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笔记:海棠红近绿阑干

虞美人·梳楼

作者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

梳楼,女孩子住的楼,梳妆的楼。

溟濛,指昏暗模糊。溟,《说文》上说是“小雨溟溟也。”濛,《说文》上说是:“微雨也。从水蒙声。”

,太,发音为te,第四声。意思是过甚。

客子,指离开家乡的人。

乡关,家乡。崔颢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消遣,这里是消解、排遣愁闷的意思。

阑干,通栏杆。

试翻译如下

一缕缕的柳条,一缕缕的春雨(好象都含着情),(春天在哪里?)藏在雨濛濛的深处。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许多忧愁。闲愁好几回同云飞去寻觅一只回乡的轻舟。

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来花儿为我消愁。海棠开得盛,红艳扑向栏杆。可我刚刚卷起红帘子,偏偏又碰上晚来风寒。

赏析

我要先纠正一个错误,查了好几篇赏析这首词的文章,都是把上下片作为一个人(作者蒋捷)的感受来解释这首词。而我认为不是的,直正的有情人,不是只想到自个感情,还要体会对方的感情,更是把对方感情放到第一位。我认为,这首词便从闺中写感情,既写闺中的感觉,又写想象中丈夫的感觉。互相辉映,得出一个所有人都希望过平安生活的结论,从而对南宋王朝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或者元蒙政府不能让百姓自在生活提出批评。这是说这首词的主题,这样的结论是从词本身的细读得来的。词是以梳楼为题写的,梳楼一般是指女子的闺房,如果只按现在常看到的注释,这个词题就失去了意义。而从这首词看,上片以景出情,以情运景,是女子口吻。下片开头就称“客子”,是妻子挂念丈夫的语气,而最后两句,既是写想象中丈夫的感受,又是写独在闺中的妻子的感受,遥相呼应,写出蒋捷对家国的守望之情。

再细看这词,第一句写柳丝与细雨,是工笔画,一笔一画地画柳细雨细,接着是泼墨,说“春在溟濛处”,把春给雾态化了,却给人更多的春愁的质感。(反者,道之动。细写之后的虚写,却更让人生出真切的春的回忆,这功夫了不得。我说下我的感觉,看这两句诗,突然想起十八九岁在单位刚有电视而家庭买不起的年代,高中所在的周六组织我们看电视,记得有一台节目,一个女孩子--现在估计当奶奶了--喝一首歌,没有炫幻的舞台,没有歌者的舞蹈,她只是穿个长裙,静静地唱,“江南留客不说话,一任小雨淅淅下,清晨雨似梦,傍晚雨似纱,多情小雨伴我走……”后面的我记不得了,但她的形象还有断续的歌词让我记到现在,三十多年了。)

在外部环境写过之后,开始写梳楼中主人公的心态,是从杨柳丝雨而生发出来的。细雨如愁的“语码”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秦观说,“无边丝雨细如愁”,如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温庭筠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当了和尚的惠洪也说:“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运用这种语码,自然就转到愁绪上来了,但蒋捷是要创新的人,因循前人,更要创新,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愁具象化,蒋捷更将愁拟人化,这个愁不是坐待愁,而是想接漂泊异乡的丈夫早点回来的愁,楼太小藏不住,愁像人,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化为抽象的形态,嫌楼小,飞出去,与云伴飞,寻找丈夫归来的小舟。这诗让我想到温庭蕴的词:“梳洗罢,独依放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下片转入对丈夫怀想,想老天应该可怜丈夫离家在外的孤独,在这春天里派出花来给丈夫遣愁,可这有这花又怎样呢?想海棠花盛凑向绿栏杆(这里有夫妻两情相悦的暗示),可才卷起朱帘,晚上的寒风又来了。这既是写女子怀想丈夫的感觉,也是女子自身的感觉,有“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的味道,又更深一步,不只是伤春,伤时光流逝(才卷与却又明显带着时光流逝的意思),更伤的是外在环境让有情人不能团聚的家国之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每日宋词】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第1040期)
蒋捷词选 【虞美人】
【栏杆lán gān阑干】
推荐经典诗词品读蒋捷《虞美人梳楼》
蒋捷写下两首虞美人,词中的雨,穿越四季,写尽人生的悲欢离合
汪东《梦秋词》之《绿茵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