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病夏治,这些“神器”你知道多少?

每到夏季,“冬病夏治”这个词总会被提起。

“冬病夏治“是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01

冬病夏治有什么依据?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中医认为:夏季培补阳气,冬天就不易受到邪气侵袭。“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长夏胜冬”,说的是在夏季培补人体阳气,到了冬天就不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简单来说,冬病夏治就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在夏天天之阳旺之际,也是人的阳气、经络血气流注最旺之时,借天阳、助人阳,二者携手共退阴邪,温阳驱寒除湿。

02

哪些疾病适合用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适用于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尤其用于中医辩证属于阳虚病症,以及怕冷、畏寒等阳虚体质的亚健康人群保健

亚健康调理:各种体虚、脾胃不和、气血不足、免疫力下降等 ,如疲劳、头痛、头晕、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腹泻、颈痛、肩痛、背痛、腰痛、腿痛、膝关节痛、痛经、月经不调、肌肉酸痛、胸闷心慌、烦躁、肥胖等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风湿骨病: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

慢性虚寒性胃病、慢性腹泻、夜尿频多、冻疮、小儿腹泻等。

03

冬病夏治都有哪些具体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是三伏灸。除了最广为人知的三伏灸外,艾灸、拔火罐、针刺、理疗、按摩、运用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饮片煎服、颗粒剂冲服、膏方内服、中药泡足、食疗)等都是冬病夏治的常用办法。

三伏天灸:在足三里、中脘、天突、气海、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贴敷,以起到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减少冬季发作的功效。

灸法: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艾绒、艾柱或艾条或其他药物放置肌肤表面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

针灸推拿:对三阳经、督脉保健养生穴位针灸推拿,顾护阳气。

饮食:在鲁南和苏北地区,流传着“吃暑羊”的保健养生习俗,当地民间就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但是“吃暑羊”有两个关键点要注意,一是针对平素体质虚寒,需要冬病夏治的人群,如果平素体质阳热亢进的人群是不合适的。二是煮羊的配料要清润,不能像冬季进补那样滋腻辛热,不然容易出现上火等不良反应。

04

冬病夏治最实用的方法:三伏灸

夏日,阳气最旺,再加上艾灸时纯阳的艾火,双重阳气注入于身体,能通经络,通气血,调阴阳,调五脏,使风寒湿邪等能排出体外,既防病又祛病,既强身又益寿,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欢和家庭应用。

三伏艾灸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指导思想来顺阳补阳,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用于预防和治疗冬季好发的虚寒性疾病,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

艾灸对于反复发作的、尤其冬季易发的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老人、体弱者、小孩冬天容易感冒等是一种未病先防的有效手段。如果冬天爱感冒,稍微活动则多汗出、气短。艾灸疗法可增强肺气的卫护能力,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艾灸对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所致的胃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五更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既防又治的有效手段。“赵吉平指出,若长期胃不好,胃部冷痛,喝凉水或绿茶会难受,同时面色萎黄,四肢发凉,可采取相应的艾灸疗法来预防虚寒性胃病。

此外,艾灸也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常用灸法,对于中老年人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疼痛者非常适用,如急慢性的肩周炎、颈椎病、膝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等。此类疾病尤以秋冬寒冷季节易出现症状。另外,青年人因长期在空调房间伏案工作,夏季颈椎病症状频发者也不在少数。

05

正确使用三伏艾灸

夏天由于环境热、人体内热、还有艾灸本身的热度,那么就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法,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艾灸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艾灸简单好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方法。

冬病夏治用艾灸,应该注意这些:

1、挑选优质艾绒。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注意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选对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艾灸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5.12.四时调养|“冬病夏治”,并不是最热的夏天调理才最好!
想要艾灸效果好,时间要够久
三伏天,不做敷贴做艾灸
调理寒性体质的第一食疗方:一个吃,一个贴,寒湿阳虚全解决!
铺药灸法
今日入伏,贴“三伏贴”注意这些方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