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苍雪清竹:论诗之十一



不是我不小心,才知道打赏难以抗拒

      在开篇说一点与诗无关也有关的话吧。小时候因为家里常常放些公事要办的钱,一沓一沓,所以父亲常培养笔者对金钱视而不见的品格,不料直到今天,笔者也还常常对金钱视而不见,则是十分糟糕的事情。做个人公众号,大家都知道是很辛苦的,但是有收益就会觉得值得。但是由于前29篇根本无人打赏,对于和打赏有关的后台操作,笔者也就放弃了摸索实践,直到年跟前有好友提醒,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打赏之后,是要及时回复的。一经查看,有很多打赏过的群友都取消了关注。所以对于世俗中的事务,笔者由于不经心,失掉了很多良缘诗友。在此,向大家真诚地道一声歉。希望看到的良缘群友,不要生笔者的气,重新关注回来,即使不用打赏也没有关系的,因为毕竟是笔者的不礼貌才导致你们离去的。

       另外,如果有新的群友打赏进来,首页是看不到提示的。等到挨篇去查看的时候,又往往过了48个小时没有和此群友互动,再要回复是回复不了的,发不出感谢的话了,这也导致了群友取消关注,所以这是网页设计的不合理,实在是坑娘,——坑本姑娘啊!所以请打赏的亲们不要因为没有回复而误以为是本人高傲怠慢,笔者在此要洗心忏悔。台湾的作家柏杨的文章里绝大篇幅调侃都是写这一类感慨的,今天也学习下他老人家,谈一下琴棋书画诗酒花之外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诗中应有“气”

     写诗,需要透出一股气来。

     可以是雄浑之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可以是放任之气,如“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可以是绝望之气,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可以是惊喜之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可以是感慨之气,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可以是清逸之气,如“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可以是一脉清气,如苏轼多取;可以是一派狂气,如李白多取;可以是一腔忠气,如杜甫多取。

     晋朝时候,张玄的妹妹也很有才气,嫁在顾家。哥哥很以妹妹自豪,称赞说可以媲美王家夫人谢道韫。恰好有位经常两家走动的济尼,一语道破二人的区别,她说,“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言外之意,闺房之秀是大家闺秀里面的翘楚,然而林下之风却有着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的风度,孰高孰低,不言自明。看来这位济尼绝不苟同于一般三姑六婆的琐屑,一句评价为千古文人们心折而神往。因为本质上似乎没有区别,实际上差在了气质。

       有些人的诗词的确是锦绣罗列,然而未必是锦绣文章。因为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便显得死气沉沉,没有活泛的气息。有些人一味强调气质,没有在文史哲纵深之中开拓,又难免失之于厚重,有违大家风范。

气出而勃发者,诗则眉清目秀,风骨凛然;气瘀滞而沉浊者,诗亦昏昏昧昧,如星月莫辨。诗中欲存何气,在心之取舍。心向往之,笔方可随之。然而心多机巧诡诈,篇中难得仙风道骨,心多五欲六尘,笔下岂见仁义忠厚。

有句无篇或者有篇无句

     有句而无篇,是一些诗人的家常便饭,对于全篇的结构,疏于打理。但是人们因为看到好的句子,惊喜还来不及,当然也就瑕不掩瑜。

    初学诗的人,往往无句也无篇。因为眼界不够,所以看不出内容和结构的问题。如何写句子还不成熟,无法心到笔到,笔随心意。常常心里想的是一回事,写出来是另一回事。不过九九八十一难,这都是学诗的必由之路,多看多写,多想,就克服了。

     有篇而无句,是说起承转合都好,但是缺乏让人眼睛一亮的佳句。

        有位群友说我只评当代诗人的诗,难见绝品,但是他也并没有发几首佳作过来让我开眼,我只好以古人的作品来代替吧。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作者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是一首夸赞神童,兼夸赞神童爸爸的诗。夸别人家的孩子,大家只会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李商隐说,“雏凤清于老凤声”,就盖过了那一并的俗人。韩冬郎,就是韩偓,我最初读他的诗是“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惊为天人。谁知道原来他是李商隐的侄子,仅仅十岁,就能够走马成诗,诗风老成,真是英才天纵啊!

       要说一个句子里,词和词之间要构成张力,像一把弓一样,拉成满月,蓄满了风雷之势,令人触目心惊。这短短七个字,仔细一看,真是不同凡响!第一个词“十岁”,十岁的孩子谁家的不是满街疯跑,催着写作业,不要看太多动画片?十岁,让人想到的是顽童,但是十岁的韩冬郎不但能“裁诗”,而且是一挥而就。所以这七个字分成三部分的话,可见反差之大。作者用词也不落窠臼。比如吟诗叫做“裁诗”,别人说倚马可待,他却说走马可成。所以起手不凡!

     第二句要承接第一句。既然这么能写,读了感觉如何?第二句就是写读了韩冬郎的诗之后,立刻感觉到,眼前的宴席也变做了冷灰残烛的光景,心中漾动起离情别意的惆怅。说明了韩冬郎的诗具有感染力量,使作者立刻情动于中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一个思路下的两句合起来说。我们诗友写诗常常一个思路就只写一句。像下棋,只会走眼前的一步,会下棋的人就会提前铺垫一下。写诗也是这样,这第三句看起来毫无关系,但是它是为了写后一句做情景的铺垫的。

    很多新手写诗,感觉想说的话很多,要精简成28个字说完真是不容易。看一下名家的作法,我们就明白了。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一幅“咫尺应须论万里”的风景图,只需要点出几个意象就可以了。第三句里有四个意象:桐花,万里,丹山,路,读完自然成像,意境又辽阔又美丽。

     第三句点明了环境,第四句就点出主角“雏凤”,与“老凤”对举,老凤也心花怒放了。

重过圣女祠    作者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初学写诗的人,容易把诗写得诘屈聱牙,难以读懂,倒是高手写诗,明白如话。白石岩扉,符合圣女所居之处,碧藓滋润,更见其幽。首联一句写景,一句写事,交代了圣女祠给人总的印象。

       这首诗在“上清沦谪得归迟”这一句中,就已经说完了要说的所有事。剩下的,都是写景造境,表达心中未尽之意。颔联上句写雨,下句写风。雨和风本来是无情之物,然而圣女祠之雨,却缠绵一春,细细如梦;圣女祠之风,尽日吹拂,习习不断。作者初迈入时,瓦上之雨,卷旗之风,尽管只是一瞬,然而作者感受,却仿佛日日如此,一春如斯。王若虚引萧闲语:“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梦一般的细雨,虚无缥缈,朦胧迷幻,令人想到高唐神女,朝云暮雨,于是“梦雨”便有了爱情的暗示。

       “瓦”和“旗”是作者眼帘中的祠堂景物,直接取景,更显得真实。而“常飘瓦”表现的是对爱情一直怀有期待,但“不满旗”却写了这种对爱情期待的不圆满,通过风吹旗子,写出了圣女抑或是作者自己爱情的遗憾。之所以造成这种艺术效果,在于“春”“梦”“雨"这几个字是有暗示的。这是文学传统中比较典型的有象征意味的字眼。

     “神女生涯原是梦”,因此神女身上那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迷蒙缥缈的特质,便通过写雨和风而显现无余了。虽然是写雨和风,实际上也是在写圣女。初学诗的诗友们写风就是风,写雨就是雨,但在大诗人笔下,风和雨都打上了主人公的烙印,诗人是用主人公的特质去写风和雨的,所以才不会离题万里。

      而且作者用字,其精炼,准确,唯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且不说首联的白石,碧藓,上清,沦谪,用这些纯洁而一尘不染的词语已经勾画出圣女的大致轮廓了,在颔联中更是运用了两个动词,一春梦雨是“飘”在瓦上的,这雨已经是薄纱帘幕一般,使圣女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尽日灵风是不“满”旗子的,旗子是半卷未开的,这个“满”字用得奇妙。“满”字用得好的诗人还有同为晚唐的许浑,他也是写风“山雨欲来风满楼”,和“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不知道是谁学谁。“不满”是从否定的角度去写,也令人感到了圣女那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

       萼绿华和杜兰香是史籍中记载的两位仙女,贬谪在人间,后来归去。《真诰。运象篇第一》:“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之家。

    《墉城仙录》:"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见啼声,四顾无人,唯一二岁女子,渔父怜而举之。十余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天人也。忽有青童自空下,集其家,携女去,归升天。谓渔父曰:'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其后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

       颈联运用两个仙女的典故侧面衬托圣女祠中的圣女。着重于写她的来无影,去无踪,极见缥缈之致,与颔联写景在本质上同出一辙。很多诗人不知道怎样把诗的内容扩大,意境扩远,又能够围绕主题,千变万化却不会翻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那么就可以学习一下这一联作者李商隐是怎样处理的。前面两联和尾联都在圣女祠本身着眼落笔,但是第三联像孙悟空翻筋斗云一样翻出去了,但是作者胸有成竹,虽然写的是萼绿华和杜兰香,不过却用了“来无定所”,“去未移时”这两个与圣女有共同点的修饰语,把主旨又靠拢在圣女身上了。这就叫做收放自如。

      尾联写圣女的心理。玉郎是掌管天上神仙名册的仙官。通仙籍,指取得登仙界的资格。这联是写圣女希望能重回天界,然而渺茫无期,只能回忆着天阶采紫芝的悠闲生活,黯然神伤。因为其他三联都是以作者的视角来写圣女的,最后终于让圣女出场,直接用心理独白,刻画圣女的形象。这一联是必不可缺的,尤为重要的。否则,圣女的形象岂不是要落于缥缈了吗?然而我们终于能够一聆她的清音,一体她的心境了。顿时血肉丰满,可触可感。

      这圣女的形象美如梦幻,充满惆怅。一首诗读完了,然而那种凄美哀伤的忧愁却不绝如缕地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究其原因,托名圣女,实则是作者的自我写照:遇合如梦,无所依托。

绝句

一朝同堂可兄弟,天下遍开金兰花。

陌客相逢无需问,自古英雄为一家。

       平起不入韵类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

     绝句和律诗都是分四种类型,方法是看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末尾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平还是仄。开头第二个字是平声的就是平起,是仄声的就是仄起。末尾一个字是平声的叫入韵,是仄声的叫不入韵,或者干脆就不叫。所以这四种类型分别是: 仄起入韵、仄起、平起入韵、平起。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以一三位置的字大部分都打上了灰色的标记,意思是它们可平可仄。但是这句话前人都知道,只有一半管用,一半不管用,所以从上图也可以看到,很多地方也是鞭长莫及,它概括不了全部。红色的字表示押韵。

      按照这个平仄,调换一下这首诗的词语位置,以及全诗更改为:

一朝兄弟乾坤拜,半世金兰结至交。

此后相逢何必问,英雄千古似同胞。

     查了一下金兰的原意最早出自《 周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所以金兰之交比喻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与共。或《 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 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金兰的原意包括金石,金子,金属等和兰花的两重含义。作者改变味金兰花,就失去了其中的一种含义。其实文化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以讹传讹走了样。认真去查的人了解到其中的差别,不认真去查的人就认同了。那我们对文化是进行了创造了呢?还是进行了篡改了呢?这只是个个案,但说明了普遍的现象。原因就是我们习惯了“戏说”,以一种很随意的态度去创作。包括如今都是在做自媒体,但是很少人用一份尊重文化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创作。几年前在读某些诗人的作品时,常感到无视语言规范,即使是错也错得芬芳扑鼻。更不会有人站出来诟病一二,可能是怕对方脆弱的小心脏万一临界爆炸点,没有必要伤人伤己。但也可能这种诟病指责属于暗物质,隐藏在可视的宇宙范围之下,早已经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例如有两个读者似乎憋了很久,终于鼓足勇气添加了笔者,扔出一个手榴弹样的质问后马上拉黑笔者,回到那安全的堡垒之中。有一个人问我,你自命名为竹,请问你有竹林七贤的美德吗?我也用添加的方式回复过去,这位群友后来成为我最要好的叔叔,过年时还像严武关心杜甫一样打过来在笔者看来是巨额的慰问金让笔者添衣添食。还有一位先说了美国伊朗香港的大局,然后把矛头指向笔者说,所以你就不要再写那些肉糜吧!仿佛笔者是耽于诗词创作不理国事的后主什么的,造成了美国伊朗还有香港的诸多问题,禁不住弱弱地回了他一句,你脑子进水了吗?过后想想,其实他说得也有道理的。我的恩师就对我教导过,是专对我说的,他老人家说,写一些对别人没有用处的文字,会造下浪费别人时间的业力的。所以当时真不该骂他,明明他说的是对的,他不就是怕我生气才拉黑我吗?呜呜呜。

      古人用同气连枝比喻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一开始我想到的是连理同枝,查了一下,“连理”一般是用来形容爱情的。《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旧题汉 苏武《诗》之一:“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后以“连枝同气”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关系。

      清 青藜《地师》诗:“鹊巢鸠处纷争夺,连枝同气竞反覆。”

     顺便说一下,天下有外天下和内天下之别。西方的科学是向外求,中国古代的幾学是向内求。一切的科学创造,包括中医,科技,建筑,礼仪,历法,文字等所有学问都是从内天下中观察,转移到外部世界中的。人体是宇宙的缩影,也有内在的天地。内天地在未修身之前都是属于后天。后天的属性决定了生命体内的天地不能直接用乾坤类比。心是人身内的天,肾是身内的地。后天的心肾只能用离卦(图)火和坎卦(图)水进行类比。修身治理实践的早期就是抽取坎卦(图)中那道唯一的阳爻,也称之为“水中金”,上升置换离卦(图)中那道唯一的阴爻。置换成功时,离卦质变成为乾卦,而离卦中下降的阴爻也就使原来的坎卦质变成了坤卦。此时,身国内天地也就质变成与宇宙天地先天卦炁相同的乾坤定位。下方坤卦的三道阴爻如果也逐一地阳化成功,身内也就质变成为六爻皆阳的乾卦之体,达到纯阳。生命的治理就能进入理想阶段。所以《周易》是用来指导修身内求的,并不是给人们用来算卦占卜。泄露天机太多,难免会有腿瘸和目盲之虞,此谓天残地缺。

五律   杏

清风开蓓蕾,爽气散炉熏。

阙染梅兄韵,身穿玉蝶裙。

埋跗犹卧雪,翘首似观云。

谁采春花瓣,江城示惓君。

:脚背,足上。

恳切诚挚,如三秋不见每~~,握手山林复怅然。

juàn

1.病危。”2.古同“倦”,疲乏。”3.闷。4.回顾。

     五言诗不好写,看似简单,实则更难。可以从五绝或者五古入手,进行练习。五律内容更丰富,但难度也更大。比如这首诗首联还不错,但是颔联对仗就不工整,表意也不尽如人意。颈联作者运用了《龙文鞭影》中两个典故,袁安卧雪和承杰望云。

         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这个典故是写贤人美好品德的。用来写杏花,虽然有花白如雪的意思,但是运用这样一个典故实在是杀鸡焉用宰牛刀。依我看来,中间两联需要删掉,只剩下首尾两联就足够了。

清风开蓓蕾,爽气散炉熏。

谁采春花瓣,江城示惓君。

      继续修改一下:

清风开蓓蕾,爽气散炉熏。

谁采春花瓣,江城寄众君。

      因为中间两联看不出要表达更多的意思,而又像蔓草和荆棘一样交缠不清,干脆一把火烧掉算了,只留下兰花和芳芷。

      诗词要流传得开,就不能使用别人都不认得的偏僻的字,偏僻的典故。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的词传得开,也是因为里面吸收很多民间口语的精华。白居易是最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就像今天网上传得开的诗词作者,很大部分原因一是写得好,二是写得早,三是写得清浅明了,没有太深奥的东西,这就适应了当今读者的水准,因为绝大部分的读者的水准,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煮得先春叶,风轩待客临。

闲情三两盏,盏盏累禅心。

       爱茶之人,品味不会太俗。大碗解渴为牛饮,非有诗意禅心者不能得茶三昧。此诗语言自然,清新有味。真如一盏清茶,滋润肺腑。唯一不足之处,吾以为“累”字用得不妥。茶于禅心,应该是具足增上缘,不会累及于禅修吧。禅,是佛教里“禅那”一词的简称,梵语的音译。虚灵宁静,摒弃外缘,不受影响,反观内照,即是禅。而陆羽《茶经》中说,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不正如簪花之于美女,宝剑之于壮士吗?又怎会添累呢?所以斗胆改为“盏盏是禅心”,“盏盏悟禅心”“盏盏润禅心”“盏盏逸禅心”。


曲式七绝   宝地 (去声七遇)

青山绿水壮牛羊,碧岸千花滋雨露。

谁是清溪摆渡人?莫非胜景无公路?

       作者在这首诗题目旁标注是运用去声七遇的仄声韵,那么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都要同时押这个韵,第三句的末尾用平声的字来转。所以第一句要改成同韵部的字。其实一首诗要压什么韵,通常看第一句的末尾是不是平声韵,如果是押平声韵的话,那么这首诗就压这个字所在的韵了。所以这首诗其实是应该押“羊”字所在的“七阳”韵的。

      第一句的写法类似于打油诗。打油诗是才子佳人之外的草莽泥腿子,但是接地气。如果要风雅地写诗的话,就得换个说法。因为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话,恰到好处的独创性是诗词的生命力。

      第一句改为,青山绿水平生慕,在色彩上已经一片青绿,第二句就不能写“碧岸”。就像杜甫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有一种色彩上的衬托才好,更改了一下:

青山绿水平生慕,夹岸飞花沾雨露。

谁是清溪摆渡人?莫非中有桃源路?

作者简介

     作者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大连人,现居台州。十四岁写第一首作品《古园夜赋》,从此开始了文学与书画之路。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人或知之,称吾为真文人,半古人。以诗明道,道济中华。

    作者微信号  cangxueqz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读诗】禅心清韵︱惊 梦
初夏的雨后
莲城醉客 四月,是你的童话
【丙申诗卷】原振华:韵如水泊我眉弯
雪韵禅心
l笠翁对韵(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