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皇甫嵩的同事,东汉末年第二名将,差点挽救了汉室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比肩皇甫嵩的一个东汉末年大将,是跟皇甫嵩、卢植一样对汉室忠心耿耿的大臣,曾努力挽救朝廷,差点挽救了汉室,可惜的是最后他做的决定欠妥,没能成功。这个人就是朱儁(读作jùn),三国时期之前的汉室的最后一个守门员(其他两个是皇甫嵩与卢植)。很有意思的是,曹操曾受过皇甫嵩提点,孙坚曾在朱儁手下任职,刘备是卢植的学生。

  早年的朱儁

  朱儁出生寒门,却能在门阀政治盛行的时代位居高官,并且干出一番成就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同时朱儁还是一个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这在当时重视“孝”的年代,容易受到注意,被举荐,这大概是他步入政坛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了,朱儁能逐步爬到高位,也跟他的情商有关。举个朱儁“行贿救友”的例子,也许你就能明白。朱儁的朋友尹端打了败战,被政敌上奏建议处斩。朱儁便到京师行贿,改了奏章,使得朋友免于斩首之刑而得救。在那个年代官场腐败,朱儁这么做也是顺应形势,虽然行贿的行为不值得夸耀,但达到救友的目的却是很高尚的行为。朱儁这点跟他的同事兼战友皇甫嵩与卢植不同,后者太过于正直,很容易受到排挤。卢植因为不接受宦官索贿,而被装入囚车,差点要了命;皇甫嵩也因为不答应宦官的索贿要求,而被剥夺兵权、削减封地与爵位。而朱儁却能避免这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东汉末年后期挽救汉室方面,朱儁比另外两个同事出力更多更有效的原因。

  剿灭黄巾军

  在黄巾之乱发生之前,朱儁就因为剿灭梁龙等人的叛乱而立功,开始步入中央政权。在剿灭黄巾之乱的过程中,与同事皇甫嵩互相配合,巧妙利用夜袭战术与火攻战术,剿灭三张,使得东汉政权暂时稳定下来。

  朱儁的军事才能与作战能力,可以从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看得出来。不过朱儁跟皇甫嵩一样,在杀俘虏或者黄巾徒众这件事上,处理欠妥,使得东汉政权损失了大量没必要损失的人口(确切地说是十几万壮丁)。

  不过黄巾之乱后,新的问题又来了,西北边章、韩遂的叛军打过来了。

  混乱的东汉末年政权交替梳理

  黄巾之乱平定之后,东汉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了。要知道经过几百年的积累,门阀政治逐渐强化。很多世家不仅世袭官职、封地、兵马,很容易具备割据一方的实力。乘着黄巾之乱之后引发的一系列各地军阀叛乱,凡是有实力的人,都想着染指中央政权。

  因为黄巾之乱消耗了中央朝廷大量的兵力、人口与经济,使得无法独立对抗各地反叛势力,而不得不招外地军阀入京,这又给了各地军阀把持朝政的便利,因为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乱局。但这乱局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清除宦官与外戚势力。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最大的一个社会问题之一,是造成政局紊乱主要的因素之一。但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势力是依附在皇权身上的,皇权削弱了,他们也逐渐失势。所以当外地军阀进京,这两个势力最容易受到打击。故而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势力,与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势力,是最先退出角逐天下的势力。

  第二个阶段是反董联盟的形成。在清除宦官与外戚势力的过程中,有很多军阀参与,其中郭汜、李傕、董卓、袁术、袁绍、曹操,这几个应该是最突出的军阀。不过最有机会稳住各方势力的第一个军阀却是董卓。可惜的是董卓眼光不行,干了一连串蠢事,比如自比伊尹、霍光,给人以“王莽”的印象;做了不必要的废立,并且杀了无辜的何太后与少帝,给袁术等人反董留下口实。最终董卓败亡,皇帝被郭汜、李傕劫持走了。

  第三个阶段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将汉献帝从郭汜、李傕手上抢夺过来,这才稳住了中央的局面,开始一步步将北方改姓曹。

  朱儁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

  朱儁在这个过程中,做过很多努力企图挽救汉室,其主要努力在前两个阶段。清除宦官与外戚势力,这点不累述,我们重点说说反董前后。董卓入京,是为第一个阶段之后各地军阀乱京被引起来的。所以起初朱儁与董卓是有合作的,但随着董卓狼子野心逐渐显露出来,朱儁便开始谋划反董。但实际上朱儁手上没兵没粮,真正反董的是外围的军阀,由袁术领头。董卓挨不住,逃走了,洛阳留给朱儁守卫。(注意一下汉献帝在长安)

  前面说过朱儁是一个有军事头脑的人,他在董卓走后,马上联络了各地军阀,表示支持反董行动。各地军阀以陶谦为代表,纷纷给朱儁送兵送粮,这是可以为汉献帝的安全增加很多保障的。朱儁一直努力护着汉献帝,撑到了董卓被吕布杀死。

  这个时候,倾向于效忠朝廷的陶谦、孔融、郑玄等人写信给朱儁,希望他做“太师”,率军西上到长安主持大局,并且拨给他半年的粮草以及足够的兵。但是问题是汉献帝这个时候,还在董卓的手下郭汜、李傕手上。虽然朱儁手上有兵有粮草,且后方也有忠臣支持,但恰恰是汉献帝在别人手上,这个问题难倒了他。

  同时,郭汜、李傕也在争取朱儁,征召他入朝。

  也许这个时候的朱儁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他此时的心情是极力想维护汉献帝的安全,免于郭汜、李傕一小群军阀的胡作非为。朱儁冒着生命危险,以慷慨就义的姿态,去了长安。他辞谢了陶谦、孔融等人的公推建议,选择了妥协。

  虽然此举暂时保住了汉献帝的安全,但是朱儁却失去统兵号令群雄的机会。在之后一直受制于郭汜、李傕这两个小军阀,很难有作为。一直到郭汜、李傕火拼起来,汉献帝派朱儁、杨彪等人去劝郭汜。结果郭汜认为是偏袒李傕,把他们扣押了起来。朱儁受不了这个委屈,一气之下就气死了。

  如果朱儁做了“太师”

  如果朱儁接受陶谦等人的建议,率军围长安,或许情况会不一样。因为这个时候心向汉室的势力还是有不少的,如果朱儁硬气一点率军西上,围住长安,不管是强攻,还是诱降郭汜、李傕,极有可能保住汉献帝在他这个忠臣手上。这样的话,再以朱儁的威望与智慧,是可以为汉献帝笼络到一大群忠于汉室的势力,维护中央的安全。

  卢植在被董卓气走之后,跑去隐居了,如果这时朱儁稳住了局势,说不定这个老战友会重新回来,这样他将获得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盟友。而其他的政治盟友,将因为他们接踵而至。

  而且朱儁放弃了陶谦、孔融等人的援助,也为他们的实力被其他人瓜分走。陶谦将地盘让给刘备,刘备后来给弄丢了;孔融后来也被曹操杀了,地盘也姓曹了;不仅他们其他大大小小的刺史、太守的势力都陆续被更大的诸侯吞并,最终没能为朝廷效力。所以朱儁只身前往长安,使得朝廷失去了很多本来可以拥有的军事实力。  

  另外一方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也是发生在朱儁走了之后,如果朱儁还在,能够意识到这点,曹操未必能得逞。那样的话汉献帝在朱儁这些老臣的教育下,逐渐成长,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这样的话,东汉或许会晚一些时候灭亡,甚至可能起死回生。

  朱儁的评价

  朱儁可以称得上是东汉末年第二名将,是一个很有原则且深谋远虑的人,也比较有主见。朱儁对汉室的忠诚,是非常纯粹的,这点跟早年的曹操、后来的刘备完全不同,后者带着私心,不可同日而语。应该来说,在这方面朱儁是一个高尚的人。他没有拥兵自重,成为一方军阀,在这个乱世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失去了兵权,也就失去了话语权,导致朱儁在恢复汉室秩序的行动中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如果朱儁能认识到这点,或许是可以挽救汉室的,历史也会被改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汉献帝刘协杀了这两个人,那么,中国就不会存在三国时代了
汉少帝刘辩简介 刘辩是怎么死的?
中国皇帝故事—汉献帝对曹操最后一搏 软弱皇帝也有高祖风采
认识真正的曹操,三国英雄之曹操,一个原本忠于大汉的赤胆忠臣。
为汉献帝"衣带诏"的董承,最终结局怎么样?
6000字长文深度解读曹操,一个被误解了1800年的盖世英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