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涛声唱响英雄赞歌

池兜村悲壮的红色故事

   红海湾畔,有一个小渔村叫池兜,村边有两个渔船上落的小港口,因地处偏僻,有利于隐蔽和撤退的优势,而成为当年农会秘密运输的重要通道,在此护送过红军将领、解放后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的程子华和40多个红军战士顺利转移。并为当时南昌起义军将领周恩来等人在陆丰金厢抢渡香港秘密提供船只,而随船的船手(赤卫队员)开至陆丰一起护送周恩来等人到香港。后来,该村遭到国民党血洗,死伤惨重。在血腥风雨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革命事迹和英雄人物。如陈世有、陈庆广、姚娘健、黄妈赏等宁死不屈、誓死捍卫正义、为民谋幸福的英烈和许多革命群众,做出了不可磨没的牺牲和贡献,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伴随着滔滔海浪,唱出了悲壮的音符,永远为我们所倾听。

   池兜村距离汕尾约17公里,隶属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田墘街道内湖村委会。该村渔农双耕,原为鱼米之乡。大革命初期,彭湃、李劳工到该村开展农运工作。他们激情澎湃、一心为民的演说和动员,很快得到村民们的认同与支持,迅速点燃了该村的革命热情,几乎每户都有人参加农会,并组织了一支赤胆忠诚、充满力量的赤卫队,在关健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立下了记载史册的功绩。

   该村现拥有烈士20多位、革命遗址20多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史诗般的海之烈
   因该村拥有两个渔船停泊的自然小港,一个为小海湾,一个称澳仔(澳口),其海运四通八达,经济较为富有,又地处偏僻,为发展成为革命的重要据点和运输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彭湃、李劳工等人到田捷遮(田墘、捷胜、遮浪)发动指导农会工作时,了解到该村的这些优势,决定把它作为加强和香港、惠州、潮汕等地区的海运来往之处。从此,这两个不起眼的港口为海陆丰农运运输武器等物资,以及转移革命党人起到了很大作用,而成为海陆丰农运的秘密运输港。

   当我们走进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村子,在交流了解中,聆听了英烈的后人们讲述他们祖父辈的革命事迹。这些后代大多数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听着他们凉凉的诉说,却让人热血沸腾......随后参观、瞻仰了几处荒凉的革命遗址:屠杀红军处、隐藏红军将领程子华住处、陈世有用刑处、清洗屠刀的“血井”、程子华和40多个红军下船转移的小港口等。虽然这些革命遗址似乎“默默无闻”,但联想当年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那些革命党人遭遇敌人围捕、追杀之惊险、惨烈的情境,随着尘封的记忆打开,穿过岁月的烟尘,与海浪滔滔的诉说,似乎产生了一种蒙太奇的效应——从遥远的天边如梦幻般浮现,依稀可见——追兵紧至的惊险时刻,周边突然升腾起一片迷雾,恰好地遮挡了敌人的视线,让红军将领程子华和40多个士兵在赤卫队的掩护下,迅速从战场撤离、赢得了时间转移.......循着海边老人遥望的目光,这一幕幕的回放,仿佛让人走进黑白电影的世界里——
   1928年4月24日,红四师十团团长程子华带领部分红军联合黄强的赤卫队再次反攻汕尾失败。程子华部向田墘的新塘岭地带撤退,并隐藏在新塘村后山的山洞里。27日,国民党动用当地几路民团,重围新塘村后山。时任海丰七区农会副会长兼财政专员、池兜村农会会长陈庆广,获知这一消息,立即组织池兜、新塘、新蔡林等村的赤卫队赶赴新塘岭支援程子华部。并凭着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敌人周旋,战斗一度猛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战,程子华负伤。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迅速作出了撤出战斗的决定。
   万幸的是,当时刚好是浓雾迷罩,在其自然的掩护下,陈庆广吩咐该村赤卫队员姚妈健背上程子华,还有黄妈赏等队友随后护送,而陈庆广另带40多位红军战士撤至该村隐蔽和稍事休息。因不宜久留,到了村里为程子华包扎好伤口之后,便连夜撤离。
   当晚,该村赤卫队员黄妈赏(舵手)、姚娘健(船长)和船员林油柑、黄妈华,在陈庆广的安排下,以他们的三桅虾船运载红军转移。在澳仔港口,红军将士们一个个登上大船,并换上渔民衣服,挥泪与陈庆广和其他赤卫队员告别。
   当船只驶出茫茫夜色的海面,红军们回首那边厢烧村的熊熊火光,与残酷镇压革命者和屠村的血腥,这种无奈的恨别,是多么的令人悲痛!
   黄妈赏、姚娘健、林油柑、黄妈华这四位赤卫队勇士历尽海上艰险,终于把船安全驶达目的地。当彼此再次挥泪而别时,这四位赤卫队员既喜又忧,因为他们自己却无路可退!村破家散,路在何方?最后不得不把船卖掉,再想办法寻找革命队伍........
   当时,国民党和民团赶到该村,找不到红军的“大部队”,恼羞成怒,便对该村和新塘、新蔡林等村进行清乡围堵,一共捕获了七名失散的红军战士。押至该村王爷宫前杀害。另外,15名赤卫队员也在此惨遭敌人集体屠杀。还有6名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走错方向,被敌人押至村的后湖澳杀害,并被残酷地全部碎尸抛进大海。
   同时,对该村进行报复性打击,烧毁民屋近100间、革命群众死伤惨重,幸存的纷纷逃离家园,是为“破乡”。于1927年至1932年,该村“空村”达五六年之后,逃亡外面的村民才敢陆续回来。

      一样惨烈的是,搜捕围村之时,来不及逃离的赤卫队员陈世有被民团抓住,历尽酷刑而亡。敌人把陈世有押到村东面的晒谷场(稻町头),把他捆绑起来进行严刑拷打,威逼他说出赤卫队人员名单及红军转移地点,还有武器藏在哪里等情况。陈世有却始终守口如瓶,宁死不屈。敌人又通过各种惨无人道的手段,用整捆香火乱扎、乱烫他的身体,再割去他的双耳,接着一刀刀割他身上的肉,之后又用铁线穿鼻。但用尽各种酷刑,还是无法撬开陈世有的口。最后,气急败坏的敌人把陈世有架到木堆上,再往他身上淋火水(煤油),霎时,熊熊烈火把陈世有活活烧死。年近50岁的陈世有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当年,该村还为南昌起义军的将领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人在陆丰金厢抢渡香港秘密提供了三桅大帆船(刀彪号),随船的船手(赤卫队员)开至陆丰,并一起协助护送至香港。
   据村里老人回忆,当时拥有三桅大帆船的村子不多,而该村却拥有多条这样的大船,通过村边的两个港口直通外海,有利于捕捞和海运,可见该村的经济富裕。而当时革命更需要有经济基础的力量来支撑。因而,彭湃、李劳工多次到该村指导工作,使村的群众基础较为牢固,付出的代价也就比较大。
   而且,村里的渔船一出海经常还会带上当地自产的食盐为外面的商家送货,因而,这条身负秘密重任的三桅大帆船从村里开出之时,为了掩人耳目,对外称到盐坨运货,然后才开往金厢。另外,驾驶这种大帆船是“技术活”,非熟悉和一般人能操作。因而,舵手随船护送周恩来等起义军将领安全到达香港,是必须和至关重要的!

当愿流血不再流泪
   该村几多烈士后代回顾他们的祖父辈为革命付出如此惨重代价的经历时,几度哽咽,泣不成声。
 出生于1890年的村民陈庆广,多次聆听彭湃、李劳工深入到当地的演讲,使他深受其教育、启发。同时,也得到彭湃的鼓励和培养。1925年,陈庆广担任海丰县七区农会副会长、会长、审判长、财政专员等职,1927年入党,期间多次到海丰县城向彭湃请示和联系工作。并成为海陆丰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成员代表。
 刚开始,陈庆广任该村农会会长,村民们踊跃参与,随后组建了赤卫队。并向外扩大赤卫队的力量,与国民党及其地方武装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其中,陈庆广率领赤卫队配合刘琴西、刘锦汉部队参加攻打捷胜城的战斗,是一次较大的战役。
 而在敌军压境的危急关头,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新塘村阻击战中,陈庆广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利用地形迅速撤离战斗现场,以及随后掩护程子华将领和40多个红军将士安全撤退的一系列行动、救援工作中,充分体现了陈庆广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反应敏捷的综合能力。
 当陈庆广和赤卫队员挥泪告别红军将士之后,面对“破乡”的惨状,只好逃至陆丰、饶平一带,再通过地下组织与陆丰当地的林铁史、张威等革命同志取得联系,留在当地继续为革命奔波。之后,林铁史、张威两人先后被捕,陈庆广和几位跟随的队员又转移到饶平县龙眼城、南澳等地,以打工为掩护,经常与游贝禧、林醒群、林火等同志在下寮祖师堂秘密集会、活动。在饶平期间,又因林醒群被捕,组织受到破坏,南澳也被日本侵占,不得已,陈庆广们只能选择各自隐蔽、分散活动。在革命低潮时期,陈庆广和他的队员在居无定所、生活艰难、安全毫无保障的环境下,仍尽力克服各种困难、主动寻找党组织,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坚持斗争。
 当陈庆广流落在外一段时间后,于抗日之时终于回到了家乡,便与抗日六支队的许昌炽、吴丰正等同志接上了关系,后来担任海丰县第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副参议长,当时第四区抗日民主政府设在埔上村。解放后,陈庆广被推选为池兜村村长兼农会会长。

 然而,万没想到,一直为革命不辞劳苦的他,竟然大难临头。1951年1月20日,当地法院突然抓捕了陈庆广。刑事判决为:被告人陈庆广包庇私运耕牛一案,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陈庆广不服提出上诉。相关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没想大难还在后头——同年4月21日,法院刑事判决又改为:陈庆广在大革命时带款潜逃、害死革命同志、私造木船走私、私卖三百斤公粮这“四大”指控罪名,以反革命罪改判死刑,立即执行。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案件与判决,池兜村等七个行政村长,以及池兜村54名村民当即联名呈报担保书指出:“池兜村前任村长兼农会会长陈庆广为人刚强、作事认真、不论公私、视为己任,故历次办公甚为我乡众爱许”,要求担保改判。陈庆广亲属不服提出上诉。

 更讽刺的是,据当年目睹与陈庆广同刑相遇于法场,其罪恶累累的陈某(大革命时期残酷屠杀无数革命群众的刽子手)的老人反映说,陈某对着陈庆广大笑嚎叫:“没想到你陈庆广也有今天”。

 天理昭昭,随着时间缓慢的见证,几十载的沉冤,终于得到昭雪。经过相关政法部门及其领导和法院的复查,以铁的事实证明,陈庆广案件“是一宗以反革命罪错杀、沉冤三十五年的错案”。终于在1986年11月3日经法院宣判撤销了对陈庆广案件的错误判决,并宣告陈庆广无罪................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程子华和女儿曾多次到海丰和池兜村、新塘村看望老区人民。程老的女儿还实地考察了当年的战场和转移时经过村里的几处革命遗址。当程子华获知陈庆广得到正式平反之时,写了一封亲笔信寄给其后代,表示欣慰!

   当陈庆广的孙子陈芳说起祖父如此的不幸遭遇时,暗然神伤、十分悲凉。他说,他以前曾带上平反的材料去当地几级民政查找有关祖父的档案,却没有查找到。村里为其申请烈士荣誉的事也没下文......

   后来,陈庆广的家人把程老的这封亲笔“慰问信”刻在了石碑上,名曰:信碑,立在陈庆广墓地,作为铁证,既是纪念缅怀,也是以防日后还有什么不测吧.......

  还有姚娘健,当时任赤卫队队长。程子华带领的红四师十团遭遇国民党围剿,赤卫队配合红军打反击战失败之后,撤至该村。因程子华受伤,由姚娘健一路背回村里。然后用自家三帆船安全把这批红军将士转移至陆丰金厢。之后姚娘健等几名随船护送的赤卫队员流离失所、躲藏在陆丰一带。姚娘健一直坚持战斗至解放。然而,他自1953年开始,也如陈庆广一样遭受了各种莫名其妙的罪名加以打击、批斗至含冤而死,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正式平反!其曾孙姚智坤说,记得以前大人们说起曾祖父,不是摇头就是叹气,说曾祖父一次曾悲哀地说,早知道如此,倒不如战死沙场,今天还可评个烈士让你们沾下光,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

 而陈世有的后代陈再稳,他是过继给陈世有的亲生儿子陈泰当儿子的,因为陈泰终生没有结婚。陈再稳原是陈泰的外甥,即是外甥过继给母舅当儿子,陈再稳就是陈世有的孙子,他今年80多岁了。年轻时,陈再稳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奔波、打工。后来,落实有关烈士家属待遇的政策时,没有人通知他前去办理,至今也没享受到什么待遇。陈再稳为人老实厚道,他为老祖母(陈世有之妻)养老送终,也照顾了养父陈泰一辈子。祖母在时,陈再稳说,每年还享有一副春节的待遇,后来就没了。陈再稳(下图)现居住在汕尾城区,依靠儿子开小店维持生活。

 “文革”之时,我们走过了多么曲折的一段大弯路。那时,多把英雄当“狗熊”斗,甚至把这些对党无限忠诚、为党的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幸存下来的英雄志士整死、斗死、打死......后来,市场经济,又一味讲金,似乎为了钱更忘记了我们的初心、民心,忘记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现仍有不少烈士、革命先辈的家属、后代过着困难的生活,我们不应该把他们遗忘了。

   如今新时代,在的英明号召下,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红色的热潮。随着各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的大好形势下,今天,池兜村的英烈们终于拨开了层层迷雾,历尽桑苍,方显英雄本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不变的初心。而我们还在为广大民众进一步改善生活、为国家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路上。

让红色村的日子红火起来
   该村拥有如此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地沿、人力等优势,在扶贫济困、新农村建设、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大好形势下,为何至今仍默默无闻?为何这些年来没能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希望该村能够充分利用时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理顺头绪、取得共识、同心同德、共克困难,以村的发展大局为重,借此大力挖掘、宣传村的红色文化为契机,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群策群力、整合各方资源、共谋发展,以此来带动振兴村经济、村建设、村公益等村政和民生事业,造福一方乡亲,让红色村的日子红火起来。
   同时,继续加大挖掘、宣传的力度,多开展村的红色文化活动等举措,既为村造势,扩大、提高村的影响力、关注度和知名度,同时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村引进外力、资源等。
   正如一位村民所说的,我们池兜村在过去战争年代我们的祖父辈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无私无畏、高风亮节的榜样和精神的丰碑,永远为我们所缅怀与敬仰。同时,先烈和革命前辈丰富的红色遗产,既是我们无上的荣光,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动力和鞭策。
   希望该村把握好这次革命先辈们用生命赋予的机会,竭尽全力、共同做好做大宣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发扬先辈们的革命优良传统,为村的发展大计而努力奋斗,才无愧于革命先辈的付出,也为子孙后代的光荣传承与兴旺发展起好头、铺好路!

   该村烈士:陈义学、陈娘碑、陈庆、陈德庆、陈名就、林子平、赖妈励、陈妈得、林初喜、陈定坤、姚妈员、陈世有、陈娘镜、林得明、陈世涂、陈世吟、陈长齐、陈世郡、林粤、黄家、陈娘岁、赖灶淡、陈庆广、王妈得、王妈见、林永喜。

还有村民姚娘健、黄妈赏、陈世岭、陈娘发、黄家琛、陈投、姚求、姚梓、黄妈想、赖灶鲁、陈庆齐、林油柑、黄妈华、陈娘震、黄惜、陈名就、郑黑、林妈存等,于当时,有的是农会骨干,有的是赤卫队骨干。
残酷的镇压并没有打倒顽强、英勇的池兜人。在陈庆广等同志的坚守下,该村继续保持革命斗志,一如既往地支持、参加抗日、解放战争。先后有村民陈招唇、陈招队、陈俩明、陈妈幹、陈守差、陈招应、陈孝、陈来、陈成、陈德尊、姚仝锡、林准、林光、张寿等投身革命队伍,一直坚持战斗,直至全国解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色印记】附城新山村:峥嵘岁月 光辉再现|农会|彭湃|新山村|自卫军|赤卫队
红色故事 | 邱群:程子华从红海湾内湖转战到陆丰金厢
奔向海陆丰首个师部旧址——下可塘(组图)
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的曲折经历
福建革命英烈65
矢志不移跟党走 ——长汀县河田镇芦竹革命基点村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