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 瑾:在“科”“文”之间 ——评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在当代文学的主流研究中,以“转型”为题的成果已有许多。但关注到中国科幻的转型问题,且形成系统论述与理论建构的,确为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以下简称为《转型》)率先达成。此书的写作,建立在将科幻视为“以科学知识为基本内核,探讨科学与人关系的文学类型”的判断上。[1]由此出发,本书聚焦中国当代科幻的创作理念在“科普性”与“文学性”之间摆动的现象,分析在不同时期“科文之争”的特点与走向,且使之与时代背景、文化政策等外部因素结合起来,为科幻现象的发生提供事实解释。也在不经意间,回答了“科幻是什么”这样的根本问题。书中对大量科幻事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许多材料的发掘与阐释都极富价值,观点性强。但相比之下,《转型》的行文多概述与断言,深入到文本内部、逐段逐字句的细读便略显单薄。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

近年来,科幻体裁作品通过多样化的媒介与各类型观众接触,狭义的“科幻圈”被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读者、观众,通过小说、电影、影视剧、动漫、漫画、广播剧等形式了解并参与到与科幻相关的讨论之中。与之相伴,科幻自身于文学、文化领域的位置也日益发生改变,在逐渐摆脱了上一时期被边缘化窘境的基础上,一跃而起,备受瞩目,成为时下极有关注度的文化工业产品。与此同时,科幻研究的成果也大量涌现,但有关“科幻转型”这个重要议题却始终未受重视,为数不多谈到此问题的文章也多限于篇幅等问题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有体系的研究。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从客观的物理时间的来看,中国的当代文学史的时间跨度并不算漫长,但基于中国当代文学所处社会背景的复杂情况,以及科幻文学身份定位的屡次迁移,使得对相关材料的梳理、编织,并将之扭合在同一条逻辑脉络上绝非易事。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对科幻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有全面、成熟的把握,对其中涉及的代表作品如数家珍。还要对诸作品创作、传播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有连贯、系统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将诸多纷繁的素材进行有效的分类,在杂乱的线性资料之间捋出清晰的脉络。本书作者不仅在以上方面具备扎实的功底,且极果断,能在保持内部连贯性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将史实、事件分割成几个部分,从更小的单元延展,在由时间性构成的基础脉络之上,根据思想之有效划分,驶入深处,使原本光滑线索上长出突触,并据此建立起恢弘的结构。

詹玲 ▲

《转型》分为上下两编,其体例与结构都遵循了当代文学著作典型的书写框架。在上编中,如其标题所示,作者从发生学的角度对中国科幻文学的转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界定及解释,其中处理了大量的史实与事件资料,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者功利深厚,既能在繁复的文本间轻盈睿智地找到其根源式的关联,又常见新意,在此前为人忽略的地方,展开颇具洞见的连接。例如作者敏锐地注意到科幻与“公案”“伤痕文学”之间的关系,并将科幻文学视为当代文学的一个环节,通过比较说明科幻文学相较于主流文学在“技术”表现层面所具备的优势。此外,在对中国科幻发展历史切分、断代的处理上,作者不仅沿用了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三大繁荣期”(“十七年”、1978~1983、2000年以后)的基础划分,还格外关注到1983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阶段,詹玲称之为“衰退和蓄势期”。[2]另外,这一将90年代划入“蓄势期”的做法也值得注意,与此前宋明炜颇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幻新浪潮”的断代方式存在较大差异。[3] 

但本书侧重以例证法做结论陈述,未见有关“兴”“衰”判断的定义式说明。尽管如此,詹玲也为中国90年代科幻史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她对80年代的关注为中国科幻研究开垦出一片新的研究区域。同时,基于本书作者对此时期的研究,该阶段不仅在单纯的时间尺度上处于前后两个繁荣期之间,且在文化转变倾向上同样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该阐释有力地将两座中国当代科幻史上的山峰连接起来,使得原本相对独立、各自纵深的两个区域陡然结合,既拓宽了研究的范围,又在整体意义上,使得当代中国科幻史的演化脉络更为清晰。在内容上,上编侧重对科幻史料的处理,关注中国当代科幻史中的重要问题。在操作方法上,以外部研究为主,通过将科幻文学置于当代文学、文化及社会背景之内,从宏观的社会事实以及文学场域中审视科幻文学发展的重要事件,并努力尝试在两者之间建立起或相关、或因果的联系。在写作的结构与意图上,本书有一个从外到内,再走向外部的过程,即通过在科幻文本与外部事实间建立起合理关联的基础上,站在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文学创作的立场上,参照当时具体的社会形式与文化政策来剖析、解释科幻文学现象,进一步归纳出“科幻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特质,然后再从科幻文学内部走出来,使得其研究成果再度指向外部,为科幻的创作、产业化生产等方面提供指导。由此来看,可将《转型》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式文艺研究在科幻领域的一次实践。在这个大框架之下,各层级的问题有序展开,诸如,为什么在不同时段内,科幻写作理念在姓“科”与姓“文”之间摇摆,各时期转型的特点及其原因究竟为何?

总的来说,“转型研究”的标题本身即默认了已有的中国当代科幻史的某些时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为“转”的含义即是某种事物在某个时间点完成了由“A”到“B”身份迁移,也就是发生了变化,而变化只有在参照之下才有可能被观察到。本书上编所建立起的坐标是以时间区间为基础,以繁荣或衰退为对象选择的标准,观测某一时期科幻创作理念在“科普”与“人文”之间的抉择,并结合社会文化语境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科普”与“人文”之争属于内置于“科幻”本身的问题,关涉到对“科幻”的基本理解与定位。即“科幻”究竟是为推广、普及“科学”而做的“文”,还是含有科学意素的虚构性文学。而本书所持的态度似乎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在作者看来,“科幻是一种探索科学,及由科学发展所带来的技术变化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学类型。这三种划分方式的侧重各有不同,对“科普”性的强调关注科幻的功能性,以“目的”导向,即根据科幻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来判断其价值,侧重文本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而将科幻视为包含科学因素的虚构文学的看法,则是站在科幻文本内部,根据科幻的构成特性使之与其他文学书写区分开来。

本书作者所持的表现人与科技关系的态度则是站在作者创作一侧,强调“表现”的语言构成,因此本书在最后指向了对作者“表现”的建议与引导——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外—内—外”的回环。而根据书中对四个转型时期的阐释,可以发现,“科普”在科幻中的位置从最初的作为清晰、必达之目标,在一次次转型中逐渐变为一种修辞(作者称之为“科普叙事”)。相较于科普性,“文学性”在这里具备了曲折向上的“跑分”态势,但很明显,“文学性”也并非时下科幻写作所要达到的心之所向。那么,当下已卸下“科普”“启蒙”重担的科幻,其目标又究竟向何处展开?这些问题都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挖掘。此外,外部研究难以摆脱的根本问题是,其所建立的只能是相关关系。因为在理论上,历史是我们无法真正抵达之处,因此任何材料的搜集必然会存在遗漏,研究者只能勉力为之。同时,断代式的外部研究也似乎无法解决为何属于同一时期的作者之间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文学表现,作者个性与时代共性的关系当如何处理?不仅如此,如若以外部研究作为方法,当代科幻研究的外部似乎不仅仅包括中国的文化事件与政策,全球性的文化浪潮或许也可成为重要的参考,本书虽然广泛涉及了国外科幻作品的译介对中国科幻的影响,但只在零星的地方,如晚清时期的阐述中,关注到了国际关系、国际社会环境的作用。

下编在结构上以数量、质量为依据,筛选出“历史科幻小说”“赛博格”和“中国太空科幻”三个主题,在具体的展开中还涉及了民族性、基因改造、计算机、人工只能等重要问题,是对科幻之“型”的研究。在方法上,对“历史科幻小说”和“赛博格”的研究延续了上编的重外部研究的方法,在涉及具体作品的部分也以概述、断言为主,少有与文本之间直接的亲密接触,故不再赘述。而在讨论“中国太空科幻”部分,因涉及叙事和美学研究,许多细节得以展开。其将《三体》解谜、探索式叙事与“谍战故事”相结合的分析十分有新意(此类的优秀阐述,书中还有许多)。但有关《三体》中“假说”的阐发却对我构成了小小的疑惑,希望能借此机会与作者进行探讨。在本书下编第三章第二节中,本书作者将“射手假说”“农场主假说”解释为刘慈欣为向读者“解释物质本原是无规律的这一宇宙规律的本质”[4] 而进行的“比喻式科普”。也就是说,在这里刘慈欣借助假说叙事来行使“科学普及”的功能,这是一种延循《三体》原著故事情境的一种解读方式。但完全无法忽视的是,在小说中,还存在另外一个假说,也就是著名的“黑暗森林”假说。在这里刘慈欣毫不犹豫地将“利维坦”的模式推广至全宇宙,这个解释也破灭了叶文洁最初关于道德水平同技术水平呈现正相关的看法。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将如何看待故事中对“社会”与“物质”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有效性问题的不同假设呢?如果将小说中汪淼脑中浮现出的,用以说明小说中人物所限物理困境的“假说”,推广至刘慈欣向读者进行的解释,(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通俗类型小说得以顺利推进的必要环节)但能否将这种解释直接以“科普”名之,这其中是否存在跳跃?或者说以隐喻形式出现的“解释型科普”,和传统以实现科学、教育、知识推广为目标的科普之内涵与外延是否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如若跳过上述问题,笼统地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科普释意,那如何处理“黑暗森林”设定?我们能否说,“黑暗森林”是刘慈欣面向读者的一次社会学科普?如若不能,如何处理“黑暗森林”的问题?是从另一个角度进入,将科普叙述的有效性限制在复杂社会的问题之外?还是通过界定“科普”的内涵来明晰语义?

总之,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一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科幻研究已经由简单的史料挖掘、点状个案分析的初级阶段,迈向了更加复杂、深邃,以宏观视角勾勒科幻体系,追究复杂现象背后因果的新时期。它填补了此前科幻领域对于“转型”研究关注不足,已有研究深度、完整度不够的问题,也拓宽了现阶段当代文学对转型问题的讨论范围,为当代文学与科幻文学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原刊于《科幻研究通讯》2023年第1期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第295页。

[2] 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第18页。

[3] 宋明炜在《中国科幻新浪潮:历史·诗学·文本》中称“科幻在中国的第三次浪潮,我称之为'新浪潮’,在九十年代已经形成。”(第64-65页)

[4] 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第264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世纪以来,科幻小说异军突起,这是当代中国文坛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在短短十年间,科幻从“寂寞的伏兵”,变成流行文化的前锋,对于研究者和批评者,提出了重要的议题
你真的能看懂《三体》吗?
它是一个预言,并且正在应验着
韩松: 科幻小说已成“现实主义”文学
过去的我们称科幻文学叫科学幻想小说
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附阅读题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