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大便色黑,其人善忘,此为久有瘀血,抵挡汤。
绕脐腹痛,人燥烦,发作有时,为有燥屎,大承气汤。
日晡所,发潮热,属阳明,脉实,腹痛,宜下之;脉浮,气虚,宜发汗,下之大承气,发汗桂枝汤。
烦不解,腹满痛,本有宿食当下之,大承气汤。
喘冒不卧有微热,小便不利有燥屎,乍难乍易大承气。
食谷欲呕属阳明,干呕吐涎吴茱萸;胃中少津脾不运,得汤反剧属上焦。
阳明病,寸缓、关浮、迟弱,寸缓脾主缓,关浮主阳明,尺弱气血虚,血虚风热伤血脉,血中有热,太阳阳明脉浮有表证,恶寒,不可下。过之一日,其人不恶寒而渴,病转属阳明。渴而小便数,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热在血中,渴欲饮水而不欲咽,“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但以水法而救其血热,渴者用五苓散发其肠胃之汗。
脉浮而芤,浮为阳浮于外,芤为血虚,血热入胃,胃气生热不能和,阳不能归阴,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胃气生热。胃热与血热相搏,津液干枯,无津脾不运,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太阳中风汗不解,蒸蒸发热属阳明,调胃承气除热邪。
伤寒入胃腹胀满,调胃承气除腹胀,微烦便数胃中虚,大便因硬小承气。
少阳肝木克脾土,目中不了睛不和,身热便难此为实,急当下之大承气。
阳明发热汗出多,急当下之大承气。
发汗不解腹满痛,急当下之大承气。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急当下之大承气。
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大承气。
 
难病治疗大法:
发热七八日病不解,脉虚浮数当下之,大承气。发热下后病不解,胃热血热二热合,合热消谷则善饥,七八日不大便,无所苦,为有瘀血,要化血瘀抵挡汤。抵挡用罢热不解,下利不止必协热,协热而利便脓血。书中未给出治疗汤方,但此证治宜桃花汤。可参看少阴病篇306条。
胃黄:身黄如桔腹微满,寒热相蒸茵陈汤。
脾黄:身黄发热湿热结,脾黄要用知柏汤。
太阴黄:郁热在里无表热,身必发黄是太阴,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姜枣草白皮。

三、辨少阳病脉证治
 
少阳主枢转,三焦布水道,太阳阳明主气化。太阳阳明,三焦气化由少阳枢转,转入脏腑血分。三焦主气化,泄而不藏,少阳主血分,藏而不泄,所以少阳病不可汗吐下。少阳主血,少阳之为病,邪气入经,血生热,口苦咽干目眩。
少阳中风,风入血化热,热伤血脉,血热随经,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少阳风邪,不可吐下。
少阳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两侧头痛,不可发汗。
三阳合病阴入阳,阴入阳则静,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无阳固阴,目合则汗自出。
少阳主枢,胃气主和,少阳枢转三焦津气,以供养血脉而滋养脏腑,又枢转脏腑之气,养三焦而固九窍。睛无脏气充养则不明,耳无脏气充养则不聪,窍无脏气之固则失禁。
胃气主和,和阴阳大气,太阳之卫气在表,太阴肺气在里,阳明后天之气在中,三气合而为一,助推为转,为大气之运转,大气的运转,是胃中热能的运行,又合太阳、太阴之大气,三气运行,合而为阴阳大气。阴阳大气的运行,又有少阳之枢转,而主气血阴阳之平衡,所以说,阳明主和,和阴阳大气之运行,泄而不藏。少阳主枢,枢转气血之平衡,藏而不泄。
 
四、辨太阴病脉证治
 
太阴病,腹满痛,自利不渴脏有寒,有寒温中四逆辈。
太阴伤寒,发热脉浮缓,无汗恶寒手足温,手足自温在太阴,郁热在里当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小便自利不发黄,郁热阳复发暴烦,脾家为实,腐秽当去,利日下十余次,必自止。
太阴中风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
腹满大痛,桂枝加大黄汤。
太阴病在三阴,三阴病都伤胃,都下利,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而渴属少阴,消渴下利属厥阴,三阴病都伤中,上热下寒腹中痛,三阴病病在里,三焦部位上中下,中焦不和病难全,三阴病看中阳,胃中阳最可贵,有阳无阳决进退,胃中有阳病可医,胃中无阳不可治。


著名老中医马清波先生遗下的一个戒烟奇方
中医认为烟草属性“温燥”,而点燃的烟草则属性“热毒燥邪”,瘾君子在长期吸烟的过程中,会导致“肺气郁闭”,最终将至慢性虚损的“肺痿”,更会因为火热烟毒上熏灼伤肺液、煎炼成痰,而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等多种严重疾病.

  瘾君子在戒烟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如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疲倦、胸闷、皮肤瘙痒等等,对此,医学专家建议在戒烟过程中不妨试试中药茶饮方。

具体方法:取鱼腥草50克,地龙、远志各2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5克,人参5克。用2500毫升水煎后当茶喝,可清热解毒、安神除烦、润肺祛痰、补脾益气,每日一次,连续服用一个月,一般10天后烟瘾会有所下降。

  如有皮肤瘙痒症状,则可以另加桑白皮与麦门冬混合煮成茶饮,可帮助抑制烟瘾。桑白皮可泻肺中实火、利水消肿,能减轻皮肤瘙痒症状,麦门冬养阴润肺,能减缓点燃的烟草对肺部的伤害。 
五、辨少阴病脉证治
少阴经主枢转,枢转水火交心肾,心肾得交睡眠安,少阴病病在血,脉微细,胃气弱,欲吐不吐心中烦,水火不交但欲寐,胃气不和寐难全,自利而渴属少阴,热在血,虚在胃,饮水自救渴不解,下焦虚寒不治水,小便色白频尿多,少阴病,胃气虚,蜷卧恶寒是特征,手足逆冷更分明。少阴病,阳为贵,七八日阳来复,手足自温胃气和,虽烦躁下利,脉紧反去病欲解。
少阴病,阳为贵,恶寒蜷卧胃中虚,下利止,手足温,胃阳尚存病可治。
少阴病,阳为贵,恶寒蜷卧时自烦,欲去衣被病可治。
少阴病,吐又利,手足不冷反发热,脉虽不至不得死。
少阴病,热过盛,一身手足尽发热,太阳郁热在膀胱,膀胱郁热必伤血,二热相蒸必便血。
少阴病,病在血,厥冷无汗病为藏,强发其汗必动血,血走上窍口鼻目,不知要从何道出,下厥上竭病难治。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为不治。吐利烦躁四肢逆冷者,为亡阳,死。
四逆恶寒而身蜷,不烦而躁脉不至,独阴无阳定是死。
息高而喘阳气绝,六七日阳来克阴,定是死。
自利不止,复烦躁,不得卧寐也是死。
少阴病,始得之,脉虽沉,反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
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寐,黄连阿胶鸡子汤。
少阴病,口中和,能吃能喝背恶寒,当灸之,助附升阳疗阴寒,附子汤。附子茯苓参术芍。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干姜粳米赤石脂。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可刺放血。刺期门,及厥阴经穴位。
少阴咽痛证,有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
少阴咽痛为难治,临床难辨证,方不对证,其效难收,半夏桔梗是治咽痛主药(正文注解有专论)。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
少阴病下利,厥逆无脉,干呕烦躁,为津虚血少,气无力。补津扶血培元气,白通人尿猪胆汁,培元固本复脉汤。同气相求能救急,若服汤后,无胃气运化,脉暴出者死,有胃气运化,脉慢出者生。
少阴病,腹中痛,小便不利四肢重,四肢沉重又疼痛,水停中焦自下利,或渴或呕真武汤,苓芍姜术附。
少阴经主枢转,枢转三焦上中下,少阴病肝气虚,四逆咳嗽或心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肝不舒,四逆散方主诸证,它与小柴相呼应。甘草枳实柴胡芍,咳加五味和干姜,心悸又加桂五分,小便不利加茯苓,腹痛加附炮令坼,泄利下重煮薤白。
少阴病血中虚,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
少阴三急下证:
少阴病,腹中痛,口燥咽干急下之,大承气。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气急,口干咽燥,急下之,大承气汤。
少阴病,腹胀满,不大便,急下之,大承气汤。
少阴病三温之:
少阴病,脉沉迟,急温之,四逆汤。
少阴病,脉弦迟,为胸中实,当吐之。脉弦迟,膈上有寒饮,干呕者,急温之,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数更衣,当温其上,灸之。
六、辩厥阴病脉证治
厥阴经,是肝经,肝主血脉又主经,厥阴经阴之极,阴极阳生天之道。厥阴极生少阳,阴阳相伴日月转,阴阳平衡世道安。
厥阴病是肝病,肝胆相连寒热生,肝与但都属木,肝胆有病木克土,肝木克土胃中寒,胆木克土胃生热,寒热相争不休止。寒则下利热利止,寒而不热胃阳绝,热多寒少便脓血,利而厥冷不能食,是生是死看胃阳。
肝主经血胆主气,肝胆同病气血里,三阴之病都伤胃,胃中虚寒不可下,厥阴治病更伤胃,上热下寒中焦冷,乌梅丸主之是总方。温经通阳加止利,温中回阳救四逆,更除寒热复元气,阴阳平衡病自愈。
脉微细欲绝,手足厥寒,当归四逆汤,内有久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有人称为妇科秘方。
大汗出,热不去,四肢疼,内拘急,下利恶寒又厥逆,四逆汤证要牢记。大寒大利又厥冷,救逆回阳主四逆。
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热利下重,白头翁汤,连柏秦皮白头翁。
下利欲饮水,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谵语小承气。
利后更烦为虚烦,虚烦不眠栀子豉汤。
饮水则哕胃中寒冷,哕而腹满视其大小便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以上是对经文要点以及经方对证运用的摘要,主要为了方便易记,以利于临床直接运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一、太阳上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经在六经中与他经不同,它不单主太阳,也主人身之表里。表主皮肤、毫毛与一身之卫气;里主肌肉、腠理及五脏六腑之气运,所谓营气是也。这样看来,太阳主气,主卫气,主营气,主脏腑运气,所以太阳“之”为病,其范围广泛,变化多端。最先伤害的是营卫之气。肺主皮毛,当然主卫气。胃主肌肉四肢,当然主营气。人体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肺胃二气。
先说肺气。人体通过肺部进行呼吸,吸收天地大气中的新鲜空气而布护全身,这就是卫气。
再说胃气。人体因脾胃功能,接纳、消化食物,而化生为能量。此能量就是医学中所谓的中气。
中气通过三焦的运行,与卫气相结合,二气并为一体,而为人身大气,也即太阳之卫气。它护卫人体周身,营造血脉津液,营养脏腑。正因为肺胃二气的运行,方有人身营卫之大气、正气。所以,太阳之为病,必伤肺胃二气。二气被伤,必现鼻鸣、干呕,或渴、咳、哕、小便不利等。
肺胃二气被伤,又能波及五脏六腑,各生异端,变化无穷。所以太阳病篇分为上中下三篇,六经辩证共381条,太阳辩证就占178条,接近半数。
太阳上篇以表证为主,主方有桂枝、麻黄二方。
太阳中篇以三焦辩证为主,在经有葛根汤,在腑有大小青龙汤、葛根芩连汤。
以三焦而论,在上焦有栀子汤、小柴胡汤,在中焦有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在中下焦有大柴胡汤、桃仁承气汤、茯苓甘草汤之类。
太阳下篇以脏腑为主,也可视为疑难杂症篇。其变化更是玄冥幽微,其辩证更是难上加难,也是以三焦为主进行辩证。在上有大小陷胸汤,在中有泻心汤、白虎汤类,在下有赤石脂汤。最后以伤脏气,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证结束全篇。这就是“太阳之为病”大略概况。
太阳病为何脉浮?这是正邪相搏的结果。太阳主表,其病在表,正气则运行于表与邪气搏斗,所以脉浮。(病在里时脉沉,也是同样道理)
头项强痛而恶寒。头项强痛是太阳经所现部位与病候。恶寒亦即怕冷,是卫阳正气被伤所产生的结果。这就是太阳病的特征,也是太阳病总纲。经文中,凡提“太阳病”三字,都包括“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个总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本条主讲太阳中风。中风是太阳证的第一证,其病证乃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中风是风之邪气,伤于人身营卫之卫气。风为阳邪,为虚邪。阳邪,其性为膨胀,能扩大、疏松人体外卫之皮肤毛孔。正邪相搏,阴阳分离,使阳气浮于外。阴气弱于内,毛孔被打开,也就是说人体防御系统的大门被打开。阳浮于外则发热,阴无阳固,则弱于内,阴弱不固,则外溢而为汗。这就叫做阴弱者汗自出,脉缓,为脉浮缓,脉缓主虚,缓为脾脉,主脾胃虚弱。是因为阴阳之气被邪气所伤,正邪相搏,阴阳之气外泄而至人身正气大虚。其脉象则缓慢无力,人体是同样发热,汗出,全身无力。所以说中风为虚证。
中风、为何名为中风,而不名为伤风。民间传说一般是伤风咳嗽,并无中风之说,此中是三焦表中里之中,是风邪透过皮肤卫气而直入营中,此表为卫气,中为肌肉腠理,此中风之意,是风邪直接伤害了肌肉腠理,所以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本条主讲太阳伤寒,中风发热与伤寒发热都是因人而异。人体阴阳各有虚实,邪气之本性趁虚而入,阳虚则病发于阳,阴虚则病发于阴,发于阳者病即发热,发于阴者,病未发热,阴为收缩,所以未发热。但二者,不管发热与未发热,伤寒必然恶寒,恶寒是阴阳体质的共性,中风必然恶风,伤寒曰恶寒,二者有何区别?恶风者,风有休作,时停时作,风为阳邪,也为虚邪,风邪中人,其病为轻。伤寒曰恶寒,寒气属水性,寒气伤人缠绵,无休止,关在密室也恶寒。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脉阴阳俱紧,是指寸、关、尺三部脉俱浮而紧,紧、紧急之意,紧脉如转索,至数难分,脉象紧急,其病也紧急,这是伤寒疫证,所现的典型症状,平时比较少见。如何得此紧脉,这也是正邪相搏的结果。寒邪伤人,寒邪其性收缩,寒邪中人之表,使人体之皮肤毛孔受寒,则紧缩关闭,犹如冷水突然浇灌人身,毛孔猛然关闭,寒邪推进性由外向内,迫使中气内收,不能向外宣发,寒邪逼入体内,则身疼腰痛骨节痛,寒入胃则呕逆,此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本条主讲病传与不传。以上第一条提出太阳病总纲。第二条讲太阳中风。第三条讲太阳伤寒。二者区别在于,中风是阳邪,是虚证,有汗而脉浮缓;伤寒,是阴邪,是实邪,恶寒,脉浮紧。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这是讲,太阳主人身之表,主卫气,是人身的防卫系统。所以,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邪气伤人,有轻有重,有进有退,有传与不传。如何区分呢?在脉象证候上可以区分。脉若平静,其人也平静,没有躁烦不安的现象,此为病情稳定,为不传;若其人,想呕想吐,烦躁不安,脉数急,此为病进,是病情正在发展,正在恶化的表现,这也是病要传入他经的表现。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病情传与不传,有脉证为据。二、三日传与不传,要看有没有其他经的病情特征。按传经顺序,二日当传阳明,三日当传少阳。如二、三日没有阳明病的蒸蒸发热与汗出,也没有少阳的口苦咽干证状,则可以断定其病仍在太阳之表,此为不传。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本条主要讲温病提纲。温病与伤寒同为太阳病。温病与伤寒不同之处是发热而渴、不恶寒,有里证。相同之处是脉浮数、发热,同是表证。太阳病定义就是表证,其脉象必浮,有浮缓,浮紧,浮数之分。
再者,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思求经旨,以阴阳运行的模式而著成。伤寒为阴病,有阴必有阳,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所以,论中有伤寒,也必有温病。不然的话,经文就会呈现结构失衡的状态,不足以称为经典著作。
经文明明讲道,太阳病中有温病。而后人偏要说,温病不属太阳病,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经文之意。
“若发汗已,身灼热,名曰风温”。乍一看,温病是禁汗法的。怪不得有人称它不是太阳病。此乃不知汗法为何物。汗吐下之汗法就是桂枝汤、麻黄汤法,大青龙汤虽也为汗法,那是桂枝、麻黄之变法。其后虽也有“服药后得汗而解”的情况,但那不是汗法,而是阴阳相争,正邪相搏的结果。所谓汗法,就是桂枝汤、麻黄汤的发汗法,后人称为辛温解表之法。这样一来,若用桂、麻之辛温解表,那则是用热药治热病,是火上浇油,更助火势,其身滚烫发热,即发高热,此种用辛温风药所逆治的温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其状如何?从脉象上看,是阴阳三部俱浮,洪大而数急,两热相蒸而身重。神志昏愦而多眠,风热上扰至咽喉、淋巴、声带发炎,鼻息而必鼾,声带肿而语言难出,这就形成一个,昏愦多眠,不能讲话,滚烫发烧的一个高热表证的风温太阳病。
此种危急病人,其病在表的病症,也是禁下的。若被下者,火热入内,灼伤津液,胃中干燥,下则小便不利,或无小便,失溲,上则津不养目而直视,其人神昏呆痴,目不转睛而直视,心液枯竭。
此种高热病人,也是禁火的。凡火针、火熏、火灸、火烫,都在禁用范围之内。若误用火攻,轻微者则发黄色,剧者则惊恐,抽搐。再举例,若用火熏之为例。第一次逆治尚可活几日,若二次再用火攻逆治,什么时间死,就不知道了。促命期,促其速死之义。
本条仲景提出温病提纲,提出了温病与风温。又指出温病禁汗吐下,并禁火攻。也就是禁用一切辛温火热之法。据此看来,本经并不缺乏温病条款,而且与后来温病学也没有抵触。其治温病之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栀子汤,竹叶石膏汤,三承气汤等等,无一不备。都在寒热虚实变化之中。有称《伤寒论》无治温病经文,是未弄清阴阳变化之真道。我认为温病治法包含于伤寒论之中,学好了伤寒就一定能治温病。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阳数七
太阳主巳午未,9点-15点,为3个时辰;阳明申酉戌,15点-21点,为3个时辰;少阳寅卯辰,3点-9点,但少阳与厥阴同行寅卯时。因阴极盛,二时当为厥阴所主,少阳独主辰时,加上太阳阳明6个时辰,则为阳数七。
阴数六
阳数七,阴数六,合而为十三个时辰。本来只有十二个时辰,何故?我们来看三阴所主时辰:太阴21点-3点;少阴23点-5点;厥阴1点-7点。三阴主时,起于21点,止于次晨7点,共10个小时5个时辰,与阴数六还差一个时辰。关键就在于此。因阳明主和,它占用了戌时为阳,戌时已关门,为晚上19点-21点,当为阴主时。所以,戌时为阴阳相合之时,既为阳又为阴,此时加以上五时,共六时,即阴数六。
经文六经各有主病愈之时。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太阳病,病愈此时,病重也在此时。其他经络亦是如此。
本条主讲阴阳与人体和疾病的节律关系。人体有阴阳,疾病有阴阳,大气有阴阳,六经也有阴阳。本条“发于阴”与“发于阳”是指所有的阴阳关系。
第三条已指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也就是本条所讲,伤寒病,有发热恶寒,有无热恶寒。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此指人身之阴阳体质、阴阳大气而言。病至人身,虚者受之,其人阳虚者,病发于阳,其人阴虚者,病发于阴。发于阳者则发热恶寒,发于阴者则无热恶寒;发于阳者,阳气被伤而发热,其病较重,必待六经传尽,七日阳气来复,其病可愈。发于阴者,阴气被伤,阳气尚存,人以阳气为贵,抗邪力不衰,其病较轻,六日愈。
本条实为难解,自古至今无人能解。凡解者,多属猜测,不尽人意。今我也参其中,只不过多一思路而已,仅供指正。
此条讲病发于阴,发于阳,是指阴阳大气之阴阳,并非三阳三阴中的某一阳或某一阴,而是代表着三阴三阳。人体之三阴三阳是根据人体部位及六经而分的。真正统帅人体之大气只有阴阳二气。病发于阴,病发于阳,是指这阴阳二气。抵御寒邪以阳气为贵,阳气的盛衰取决于胃气的盛衰,胃气强则阳气强,胃气弱则阳气弱。
有关病发于阳与发于阴,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小型感冒,也就是轻微受寒邪所伤者,其病都是发于阴,无热恶寒,或清涕、或头痛、或咳嗽、或喷嚏,都在人体能够忍受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农村,一般人轻微感冒,不去就医,也不服药,忍着,抗着,六七日病就好了。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节律。如果你说,感冒了要看医生,他便会说,不要紧,我一般感冒,抗个把星期就好了。
病发于阳就不那么简单了。一开始就发热,不看医生就受不了。有持续低烧者,有发热越来越重。甚至服着药、打着针,仍然不退烧,到第三天病情发展到高峰,大烧大热。到了第四日,病情开始转轻,至七日病愈。这就是阳数七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跟师李可老中医学医心得:
跟师李可心得
《仲景心法探源》《伤寒论》正文解析(1-3)
(1)中医原本
《伤寒论集注 第2部分》 清·张志聪
脉法与释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