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布罗茨基的祖国与语言

1994年,索尔仁尼琴回到离开了20多年的俄罗斯时,布罗茨基也流亡国外20多年了,但他没有回国,而是选择永远留在了国外。

索尔仁尼琴渴求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超过批判极权,他亲普京疏叶利钦显得很滑稽,他晚年还直接表达了对史大林的怀恋,这应是布罗茨基不屑的。

论文学成就,布罗茨基超过了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获诺奖的政治成分比较大,而布罗茨基是以诗的成就获奖,获奖时苏联已是实行新思维的1987年,已没像史大林时期那样强烈的意识形态,苏联与西方的关系也缓和了点。


布罗茨基从1987年获奖一直到去世都没回国,他说“我的祖国是俄罗斯语言,不是俄罗斯”。他也许一开始就没想回到俄罗斯。1972年他到美国后很快就入了美国籍,而他离开时被开除了苏联国籍,这也许也是一种刺激,使他彻底死心。他不愿意回国可能还有个原因,即他是犹太人,他可能觉得即使俄罗斯民主化后,他回去仍属“一小撮”。他到美国后还开始了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成了他俄语写作外的另一重要写作方式,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获得了诺奖评委的赞誉,从文学的语言而言,他也是世界主义者,而索尔仁尼琴是民族主义者。

 

布罗茨基十分看重语言,他的许多文学评论也常从语言的角度去评论。在俄罗斯的著名流亡作家中用英语写作的还有纳博科夫,纳博科夫也是犹太人。除了这两位 语言对普宁也很重要,而且他是第一位获诺奖的俄罗斯作家,他在十月革命后的第三年就流亡到了国外,因此未见到最残暴的史大林时期,这使《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略显平淡,索尔仁尼琴如来写类似的题材,可能会将某个人的一生浓缩进俄罗斯宏伟而充满苦难的历史,又是一部史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约·布罗茨基(И. Бродский)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五位俄罗斯作家
孤独而忘情地度日
人以什么捍卫记忆
悲伤与理智
布罗茨基:纳博科夫的诗,质量非常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