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永武:身心健康的特点和规律
为了保障身心健康,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认识个人身心健康的特点,总结个人身心健康的规律。

身心健康的特点

(一)肉体生命健康的特点

身心健康包括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两个方面的健康。肉体生命健康的特点主要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富有食欲,睡眠踏实,具有较好的智力和体力,具有较强地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如对冷热环境的适应,出国倒时差比较快,出门有正确的方向感,坐车不晕车等;身材胖瘦适中,身体健美,不肥胖,也不骨感;身体各种指标比较正常;没有先天性疾病,后天没有重大疾病,也没有遭受其他原因的身体伤害等。晚年能够生活自理,比较健康长寿。

(二)精神生命健康的特点

具有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这是精神健康重要的主观标志。为人心胸宽广豁达,不计较鸡毛蒜皮的琐事,遇到困境时,能够想得开,坦然面对,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是促进精神健康的重要方式。人生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娱乐身心,促进积极的人际交往,开阔思维视野,有利于养成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方式比较单一,不但容易孤陋寡闻,而且还容易形成孤独、封闭的心理特征。

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是促进精神健康重要的情商因素。一个人如果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就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会自负和骄傲自大,具有正确的“自画像”,这是具有较高情商的重要表现。

能够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这是促进精神健康的人生智慧。善于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就会不断修正完善自己,就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这不但非常有利于精神健康,而且还非常有利于人才的发展。

喜欢独处也喜欢人际交往,这也是促进精神健康的重要方式。科学家、专家学者大多喜欢独处,才能聚精会神搞科研。但是,在独处的同时,科学家、专家学者们也应该喜欢人际交往。喜欢人际交往一方面有利于养成合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的头脑风暴。

心健康的规律

(一)身体健康的规律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这把刀用了19年,竟然“刀刃若新发于硎”,这不但体现杀牛的基本规律,也蕴含了我们人类养生的基本规律,说明“依乎天理”,才能游刃有余的道理,即庖丁要认识和遵循牛的骨骼特点与基本结构,而不是乱砍一通。从现代养生学的角度来看,“庖丁解牛”对我们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在《庄子·养生主》中,文惠君观看了庖丁的解牛过程,听了庖丁关于解牛的妙论,豁然开朗感叹地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牛的骨骼构造具有基本规律,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具有一般规律。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健康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笔者认为,这四大基石确实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所谓合理膳食,是个人根据身体需要来确定膳食种类及其数量;适量运动反映了人体所需要运动量的度,运动过度和运动不足都不好,要体现静与动的有机统一;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而饮酒超量轻则误事,重则闹出人命;心理平衡既涉及精神健康,也涉及肉体生命的健康。

在身体健康规律中,我们要反思关于“生命在于运动”的说法。实际上,人的生命既在于运动,也在于静止,更在于静与动之间的平衡和适度,而不能一味地强调运动。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每天一万步”的说法,就是运动过度的表现。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也是最好的美容和养生。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如其花很多钱到美容店或者购买昂贵的化妆品,倒不如保持足够的睡眠更重要。

(二)精神健康的规律

1.树立正确的“三观”

精神健康与肉体生命的健康息息相关,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在精神健康的规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尤为重要。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直接影响做人的原则和方法。从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人的“三观”正确,就会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做人厚道。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客观上有利于精神健康;反之,人的“三观”不正,就必然走向错误的人生。比如,世界观是消极的,你对未来就容易失去信心和希望,就容易灰心丧气,失去进取精神;人生观是错误的,你就会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利用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你就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可能以美为丑或以丑为美,或者崇拜金钱和权力。很显然,这种价值观对人生具有非常大的危害。

树立正确的“三观”,要从娃娃开始抓起,从孩提时代就要学会诚实、善良、关心社会、乐于助人等,从小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非常有利于精神健康,也有利于促进人才发展。

2.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

提高情商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方式。提高情商与精神健康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精神越健康,情商就越高;情商越高,精神也越健康。

提高情商,有利于自我认知,发现个人的不足,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克服个人的不良情绪;提高情商有利于自我调控,使欲望和情绪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度的范围;提高情商有利于增强自我激励能力,使人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提高情商有利于增强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这对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非常重要;提高情商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促进精神健康。

现在很多人把情商仅仅理解为情绪是不准确的,因为情商包括五个要素。通过提高情商,非常有利于人的精神健康,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影响精神健康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但其中一点就是与个人愚昧有关。而沿此推论不难发现,一个人的愚昧与其缺乏必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密切相关。

没有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遇到问题就容易陷入苦恼不能自拔,或者陷入困境,比如容易上当受骗,容易封建迷信等。有了疑难杂症,不去正规医院,反而迷信巫师神婆之类,最终结果是耽误病情,甚至闹出人命。遇到各种挫折,就容易走极端等。这也与缺乏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关。

因此,笔者建议不仅要学习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学点历史、哲学、美学、心理学和逻辑学,通过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可以凭借科学知识和综合能力,消除心灵的困惑,化解各种困境,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培养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

精神个性与精神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精神个性影响人的精神健康,因而,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也能够体现人的精神个性;另一方面,精神健康也影响人的精神个性,精神健康的人一般具有比较和谐的精神个性,而精神不健康的人一般也会影响和谐精神个性的形成。

从精神个性与精神健康的辩证关系来看,一般来说,精神越健康,精神个性就越和谐;精神个性越和谐,人的精神就越健康。比如,“三观”比较正确的人,不但体现了精神健康,而且个性也比较和谐;“三观”不正的人,不但说明其缺乏健康的精神,而且也必然影响其个性的和谐。

从哲学中介理论的角度来看,精神个性是人的精神世界外化为特定现实的一个中介,即人的精神世界往往通过精神个性这个中介表现为具体的言行,因而也表现一个人的整体风貌。因此,为了促进人才发展,保持精神健康,我们都需要培养自己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

5.“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大学习观

树立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大学习观,对于促进精神健康和人才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基本规律。

“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了一种广义的大学习。以他人为师,对于每个希望自己成才的人来说,都是必须具有的态度。通过以他人为师,可以更好地取长补短,促进人才发展。笔者通过思考发现,我们不但应该学习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而且还应该进一步确立“一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即使面对一个具体的人,他如果比我们优秀,我们就向他学习;他如果没有我们优秀,甚至与我们相差很远。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去吸取他的教训。从促进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汲取他人的教训也是非常有益的,这如同科研创新不但要学习科学创新史,而且也要学习科学失败史的道理一样。

由“三人行必有我师”再到“一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不盲目攀比他人,而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长处,汲取他人的教训,如此一来,我们的心态就会逐渐变得非常平和、谦逊、自信,而不是自负和目空一切。

6.知足常乐与积极拼搏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知足常乐,倡导奋发图强。从精神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要知足常乐,又要积极拼搏,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因为人的欲望没有止境,所以应该通过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来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让欲望膨胀,因此,应该知足常乐,不能人心不足蛇吞象。从知足常乐的角度来看,我们在现实中无论事业是否顺利,都要学会自我安慰,学会乐观,敢于面对人生的苦难,笑一笑十年少,笑能够感染自己,也能感动他人。但是,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又必须珍惜时光,积极拼搏,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做到知足常乐与积极拼搏的和谐统一,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断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状态,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的人文环境,尊重每个人的正当需求和精神个性,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关注每个人的成长,科学设置学习、生活和工作目标,做到张弛有度;善于调控个人的情绪,不随意与他人攀比;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多种兴趣;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抗压能力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心健康的第一步:培养知足常乐的心态
怎样才能做到情志清淡(摘抄)
五脏操,健康宝。肺能清气,赞无病;肝能疏情,心自在;脾能运化,元气足;腎能主骨,精神旺。五脏合一,身心健康无烦恼!#养生#健身#居家锻炼
人生哲学--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一日禅:知足常乐是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知足常乐是精神对物质的胜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