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史稿》的移魂大法:为给大汉奸张存仁洗地,将罪名甩给侯方域

  侯方域是明末四公子之首,《桃花扇》的男主人公,骂他的人可真不少。理由无非两条,其一是参加满清科举,没有气节;其二是为了投靠满清,他向满清献上毒计决开黄河堤坝水淹榆园,助其消灭农民起义军,立下“不世之功”。第一条是事实倒是没有疑问,但是第二条却是谣言。

  一、谣言的源头

  其实这则谣言是由《清史稿*张存仁传》中的相关记载演化而来的,具体内容是:

  顺治六年八月张存仁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兼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保定诸府巡抚、紫金诸关提督,还负责海防。

  当时山东榆园有匪盗(农民起义军),常常侵犯大名等县。

  张存仁听说归德府(河南商丘)的侯方域很有才华,于是书信向他请教治盗之法(镇压农民起义军),侯方域详细给他出谋划策。

  张存仁用侯方域的计策,平定了他们。

  二、基础事实

  这段记载其实有猫腻的,不过要弄清楚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事实:

  1.这个张存仁隶属于汉八旗,手上沾满了无数汉人同胞的鲜血,是不折不扣的大汉奸。顺治九年,张存仁因病一命呜呼。

  2.至于侯方域,为侯恂之子,侯恂则为东林党人之一,所以侯方域也能算东林人士。不过需要注意一下,侯恂拒绝仕清,气节尚在。另外侯方域参加满清的科举考试,是在顺治八年的乡试,其后三年便病逝了,享年37岁。

  3.张存仁确实可能向侯方域咨询过平盗之法,因为侯方域给张存仁写的《上三省督府剿抚议》白纸黑字千真万确,不过时间是在顺治七年。

  4.满清为了剿灭榆园的农民起义军,确实决堤黄河水淹榆园,淹没农民起义军的地道,然后乘机消灭了他们。

  看完这四个事实,再结合一下《清史稿*张存仁传》记载的内容,很容易让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侯方域给张存仁建议了决堤毒计。张存仁就相当于多尔衮,而侯方域就是那个孙之獬,是比大汉奸更可恶的存在。

  不过这个逻辑推论,有不少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上三省督府剿抚议》里面没有决堤的毒计,只有“略”,没有“计”。网上一小撮不喜欢侯方域的人为了给他定罪,根据《清史稿》的内容,进行讹传,强行加了决堤毒计进去。《上三省督府剿抚议》原文的剿匪策略,看着像那么一回事,但没有具体的计策。这主要是因为侯方域只是一介文人,没有当过官,而且年轻,是没有从政经验的,更别谈军事经验了。所以《上三省督府剿抚议》实际的内容才变得有点泛泛而谈,类似赵括的纸上谈兵。

  其次是黄河决堤的时间,一部分史料诸如顾诚《南明史》说是顺治八年张存仁掘开的,但也有诸如王士桢的《居易录》说是在顺治十二年决堤的。如果是顺治十二年决堤的,很显然不合理,因为张存仁、侯方域都已经过世了;如果是顺治八年决堤且是张存仁掘开的,也不合理,因为侯方域没有“因功获赏”,而且参加科举还没中。

  再次是献上毒计的动机问题,如果说侯方域因为想投靠满清而献上毒计且起效了,应该没必要参加科举吧?另外侯方域因为参加满清科举后悔不已,将书房改名为“壮悔堂”,怎么看也不像是愿意效忠满清的样子。关键是如果决堤毒计是侯方域建议的,当时的人会用口水喷死侯方域,不用等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在网络上骂他。

  最后是抹黑侯方域的人刻意隐瞒或者忽略的重要信息——榆园的农民起义军早在明末就存在了。他们是不仅反抗满清的统治,也曾反抗过大明的统治,一直站在地主阶级的对立面。换言之,他们“反清”,但不“复明”。榆园的农民起义军的口号还是局限于自身的生存,而非光复害苦他们的大明。所谓的“复明”刻板印象,是因为当时南明朝廷为了牵制满清而企图秘密拉拢。关键是当时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秘密,是事后满清搜出证物才获知的。

  另外别忘了侯方域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怎么可能会对农民起义军有好感呢?而且这不是一股农民起义军,而是很多支,并不统一。他们是为了生存而反抗可以理解,但历史局限性也决定了他们也干打家劫舍的事情,特别是杀官吏与士绅。所以侯方域的《上三省督府剿抚议》是代表他所在的阶级,献策镇压农民起义军,这是阶级立场决定的,跟是不是汉奸没有关系。

  特别提醒一下,有疑问的可以去读一下《上三省督府剿抚议》原文。千万别高看《上三省督府剿抚议》,如果真的那么有价值,张存仁看完应该欣喜若狂然后重用侯方域才对,怎么可能会没有下文了呢?

  四、历史真相

  顺治七年张存仁去拜访侯方域之父侯恂,但侯恂拒绝配合,不愿意仕清。侯方域性格没父亲那么刚强,但又很担心自家受到迫害,所以献上了泛泛而谈的《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侯方域本身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没有好感,所以理所当然地献上剿匪建议。张存仁看完《上三省督府剿抚议》,感觉甚是鸡肋,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招纳侯恂、侯方域父子的事情就此作罢。

  不过这个侯方域还是不放心,便于顺治八年公开参加乡试。谁料因此受到世人的鄙视,这个纠结的书生又后悔了。之后就陷入了抑郁,不到三年就死了。

  然后是黄河决堤的事情,如果是顺治十二年决堤的,跟张存仁没有关系,是张存仁的继任者干的,因为张存仁在顺治九年就死了;如果是顺治八年决堤的,那张存仁的责任是跑不了的。不管是是哪一年,反正都是满清干的,而且没有任何史料明确说侯方域建议了决堤毒计。

  谣言的源头还是满清的遗老遗少写的《清史稿》,他们深知大汉奸张存仁罪恶滔天很难开脱,所以便拉上侯方域企图转移一下视线。果不其然,原先人们只是鄙视侯方域参加满清的科举考试,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清史稿》问世,风向开始转变。经过最近几年网络谣言的洗脑,人们已经忘记了张存仁及其背后的势力的罪恶,反而揪着无辜的侯方域不放。

  五、警惕“移魂大法”

  有时候几个事实组合在一起,稍微模糊一下,篡改一下细节,神不知鬼不觉,谣言便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移魂大法”。这是以前的“刀笔吏”惯用的手法,没想到不仅被营销号与公知们完完全全继承了下来,还提升了好几个级别的威力。

  要识别谣言不容易,要辟谣更不容易。且行且珍惜此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古籍一一七星收魂大法
道教古籍 七星收魂大法
史上最值得天下人敬重的一位汉奸母亲
满清入关靠的是精锐的铁骑力量?不,靠的是一类“特殊”人才
此人贪图自己女儿的美色,逼生母说孩子不是亲生,强行纳为小妾
王成海||一言难尽吴三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