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笔记: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第二年攻陷潼关,京师震动,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途中命令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经营长江流域。永王率军到九江时,请李白出庐山。李白可遇到建功立业的机会了,进了李璘幕府。随军途中,写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来看其第二首。

永王东巡歌(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注释

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

四海南奔似永嘉,中原地区的人都向南奔跑就像永嘉之乱时那样。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刘曜攻陷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十万余人,百官士庶三万余人、中原豪门大族相率南奔,避乱江东。安禄山破两京,士人多携家奔江东,和永嘉之难几乎一个样。

但用东山谢安石,只要起用在东山隐居的谢安。谢安是东晋名士,字安石,曾在会稽东山隐居,后出仕。曾作为总指挥,打败前秦苻坚号称百万的军队。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

试翻译如下

北方的胡虏在洛阳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就像晋时的永嘉之难。只要起用东山谢安石,就能为君在谈笑中把弥漫胡沙给压下去。

赏析

这首诗最出奇的是在写形势紧迫与平叛轻易之间,表达自个的抱负。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写出祸乱之严重,极有声势。“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笔势凌厉,如快刀剁乱麻,将前面所写声势完全压了下去。

这种反衬的笔法,被广泛应用,很多电影都用这样的笔法,尤其是写英雄的电影,常是先突出局势严重、敌人强大,然后英雄一出,万事皆定。

需要注意的是反衬时的用词。用“三川”指代洛阳,用“四海”指代中原地区,并非纯粹为了对仗,而是用数字造成一种受难者“多”的印象,而与后面暗含着的一人(东山谢安石),形成对比反衬,更显得“一人”的雄才大略。还有前面写“乱”如麻,后面是“静”胡沙,也是鲜明的对比,用词都极凝练、极富表现力。

另外,李白最爱写歌行体,所写绝句也多古绝,而不是律绝。但李白并不是不能写律诗,写起新体诗来照样得心应手,且严守格律。这一首诗就是证据。这首诗就是首律绝,全诗严格按格律平仄,只是“但用东山谢安石”用了七绝、七律最后一联常见的特殊格式,就是将“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变化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现在有人写诗,标明是七律,却不按平仄。常用的一个借口是李白的诗就不拘平仄。李白写歌行,不按平仄,但写起律诗来,是严格按平仄要求用每一个字的。不按平仄的也是诗,但你别说是律诗。

这是俺的公众号,请亲们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百零一首《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李白)
唐诗鉴赏辞典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李白
【古诗词赏析】…《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39)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谢安:这一世,就是为潇洒而来
最滑稽的一次“自信” 天涯明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