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左风流--江北靑箱--新城王

       山东是孔孟之乡,在经历了春秋战国学术至尊的崇高地位之后,至明清,山东的学术地位已大为减弱。明清两朝,江南高产士人,为科举考试贡献了大量人才。而能与江南文坛相抗衡的,是以山东新城王家为代表的山左文人。

新城王家是魏晋时期世家望族琅琊王的支系,明清时先后考中36位进士、52位举人、162位贡生,新城王家出了许多文人,包括著作家、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以及名医,有诗文集传世者50余人,各类著述达200余种。明清时,王家尚书、督抚以及道、府以上的朝廷大员有数十人,还出现了“父子尚书”的辉煌时期。王氏家族在明朝末年被称作“王半朝”,平民之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峨冠博带、缙绅满门的官僚世家。在新城王氏名人中,王重光、王之垣、王象乾、王象晋、王象春、王士禄、王士禛(渔洋)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山左是山东省别称。而清初山左文人的领袖就是新城王士祯。王士祯是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官至刑部尚书,王氏家族的八世祖,世人称为王渔洋。王士祯十七岁应童子试,在郡、邑、提学三试中都名居榜首。后来他赴京应试,和王士禄、王士祜两位兄弟同时得中,一时“一门三进士”成为京中佳话。王渔洋统领清初诗坛五十年,一生创作30余种560余卷,诗歌4000多首,可谓著述等身,至老不倦。《清史稿》称:“士禛以诗被遇,清和粹美,蔚为一代正宗。王士祯虽不是状元,但他在文坛的风头却远远盖过了状元。康熙皇帝对王渔洋给予高度评价,并手书“清慎勤”三字亲赐。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作为诗的最高境界,要求笔调清幽淡雅,富有情趣、风韵和含蓄性。

王士祯与清初“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过从甚密,诗文往来不断。当年,在戏剧界混得风生水起的李渔,晚年开了一家芥子园书店。为了提高书店知名度,他向一些名士高官求赐稿件。他趁王士祯到扬州做官之际,专门前往向其求赐一部诗集,在芥子园刻印。由此可知学霸王士祯在文坛、曲艺界的辐射能力。

新城王如此显赫,是和他优秀的家风家教家训密不可分的。四世祖王重光是新城王家走出的第一名进士,他制定了家族第一条成文家训,其中一条家训是:“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王渔洋《手镜》是写给其三子王启汸的一本小册子。王启汸即将赴任唐山知县,时任户部左侍郎的王士禛唯恐儿子不能胜任,于是亲著《手镜》一册寄给王启汸,向其传授为官之道,教导他如何谨守家风忠勤报国。《手镜》共有24帖、3009字,其意是“随时捧在手里的一面镜子,时刻警示自己如何做人”。 王渔洋在《手镜》序言中写道:“皇上御书赐天下督抚不过'清慎勤’三字。无暮夜枉法之金,清也;事事小心,不敢任性率意,慎也;早作夜思,事事不敢因循怠玩,勤也。畿辅之地,果为好官,声誉易起。如不努力作好官,亦易滋谤。勉之,勉之!”

网上的新城王家风家教家训的故事很多,新城王家在明清崛起并非偶然。


(外一篇)王者神韵出新城

到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去拜谒王渔洋故居,颇费了一番周折。旧时,桓台县叫做新城县,建国初县城搬到了索镇,过去的县城就是今天的新城镇。如今国道205、308两条交通干线紧贴着镇域西北交叉而过,但与外面的世界相比,这里仍显得闭塞萧索。就是在这鲁中靠北的大平原上,偏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王渔洋故里,还是国家AAAA级景区。真的应了古人常说的一句话:“高山出俊鸟,洼处地里出大家!”

新城王家当年可不简单。新城王是山东琅琊王的后裔,始祖因元末避祸从诸城来到桓台,不出百年就从平民之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科甲蝉联、缙绅满门的簪缨世家。据记载,自明嘉靖至清道光300年间,新城王家先后考中36位进士、52位举人、162位贡生,明朝末年就有“王半朝”的美誉,其中有诗文集著传世者50余人,各类著述达200余种,号称“江北青箱”,新城王不愧是齐鲁第一望族。风婆婆、四世宫保、父子尚书、兄弟进士,历史钩沉脍炙人口,与其家训、《手镜》有关的家风家教,我想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探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作为文学家、诗人的渔洋山人。

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少有诗名,新城王氏八世祖,清初文坛、政坛一个重量级的存在。17岁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24岁时,胞兄弟三人同年被取为顺治戊戌科进士。王渔洋虽不是状元出身,但他在文坛上的风头远远盖过了状元。23岁那年,应该是在进京赶考途中,他游历济南,邀济南名士集会于大明湖天心水面亭,即兴赋《秋柳四首》。

其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王渔洋因四首《秋柳》诗作举国“文”名,大江南北一时唱和者甚多,因此产生了享誉当时文坛的“秋柳诗社”。王士祯不是济南人,却愿以济南人自居,他一生描写泉城的诗歌文章非常之多,济南也因王士祯居住平添了几分文化底蕴、留下了浓重的文化印记。其中《初春济南作》写道:“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忆明湖》写道:“一曲明湖照眼明,越罗吴縠剪裁轻。烟峦浓澹山千叠,荷芰扶疏水半城。历下亭中坐怀古,水西桥畔卧吹笙。鹊山寒食年年负,那得樵风引棹行。”我自认为,大明湖美景可与杭州西湖有得一拼,但我觉得大明湖美景中最鲜活最富生命最值得称道的,不是乾隆日思夜想的夏雨荷,而是湖心岛上的历下亭、与历下亭隔水相望的王渔洋秋柳园,还有被济南人世代怀念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是他知济州时修建了北水门,初建大明湖公园。超然楼是当代建筑,是为纪念东坡之弟苏辙(时任济南府掌书记)所修,与苏轼当年在诸城修葺的超然台应对。

王士祯至今还被江苏扬州怀念。扬州廋西湖名满天下,但没有了王士祯诗韵流响将会逊色不少。1659年,王士祯26岁,仕途第一站被任命为扬州推官,他“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写下了很多诗词和游记。扬州历史上有名的文人修禊活动就是起源于王渔洋“红桥修禊”。王渔洋在扬州任职五年,先后两次发起“红桥修禊”。第一次作《浣溪纱·红桥怀古》三首,最有名的一首为: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词中“绿杨城郭是扬州”与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共同成为扬州佳句。

第二次红桥修禊,王士祯一口气作了《冶春绝句》二十首,其中流传最广的的一首是: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

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两次红桥修禊,王士祯已经问鼎清初诗坛,在才子云集的江浙一时传为佳话。如今的廋西湖,红桥、冶春园宛如初见,冶春花社、诗社、茶社述说着山东才子的往事,扬州不能没有王渔洋。山东青州有个三贤祠,里面供奉的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扬州廋西湖也有个三贤祠,里面供奉的是苏东坡、欧阳修和王渔洋。

王士禛创立神韵诗派,论诗以“神韵”为宗,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神情韵味作为诗的最高境界,主张笔调清新自然、澹然蕴藉,反对掉书袋、发议论的无生气之诗。王渔洋在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为“南朱北王”,统领清初诗坛五十年,留下诗作4000余首,各种文集30余种560余卷,可谓著述等身。康熙皇帝非常欣赏王士祯的才华,称赞他“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并手书“清慎勤”三字亲赐,御赐“带经堂”“信古斋”匾额。《清史稿》称:“士禛以诗被遇,清和粹美,蔚为一代正宗。”

山东号称孔孟之乡,但在经历了“春秋无义战”中的百家争鸣之后,尤其是在唐宋后世,山东的学术地位已大不如前。山左、海右是山东省别称,能为山左海右扳回几局的,宋代有稼轩、易安,明清两朝就是新城王家,但不是在孔子家乡鲁南,而是鲁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郑板桥的竹石图【33P】
扬州画舫录 ●卷八
王士祯 诗
他是一代诗宗,官至康熙年刑部尚书,山东故居至今仍在
“冶春诗社是不是诗社?”
宫晓卫:王士禛(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