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时针DAY 4:把中国瓷器看明白的速成班,当一个国家宝藏的讲解员
如果要开发中国文博的文创事业
可能要耗时几百年

中国在世界上的名字叫CHINA
CHINA的意思是“瓷器”
但是一直以来,我们自己的企宣公关工作都做到了国外,自己人对自己的身份,那种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好像根本不了解

这就像有人问你:
“喂,你为啥叫张三,这个名字咋来的?”

你想了半天,发现,咦,咋来的,是不是随便取的?

很尴尬

每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取名,都是有他的寓意,给予了希望,或者祝福,或者特定时间上的意义感
中国也一样
CHINA,就是我们最好的代表


这一年很多文创节目非常圈粉,比如《国家宝藏》,故宫的守门人单霁翔,更是成为了新一代网红
很开心,大家开始把目光聚焦到了自家门口
再也不觉得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不洋气了

之前出远门看中国的国宝,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我恶补了一个看瓷器速成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陶瓷陶瓷,陶是世界的,瓷是中国的

抓到了这个精髓,都可以装个好大的B了
我们都喜欢把【陶瓷】混到一起说,其实它是两样东西

原理,都是把土用高温加热,产生出来的固体物质,只是陶和瓷,温度不一样
要产生陶,温度到800度就可以了
这个不是中国独有,全世界很多有古文明的地方都有



但是瓷,就是中国首创
第一,它需要温度更高,可能1200度,所以对烧制的地方要求更高
第二,瓷是光滑的,是因为面上涂了一层,这个釉来自于很多矿物原料混合,什么石英、高岭土之类的balabala,有点类似流动的玻璃物质
陶烧成了之后,再涂一层釉涂料,继续烧,出来就是光滑的

相当于,瓷比陶多了一层再加工工艺,是个科学实验过程
而后来被赋予了文化
再加上艺术家们上点颜色画个画,就有了更多工艺美感的讲究

于是,CHINA,自豪地诞生了


大家想一想
同样都产生了陶,你看西班牙那么多陶土罐罐,还有中东地方也是陶土罐罐,但是他们都没有继续开发出瓷
只能说明,专研精神不够!创造力不强!
我们去国外,都是搞金钱扶贫和文化扶贫

中国人,真的是有高精专传统
博大精深这几个字,也不是乱说的

这是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广场上
看廊桥的结构、装饰,都是中国的文化


02 看瓷的美和价值,就是认清中国的历史
瓷的发展,就是中国的历史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小时候背历史,最应该背的,就是这个年代顺序和风格
不然长大了,连时间轴都拎不清
相当于忘了本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秦国之前,我们国土上还是四分五裂的
秦国之后,就开始封建王朝的统治模式

所以很多瓷器类的出土文物,秦之前的,都是基础款,无论颜色还是样式,有点封神榜的意思,那个时候其实都是陶为主

历史上记录,最早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
那个时候很简陋粗糙,属于科学研究不成熟版本,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很劣质的app,画面粗糙,还经常闪退

之后的发展,感觉中国人找到了人生目标一样,一路开挂的发展
到唐宋开始巅峰,到明清开始完爆
一个生活用品,成为了时代里的商业产业链,规模性的发展和升华



03 唐三彩是陪葬品,宋代瓷器是性冷淡风,元青花世界最贵,清代瓷器是个买卖
有几个历史关键点,我觉得真的必须要打着“中国人必看”的标题,去硬性植入,不然经常都会闹笑话

第一个,是唐三彩

这个在历史上,意义很大,它其实还是陶,但是已经用到了釉的技术
加了颜色,一哈人就飘了,觉得这个不得了
但是唐三彩,在古代,是个陪葬品

古人要同生同死,有时候死的时候,可能还要比活着的状态更好
想想兵马俑的规模就知道了
所以唐三彩出现了之后,那些罐罐上面花花绿绿的图案,有钱有权的人怎么受得了!必须拿来陪葬



当然,这在历史上,总是要说
唐三彩,是我们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说的是一种创新尝试
相当于翻盖手机进化到苹果4那么伟大

它找到了陶成为瓷更多的可能性,也因为色彩加入、低温工艺等等,对瓷的探索夯实了技术创新的脚步

第二个,是宋代瓷器的高光
宋朝,是个爆伟大的朝代,但是我们经常被唐代鼎盛的状态掩盖了

用现代语言来解读
唐代,确实发达,但是审美上是金碧辉煌,穷尽璀璨,超高饱和度和富贵感

什么“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多豪迈,多浮夸

想一想,那些爆乳的服饰,贵妃牡丹花的华丽……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广场舞阿姨,以及喜欢海边飘丝巾的阿姨,都是得到了唐代的真传



而看够了荣华富贵,人就要追求简约
于是宋代出现了,流行的极简风,超级性冷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词歌赋,都喜欢描绘意境

你去搜罗这个年代的艺术品,都是风雅文颂,曲高和寡的,清清淡淡,凡事都不争不闹,显得非常高级



这些就是宋代的瓷器,相当符合现代审美

重要的原因,是出现了景德镇,那里盛产优良的青白瓷,天时地利与人和,完美地秒杀了上一个朝代的技术工艺

其实日韩的审美文化,大部分是从宋代学走的

他们拿着我们艺术发展最鼎盛状态的性冷淡风,倒成了他们现在的“断舍离”

还是很可惜

我们没有把根留住,还不得不老去日本学习什么叫“极简”

第三个,元青花,世界最贵
青花瓷青花瓷,感谢周杰伦,把这个文化带到了年轻人的关注里
元代青花,是世界瓷器拍卖领域,卖得最贵的拍品
原因就是,物以稀为贵

青花瓷从唐代就开始有了
但是在元代,因为景德镇越发成熟的工艺和师傅,使得青花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地位

它贵,除了产量问题之外
其次就是描绘的艺术工艺,用蓝白两色,就描绘出丰富的层次
好的青花,你可以去看到每一层画的东西,都是有内容有故事的,不是乱画的


这个就是广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从下至上,大概有8层美术结构,并且还有一个珍贵点,即,描绘的叙事题材,而不是单纯的画点花鸟虫鱼

按照现在的理解

这个是有内容的!不是虚无的!能洞穿到当时年代的生活状态

这个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2005年拍卖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

老外很喜欢我们的青花瓷
尤其是伊斯兰派系的,他们宗教对蓝色和白色有崇拜,这个的审美是他们的精神依托
如果你有机会去西班牙,也能找到青花瓷和西方皇室结合的艺术体现
这个也是因为西班牙受了摩尔王朝统治,也就是伊斯兰的前身,所有的东西都有连带的影响

第四个,清代瓷器做买卖
清代是中国最后的王朝,各方面的配备,其实都非常的完善了
基础建设搞完了,就是要狠抓经济建设
所以清代的发展,和经济是密切挂钩的

而瓷器,这个作为有中国代表和象征的物件,因为有了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兴起,成为了贸易里重要的出口交易货品

举国上下,竭尽全力的搞创新,搞研究
就是把好的艺术品,得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体现

分支里面有一个“广彩瓷”,如果来广州博物馆一定能感受到
广彩瓷,全名叫广州织金彩瓷
就是专门用来生产出口的,卖给国外皇室、用于他们宗教祭祀,或者工艺品艺术品之类
看起来和珐琅彩非常像,这也是借鉴了欧洲那边的工艺
而珐琅彩,在中国的瓷器里,民间不能烧,只有官窑才可以用
阶级感非常的明显



这只是我看中国陶瓷展品,总结出来的一个快速套路
但是背后的细节,可以挖的内容,真的还需要一辈子去修炼

作为一个中国人,过去我也觉得这一切好像理所当然
但是出去久了,经常会看到外国人对我们文化那种两眼放光的神情,才开始掉转头,回来把自己的文化重新学了一遍

去读《论语》,看《王阳明》,念《道德经》
字句珍贵,全是简单但又受用一生的道理
五千年的沉淀,确实值得西方回过头来膜拜我们一次,接受从上而下的洗礼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我们经常恨铁不成钢的斥责社会的轻浮,或者憎恶那些国人的陋习
说白了
如果你自己都没有体察观己,以身作则
如何去站在国际的舞台,影响同胞,乃至世界


我最近读到最感动自己的一句话
就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作为君子,孔子老人家教导我们,别人不理解我们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这才是谦谦君子之为

普世的价值观,说我们要懂得出头,学习冒尖,耗尽气力,穷其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方闪光,当你没有闪光时,所有的强求,都会变得艰难,这种时候,不如倒回来修炼内功,踏实而简单的做好每一步

别人没有义务理解我,了解我
人,总是在自己有病的地方,看不见病,更加看不见药

希望我们,带着这强有力的中国文化
骄傲地沉淀CHINA

未完,待续……

今天这篇,不转真的不是中国人


一些其他有趣的小内容

会分享在【马蜂窝】和【小红书】

搜索: 大野633 

你能找到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瓷之美,无以言表,古代各朝代陶瓷,你最喜欢哪一款?
陶瓷
唐代黑石号沉船宝藏
神秘唐代沉船重见天日:承载宝藏震惊世界
世界都知道的中国传统文化——青花发展史
青花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