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    怀念黄元申

这几天,电视里某台在放大陆版《霍元甲》,主题曲虽也被改了,但一听到那相似的曲子,我还是热血沸腾,激动万分,更想起了那部令人无比痴迷的原版《霍元甲》。《霍元甲》是大陆引进的第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让无数人如痴如醉,其程度连后来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均非可比。《射雕英雄传》是古代题材,有民族争论,对于当时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农民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上海滩》发生在上海,主要讲黑社会,又有爱情这条线,这也让大众难以亲近,而《霍元甲》以民族振兴为主线,更容易激起大多数人的民族情感。

我与许多人一样,因为被这部电视连续剧吸引,看了几集就知道了演霍元甲的演员名为黄元申,他那超群的武功,英俊的脸庞,潇洒的动作让我深深的着迷。他是除了文学家以外,喜爱文学的我人生的第一个偶像。除了黄元申,我还记住了剧里其他许多演员的名字,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位好奇的少年向往的星空。这部电视连续剧激发了我的许多遐想,不仅让我更想成为一名武林高手,也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与香港有关的事物都感兴趣,对英国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那时刚上小学,每天放学后就赶紧把作业做完,匆匆吃完晚饭就等着看《霍元甲》,《霍元甲》也成了我们放学与上学路上的主要话题。第二天早晨上学时,我与几个伙伴一边拿着馒头嚼,一边回味昨天的内容,情不自禁的比划着里面的武打动作。虽是干嚼馒头,但嚼得津津有味。

那时,我们家还没买电视,我是天天在一个小伙伴家看《霍元甲》,每晚我要横跨大半个厂,爬五层楼飞奔向小伙伴家去抢位置,虽然我已够早,但有时还有人更早,有人常常不吃饭或端了饭碗去那个小伙伴家等着,我的最佳地形就还是被人抢了,我只能在人群的肩膀后面或缝隙里看《霍元甲》了。后来,我们家终于买了一个“飞跃”牌电视机,我才不用那样辛苦了,不少人听说我们家买了电视后就也来我们家看,我当然更高兴,觉得看得更津津有味,这就像人多抢食。

当时的人们每天就盼望傍晚快点到来,看《霍元甲》是无数人每天中最重要,最快乐的事。这部电视剧风靡全国后,它的“画书”就很快出现了。“画书”不是画的,不是“动画书”,是把《霍元甲》里的镜头拍下来放进书里,有点像现在的截图。“画书”很小巧,与我们的手掌差不多。可能由于一些镜头太快,来不及捕捉,它的图像有的比较模糊,但我们仍看得津津有味。有一个同学的家里出租画书,我们放学后常去他家里,如果一个同学租了一本“画书”看,其他同学就在他旁边围着挤着看,他的左边,右边,后面全都是人,远远看去像叠罗汉,或干什么秘密活动。左边的嫌拿着书的小伙伴看的太慢,叫他快点翻,右边的嫌他太快,叫他翻回去,让他莫衷一是最后把伙伴都得罪了。

“画书”不仅有《霍元甲》,还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等等,都是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除了“画书”,那个同学家还卖炒的瓜子花生。炒的瓜子用旧报纸包成一个菱角,像一个纤秀的美人,瓜子是淡淡的咸味,比在后来九十年代出现的乳香瓜子好吃。乳香瓜子的香味很冲鼻,味道有点重,吃了几颗就腻,乳香瓜子的包装袋还有点大,瓜子却不多,吃两袋才抵得上一袋那种老式瓜子。那个同学常提着瓜子花生去我们厂里卖,因为厂里那时几乎每天晚上都放电影,每到晚上厂几乎是方圆几公里的中心,周围许多农民,待业青年常走好几里路来我们厂看电影。

《霍元甲》还有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 形式,该剧每一集的开头都印上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段话也被我们常常模仿,当要编故事损人时,就说“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就在我们竞相模仿这句话时,突然传来一个令人诧异的消息,真实历史中的霍元甲在天津静海老家的后代要状告剧组,批评该剧不符合历史,说历史上的霍家与赵家关系很好,不是剧中那样势不两立。这令人十分扫兴,我原以为这么好看的电视剧一定是所有人都特别喜欢,没想到还有人厌恶。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一片汪洋大海的赞美声中听到异议。 


当然,厂里的工人们并不管那些杂音,依然看得有滋有味。 过了没多久,正当人们又沉浸在那扣人心弦的剧情里时,突然传来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说那个主演霍元甲的黄元申出家当和尚了。我们开始根本不相信,后来看了本地的广播电视报才知道是真的。我们十分惊愕,正在那么受我们热爱的一位演员为什么会去当和尚呢?演员是多么风光的一项职业,为什么要出家呢?在我们眼里,这就像一位工作成绩优秀的革命同志突然投奔了敌营。黄元申出家尤其让我沮丧,我心想,他如不出家,以后如果来大陆,我也许还能见到他,他出家后,我就永远没机会见到他了。他是不是遭受了什么重大打击?我们那时认为只有遭受了重大打击对人生心灰意冷的人才会出家,但黄元申说不是而只是喜欢出家那种生活方式,这更令我们惊愕,出家还算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好?这不是长期一元化思维的我们当时能理解的。黄元申出家为僧,还有之前霍氏后代要状告剧组,这些都太异于常理,难以被大多数人理解。多年后回想起来,我性格中那些叛逆的因子也许就是在那时慢慢形成的。 

几十年后,我才知道像黄元申那样出家并非孤例,李叔同出家也是这样,他也并非受了什么打击,只是喜欢出家那种生活方式。


黄元申出家的消息虽然令人伤感,但在《霍元甲》带给我们的巨大欢乐里只是个小插曲,我们随后很快又沉浸在这部精彩电视剧的欢乐中了。在我的印象里,《霍元甲》好像从初冬一直放到春天,足足放了好几个月,给寒冬里的人们带来多年来少有的温暖。《霍元甲》最后的镜头是陈真在枪声中一跃而起,陈真死了没有?厂里许多人都在猜测,我们几个小伙伴也为此争论不休,有的说陈真肯定没有死,他如死了,那岂不是扬敌人威风?有的说警察那么近的朝他开枪,他怎跑得了?有的伙伴就解释说他有很高的轻功,伙伴中有一个老家是邻县的,他说他们那里的电视收得到《霍元甲》的续集《陈真》,他已经看了,陈真没有死,那几个警察放的是空枪。他说的言之凿凿,我们半信半疑,我们不懂空枪是怎么回事?空枪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懂的技术名词。 


除了《霍元甲》带给我们巨大的欢乐,我们厂那时还经常放电影,不少电影如战斗故事片,武打片也令我们难忘,但在所有电影里也许只有《少林寺》可稍微与《霍元甲》比一比。 我们后来又看了不少港剧,还知道香港主要有亚视与无线两家电视台,我原以为《霍元甲》是无线拍的,后来才知道是亚视拍的,而在几年前,偶尔听到亚视已关闭了,更令人黯然。

《霍元甲》带给了我们无穷欢乐,但也有遗憾,除了黄元申出家,还有该剧的导演与演员后来都不怎么红,也很少再出现,八十年代初的演员似乎都是这样。 

 二十多年前,我们厂被关闭了,当年一起看《霍元甲》的那些人都已零散各处,儿时的伙伴有的后来也渐渐疏远,许多再没联系。我早已懒得看电视了,也懒得看电影,厌恶影像的东西,似乎不再对任何事物痴迷。自从当年听说黄元申出家后,我再未听到他的任何消息,他也许已苍老,也许已经离世,我知道我可以上网去查,但我没那样,与其知晓,不如就让那个英俊正义,无人可替代的霍元甲形象永远留在儿时的记忆里,所以我在一个寂静的秋夜写下此文作为怀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人空巷的《大侠霍元甲》演员今昔,3位已离世,主演出家又还俗
霍元甲出家后的生活
霍元甲去世79年后开棺验尸,解开死亡之谜!
减肥了演霍元甲
68岁黄元申近照,演霍元甲成经典,因赵雅芝剃度出家,今变成这样
​ 一代宗师霍元甲 振奋中国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