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聋儿心理问题多?家长怎么做才好?

很多聋儿家长反映,在进行家庭语言康复时,孩子不配合,经常发脾气。在处理聋儿的情绪方面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如何应对聋儿的心理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和经验。

聋儿普遍都存在心理问题,尤其是大龄聋儿,不仅存在语言问题,还有很多心理障碍。值得我们重视。

为什么聋儿心理问题多?

聋儿失去了听力,但并不意味着失去心智,他们通过手势和眼神同样能够去感受周围世界,感受他人的情绪。但这种直观的视觉方式所获取的信息是单向的,因为得不到对等信息的反馈,使得这些孩子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从小就变得心理执拗、敏感,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情绪,这也是很多聋儿普遍存在社会性属性之一。

《特殊教育心理学》是这样描述的:"聋儿思想交流困难,社会经验狭窄。因此,他们在社会和情感各方面的行为特征一般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主要特征是胆怯、过度盲从等。

实际上聋儿缺乏判断力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他们发现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有说有笑,多半会怀疑别人在嘲笑他,无法为自己辩解,因此常常会滋生出易怒情绪,或出现暴力行为。

作为聋儿的第一抚养人,家长是解决聋儿心理问题的最佳人选,但是根据老师对家长们的调研看,并不乐观。家长对聋儿普遍存在两种错误态度:

第一种,少数家长的态度是漠不关心,听天由命,认为聋儿本该如此,他们的心理问题是必然存在,注定发生的结果。

第二种,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不仅十分溺爱,而且有求必应,生怕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很少让孩子走出家门接触同龄人,接触外界。

为什说这两个都是错误的呢?第一种态度,会让聋儿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重点说说第二种,很多家长不解,明明把孩子照顾的很好,为什么也会出现心理障碍呢?因为过度保护,会让聋儿从小就失去自我,失去独立生活技能,不仅对康复训练不利,日后走出家门也会困难重重。过分的依赖父母,聋儿本就脆弱敏感的心理,导致他们没有自信,不敢面对外面世界。反而会用发脾气的办法来缓解压力,获取父母的关心。

很多聋儿第一次接受训练时,往往很难和父母分离,通常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行。可见这些孩子从小都被过度保护过。

如何解决聋儿的心理障碍问题?

1、从小我们就要把他们当做正常孩子看待,不骄纵,不溺爱,不任性,在行为方面早早的进行规范,让他们理解并接受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对于孩子将来顺利融入集体环境,这一点很重要。

2、如何陪伴聋儿,也是父母的必修课之一,从小就要建立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因为聋儿听不到声音,有缺陷,就减少娱乐活动。一定要高质量的陪伴,这是预防心理障碍发生的最好办法。

3、及早开展家庭语言康复,或者给孩子选择专业的高水平康复机构,解决语言障碍问题,心理障碍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克服。

4、多给孩子创造,接触同龄人的机会,带孩子去游乐场,或者请别的小朋友到家里玩,在集体融合环境里,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可以起到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最后,希望家长们能够全面考虑聋儿的康复问题,不要把眼光指定在语言康复训练上,一定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度过心理难关,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岁口吃男孩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明显改善!
抑郁、双相、强迫症孩子因病休学了,复学是一道难关,父母们请拿好这份“复学指南”
经过20时的治疗后,厌学、暴躁的双相情感障碍女孩成功返校
人格的培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这是让孩子分房睡的最晚年龄,再晚影响心理“早熟”,父母要舍得
家长想要亲子关系更好,这5种儿童心理问题得解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