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化教育在培智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育在培智教学中的运用

赵相奇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培智教育中的教学对象是身心有残障的学生,他们因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较大障碍,他们受缺陷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给教学及评价带来诸多困难。因此,生活化教育在培智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培智;课堂:生活技能

生活是一切教学现象发生的场所,是一切素材的来源,是知识和能力运用的广大空间。对于培智学校来说,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教学中,从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尽量做到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不偏离生活的轨道。通过创设情境培养智障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会生活,为日后顺利融入正常人的社会群体提供必要保证。

一、把握“生活语文”的方向

上课如同在大海中航行,我们只有把握住了方向,掌稳了舵才能顺利前进。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有趣、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使其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领悟学习内容。收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仔细翻看我们的培智教材,“大小”、“多少”、“前后”、“左右”、“朋友”、“学生”、“桔子”、“苹果”、“玉米”、“大豆”,等等,不难发现无论是浅显的内容还是上课的形式,都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节节语文课,处处皆生活,培智班的语文课实际就是“生活语文”。所谓“生活语文”,就是所学的内容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如学习“手”,我们除了要使学生认识手(包括认识手心、背、指、手腕),掌握“手”的字形,知道手的作用外,还要会学知道如何保护手,如何在生活中不伤着手(刀伤,火伤,电伤,开水烫伤等),还要擦手霜,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不迷失方向。同时作为特殊教育战线的教师还必须清楚一点,培智班的学生和聋哑生不一样,和正常人更不一样,我们不能对他们期望太大,要求过高,我们要把促进培智学生适应正常化的生存环境,能够自理、自立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多学些实用性的生活技能,并获得较完整的生活经验,以达到帮助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真正使培智教育做到服务学生的现在,服务学生的将来。

二、让数学表达和交流“生活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交道,数学教育对智障学生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教师可以给智障学生提供管理班级出勤的机会,让学生统计本班按时到校的同学有多少,迟到的有多少;爸爸妈妈送来的有多少,爷爷奶奶送来的有多少;坐自行车来的同学有多少,坐汽车来的有多少;今天迟到的同学有多少,没有到的同学有多少,等等。在自然的一日生活中渗透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由于每个智障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我们应到孩子中发现,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用谈话、午间、课间休息时间请孩子们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及相互的关系称呼,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甚至是父母的手机号码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孩子学数学的天地。社会生活“数学化”。就是要带孩子走向社会,在现实情景中引导智障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智障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一)情景化教学法

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经验特别贫乏,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以生活为依据,注重生活素材的选择和运用,通过学习来丰富学生感性的生活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应把教学内容和生活情景的创设巧妙结合在一起,将儿童对如常生活的经验引入学校教学中,把书上所描述的内容变为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情景。在儿童的生活和教材之间架构一座沟通的桥梁。例如,在中年级智障学生“认识整点时间”的教学中,可以在教学之初创设问题情境:“我们从九点开始上课,大家看看钟,九点到了没有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起床、上学、午餐、放学、睡觉等时间在钟面上表示出来。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用生活经验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

的理解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二)直观教学法

智力障碍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水平低。在培智学校教学中,应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应用实物演示、多媒体、现场参观、视频、语言的形象描述等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对人的心理产生全方位的刺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增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关于传统节日的生活适应教学中,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各地过春节的不同习俗的视频,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此外,实物展示也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快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认识,教师通常会带相关的实物让学生去观察,对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游戏法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理解能力差,对他们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游戏就是学习。为了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智力障碍儿童开展一些新颖、有趣的游戏。如:低年级识字是个难点,为使孩子们很好的记忆,采用“找朋友”、“编儿歌、顺口溜”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字;生活数学课上,通过“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这首儿歌帮助学生学习书写“0”;在运动与保健教学中,通过“抢险”游戏训练学生走独木桥搬运物体,锻炼其平衡能力。游戏自身具有的娱乐性,使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欢快,能够轻松地学习,愉快地运用。

参考文献

1】邱月妹.生活化教学法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5(9)

2】李乐惠.培智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2012(15):101-1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课堂实录】第二届全国绘本教学研讨会《点点点》绘本教学展示课
中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经验分析
数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