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爱无碍

真爱无碍

缪艳伟

遵化市特殊教育中心

我是一名来自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特教教师的幸福。

说到幸福也许您会笑,会无法相信,成天和一群残疾的孩子打交道,别说幸福了,恐怕连快乐也很难说得上。教他们,充其量就是个保姆而已,教他们一辈子也很难教出大学生,如何获得幸福感呢?

而我想说,就是我的这群折断了翅膀的天使们教会了我耐心与感恩,使我更加从心底里怜惜他们,是他们教会了我珍惜平凡的健康与幸福,使我更爱我的家人和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孩子们,我的内心拥有满满的幸福感。

是的,因为学生的残疾,给我们教学带来很多的困难,有限的手语使我们和聋孩子的沟通受限,在智障孩子的世界里,我们很不容易教会他们,哪怕是最简单的常识。因为残疾,孩子们对世界的感知是片面、残缺、而单调的。是老师们投入了全身心的爱,逐渐的给了他们一把打开多彩世界的钥匙。因为我们相信,爱可以使黑暗感受光明,可以使无助的眼神看到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也同时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爱与信任。这样的信赖对于我们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记忆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画面:课上,老师在辅导一个学生写字,而那边有的学生在面带微笑的自言自语,有的学生在教室里四处游荡,有的学生在手舞足蹈。就是这样一群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称之为傻子的智障孩子,我们却是每天与他们吃住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我的班级中,大部分是中重度弱智学生,自理和自控能力普遍很差,有些学生,骂人,打人,多动,攻击性强,每个学生的表现不一,但我始终坚持以“爱”为基点,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在班里有一名15岁的学生,患有多动症,骂老师,打同学,咬老师的手,上课随意走动,无法坐下来安静上课,即使是这样,我也从来没有过放弃这个学生的念头。在教学上,对他进行个别化教学,下课带他一起游戏,甚至连吃饭都与他坐在一起,通过处处关心爱护,随时随地的教育、表扬、鼓励,逐渐的他变得乖巧懂事了。有一天早晨,他在课堂中突然拉肚子,难闻的气味充斥了整个教室,他也很难为情的样子,我微笑着安慰他,同时顾不得他满身臭气,赶紧带他到值班室给他清洗身上,收拾污渍,臭哄哄的气味令我几次作呕,但我没有厌烦,因为我想如果他就是我自己的孩子呢?又会怎样?做特教教师早就有了这样的心里准备。收拾干净后,又去清洗脏兮兮的裤子。下午,我刚刚踏进校园的大门,远远地就见那个孩子向我跑来,拿出一小袋花生塞进我的口袋里,笑着说:“谢谢老师。”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是很平常的事,而对于智障孩子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那时,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真的感到阳光都无比的灿烂。这样坚持一个学期下来,他也能听我的话,也能安静的坐下来学习了,虽然有时也会捣乱,但会认读、书写很多字了。“只要有爱的付出,就会有爱的收获”。

许多聋孩子的家长,常对我们说:“老师,这样的孩子,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跟孩子说不清楚,他们只听你们老师的。”而这些聋孩子常对我们说:“老师,我只相信您的话。”孩子们对我们的亲近和信任,有时甚至超越了他们的父母。这也时常使我们感到肩上的那份责任,使我们丝毫不敢懈怠,教育中不敢有一丝一点的闪失,因为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注意的眼神都可能使他们的那扇心窗关闭。

我校一名六年级的聋哑男生,家住在党峪镇。有一次周日下午返校时,没有按时到校,值班教师及时通知了家长又报给了校长。于是,校长立即组织老师们和家长一起寻找孩子。几个小时候后,天也黑了,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才把孩子从城内别的学生家里找回来,原来他在返校途中去同学家里玩了,家长气急败坏的要打孩子,被老师们制止了。一周后,在周五放假的当天,孩子对班主任侯立敏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回家,我想一个人走。”这让侯老师提高了警惕,因为聋哑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的,执拗的,他们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侯老师便慢慢与他沟通找原因,孩子说:“我周日返校跑出去玩,回家我爸爸会打我,我不回去,我自己走。”听完之后,侯老师一边与他谈心,一边安抚他的情绪,孩子总算答应了回家去。为了保证孩子不出任何意外,侯老师中午下班也没有回家,与孩子呆在一起,直到下午家长来接孩子。可是,孩子见到妈妈的那一刻,却改变了主意,执意不肯回家。侯老师向家长说明了原因,孩子的妈妈向孩子保证肯定不会打他。孩子却躲在老师身后使劲的摇头。怯怯的眼神令人心疼。侯老师再次跟孩子沟通,不断的打着手势,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与他沟通,一番周折后,侯老师对他说:“老师向你保证,跟妈妈回家去,爸爸绝对不会打你,相信老师的话。”孩子说:“老师,我相信您的话,我回家。”想到孩子父亲的暴躁脾气,为了防止孩子回家挨打,给孩子心里一份安全感,侯立敏老师又亲自开车陪同他一起回家。到家后,跟孩子的父亲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千叮咛万嘱咐,孩子父亲答应不再打孩子侯老师才放心的回了家。侯老师的这份耐心和责任心令我由衷的敬佩,而孩子对我们的亲近与信任也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了这个岗位的特殊性——我们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守护者!

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丽霞老师说:“教师是园丁,教师的工作不是剪冬青。也不是培养什么转基因的大豆高粱,我们的工作就是使玫瑰成为最灿烂的玫瑰,使青松成为最挺拔的青松,而我想说:即使是高粱也要让他们成为最饱满的高粱。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教师投入高于常人百倍千倍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孩子的残疾状况不同,一个简单的字母,一句日常的问候语都要教上十几遍、上百遍,机械的重复,琐碎的工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为了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的老师们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我校严利红老师是美术专业的本科生,她担任着全校聋哑班的美术课,聋校的美术教材有些已不适应当今的教学理念,普通学校的美术教材有些又是不适合聋生使用的,但她从来没有抱着对付的心态去教学,从来没有把孩子们当成不可上墙的泥巴,在她心中,每个孩子都是等待雕琢的美玉。为了使教材更好地适合学生使用,她平时便注重收集和购买适合聋生使用的书籍,自己编成一本美术教材,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带着学生一起学,一起练。进入高年级后,难度越来越大,聋生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退缩,表现出为难情绪。于是她就手把手的教学生画,闲暇之余与学生们谈心,给学生们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活,给他们增加自信。无论是课后,还是假期,只要一有空儿,她就会陪学生们一起画画,给学生们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在孩子们准备参加高考去上课外美术辅导班时,她就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陪同孩子们一起去美术班做手语翻译。她常说:“要培养出好苗子,就必须多付出,让孩子们在思想和技能上得到提高,不能让他们自暴自弃。”付出总会有回报,2009年,我校徐国良同学以美术特长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园林设计专业,2012和2015年,庞明丹和刘璇2名同学也分别以美术特长先后考入了南京特教学院动漫设计专业。喜讯传来的那一刻,老师们眼中闪着幸福的泪花。这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更加坚信了“有爱无碍”“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并始终坚持将这种理念贯穿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老师之于学生是信赖,是尊重,学生之于老师是希望,是寄托。储蓄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欢笑与泪水,淘气与进步,感恩孩子们给了我们满满的幸福,是他们教会了我们珍惜平凡的健康与幸福。特教教师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从不奢求外在的张扬,不追求物质上的丰厚,只愿默默地用自己的平凡与真实的爱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导航引路,让孩子们真爱永存,生活无碍,人生无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幼儿园见习感悟
彭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当特教老师给孩子一对一上课,家长以为的和真实的区别
一个特教老师的故事
「随班就读」里那么多疑惑,看这一篇就够了
人大附中特教讲案例:家长和老师如何相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