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永武:团队构成与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对于人才的发展非常重要。“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所以能不期而共趋于这样高级(政治)的组合,然而最先设想和缔造这类团体的人们正应该受到后世的敬仰,把他们的功德看作人间莫大的恩惠。人们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页)团队精神是人类合群性情的集中表现,也是符合礼法正义的文明之举。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我们每个人总要与他人形成某种社会关系,总要隶属于某个具体的团队。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团队的构成以及团队精神客观上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才的发展。

 一、团队性质与规模

(一)团队性质

团队是指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组织共同体,有团队成员共同理想目标和普遍认同的管理模式,能够共同承担责任,促进共同发展。从团队性质来看,可以把团队分为普通团队和特殊团队。

普通团队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群体组织现象,比如企业内部的车间工友共同组成车间团队;机关干部中的科室,也都是一个团队;学校的一个班集体,也是一个团队。这类普通团队是社会上最常见的群体组织现象。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这些具体的群体组织,充当团队成员的角色。

特殊团队是指上级组织为完成某种特殊的任务,专门设置的某个团队,其质的规定性就在于完成特殊任务,团队由特殊成员构成。比如战争年代的“尖刀排”或者“特务营”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还专门成立“敌后武工队”等。

(二)团队规模

从团队人数规模上来分类,可以把团队分为大型团队、中型团队和小型团队。大型团队是指人数规模较大的团队,比如国营大型企业人数多达数万人,大学的师生人数多则也是数万人,部队建制较高的单位军队人数也很多等。中型团队的人数低于大型团队,高于小型团队。小型团队的数量最多,学校里的班级、小组,企业的车间、机关单位的科室等,都属于基层最小的团队。团队规模分类只能是大致区分,不能绝对化。

二、理想团队的构成

(一)具有凝才聚智的核心效应

我们在了解团队分类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探索理想团队的构成因素。理想团队应该具有凝才聚智的核心效应,相融相生的鲶鱼效应,头脑风暴的创新效应,相互学习的互补效应。

理想团队凝才聚智的核心效应,是指团队内部应该具有凝才聚智的领导核心。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任何团队都要有一个能够组织和带领大家干事创业的领导人,这个领导人必须具有领导能力,具有光辉俊杰的人格魅力,能够发挥凝才聚智的核心效应。领导科学证明,即使团队成员整体水平较低,只要拥有一个优秀的领导人,这个团队仍然可以实现狮羊效应。(薛永武:《“狮羊效应”与“羊狮效应”》,《中国人才》1996年第1期)

(二)相融相生的鲶鱼效应

理想团队相融相生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由挪威船长在长期捕鱼的过程中发现的一条激活沙丁鱼的规律。他把鲶鱼放入沙丁鱼内,能够引起沙丁鱼的游动,激发沙丁鱼的活力,这样拉到岸边的活沙丁鱼可以卖很好的价钱。

把鲶鱼效应用于人才的发展,意思是说,在一个团队内部,适当引进优秀人才,能够激活团队成员的活力,有利于形成新的人才集聚,产生团队发展的合力,实现团队的共生效应。

(三)头脑风暴的创新效应

理想团队头脑风暴的创新效应。头脑风暴法是指团队为了集思广益,正确决策,在团队内部开展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新的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容易屈从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从众心理或者盲从心理。削弱了团队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影响决策的质量。理想团队头脑风暴的创新效应能够有效地保证团队群体决策的创造性和科学性。

(四)相互学习的互补效应

理想团队相互学习的互补效应。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产生共生效应;如果彼此相轻,互不服气,嫉贤妒能,就不可能促进成员共同发展,也不可能实现互补效应。

从哲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事物结构决定事物功能。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人才结构即组合方式不同,也决定人才结构整体效应不同。一个创造力团队应该富有团结精神,成员彼此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看人长处,容人短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水涨船高,共同发展,产生积极互动的共生效应。

放眼人生,即使整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彼此也应该相互学习,形成社会整体的互补效应。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有发展活力,才能够在共生共荣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个理想团队除了具有上述效应以外,还应该通过科学管理和团队文化建设,为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团队的发展合力,促进每个优秀成员脱颖而出。

三、团队精神的内涵

团队精神是指团体内部成员集体合作、为实现团队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不是每个成员理想、目标和意志的简单集合,而是反映团队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团队集体的意志。

(一)团队成员具有团队的合作精神

人类不是一般动物,但也有一般的动物性。自然界许多肉食动物为了生存,要依靠团队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捕获猎物,以维持正常的生命需要。

动物团队是其种族赖以生存的重要方式。许多动物为了生存,需要与同类动物合作,才能捕获猎物。一只狮子很难对付野牛、长颈鹿或大象,但通过群体合作,就可以捕获这些大型动物。在捕获野牛、长颈鹿和大象的过程中,狮子依靠团队密切配合,完成捕猎任务。野牛也依靠群体力量,经常打败狮子。狼很凶猛,但也需要依靠团队力量,集体捕获猎物。此外,蚂蚁依靠团队力量,搬运比自己重若干倍的物体。动物团队所显现出来的集体精神,客观上蕴含了团队的美,集体力量的美,对于促进人才开发,也具有启发意义。

人类不仅具有动物性的聪慧,而且在团结协作方面能够大大超出动物的局限性,更加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者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张觉校注:《荀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95页)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要“明分使群”“隆礼重法”,认为君者“能群”“善群”,才能促进社会稳定。荀子的“人群”思想对我们研究团队精神具有重要启示。

实际上,“群是人类理性区别于动物性本能的体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资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李建华、金妍妍:《论荀子之“群”》,《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猿进化成人类以后,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前提下,无论为了应付野兽的侵害和捕获野兽,还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成员之间密切配合。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史是物质生产发展史和精神生产发展史,也是团队合作的发展史。历史证明,离开团队合作,人类就一事无成。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和许多大型的古典建筑,单靠几个人难以完成,必须依靠大规模的团队合作。

(二)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组织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凝聚团队力量的重要根据。具有共同发展目标,才能凝聚团队力量,让团队成员看到未来的理想愿景,产生为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内在动力。

狮子和狼特定时空的发展目标是捕获特定的猎物。团队成员需要竭尽全力围剿目标,捕获成功即完成团队目标。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反之,孤家寡人,孤掌难鸣,众叛亲离,只能导致失败。

团队成员共同的发展目标能够凝聚团队力量,蕴含团队每个成员的人生理想,体现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有机统一;相反,团队成员如果都打小算盘,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就会失去共同发展目标,团队成员彼此就会貌合神离,甚至最终导致一盘散沙。

(三)团队成员具有共同奋斗的精神

人类作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结构形态,为了完成一些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应该具有共同奋斗的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克服困难,实现发展目标。

团队是成员之间互助互利、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目标组成的一个群体。动物为了生存,能够表现出极强的团队精神。动物能“群”,人类为什么就不能“群”?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它需要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合作需要每一个成员为共同目标竭尽全力,因此,团队精神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组织的发展注入生命活力。

动物的团队精神只是出于动物自身本能的发挥,而人才开发过程中的人际合作,则是为了高尚的目标,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动物的团队精神相比,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出于高尚目标所引导而形成的凝聚力。只有共同的理想目标,才能引导团队成员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激励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促进团队成员集体的人才开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式团队(2) 加班之夜的“团队课”
打造成功团队:学习狼的团队精神
你企业的员工是“团队”还是“群体”
什么是团队精神
社会惰化效应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