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拾零】春联历史由来
userphoto

2023.01.27 浙江

关注

        腊月里写春联,记得读初中开始,年年都要写很多,一写就写了几十年,亲戚朋友要求帮个忙,那一定何乐而不为。以前年轻没怎么多想,只当作任务来完成,根本没有对春联追宗溯源,反正只要大家都喜欢了就好。

       直到去年春节,有位武义籍同事,除了斗方对子外,还专门裁两条红纸,要我帮助写上四个字,门神对子神荼郁垒。一下子激起了求知欲,在老家时也曾写过,对门神含义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去考证传统文化的出处。

       碰到历史问题,喜欢去刨根究底,网络上搜索起来,饶有兴致的欣赏着,与自己小时候的听说,看有没有存在出入。传统习俗文化已久远,祖祖辈辈传承创新,把那远古时代的神话色彩,联系到当下社会的现实中来。

       中国过年习俗,已延续四千多年,远古时代时守岁,除夕夜防年兽侵害,只要挂上灯笼贴春联,或者燃放烟花爆竹。除夕夜年兽进村找人,碰到生灵就会吃掉,可是年兽怕红色也怕火光,所以家门口都装扮红红火火。

       远古不贴春联,都是旧桃换新符,也就是在桃木上,雕刻门神挂在门前,一对门神非常的吓人,凶神恶煞的那一种。纸质春联源自于宋代,逐步取代桃木板符,春联习俗真正全社会形成,在明朝中早期距今六百多年。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饮屠苏酒,也是一种过年时的习俗,正月初一全家人一起,喝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用来驱邪避瘟疫以求得长寿。

       桃板上画神像,青联之前用桃符,挂门上用来辟邪,曈曈日照千门万户,不是普通意义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结尾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跨年辞旧迎新,预示着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年伊始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传古代神话,《山海经》描述,一个鬼域世界里,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梢上立着一只金鸡,凌晨时分金鸡长鸣。夜间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按时赶回鬼域,鬼域大门边站着两个神人,一名叫神荼另外一名叫郁垒。
       那个上古时代,神荼郁垒治鬼魂,鬼魂在夜间出没,如干伤天害理之事,神荼郁垒会立即发现,将它捉住送去喂虎。天底下所有的那些鬼,非常畏惧神荼郁垒,民间用桃木板刻他们的模样,挂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灾。

       后来人们干脆,桃木板上刻名字,神荼和郁垒大名,既方便效果又同样,画门神挂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叫桃符。宋代桃木板上写对联,不失桃木镇邪意义,表达自己美好追求的心愿,用以祈求来年生活风调雨顺。
       春联普遍红色,代表着喜迎新春,有些地方不同色,白色黄色紫色绿色,以及用蓝色等等都有,黄色思念新逝亲人,用紫色蓝色祭祀故人,代表已进入第二年,绿色代表祭祀进入第三年,白色也是代表思念新逝亲人。
       庙宇里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从当年起,三年内不贴红春联,守制用白绿黄等三色,第四年服丧期才满。服丧期满恢复用红纸,一直延用到了今天,所以白绿黄等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远古朴素思想,祭天拜地信鬼神,由于科学不发达,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发展出贴春联的习俗,也给过年增添喜气。过年的传统习俗文化,挨家挨户都贴春联,民间祖祖辈辈传承至当下,这就是不可或缺的浓浓年味。

                俗夫 2023年元月26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年货历史大起底!原来上古时期的年货是它!
古诗词赏读五十五 元日 宋 王安石
古典诗词鉴赏 15
习俗
现在为何年味儿越来越淡?古人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这首众人熟知的宋诗,短短四句,却包含3个春节习俗,年年入选小学课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