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永武:大学生自我开发的艺术(一)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包含国家的政策性开发、用人单位的使用性开发、家庭和学校的培养性开发、个人的自我开发这四个方面。从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方面实际上又可分为主观与客观或内因与外因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前三种开发是人才开发的客观因素,即外因;人才的自我开发则是人才开发的主观原因,即内因。根据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原理,显而易见,国家的人才政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任用、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都属人才开发的外因,是人才开发的外在条件,而个人能否自我开发,这才是人才开发的内在依据。因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倡导一切有志青年勇于自我开发,引导人们不要等待,不要依赖,不要埋怨,充分发挥每个人生命拓变的内在力量,这才是人才开发的关键,由此也足以说明了自我开发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一、大学生自我开发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一)大学生自我开发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地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而大学生又是青年中的精华,也是祖国明天的栋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走进大学校门。据报道,北京将于2003年前实现高校招生比现在翻一番;山东省计划于2005年招生比现在翻一番,到2010年,再翻一番。这意味着我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已经为高校大开绿灯,在高校规模扩大的情况下,随着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大学教育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倡导大学生的自我开发,不仅对于大学生成才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生自我开发在整体性人才开发中的意义

大学生自我开发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必然决定了它的重要意义。具体说来,大学生自我开发具有如下意义:

1.为国家培养出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青年人才群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格局下,随着人才市场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的自我开发已成为高校人才开发的重要动力。因此,倡导大学生自我开发,可以极大的弘扬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增强自我激励的能力,促进发展驱力的发展,从而从宏观上为国家培养出富有朝气活力的青年人才群。

2.减轻高校管理的压力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管理压力愈来愈大,高校的管理已不堪重负。在此情况下,强化和倡导大学生的自我开发,可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大学生学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大学生要自我开发,就必须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针对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的放矢的开发自己的潜能,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了生涯设计的优化,减少统一分配的随机性与盲目性。因此,大学生的自我开发实质上也是一种全新的自我设计,要把个人的发展紧密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为祖国繁荣昌盛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二、大学生自我开发的艺术

大学生的自我开发是一门复杂而又高级的艺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因人而异,因而,大学生自我开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我们的经验与研究,通常可采用如下开发方式:

(一)舍我其谁的主体意识

“舍我其谁法”是大学生自我激励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确定自我在宇宙人生中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理想和英雄气概。

从总体上来看,虽然人们常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实际上,随着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及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正在回归平凡,表现为既不安于现状,又深感无可奈何,因而很容易被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社会问题磨去棱角,甘于平庸,不知不觉走向自我埋没。有鉴于此,大学生应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象毛泽东那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识到自己未来的责任与义务,也正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阿尔伯蒂所认为的,你要坚信,人生来不是为了过碌碌无为的凄凉生活,而是要从事伟大壮丽的事业。诚然,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只要每个人都善于自我开发,就会产生大学生群体积极的共生效应,其中必然会有少数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舍我其谁法”适合于充满自信的大学生,也适合不够自信或自卑的大学生。对于前者,这种方法能促使其坚定自己的理想和英雄气概;对于后者,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大学生确定自信,重新树立理想的奋斗目标。当然,“舍我其谁”并非唯我独尊,其实质上是为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切不可误解与误用。

(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前提

自我认知是情商研究的重要内容,这里是指大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方法。自我认知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几种常见的有:

1.观照自己

观照自己即大学生自己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一般来说,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之中小学生,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辩。大学生在自我观照中,个人把自己的整体形象摆到心灵的意识面前,形成对于自己的观念,从理论上认识到“我是谁”,认识到自己的道德品质、意志、性格、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潜在能力等。从哲学上说,观照自己实质上就是个人把自己当成认识对象、认识主体,自身形成认识上的主客体关系。当然,观照自己这种自我认知方式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然,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认识误区,形成理想的自我象。

2.观照他人

在观照自己的同时,还要学会观照他人。特别是在不容易观照自己的时候,学会观照他人更显得必要。在文学创作领域,很多美学家都曾经对作家发出忠告,认为作家如果不能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或错误,那么可以从别人的作品中发现不足或错误,引以为戒。同理,大学生如果难以正确认识自己,也可以通过观照他人,通过对他人优点、缺点的分析,间接的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比如他人有某项优点,自己有没有?他人有某种缺点,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观照他人客观上是为自己确立一种参考群体或参照对象,把他人作为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3.参照他人的评价

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时,还可以适当参照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具体来说,可以找一些熟悉自己的老师、同学或朋友,让他们帮助自己分析、客观的评价自己。在参照他人的评价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人的评价可能高于或低于自己的实际,也可能比较符合自己的实际,也就是说,不能把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的实际简单的划等号。当他人的评价高于自己的实际时,自己不要得意忘形,飘飘然,而是要以此作为他人对自己的鼓励;当他人的评价符合自己的实际时,对于他人指出的不足,要有“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心胸,心存感激;当他人不了解自己,评价低于自己的实际时,自己也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让时间和实践去校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4.实践的方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人生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只有在实践中,个人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客观的检验。因此,大学生还应在各种实践中检验自己,认识自己。比如说,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实践,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认识自己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假期的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还可以检验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是生命活动的外化,也是个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个人可以通过对象化的活动来直观自身,达到自我认知。(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孙圆圆

主持人近两年出版著作

薛永武

《审美与人才开发》

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薛永武

《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薛永武

《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开发》(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薛永武

《让孩子走向成功和卓越》

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因与外因】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靠自律”的资料
逆商[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
一分钟了解逆商
“有效教学法”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管理与治理
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不想学习的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