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独症儿童在校行为管理

孤独症儿童在校行为管理

海娟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特殊教育学校

孤独症主要症状是社会交往本质性障碍,在语言、行动、兴趣等方面有严重异常表现,不能理解和遵守社会交往规则;不会使用社会交往工具(语言、动作、表情等)。

近几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的孤独症儿童入学率明显增加,这就给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困难来自于孤独症儿童异常的行为表现,比如有一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还有一些孩子无原有的大哭,还有肯能有特殊的饮食习惯等等。当然困难往往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挑战。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作为特教学校的班主任要怎么做呢?要怎么样才能在兼顾其他智力障碍儿童的同时做好自闭症儿童的日常行为管理呢?

因为孤独症儿童通常不能够理解和遵守社会交往规则,也很难恰当的使用语言、眼神等社交工具,所以当有社交需求的时候他们通常用不恰当的行为进行表达,因此大多数行为都有它的行为功能,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回避正在进行的课题或者逃避让他不舒服的环境、声音源等

2、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引起别人的关注。

3、感觉强迫

4、来自感官上的自我刺激、自我满足。

5、想要得到他喜欢的玩具或者食物等。

当然除此以外可能还有其他的行为功能,分析出以上行为功能功能我们就容易针对性的做出处理方案了,下面的这几种方案我根据他们的使用率和有效性进行了排序。

第一 忽视处理

这也是我认为最有效、最简单、最直接的行为处理办法。忽视的目的就是让他明白,他的行为没有起到干扰作用。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温和的干扰性行为,比如上课时突然笑出声,突然大哭等不会对身边的同学和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

第二 爱的拥抱

 使劲的抱抱她或者使劲的攥住他的手或者胳膊,一点一点的帮助她平静下来。用我们爱去化解孤独症儿童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这种方法适用于课间或者活动中孩子突然出现的不适行为,比如大喊大叫咬自己、打自己等行为,通常这种行为的突然产生是因为环境中出现了让她感觉不舒服的声音、画面等,或者突然打断了她的活动导致的。

第三  情景引导法

也称行为替代法  这种方法是要求在当时的情境中进行当机立断的处理问题,结合有效的强化。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并解决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

第四 注意转移法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能够让她们专注的去做的活动,利用这种兴趣去替代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可以通过回话这样的活动让孩子逐渐的安静下来,当然在情绪发泄的过程中不能够去要求绘画的内容有多理想,要关注是不是活动本身让孩子逐渐的安静下来了。

第五 图片提示法 

这要求孩子要具备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而且是视觉优势的儿童,很多时候孤独症儿童难以建立因果联系,而且不能够对语言进行抽象的概括,所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时间概念或者事件的顺序,可视化可以很好的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理解。

第六  角落隔离 

这也是最不建议使用的一种方法,因为会让孩子觉得难受,简单的介绍一下这种方法,当孩子情绪异常激动而且上述方法都不凑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讲孩子带到房间的一个安全的角落让孩子双手撑墙,双腿分开站立,帮助孩子逐渐稳定情绪,一但情绪有多缓解就要马上进行强化,这要我们反复进行很多次,评价这种方法是否凑效的标准是每一次隔离的时间逐渐递减。

除次之外,我们要做好家长的沟通,我们面对的更多的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是来自农村,他们由于理论知识不足,对自闭症的了解不足,导致当孩子出现一些异常行为的时候他们会使用批评、责备甚至打骂来解决,其实往往事这样的处理策略强化了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所以我们要给家长普及孤独症的一些常识性问题,让他们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障碍本身带给孩子的困扰,然后科学的处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也会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微信号 : zgtsjylt

新浪微博:特殊教育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础知识汇编---特殊教育50问
女博士"以暴制暴"治自闭儿童 称长痛不如短痛
自闭症的训练方法
Ilib搜索_自闭症
转载 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的分类
重复刻板?攻击自伤?情绪崩溃?攻破这些难题需要你的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