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发德 可宗公征战史考 (20170824)
赓公第23代孙 湖北宜昌三峡集团易发德
2017年8月23日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本支易氏族谱对明初儒将、易氏先祖可宗公的记载,结合可宗公生前的历史背景资料,分析考证了可宗公参与鄱阳湖战役、进军湖南、镇守常德、携家迁居张家界永定以及最后随明朝大军出征云南,陷阵殉义于赤水河的征战历程,再现可宗公的戎马生涯,以此文告慰先祖英灵,激励我等后代子孙奋进。
关键词:
可宗公 鄱阳湖战役 常德卫 大庸 永定 赤水河
前言
根据湖南常(德)桃(源)汉(寿)和石门、澧阳等地易氏族谱记载,可宗公为明洪武二年由江西丰城迁湖南湘西永定的易赓公十一位曾孙之一,其世系为:
赓公(子三)—南一(长子,子七)—弥坤(一公第7子)—可宗。
可宗公为明初儒将,为朱明王朝统一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历代易氏赓公支系族谱、常(德)桃(源)汉(寿)易氏族谱有记,详细请参考易文鹏先生(可宗公第21代孙)专文[1],现据《常桃汉易氏三修族谱序》[2]略摘一段如下:
“可宗公,……英年投笔,从明太祖征陈友谅于鄱阳,以功封武略将军,初任南京参将,继镇常德卫。乃携家至湘西,卜澧阳之永定而居焉。嗣后,可宗公奉令征赤水河蠈,陷阵殉义。舁梓归葬城西之团湖,血恩优渥,荫及子孙。”
从以上谱记以及笔者的考证,可宗公至少参与了明初的三次战役,即:1363年的鄱阳湖大战、1370年的湘西平叛和1381年的评定云南之战,最后陷阵殉义于贵州赤水河。
可宗公戎马一生,族谱上仅有上述寥寥数语记载,虽然可宗公的一生较短暂(去世时可能在40岁上下),但他的丰功伟绩,无论是对大明江山的统一,还是对我们赓公家族的生存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笔者为可宗公第20代侄孙,满怀着对先祖可宗公崇敬的心情,根据历史资料对可宗公征战生涯作如下的分析、探讨和考证。
一.可宗公参与1363年鄱阳湖战役考
(一)鄱阳湖战役的社会背景
由“从明太祖征陈友谅于鄱阳,以功封武略将军”记载,可知可宗公参与了明初的鄱阳湖大战,以下根据元末明初的社会形势来分析可宗公参与这次战争的情况。
自从125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红巾军起义以来,不到十年,蒙元帝国土崩瓦解,元朝残余势力被迫北逃、西窜云南等地苟延残喘。到1360年,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长江流域及其江南大部土地,从东部沿海往西,依次有张士诚、方国珍、朱元璋、陈友谅、明玉珍等各据一方。其中最为强大的两支就是陈友谅的大汉军和吴国公朱元璋,他们为争夺江山,开始相互攻击。1362年陈友谅进军南京,发起了“龙湾战役”,最后以失败告终。
1363年四月,陈友谅仍不甘心,亲率60万大军向朱元璋控制的洪都(南昌)发起围攻,围困了85天,久攻不下。为解南昌之围,朱元璋于七月初率20万水军从南京驰兵救援,双方在鄱阳湖上展开了惨烈的、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
(二)1363年鄱阳湖战争过程概述
此战开始于1363年七月十六日,结束于1363年八月二十六日,历时四十天。
整个战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3]:
第一阶段:5天,战场在南鄱阳湖的康山附近,双方各有胜负;
第二阶段:31天,为两军对峙阶段,但朱元璋进行四周围困,消耗陈友谅兵力和意志;
第三阶段:陈友谅欲退兵长江回武汉,率部从鄱阳湖突围,於湖口决战,陈中箭身死,全军覆没。
这次战役对于朱明王朝的建立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整个战役路线如图1所示。
之所以在这次战役中朱元璋能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打败数倍于自己的陈友谅势力,除了陈友谅骄兵轻敌,指挥失误以外,主要是朱元璋采取了三大战略:
1.
采取“关门打狗”战略,朱元璋亲率水军于1363年七月十六日由长江进抵江西鄱阳湖口。首先派兵守住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南),另派一军屯于南湖嘴(今湖口西北),切断陈友谅归路;又派兵扼守武阳渡(今南昌县东),以防陈军从湖口经长江逃跑;朱元璋则亲率水师由松门(今都昌南)进入鄱阳湖,与陈友谅水军对垒。
2.对陈友谅的高大战舰采用火攻(被史学界称为明代赤壁之战),使陈友谅的优势变为劣势;
3.对陷入湖内的陈友谅水军,采取围困削弱,并进行分化瓦解的策略。以至于最后在湖口阻击,陈友谅于死地。
图1 鄱阳湖战役路线图
(三)可宗公参与了鄱阳湖湖口阻击战
由于陈军围困洪州(南昌)近三个月未能破城,现在两军在鄱阳湖内又相持一个多月,加之补给被朱元璋切断,以至弹尽粮绝,士气低落,陈军自知无胜算可能,准备撤回武昌老巢。故于八月二十六日,由南湖嘴突围,行至鄱阳湖口时,朱军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陈军无法前进,复走泾江,又遭傅友德伏兵阻击,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至此全军覆没。
文献 [4]、[5]详细描述了湖口阻击战的过程:
“朱元璋早已在湖口上游摆下了舰只,专等这样的机会到来,并且还准备了火攻船。当这些火攻船放出漂泊时,汉军舰只马上向下游散开,明军船只紧追不舍。到了下午很晚的时候,一簇簇互相咬住战斗的船只漂流到了泾江口,埋伏在这里的明军又投入战斗。陈友谅在一叶小舟上穿行于船只中间时,被箭射穿了眼睛。”
据常桃汉易氏族谱[6]记载:
“……明太祖率师亲征至鄱阳湖,徐达(应为傅友德—笔者注)诸将击败其前军,公从上横截其归路得捷,封武略将军……”。
从上面“公从上横截其归路”的记载,可以知道可宗公正是在湖口堵击战中,埋伏在泾江口的明军郭英部队,给了陈友谅致命一击,为朱明王朝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四)可宗公可能为明将郭英部下
文献[7]和[8]记载:
“上亲征伪汉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相持连昼夜。英(指郭英—笔者注)时金疮未,力疾乘海船鏖战,败贼于禁江口,烧没伪寇蒋知院船。已而,友谅中流矢……”。
并且有文献[9]说射死陈友谅的一箭是由郭英(或其兄郭子兴)射出的:
“……时郭英、子兴兄弟侍上侧,进火攻之策;友谅势迫,启窗视师,英望见异常,开弓射之,箭贯其颅及睛而死。至今人知友谅死于流矢,不知郭所发也……太祖闻友谅死,喜甚曰:“郭二兄弟一箭,胜十万师,功何可当是矣!”
“有言英之功者。上问之,英曰:'天威神算,臣何力焉。’上益重之。”
从以上两段历史记载可以看出,鄱阳湖战役最后在泾江口对陈友谅进行阻击的是明将郭英所率之部,置陈友谅于死地的一箭,是郭英或其兄弟(也有可能是他的部下—笔者注)射出的。这一箭的功劳之大,朱元璋评价说:“郭二兄弟一箭,胜十万师,功何可当是矣!”因而战争结束之后,该部皆论功行赏,可宗公被封“武略将军”可能就在此时。
从本族族谱关于可宗公参与鄱阳湖战役,以及后来可宗公参加赤水河战役的记载推测,可宗公很可能一直是郭英将军的麾下。因为赤水河之战的统帅也是郭英将军(详见后面第三部分)。
(五)可宗公出生、参军年代考
关于可宗公的生卒年代,族谱没有记载。可宗公为赓公曾孙之一,据族谱和赓公墓碑碑文记载,赓公的生卒年代为1291—1371年,享年八十岁。可宗公出生年代大约是赓公出生年代的60年之后(按每代20年,三代60年算),由于赓公为元朝高官,家庭条件好,官宦家庭结婚年龄一般都不会超过20岁,所以子孙出生年代间隔也可能不会超过20年,因此估计可宗公的出生年代应在1340—1350年之间,又因可宗公1363年参加了鄱阳湖战役,时年应该在20岁左右,所以推算可宗公可能出生于1343年上下。
关于可宗公参军的情况,又可根据赓公家庭祖居地南昌府丰城县或临江府樟树镇(这两地相距仅25公里)当时的社会战争状况来推断。据丰城县志、清江县等地方志记载,从元末1352年开始,丰城、清江(现樟树市)地区均为元朝、陈友谅、朱元璋三方势力“拉锯”争夺范围。自1361年开始为朱元璋所控制[10],1362年开始实行行政统治[5]。另外地方志有记载,此时许多地方名人归顺朱明王朝,参与对陈友谅的战争。因此可以推断可宗公可能是1361年或1362年参加明军的,接着就投入了1363年的鄱阳湖战争。
可宗公是否有可能在更早年代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先加入了陈友谅队伍,后投诚到朱元璋军队参加鄱阳湖战役,笔者认为可能性很小。尽管在鄱阳湖战争中也有陈友谅部下投降朱元璋军队的,但可宗公所在队伍是在战争开始之初就埋伏在鄱阳湖口对岸长江北岸泾江口的,所以从时间上来说,没有这种可能。
二.可宗公任职湖南(1366—1381年)
可宗公从1363年鄱阳湖战役到1381年参加赤水河战役,其间共有18年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主要供武职于湖南常德和张家界地区。这里所说的张家界地区包括现张家界市慈利、桑植县和永定区,以及相邻的永顺县(现属湘西州)等地;常德地区还包括澧县、石门、临澧、安乡等地。
在这一段时间里,关于可宗公的经历无史可查。可宗公在鄱阳湖战争之后,自然随明朝大军进军湖广,后令镇常德,并携家迁居湘西永定。因此,笔者根据可宗公所在的明军在这段时间里的活动,以及当时湖南地区的形势,来分析可宗公可能参与的战争和供职经历。
以下首先叙述在这段时间里,常德、张家界地区发生的与可宗公及其家庭相关的重大事件,然后再来分析这些事件与可宗公及其家庭的关联性。
(一)本期间湖南发生的重大事件
1. 围攻武昌之战(1363年九月—1364年四月)
明史[11]、[12]有记载:1363年八月,朱元璋在赢得了鄱阳湖战争之后,当年九月十六日亲征武昌陈理(陈友谅之子)。冬十月七日,明军进围武昌,并分道巡行湖北各路,皆克。1364年二月初一,太祖再次亲征武昌,陈理因粮绝投降,宣告大汉灭亡。明立湖广行中书省,以枢密院判杨璟为参政守之。
根据上面的叙述,可以知道:1363九月—1364年二月,可宗公所在部队正是由江西西征而来的。在这次战役中,并没有发生比较激烈的战斗,主要是通过围困和政治攻势,直至对方投降。
2. 进军荆汉、楚南
在陈友谅大汉灭亡之后,1364年九月乙未,命徐达、杨璟等帅师进取江陵,改江陵为荆州府。
1364年十月,明军分两路南下征讨湖南,一路由左相国徐达统率;另一路由湖广平章杨璟率领。朱元璋曾亲自“帅师至长沙”督战。并派湖广平章杨璟率军(可宗公很可能在这支部队中)屯驻湖南石门三江口招抚,湘西土司及原元、汉(陈友谅)残余,相继归顺朱明王朝。明朝对前来归附的湖广土司均授予原官职或升职。
1364年十二月初一,徐达攻克辰州,派别将直下衡州。遣唐胜宗分兵取长沙,下沅陵、醴陵,傅友德取夷陵(现湖北宜昌)。
1364年建荆州卫、辰州卫、澧州守御千户所;
1365春正月初十,徐达攻下宝庆,湖南全部平定。
1366年设常德卫。
3.常德卫的设置
随着土地的占领,为稳固其统治,朱明王朝随即将部分野战军改为地方军,留在地方,从事当地的军、政机构建立。
根据《常德府志》[13]记载,国朝甲辰年1364年,以归附的胡汝充总制负责常德地区守备。总制官胡汝招抚七十路头目,并陈友谅漫散军共千人为守,丙午(1366年)调苏常军一千……陞胡汝为指挥副使,负责常德卫的建设。
洪武六年(1373年)常德卫指挥孙德再闢旧基,壘以砖石,复以串楼作六门。浚濠池而制备。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常德卫明初是以胡汝负责建设的。
(二)可宗公镇常德考证
虽然在明史、《常德府志》等地方志里中未发现对可宗公的记载,但在族谱中却有可宗公任职常德卫的许多记载。以下对可宗公任职常德及后世袭职的情况进行探讨。
1.族谱关于可宗公镇常德,后世居留常德的记载
1)族谱记载可宗公“继镇常德”。明军在灭掉陈友谅大汉,进入湖南之后,1366年可宗公就被命守常德,并在常德卫任职十多年。
2)族谱记载可宗公常与同僚漫游城西狮子山
族谱《狮子山记》:“明初可宗公镇常郡,赏与幕僚涉履登临……公独爱之,遂标此以为游览之所。”可宗公后代子孙都有葬此地的。
3)可宗公葬常德城西团湖
族谱记载[14]:“公殁葬城西二十里团湖,子斌袭署卫事”。
另有谱记:“舁梓归葬城西之团湖”。是指可宗公在1381年明朝评定云南的赤水河战役阵亡之后,将棺木从赤水河(笔者后面考证可能为现四川与贵州交界的赤水镇)运回常德城西下葬,且子孙可以袭职。
可宗公殉难之前,已经在常德任职多年,且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然不会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一般的士兵战死沙场,只会就地掩埋。
4)可宗公后世子孙散居常德、桃源、汉寿、慈利等地[6],约七千余人。且世袭常德卫指挥十余代,其世系指挥的直系后代现居住常德大龙站全家坪村(汤家坪)一带。
以上各项说明可宗公及其后世,常居常德地区,世代为当地望族。
2.可宗公及其后世在常德卫任职考
1)族谱、墓碑关于任职、袭职的记载
(1)最早的记载见于1758年的《澧阳易氏三修族谱》[15]:
可宗公:“授南京参戎,委镇常德府……世袭指挥。”
斌公:“字郁文,号光远。常邑廪庠。通十三经,有文名。因父功袭指挥,署卫篆,以才干著。”
(2) 记录最为详细的是登高公为可宗公及其父、子写的传记[16]:
弥坤公(可宗公父)传:“因其子可宗公任南京参将,并以功封武略将军,赠公如职,封武昭。”
可宗公传:“……长乃投笔从戎,以功授南京参将……至鄱阳湖得捷,封武略将军,命镇常德卫……恤荫指挥,袭卫篆……子斌袭署卫事。……孙四人:俊、信、杰俱袭指挥……。”
斌公(可宗公长子)传:“斌公……可宗公长子,武陵廪庠生……因父功袭指挥职,署常德卫篆,以才能著。明洪武年间准千户,殁明永乐十九年(1421)。”
(3)可宗公墓碑碑文记载
这面碑是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由可宗公第十九代孙登高公
重立的。
公元季人也,少负奇气,勇略过人,从明太祖征陈友亮获捷,上授武略将军。旋镇常德卫。后讨赤水河贼,陷阵殉节。其舍生取义者哉。倘史册彪炳,略为潤色,虽常沐诸将,何以过之。偶闯家乘,悉见实録,始得一二耳。
石邑 廪生 善璋撰
2)《常德府志》关于可宗公及其后世在常德卫任职的记载
(1)《常德府志》关于常德卫武职任职人员的记载
明朝卫所武官世袭最为权威的史籍是《卫所武职选簿》,但现仅有一套,存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笔者查阅了馆藏目录,可惜没有常德卫的卷宗。笔者也查了湖南图书馆、常德图书馆,均未存有常德卫志。现在能查到的只有明代嘉靖十六年修编的常德府志[17],其中有一些关于常德卫武职的记载:
指挥使:
蔡完者不花:洪武二年任都指挥佥事;
胡汝:国初充总制,守常德……陞为指挥副使;
孙德:洪武初任指挥佥事,洪武六年(1373年)常德卫指挥;
夏鑑:常德卫指挥,累陞右参将,分守广西浔州。
指挥佥事(洪武初至嘉靖年间,共计22人)
郑姓7人(略);
易姓4人:易纲 祥符人,天顺年任;易瑄成化年任;
易鑑 弘治年任;易鍾 正德年任。
李、王、张、袁四姓11人(略)。
卫镇抚:黄、周、吳姓共21人(略)
经历司经历:8人(略)。
(2)族谱关于可宗公之后世袭常德卫的世系记载:
据可宗公后世袭指挥的嫡系易伯能先生(可宗公第24代孙)提供的谱记[18],从可宗公(赓公第四代)一直到第十四代学远公,共十一代世袭常德卫指挥,记录见下表。
谱记与府志记载对比表
常桃汉族谱记载
常德府志记载
世系
名称
世袭职务
时间
名称
职务
时间
4
可宗
封武略将军,镇常德卫
洪武
5
斌公
因父功世袭指挥,署衙。明洪武年间准千户……
洪武、永乐
6
俊公
袭指挥职,敕封督粮卒于馆驿,搬骸归里
7
纲公
明正统元年请准常德指挥佥事,六品官*
正统
易纲
常德卫指挥佥事
天顺
8
瑄公
袭指挥职
易瑄
常德卫指挥佥事
成化
9
锺公
明弘治时举人……袭指挥职不仕
弘治
易鑑
常德卫指挥佥事
弘治
易鍾
常德卫指挥佥事
正德
10
文安
袭镇常德府,敕威武将军
正德
11
弘道
袭指挥职,署常德卫卒
正德
12
之履
袭常德卫指挥
13
圣源
任常德指挥,封威武将军
崇祯
14
学远
袭指挥,敕封武德将军
崇祯
注:上表世系以赓公为一世祖;      * 应为四品官
常德府志记有一位鑑公袭职,但族谱无记;倒是谱记“锺公:明弘治时举人……袭指挥职不仕”,府志却有记。
上述常德府志及易氏族谱两方面的记载基本符合。至于个别地方有区别或疑问,以后再作专题分析,此处不多言。
3. 可宗公及其后世在常德卫任职职务考证
关于可宗公及其后世在常德卫任职的职务,上述族谱及地方志均有多种说法,如:“初任南京参将”、“袭指挥”、“袭卫篆”和“准千户”等,相互不一致。由于赓公支系族谱是在清代康熙朝以后编修的,关于可宗公及后世的记载最早见于1758年的《澧阳易氏三修族谱》(手稿)(后续谱多沿用),与明初相隔三百多年,因此许多信息是族谱编辑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不免有相互矛盾或不实之处。要确认可宗公常德任职以及后世世袭职务,笔者认为应以正史记载为准,应当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而《常德府志》是明代嘉靖十六年(1547年)修订的,而且明朝的《卫所武职选簿》制定控制很严格,是用来审核卫所世官后世世袭资格、官职的。所以笔者认为府志记载是可以采信的。遗憾的是,常德府志关于可宗公后世世系记载不全,估计《常德卫志》应该是有详细记载的,可惜现在没有见到。以下根据明史及常德府志关于明初卫所武官制度的记载,对可宗公后世在常德卫袭职及其可宗公在常德卫的任职职务分别进行讨论。
1)可宗公后世在常德卫袭职职务的探讨
(1)明代卫所武职世袭的规定
明史[22]记载:
洪武初,军功袭职子弟年二十者比试,初试不中,袭职署事,食半俸。二年再试,中者食全俸,仍不中者充军。其法至严,故职不冗而俸易给。
凡升职官舍,如父职。其阵亡保袭者,流官一等。
也有学者署文[23]:
“与倭寇交锋阵亡的,本人的抚恤按升高一级给付、其儿子按官升一级袭职。”
著名明史学家于志嘉撰文《武官的世袭与武选》[24]、张松梅《明代军人抚恤制度述略》[25]对明代卫所武官的世袭有详细的说明。明代卫所内的武官,后世一般世袭前辈原职;如在职期间有过错或有罪者,后世可能被降职世袭或取消世袭,充为军(士兵);但前辈有功,或阵亡的,后世可以升任一级世袭。笔者也查看了该文的附录(明《卫所武职选簿》附录部分),见到多例武官阵亡后,后世世袭升任一级的记载(也有没有升的)。
(2)可宗公子斌公的世袭任职
关于斌公袭职,史籍没有记载,族谱记载最早见于1758年的《澧阳易氏三修谱》(手稿本)“名宦”中有“因父功袭指挥,署卫篆”的记载。后又在1879年《常桃汉易氏二修谱》“斌公传”中有“因父功袭指挥职,署常德卫篆……明洪武年间准千户”。
上述“署卫篆”或“署常德卫篆”的“卫篆”,就是卫所掌印者,即“指挥使”。而“署卫篆”,意思是“代理卫篆”,作为“指挥佥事”临时代理卫篆(掌印)倒是有可能的。
至于后面谱同时记斌公“袭指挥”、“署常德卫篆”、“明洪武年间准千户”,更是相互矛盾。因为“指挥使”是正三品,“指挥”是四品或从三品;而“准千户”即是“副千户”,只是从五品官,这是不一致的。
至于斌公袭职“准千户”一事,可能按袭职规定另有原因,比如袭职时尚幼,或初试不中等(在洪武时期,世袭比试是执行得比较严格的),笔者不好猜测。笔者认为,斌公世系的职务,初期可能是准千户,以后升至正四品一级的指挥佥事(他的后世均袭指挥佥事)。
(3)可宗公后世“世袭指挥”,任职“指挥佥事”
根据《常德府志》记载,可宗公之后世袭职务为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是比较确切和可信的。当时常德府最高级别的知府也就是正四品的官衔。
那么,谱记的“世袭指挥”与常德府志记载的“指挥使”和“指挥佥事”是否一致呢,以下进行分析。
常有族人说可宗公后人“世袭指挥”就是“世袭指挥使”,这个说法也是不确切的。
因为上面已经介绍,常德府志记录可宗公后世世袭的职务是“指挥佥事”,而不是“指挥使”。
根据明初常德卫武官设置:
明代卫所一般设置为: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
又据《常德府志》[17]记载:
常德卫则掌印指挥一员;佐二一员,带管操及清军;管屯指挥一员;巡捕指挥一员。
这里可以看到称为“指挥”的,有掌印指挥(指挥使)、管操指挥、清军指挥、管屯指挥、巡捕指挥等。可以说“指挥”这一称呼,基本是卫所高级武职的通称,不专指指挥使(掌印指挥)。指挥佥事也就是分管操练、清军(勾补兵员—笔者注)、屯田、巡捕的指挥。
这也可以从《常德府志》[20]的一段话得到验证:
“今(嘉靖年间)天下武弁实繁矣,以常德计之,国初每所军一千有奇,官不过五六员。今军伍已削十之六七。而各所千百户等官,殆百有余,人称指挥者,几三十人,官日增,而军而少,其何以为卫哉?”
这里就说明嘉靖年间常德卫内称呼为“指挥”者,有近三十名,但指挥使只有一人。
此外常德府志在记叙常德卫的建设过程中还有这么一段文字:
常德卫“弘治十一年(1498年)迁为荣府第,乃改设今处,指挥郑昇、周辅复建正厅五间,抱厅三间,后厅五间,仪门五间,大门三间,六房三十间。正德四年(1509年)指挥段辅重修,仍於临街建壮国坊一座。嘉靖六年(1527年)指挥周邦简增建榜房十间。”
记叙中提到了四位指挥:郑昇、周辅、段辅、周邦简,其中只有段辅为指挥使,其余三位都是指挥同知(见常德府志第十四卷兵防志),在府志正式文件之中都将指挥使、指挥同知等通称为指挥。更何况平常口头称呼了。
由上可以看出凡称为“指挥”的,不一定就是指挥使,有可能就是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但“世袭指挥佥事”是可以说“世袭指挥”的。因此谱记“世袭指挥”与府志记载“指挥佥事”并不矛盾。
由此可得出结论:族谱记载可宗公后世“世袭指挥”是成立的。可宗公后世在常德卫世袭职务为“指挥佥事”,正四品。
2)可宗公在常德卫的任职职务分析
可宗公任职常德的史实,现在发现的史籍没有记载,只能根据当时明朝的武官制度和族谱记载来分析。
(1)“初任南京参将(参戎)”说不成立
族谱记载有可宗公“初任南京参将”之语,但在明史及地方志里均没有查到这样的记载。以下对此进行分析。
①“参将”为明朝中后期首设的官制名称,俗称“参戎”,是比较高级的、有带兵权限的军职。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次于副将一级,正三品武官(也有记为从二品的),享受正三品的俸禄。一般能任此职务的,多是明朝功臣外戚,应该在明史、地方志里有记载。
明史[19]记载,明代卫所制基本武官品级有:
【从二品】(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参将、卫指挥使司;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
族谱又说鄱阳湖战役之后因功“封武略将军”,按明朝武官职位的定义:
武略将军,从五品官,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如果可宗公在鄱阳湖战役前就已经获得“参将”职衔,而在鄱阳湖战后,反而因功从三品封为从五品的“武略将军”呢?而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这是不可能的。
② 从可宗公从军的资历分析
1363年前能授衔“参将”,必是早年随朱元璋起义的老将,根据可宗公的入伍资历而言,在1363年前获授“参将”之衔也是不可能的。
从赓公家族几代的年龄段考查,可宗公参加鄱阳湖战争只能是二十岁上下,不可能有在南京京城任“参将”的资历。在明代获得二、三品官衔的,一般都是资深的功臣,一定会在明史里有记录的。
这里还可以与可宗公相关联的郭英将军为例来说明。
《明史·郭英传》有记:
“郭英……年十八,与兴同事太祖。亲信,令值宿帐中,呼为“郭四”。从克滁、和、采石、太平,征陈友谅,战鄱阳湖,皆与有功。从征武昌……攻岳州,败其援兵,还克庐州、襄阳。授骁骑卫千户(正五品)。”
郭英是明朝著名大将,十八岁就与兄郭兴跟随朱元璋起义,是朱元璋的心腹,在攻克武昌城后1366年才封为正五品的“骁骑卫千户”。前面已经讲到,可宗公可能为郭英手下军官,在鄱阳湖战役之前是不可能封为“南京参将”之衔的。
③结论
由上可以断定,可宗公在鄱阳湖之战以前不可能获得“参将”之衔,这可能是澧阳易氏三修族谱(手稿)记载的错误(后续谱延续了这个错误),“初任南京参将”说不能成立。
(2)光绪四年(1878)登高公所撰谱序及墓碑文辨析
① 可宗公的墓碑碑文(见上面碑文图),也有矛盾之处。碑是登高公于光绪四年重立的,刻可宗公为“明封武略将军”;而槐氏夫人为“明封三品淑人”,这也是不相称的。前面已讲,“武略将军”只是从五品,不可能丈夫为从五品,夫人封正三品。另外,据文鹏先生考证,可宗公与夫人槐氏的墓不在一起,不可能有这样的合葬墓碑,这是应当仔细考证的。
② 前面已经明述,可宗公在鄱阳湖战役之后被封“武略将军”(从五品),到常德卫任职就应该升职了,到1381年阵亡,按明朝的规定,应再升一级(这也才符合后代世袭正四品指挥佥事的事实),所以可宗公墓碑上不应该再写“武略将军”了(一般墓碑上要写先公的最高职级)。至于写槐氏夫人为“三品淑人”,不知道有何根据,因为族谱里没有可宗公阵亡后再受封的记载。而且前面已经分析,可宗公阵亡前不可能为正三品官职。
总之,登高公于光绪四年所写谱序及碑文存在有相互矛盾和不确实的地方,尚需要进一步考证。
(3)结论
可宗公是在1366年被留在常德,镇守常德并参与常德卫建设的。按照当时他的级别(鄱阳湖战后封武略将军,从五品),可能是常德卫指挥使(正三品)黄常(下面将有论述)之下的一名五品官员或所千户(明代有许多封赠武略将军后升半级担任千户一职的例子)。可宗公阵亡后,后代子孙世袭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一职,其它的说法都有一定偏差。
3)类似谱记失实举例
这种族谱记载的失实,与地方志记载不一致的现象是很多的,就常德当地而言,翦氏家族四修族谱就是一例,也记翦氏五代人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为此湖南图书馆学者廖雁撰写了《桃源翦姓由来考》的文章[21],指出这是族谱编修者的“增订”和“完善”。他讲“《翦氏族志》四修“序”记“翦氏五代人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常德府志》是绝对不可能没有记载的,而且《湖南通志》也必然会有记载。”笔者在常德府志里只查得常德卫左千户所有三位剪姓任过职(正五品或以下),可族谱就昇格至“正指挥使”(正三品),而且还特别加了个“正”字。这的确是修谱人随愿望所致。
(三)可宗公携家至湘西永定考
根据赓公支系族谱记载:明洪武二(1369)年赓公携全家(三男九孙十一曾孙,可宗公为曾孙之一)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迁湘西张家界永定,但对于迁移过程,族谱及历史资料里均无详细记载。因此笔者只能根据明初“江西填湖广”移民的社会背景,以及明初张家界、常德地区的社会、战争形势,对可宗公家庭迁来张家界的原因、过程作一些分析和考证。至于整个赓公家族的迁移情况,笔者将有专文进行分析和考证,此处不作详细说明。
族谱有记:“可宗公,……继镇常德卫。乃携家至湘西,卜澧阳之永定而居焉。”由上记可知,可宗公镇守常德卫,但是却将全家从江西迁至湘西张家界永定,这里,将会提出两个问题:1)赓公家庭为何迁来张家界永定;2)可宗公与张家界永定有何联系,或者说常德卫与张家界地区有何关联。以下首先来看看张家界地区当时的局势,再分析明初常德卫与张家界地区的关联,从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1.赓公家庭迁来张家界前的地区局势概述
1364年明廷派湖广平章杨璟率军(可宗公很可能在这支部队中)屯驻湖南石门三江口,招抚湘西当地土著势力,湘西土司及原元、陈(陈友谅)残余,相继归顺朱明王朝。明朝对前来归附的湖广土司均授予原官职或升职[26]。
1366年,趁朱元璋全力东攻张士诚之际,元朝残余势力权派兵围剿慈利。当地土司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1368年(洪武元年)明朝在南京建立。
1369年覃添顺、唐勇等归降,明廷分别改麻寮长官司、台宜长官司为麻寮所、添平所。太祖因置羊山卫,检襄阳、黄州、沔阳、安陆兵以为戍,时为洪武之二年己酉”
1369年(洪武二年)朱明王朝为消灭盘踞四川的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国,明朝政府命当地土司筹集军粮,然时值湘西大旱,慈利、大庸“人相食、饥民流离”,“大批明军过道,苛索军粮,与土民争食”。引起当地民众和土司的强烈不满,酝酿着起义叛乱。
1369年永定土官庹守珠因功授千户,奉命征蛮,“弹压苗民,约束土民”。覃垕反对控制,不受调遣,并自征河税田赋,制造火药土炮,以备战事。
1370年四月慈利土司覃垕叛乱,明朝派兵镇压。
1372年八万古州苗族、侗族起义。
1373年朱元璋令邓俞、周德兴、吴良等将领平定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叛乱。
1381年命周德兴、张铨等人平五溪、四川水尽源、通会坪等洞蛮叛;同年,令总兵官杨仲名招抚湖南凤凰叛苗。
2. 1370年张家界地区土司覃垕叛乱及平定过程
1)覃垕叛乱过程概述
关于张家界地区土司覃垕叛乱过程,许多史籍都有记载,但是对叛乱及其平定过程的时间记叙上有差别。笔者以最俱权威的明代史籍《太祖实录》为依据,来注明明初本次事件的时间。
从上面叙述的张家界形势来看,到1369年,已经相当紧张的了,双方都在备战,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1370年四月覃垕于慈利起事抗明。
1370年五月明朝派杨璟率部镇压,与覃垕首战于慈利永安渡,因众寡悬殊,覃垕退守地势险要的茅岗七年寨。两军相持不下,平叛无果,杨璟向朱元璋请粮草受到朱元璋的责备。
1370年十月,覃垕及茅冈诸夷复出为寇,明朝命江夏侯周德兴为征南将军,接替杨璟,再剿覃垕,将澧州、常德等卫官兵都由周德兴调遣。并派遣当地归顺朝廷的土司覃添顺、夏克武等协同作战。两军战于百丈峡、大庸肖家峪等地。
1371年四月征西将军中山侯汤和克归州,分遣南雄侯赵庸、宣宁侯曹良臣克桑植容美洞,会江夏侯周德兴强攻茅冈覃垕的堡垒七年寨,后利用覃垕的女婿朱思济诱捕覃垕解送南京。覃垕叛乱历时一年,终于平定。
1372年卫国公邓愈为征南将军讨抚峒蛮之负固不服者,悉平之。参与和支持覃垕的其他土司势力也被逐步镇压。
2)常德卫守军参与平叛战役
常德卫守军参与平叛战争是必然的,有如下史记可证:
(1) 1370年十月朱元璋继派江夏侯周德兴为征南将军,率10万大军征讨,又命平章李伯升从永顺进兵,将澧州、常德等卫官兵都由周德兴调遣。这说明常德卫守军(按明朝编制应有5600人)是1370年十月加入平叛,参加过百丈峡、肖家峪、围攻七年寨等战役的。
(2) 在明朝强大势力威逼之下,归顺朝廷的慈利宣抚使,覃垕的父亲覃天佑、石门添平所土司覃添顺(覃垕伯父)以及麻寮所唐氏、安福所夏氏等土司武装力量都参与了这次平叛战争,如此看来,明朝政府师动员了一切可以参与的武装力量(号称十万)进行平叛。所以常德卫的守卫部队是必然要参加的。
3.张家界地区卫所的建立
张家界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是从两湖进入武陵山区和云贵的必经之地,同时,武陵山区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明朝为了镇服西南少数民族,稳定局势,所以在武陵山区设置了许多卫所。其中在张家界地区先后设置了羊山卫、大庸卫、永定卫、九溪卫等等。
1)张家界地区卫所的建立、防务是由常德卫负责实施的
关于调常德卫建设张家界地区卫所的史籍记载有:
(1)《永定县乡土志》[27]记:
洪武二年以常德卫指挥使署羊山卫事。卫在羊峰山中。杨璟征覃垕,曾屯军于此。编栅为城,简兵戍守,运餉苦险远。太祖召常(常德卫指挥使黄常—笔者注)至南都问方略,常奏对明切,帝从其请,徙卫城於庸水之阳,初名大庸。
(2)《永定卫志》[28]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己酉,至(洪武)四年,常德卫指挥张胜筑城。”
(3)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朝廷另派常德卫指挥使张胜在“天门南峙、福德北盘”的军事重地修筑城堡。
(4)《石门县志》[29]记:明洪武九年慈利(明初张家界地区属慈利管辖)划归常德府管辖。
《太祖实录》[30]记:“洪武九年四月,罢澧州千户所,置大庸卫指挥使司,以常德卫指挥佥事张胜置卫事。”
(5)《常德府志》[31]有记:“明代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改大庸卫为大庸守御千户所。调左千户所张欽军,开设大庸守御千户所。”
根据上述史籍记载,明初在永定卫建立起来之前,张家界地区的卫所建设和防务,都是常德卫负责并调遣常德卫官兵实施的。
在前面叙述常德卫的建设时,只讲到是由汉将归附的胡汝负责的,他后来只是升任指挥副使,没有说明常德卫当时的卫指挥使是谁。洪武初年常德卫的指挥使正是黄常,1369年他已被任命率领常德卫部队赴永顺建设羊山卫,随即参与平叛。
2)1369年(洪武二年)设羊山卫
明朝以常德卫指挥使黄常署羊山卫事。卫在羊峰山中。杨璟征覃垕,曾屯军于此。羊山位于现永顺县松柏乡境内,为凤凰、吉首与花垣三县交界处的最高峰(海拔1800多米),还在今腊尔山北部设崇山卫。是年太祖置羊山卫,检襄阳、黄州、沔阳、安陆兵以为戍。
3)大庸卫的设置
《永定县乡土志》[27]有记:“后因途夷道远,运粮艰难,朱元璋亲自诏黄常进京面谕,将羊山卫迁至大庸所(现永定后坪镇),置大庸卫。”
笔者2016年2、3月曾亲临羊山卫(永顺松柏镇)、大庸卫(永定武溪口)进行过实地考查,明朝卫所一般设置在具有战略意义,如当地制高点,同时附近又有屯田条件的地方。
4.可宗公任职常德对赓公家庭迁张家界的影响
1)赓公家庭及迁移
(1)赓公家庭迁来张家界永定的记载
笔者已在拙著《易赓公支系概述》[32]里有记叙:
赓公,之颐公之子,字伯载,号懋卿,生于公元1291年(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殁于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辛亥)享年八十岁。元元统二年(1334年)翰林, 元末进士,官户部尚书兼太子大保。至正二十年(即公元1360年)解组。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江西丰城迁湖南永定县。迁来张家界时,赓公已年近八十,有三男九孙十一曾孙,数十口人。赓公家庭在张家界暂居数年后,转迁永定卫、九溪卫屯田区石门、安福(现临澧)慈利、澧州等地。
2)赓公数十口大家庭集中迁来张家界的原因
笔者另有专文[33]考证,这里只引用其结论:
(1)赓公家庭属于元朝高等官宦家庭,属于明朝“专政对象”;
(2)赓公家庭为明朝军户(有可宗、振星等公为军人),世代当兵;
(3)明朝实行军户卫所制度,赓公家庭是随军移民张家界进行军屯实边的,属于明朝强制性移民。
3)可宗公任职常德对赓公家庭迁移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战火即将点燃之时,将赓公家族迁到张家界永定,这是作为明朝中级军官的可宗公无法左右的。但正是由于赓公家庭里有一位为明朝立下战功的将军,才使整个家族的处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从族谱记载里可得到证实:
迁来张家界的第三年(洪武四年1371),在明朝大军围剿当地叛乱的战火中,赓公去世了,葬在永定天门山下,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族谱有记:“三修谱《名墓》[34]:
“元太史伯载公墓:永定天门山琵琶寨,与越指挥坟抵界,中心有碑……。”
又有1919年澧阳等谱《始祖赓公茔墓记》[35]记载:
“天门山茔山,清嘉庆十九年,与朱国荣搆讼,经贡生王永康、庠生罗大受、胡运时等劝息立约,……案存永定兵科……契存慈利县鸿轩家。”
由“与越指挥坟抵界”,这里所记“越指挥”应是永定卫正四品—正三品的武官。清嘉庆年代,关于坟地争议立约还“案存永定兵科”的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赓公的墓地不是一般的地方,那是明清永定卫军人的坟山,没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是不能葬到这个地方的。2016年笔者访问赓公墓最后一家守墓人家的汪志英老人(当年85岁)时,她也说那个地方历来是张家界军人的墓地。赓公墓直到1950年代一直有人家守墓。赓公墓于2016年清明重修竣工,至今已历时646年。
赓公墓的选址及保护,以至于赓公家庭数十口人落脚张家界,若干年后才转迁至慈利、石门白洋湖、澧阳、常德等地(均为永定卫、九溪卫所屯田区)顺利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明初张家界那个动乱年代里,对于赓公家族的安置,没有一定地位的家庭是做不到的。在赓公家庭里当时唯一有此地位和影响力的,就是可宗公了。而且可宗公应该就在张家界地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如果可宗公不在张家界本地,也是不可能对家庭起到任何庇护作用的。
前面已经讲到,可宗公在赓公家庭1369年迁来张家界以前,已于常德卫供职。当时可宗公在常德卫,可能就在黄常手下任职。黄常率部至张家界建立卫所和平叛,手下的一支部队就是可宗公的江西军,所以可以说,可宗公编制在常德卫,但有若干年参与卫所建设和平叛,都在张家界地区。同时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改善了赓公家庭在张家界永定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当今十万赓公后裔应该明白、且应永远记住的。
三.可宗公参与明平定云南赤水河之战考
由谱记“可宗公奉令征赤水河蠈,陷阵殉义。舁(yu)梓归葬城西之团湖,血恩优渥(wo),荫及子孙。” 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岁常德易氏族谱也记载:“后赤水河贼起,公提兵往征,因孤军深入,援应不至,陷于阵”[36]。
本节根据这一段文字以及明初的历史局势,对可宗公殉义具体的年代和地点进行考证。考证的步骤(思路)是:
① 可宗公殉义的战争发生地区分析;
② 战役发生的时间段分析;
③ 对这段时间里,在该地区发生的战争进行分析,确定可宗公参与的战役;
④ 对这次战役作较仔细的考析,以确定可宗公殉义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一)可宗公殉义战役的地区、期段考
1.战争地区的确定
由“征赤水河蠈,陷阵殉义”的族谱记载可以确定,这次战争发生在赤水河地区。所谓“赤水河蠈”,笔者查考许多明代史籍,“赤水河”只是地理名称,没有“赤水河蠈”的名称。这个称谓,肯定是族谱编辑者根据祖辈传说记录的,意思很明确,可宗公阵亡于赤水河。
赤水河在何处?这是本节应该讨论的问题。
1)笔者查阅了郦道元的《水经注》和许多地方志,《山海经》所记赤水在中国西部昆仑山;春秋时期在山西有赤水;汉朝时在西部甘肃有赤水,显然这些都不是族谱所记的“赤水”。
2)在明清时代叫赤水的,只在清同治《永顺府志》[37]查到:
“赤溪等水注之南流入永定县界……”。
可能是现在张家界桑植县城南赤溪镇附近的一条小溪,也叫赤水溪。而且就在常德卫的防卫区内,1371年平定慈利土司覃垕的战争中,常德卫的军队也有可能到过此地,这里是不是可宗公殉阵的地方呢?笔者经过仔细的分析,认为不是这里,其理由如下:
(1)明朝平定土司覃垕叛乱的主要战场不在此地,而是在此地南面的茅岗七年寨以及现张家界武陵源景区。
(2)在史籍中都称敌对方为覃垕、土蛮或峝蛮,茅岗土司等,没有称他们为“赤水河蠈”的。
(3)这个地方很小,且不叫赤水河,而是赤水溪,不是外部人都通称的赤水河。
(4)如果可宗公就是在此地殉阵的话,那他在常德卫的任职时间就会很短,在本文前面已经叙述,可宗公在常德任职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以至对周围的山水环境都有很深的了解。
所以,可宗公殉阵的战役不是在这里。那么,明清以来最为著名的赤水河就是贵州与云南、四川三省交界的地方了。通过对明初战争的考证,明初1381年在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笔者认为这里是可宗公参与的战役并在此殉阵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是本节研究的重点对象。
所谓“赤水河蠈”则是泛指部署在赤水河地区的敌对势力。对“赤水河蠈”可能有两种解释:
(1)指赤水河地区土著势力,后面将要提到,赤水河地区属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也是永宁、水西、播州土司领地交界地域,明初这些土司已归顺明朝,未曾组织军队对抗明军,所以此说不成立;
(2)指赤水河地区以外的势力,只因聚集在赤水河地区抵抗明军,才称他们为“赤水河蠈”。下面即将考证,明初曾经由残元梁王纠集至赤水河地区的烏撒(现威宁县)元右丞实卜和芒部(现镇雄县)的两股土著势力,沿赤水河设防,抵抗明军进军云南。因此“赤水河蠈”指的是他们,如果战争不是发生在赤水河地区,只会称他们为“烏撒蛮”(史籍上有如此称呼)。所以只有这种解释才是合理的。
由上述分析,可宗公阵亡的地方应是川黔滇交界的赤水河地区,他所参与的战争应称之为“赤水河战役”,以下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考证。
2.赤水河流域地区
赤水河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图2所示。由图可以看出,赤水河流域主要是当今的四川叙永县和古蔺县,明初属于永宁奢氏土司领地;东部为现在的遵义市所属的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等,明初属于播州杨氏土司领地;赤水河中上游的南面为现毕节市所属的毕节、金沙县等(赤水河为永宁与水西土司的界河),明初属于水西安氏土司领地;上游河源部分为现云南镇雄县,为彝族芒部土司领地。
图2 赤水河流域土司分布图
3. 赤水河战役发生的年代期段考证
(1)最早年代分析:
明代发生在滇黔川交界地带的战争只可能在1371年(洪武四年)明军进攻重庆,消灭明玉珍的“大夏”,进入贵州之后。所以赤水河战争应发生在1371年之后。
(2)最晚年代分析
① 从“斌公传”的记载分析
族谱《斌公传》记:
“斌公,……可宗公长子,……明洪武年间准千户。”
此记载表明在洪武年间,可宗公长子斌公已经袭职,说明可宗公在洪武年间已经离职,所以说赤水河战役发生的最晚年代应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洪武最晚年号)之前。
② 从可宗公的年龄分析
前面已经讲到,可宗公参加过鄱阳湖战役,根据家族世系年龄代的分析,他当时的年龄应在在二十岁上下,推断可宗公大约生于1340年,又根据明朝卫所武官退职年龄为60岁(可由后世袭职)的规定,则退职年代应为1400年上下,此后一般不会再被派遣远征。
(3)结论:可宗公参与的赤水河战役年代应在1371—1398年间。
4.1371—1398年间发生在赤水河流域地区的战争考
1)明初赤水河流域的社会局势
(1)明朝平定四川,控制川南
明朝于1371年,兵分两路向明玉珍所建立的大夏国(定都在重庆)发起了进攻。北路由傅友德率军从汉中、甘南入川,经剑门关于当年七月十日攻占成都;南路则由汤和挂帅,从长江水路逆流而上,于当年六月二十二日攻克重庆,大夏国灭亡。后两路军扫清四川境内各地大夏残余,威逼贵州。
(2)赤水河流域土司相继归顺明廷
赤水河流经永宁、水西、播州三大彝族土司领地范围。为川滇黔三省之交通咽喉要道。明初这三大土司相继归顺明朝廷。
① 洪武四年(1371年)永宁彝族奢氏土司禄肇归附明王朝,明朝在此设置永宁宣抚司和永宁卫。诏命禄肇为永宁宣抚使。永宁宣抚司辖地包括今叙永、古蔺一带。
② 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土司首领杨铿归附明王朝,朝廷设播州宣慰司,隶属四川省,诏命杨铿为播州宣慰使。
③ 明洪武四年(1371年)水西安氏土司首领霭翠归附明王朝。明朝设贵州宣抚司。洪武六年(1373年)升贵州宣抚司为宣慰司,以霭翠为宣慰使,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
④ 另外水东(贵阳地区及黔南州龙里、贵定、惠水等地)[38]、普定等地的土司先后归顺明朝。
(3)总之,明初赤水河流域土司基本都归顺了明朝廷,对于这些土司,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袭”,“赋税听其输纳”。因此该地区的局势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赤水河流域的三大土司也参与了明朝平定云南之战,为明朝纳粮、出兵,为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
2)洪武年间发生在赤水河流域的战争
据《明史》列传·卷二百零四、《太祖实录》、《贵州通志》[39]等史籍的记载和某些历史学者的统计,洪武年间发生在贵州境内的战争,笔者汇集有近三十次,差不多每年都有,但发生在赤水河流域的战争只有如下四次:
(1)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朝平定云南的北路军与残元势力烏撒、芒部土著的战争(后面将详述);
(2)1382年(洪武十五年)四月,乌撒诸蛮复叛,傅友德、沐英会兵进讨乌䝉、乌撒、芒部等地;
(3)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命都督顾成率贵州都司军马征剿水西(现毕节地区)不纳粮差诸蛮,十二月,成破濶水、克宗那革、贾母龙等洞寨。
(4)1397年(洪武三十年)四月,都督佥事顾成平水西蛮;
3)可宗公参与平定云南之战
归纳上述四次记录,实际上只为两次:1381、1382年的平云南之战和1396、1397年平水西之战。以下分析赤水河战役发生在哪一次。
(1)1396、1397年平水西之战,据《读史方舆纪要》[40] 记载,战役发生在水西阔水关一带,在贵阳府西北(笔者未查到确切的位置),虽在赤水河附近,但战役规模比较小,区域只限于水西地区(现毕节市范围)的部分少数民族村寨,而且都是由贵州都指挥使司都督顾成率本地军队平定的,关于此次平叛,文献[41]有较详细叙述,此处不赘述。身为湖南常德卫的可宗公,不可能参与这次战争,因此笔者将这次战争排除在外,不予考查。
(2)1381年十一月明朝平定云南,动员了包括湖广军队在内的30万大军,是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并在赤水河地区发生战争,可宗公参与这次战争的可能性最大,以下进行可能性分析。
4)可宗公随明朝北路军征战考
(1)前文已经提到:可宗公在鄱阳湖战争中参与了郭英指挥的湖口阻击战,给陈友谅绝命一击,得到朝廷嘉奖,并封为“武略将军”。可宗公参加明军之后,可能就在郭英麾下。虽然1381年可宗公已受命镇守常德,但当郭英领军征云南经过湖广时,很可能吸收过去的老部下一起参战。文献[42]有记: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傅友德……率兵先至湖广,沿途招引地方军伍,使征南大军人数达到了30万。
(2)文献[43]载:
“明代傅友德、沐英、兰玉远征滇缅;乾隆平定大小金川,政府便会从常德通过水路、陆路大规模集结军队,然后开往战场”。
虽然这些战争发生在明朝平定云南之后,但可以推断当年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可宗公率领常德卫军队北上与郭英的北路大军会和,经长江水路到四川,再入贵州,参与平定云南之战。
(3)在明朝平定云南的过程中,也只有北路军在赤水河地区进行了战争(后面将有更多分析),因此可宗公从征北路军的可能性最大。
(二)1381年明朝平定云南战争考
1.明朝平定云南的时局
明朝建立于1368年,但当时元朝势力仍然盘踞在北方和云南,盘踞云南的是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忽必烈五子)。明王朝也欲采取遣使诏谕的方式劝其归顺朝廷,用和平手段统一云南,但是都遭到元梁王的拒绝,还杀害朝廷使者,因此朱元璋决定以武力平定云南。
明朝为平定云南,在1371年取得四川之后,就开始作准备。据《明史》云: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帝始欲征云南,命友德巡行川蜀雅播之境,修城廊,缮关梁……”。
明廷动员川南、黔东、黔西等地区的土司征粮、征兵,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认为准备工作就绪,在结束第四次漠北战役之后,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开始以武力平定云南。
2.明朝平定云南过程
明王朝平定云南之战,从1381年九月初一日从南京出发开始,到十二月二十四日明军占领昆明止,历时三个半月。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兵分两路到达贵州(1381年九—十一月)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
沐英为左右副将军,帅师征云南。”1381年九月初一,朱元璋在南京皇宫前的柳树湾、高石坎检阅了号称三十万的大军(其实出发时并没有这么多),并到龙江(今下关)为南征军饯行。九月二十六日师至湖广,兵分两路,从东、北两方面进攻云南(见图3)。
图3 明军平定云南路线图
东路主力由付友德、沐英等率领,由湖广出辰州、沅州,西取贵州普定、普安。北路则由都督郭英率領五万精兵,在武昌与主力分别后沿长江经重庆、泸州到永宁,再南下贵州发起赤水河战役,攻占乌撒(今贵州威宁),以牵制残元及土著势力。
第二阶段:赤水河、白石江、烏撒战役(1381年十一—十二月)
北路军十一月到达赤水河,发起赤水河战役;
东路主力于十二月发起曲靖白石江战役,消灭了元朝最后的主要力量—司徒平章达理麻的十余万驻军,攻占昆明重要屏障—曲靖;之后分兵一路由付友德亲率增援北路军,并在烏撒筑城,发起烏撒战役。
另一路则由沐英、兰玉率领向昆明进军。
第三阶段:昆明、大理战役,残元、段氏王朝灭亡(1381年十二月—1382年二月)
全部明军汇集攻占昆明等地,梁王自尽,后取大理,招降其余部落,彻底攻灭元残余势力,平定云南之战告捷。
第四阶段:扫除残余、稳定局势(1382年四—七月)
明朝大将傅友德、沐英等率部继续平定烏撒、芒部、东川、乌蒙等地的复叛,并将部队留在这些地区进行卫所建设和屯田。明史及威宁地方志有记载:傅友德率30万军征南,乌撒之役结束后,派5万人就地驻守。
3. 明朝评定云南期间发生在赤水河流域的战争
1)史籍关于评定云南期间赤水河战争的记载
关于明朝平定云南之战,《太祖实录》、《明史》(张廷玉)等均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关于赤水河地区战事的记叙,这里引用明史《纪事本末》[44]的两段记录比较明确:
段一:“都督郭英等出永宁,路多险阻,诸将欲深入。英曰:“破敌贵先声,攻取必自近始。舍近趋远,非策之上也。”遂以兵攻赤水河,去河二十里为营。时久雨,水暴涨,英曰:“贼恃水涨,不意吾济。”下令诸军斩木造筏,夜半济河。比晓,敌始觉,遂大惊溃,生擒阿客指蛮云南诸郡邑皆震。”
段二:“友德分遣蓝玉、沐英率师趋云南,而自以众数万向乌撒,为郭英等声援。……友德自曲靖帅师循格孤山(今贵州盘县东北,俗呼故故山)而南,直捣乌撒,元右丞实卜收兵屯赤水河拒郭英等。友德大军至,实卜遁。友德下令城乌撒,版筑方具,实卜引诸蛮复大集,友德据高岗严阵待之。……遂进战。师既阵,芒部土酋帅众来援。实卜合势迎战,我师趋之。战数十合,渠长多中槊坠马死者。……实卜率余众遁。遂城乌撒,得七星关以通毕节,又进至可渡河,于是东川、乌蒙、芒部诸蛮震聋,皆望风降附。”
2)记载分析
(1)第一段讲的是郭英于1381年十一月到达赤水河后[45],在赤水河流域的第一战,而且在突破赤水河之后,明军与烏撒、芒部军在赤水河以南至毕节七星关之间地区,进行了约一个月艰难的拉锯战。
文章《明平云南之战》也有记:“北路军出永宁以后,被元右丞实卜阻于赤水河一带,不得而进。”
(2)第二段讲的是1381年十二月底(按公历已是1382年元月),在东路主力结束曲靖白石江战役之后,傅友德分兵两路,一路由蓝玉、沐英率领继续向昆明进攻;自己则亲率一支部队向北部烏撒,增援郭英的北路军,明朝军队南北两路,在烏撒城(今云南威宁彝族自治州首府)进行了一次惨烈的大决战,彻底打垮了由残元网络的烏撒、芒部土著势力。战争结束后,明朝就在当地修建卫城,建立烏撒卫所。
这次战争发生在烏撒城,离赤水河直线距离有一百四十多公里,所以不能称之为赤水河战役,因此不在本文的分析之内。
1382年四月,烏撒等地复叛,直到七月,才最终平定烏撒(今云南威宁)、芒部(今云南镇雄)、东川(今云南会泽)、乌蒙(今四川昭通)等地。该阶段明军征服芒部的战争,有可能发生在赤水河河源地区,但只是局部战斗,扫荡残余,降服芒部首领,派驻军队在芒部建立卫所和屯田。因此,也不在笔者考证范围内。
3)结论
由上述记载分析可以看到,实际发生在赤水河沿岸区域的战争就只是1381年十一月由郭英指挥的渡河战役及其后续的相持战役。可宗公很可能就是在这次战役中陷阵殉义的。以下对这次战役作重点考析。
(三)1381年赤水河战争考
关于这次赤水河战役,明史和地方志有许多记载,前面已经提到。这次战役是由明朝北路军发起的,北路军是明朝开国将军郭英、胡海(字海洋)指挥的。以下对这次战役进行分析。
1.明朝评定云南北路军行军路线考
1) 明军由川滇古道进入烏撒地区川南泸州永宁(现四川泸州叙永县)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之处,是从北部四川进入云贵的军事重地。从永宁进入滇黔,自秦汉以来就有一条古道。对此,文献[46]有详细考证,据《滇志》记载,自云南交水(今曲靖市北沾益县)起,经威宁、赫章、毕节、赤水等县,进入四川境内的叙永县,至纳溪县止,全长1210里,为西路古间道(偏僻的小路),史称“乌撒入蜀旧路”。因此大明洪武五1372年就在此地设置了永宁卫[47],根据该文所记的地名,笔者画出古道示意图(图4)。
这一条古道既是明代的官道,也是川盐传入云贵的盐马古道。此道上有雪山关,海拔1800多米,明代在此设有卫所(赤水卫);另外是要经过天然屏障赤水河渡口,现属四川叙永县的赤水镇(现已被列
图4 明北路军行军路线图
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范围[48])。这是由川入滇黔的必经之路。当年诸葛亮率兵就是沿着这条道路出征云南的。1916年护国讨袁战争时,蔡锷将军率领护国军,也是经过此路北上,并在雪山关撰写了一副对联,如今尚存。由此可以断定,当年明朝北路军也必然是从这条古道向烏撒进军的。
2)赤水河战役的战场位置
(1)据《明太祖洪武实录》[49]记: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
“时元右丞实卜闻都督(郭英)、胡海洋等帅兵五万,由永宁至乌撒,乃聚兵赤水以拒之”。另外,有“郭英以兵攻赤水河,去河二十里为营……下令诸军斩木造筏,夜半济河。”
由此说明赤水河战役的战场应在赤水河沿线及其附近地带。
(2)文献[50]记载:
“……从赤河进兵,和乌撒诸蛮大战,将其击败。又击破芒部土酋,元朝右丞实卜逃跑……”。
由“击破芒部土酋”可以看出,赤水河战场离“芒部”(现镇雄县芒部镇)不远,芒部位于赤水河发源地区。因此也可以断定,战场应在赤水河上游区段。
(3)根据文献[47]的记载,在明军由北路进军云南之前,在赤水河以北,只设置了永宁卫(1372年);而赤水卫石城一座及四所以及赤水河以南的层台卫,都是在云南平定以后才陆续建立的。所以可以看出,明朝北路军1381年南征时,明朝的统治尚在赤水河以北,因此残元势力设防只能在赤水河以南地带。
图5 赤水河战役区域图
(4)这块地区在赤水河以南,当时属于水西安氏土司控制区,北与四川永宁、西与芒部土司交界,虽然水西土司已经归附了明朝,但仍然可被烏撒、芒部土司纠集的数万大军占领,对明军设防。
(5)2017年6月4日,笔者在网站里见到赤水镇李氏家族寻祖访亲的文章,随即便与该镇的李思才(60岁)、李才军(55岁)先生进行了电话采访,他们祖传说,他们有一位先祖也是明朝征南时在赤水河战役阵亡的,后留落在此地传存下来。并说战场就在赤水镇河南岸的南关村。李才军的老家就在雪山峰山脚下。
(6)结论:
综合上述考证,残元势力的防线应在现毕节市、金沙县北部与镇雄、古蔺县南部的赤水河(现为川贵两省分界线)沿岸。
明朝北路军与残元军队交战的战场应在:
赤水镇——层台——毕节——七星关沿古道一线地带(见图5)。赤水镇在赤水河北面,现属四川省叙永县,处于川黔古道(南北向)与赤水河(东西向)的十字交汇点处;层台、毕节现属贵州毕节市。
3)赤水河战役过程分析
(1)明军赤水河战役的战略意图
《明纪事本末》[51]记载,朱元璋根据云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进军云南的战略:
“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以一人提兵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使疲于奔命,破之必矣……其余部落,可遣使诏谕,不烦兵而下矣”。
以上说得很明确,明朝平定云南战役,东路军为主力,主要目标是消灭盘踞曲靖由元司徒平章达里麻所率的10余万精兵;北路军为侧攻,主要是牵制滇东黔西的烏撒、芒部等地的土著势力,为主力部队进军云南扫清障碍。
另一方面,明朝政府对于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朱元璋知道,这些地区即令归附朝廷,也必须采取“以夷治夷”的策略,对于当地土酋,只要表示归顺,一般授予原职。当时盘踞烏撒、镇雄地区的,是以实卜为首领的烏撒和芒部势力,实卜、女,被元朝封为云南行省右丞,在烏撒地区战役结束后,实卜归顺明朝,《宣威县志》[52]记:“右丞实卜屡败于乌撒。卜与夫弟阿哥归顺。卜授乌撒土知府,阿哥授沾益土知州。”所以明北路军无意和他们决战而消耗实力。
4)赤水河战役经过
(1)赤水河战役发生在1381年年底的十一月到十二月
郭英、胡海率领的北路军于十一月到达赤水河畔[45],立即攻破赤水河天险,给当地土著势力造成威吓,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2)因当时东路军主力尚在进军贵州普定(今安顺)的途中,正准备攻打复叛的普定府土知府安锁。所以北路军必须要牵制当地实卜势力,因此北路军在赤水河一带与实卜进行了拉锯战、运动战,不让他们增援南面的残元势力,为主力军消灭曲靖元军创造条件。
5)赤水河战役的艰苦性分析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赤水河战役的详细记载,但是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推测出这次战争的艰苦性:
(1)这条行军道路十分艰险,大部为山脊羊肠小道(明代1384年以后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才出资修扩),所以军队补给运送相当困难;
(2)赤水河以南地区仍由残元和土著势力控制,部队尚无支援,粮草无处补给(东路军能以黔东思、播二司补给)。
(3) 此战役从北路军十一月到达赤水河,到十二月底平定烏撒为止,历经一个多月,基本以运动游击战为主,加之明军对当地复杂地形不熟悉,所以战争进行得很艰苦,消耗很大,直到曲靖战役结束后,付友德率兵增援,进而南北合击,平定烏撒,才摆脱这种相持局面。
明朝评定云南之战,是消灭元朝残余势力—小梁王,为国家的统一而战,是正义之战。可宗公在赤水河畔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悼念我们的易氏先祖—可宗公!
先祖英灵永垂不朽!
后语
本文从去年初开始写作,至今一年半未能定稿,苦于史料短缺,有许多历史细节不能确定,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文只是暂时告于段落,尚需继续搜集资料,作进一步的考证。因此文中错漏在所难免,欢迎本家族亲参与讨论、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易文鹏:《易可宗将軍族史》2017年六月。
[2] 易徵勳等撰《常桃汉易氏三修族谱序》首卷 民国二十六年
[3]《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宋汶上传2012-3-27
[4] 《英烈传》第三十八回 遣四将埋伏禁江
[5] 《剑桥中国明史》《红巾军同室操戈 朱元璋平定江南之战》中国
网2008-04-17
[6] 2002年《常桃汉易氏族谱》第一卷(1937年谱复制)
[7] 明弘治十七年黄金撰《皇明开国功臣录》卷12《郭英》
[8] 明朝武定侯郭英神道碑 明文衡巻七十四(明)程敏政編○神道
碑《营国威襄郭公神道碑铭》
[9] 郭四箭《七修类稿》明·郎锳卷二十四辩证类
[10]《丰城县志》清道光五年第五卷兵备
[11]《明史 纪事本末》第三卷
[12]《明史》本纪 卷一
[13] 明嘉靖十六年《常德府志》
[14]《常桃汉易氏二修谱序》光绪五年1879年《可宗公传》
[15]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澧阳三修族谱序(手稿)
[16] 2002年《常桃汉易氏族谱》卷首四 传记 P112
[17] 明嘉靖十六年《常德府志》卷十四 兵防志P655
[18] 易伯能《赓公至今繁衍表》(可宗公后代世袭指挥记载)
[19] 明史兵制[清] 张廷玉 著.《明史·卷九十·兵志》:现代教育出
版社
[20] 《常德府志》卷十四 兵防志 荫叙
[21]  廖雁:《桃源翦姓由来考》2009年
[22] 《明史 张廷玉 志 第四十六 选举二》
[23] 居庸关《明初的军队建制和袭替制度》
[24] 于志嘉《明代军户世袭制度》第三章
[25] 张松梅《明代军人抚恤制度述略》(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
[26] 张廷玉等. 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土司 湖广土司传。
[27] 《永定县乡土志》1920年版 明职官P17 黄常
[28] 清康熙《永定卫志》
[29] 清同治《石门县志》历史沿革
[30] 《太祖实录》卷一百五
[31] 明嘉靖《常德府志》五千户所
[32] 易发德《易赓公支系概述》2017年5月修订
[33] 易发德《易赓公家族迁移史考》(待发)
[34]《澧阳易氏三修谱》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名墓》
[35]《澧阳易氏族谱》1919年《始祖赓公茔墓记》
[36]《常桃汉易氏族谱》2002年卷首四传记“可宗公传”P112
[37] 同治《永顺府志》卷二“山川·桑植县”
[38] 何先龙《贵州水东宋氏土司的历史贡献》2010-12-28
[39]《贵州通志》(卷二十三武备)
[40]《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二十一
[41] 付海龙《明初将领顾成在贵州军事活动初探》
[42]《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孙鹏 青岛即墨市史志办公室
[43] 张军《常德城市史概论》常德城市史略
[44]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44]卷十二“太祖平滇”
[45] 《毕节县志》P336 第五章 明清及民国时期战事:十一月,郭英、胡海洋、陈桓领兵至赤水河。
[46] 罗登宜:《明代穿越贵州境内的两条重要的古道》,贵阳市乌当区地方志办公室。
[47] 明代郭子章《万历黔记》
[48] 叙永县文体广电局局长颜强:“自国务院公布了“茶马古道”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叙永县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划定叙永县大石乡大石川黔驿道、猴子岭川黔驿道;水尾镇官斗村川黔驿道;赤水镇赤水河茶马驿道共四段驿道为“茶马古道”叙永段的保护范围。”(来源: 四川新闻网泸州频道)
[49]《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39
[50]《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明将陈桓》
[51]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2
[52]《宣威县志》卷一大事记 上
湖北宜昌 三峡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易发德
2016年元月24日—2017年8月2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神秘的赤水河
赤水河第1集
六月 | 庐山 鄱阳湖 梵净山 茅台镇 赤水河
中国酱酒四大产区,除了赤水河,还有哪儿?05
人民币上的红军四渡赤水
红军长征路上拍下的珍贵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