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情境试题291:关洲河段河道变迁

以下是2021年湖南卷高考地理第19题,整理完这组试题,湖南卷的试题已基本学习完,第一组人口题,虽然图像来源于学术论文,但难度较小,还有一组关于水稻的综合试题,由于没有查到素材的来源,暂时不讨论。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两篇论文,首先是试题中关洲河段河道变迁示意图与试题的第(1)题,来源于以下论文:


关洲河段河道变迁示意图来源于论文中的图7,如下所示:

命题者基本上照抄论文中的图7,删除“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信息,这正是该组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试题文字材料所说的采样点,实际上就是论文图7中的关洲遗址,命题者只在江心洲阶段的图像中标注出来,而论文的图7中则是三个阶段的图像中都有标注。

第(1)题的设问依据来源于论文中对关洲遗址的分析,如下:

命题者将上述材料概括为以下文字材料: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这句话是解答第(1)题的关键信息。由沉积物的颗粒信息来推断流速变化,这是高考地理试题中常考的内容,或者说是重要的原理。沉积物颗粒细,对应着当时的流速较慢,沉积物颗粒粗,对应着当时的流速较快,因此,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表明三个阶段的流速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过程。2011年上海高考地理第19-20题的图像如下,主要反映的是河流流速与所搬运颗粒大小的关系:

第(1)题的后半部分要求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细-粗-细”沉积颗粒分布特征,并结合河道变迁示意图,描述关洲岛的形成过程。设问的来源,或者说参考答案的设计,可以在论文中如下分析中找到参考:

第(2)题的设问与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示意图相关,来源于以下论文:

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示意图来源于论文图2,如下所示:

命题者在选取上述图像时,为了便于理解,将左汊修改为北河道,将右汊修改为南河道。由此可见,左汊与右汊是按长江流向前进的方向来确定,我们可以在上一篇论文的卫星图中把左汊与右汊标注出来,如下:


当然,上述操作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是多余的,因为试题中的坐标图中就标注了北河道与南河道,重要的图像信息的内容。论文中的分析如下:

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应该包括河道的深浅、宽窄等方面。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年内流量出现河道主次变更。由于地处季风气候区,受降水的季节变化,流量年内呈现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变化,据图可知,当流量大于2000立方米每秒后(可以认为是洪水期),北河道流量较大,南河道流量较小,反映北河道相对较宽,南河道相对较窄。当然,这在卫星图上能够观察到,试题中并没有卫星图,只能根据流量与流速的关系去推断。根据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北河道靠近凸岸,受泥沙堆积的影响,河道较浅,而南河道临近凹岸,受侵蚀作用,河道较深。

第(3)题,关于“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的设问,极有可能是受论文摘要部分描述的启发,如下所示:

上述内容红线部分明确出现“关洲整体似略有北移”的表述。第(3)题属于开放式设问,有充足的理由即可。结合“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南岸为凹岸,属于侵蚀岸,北岸为凸岸,属于堆积岸,北岸不断向南淤积,有可能与关洲岛相连,而南岸侵蚀,特别是上游水库蓄水后(文字材料提示: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就是希望考生能考虑水库建设对关洲岛的影响),对南岸的侵蚀有可能增强,因此关洲岛有可能北移。

那么,不赞同又怎么分析呢?试题文字材料的表述: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这句话又有什么作用呢?查阅了论文之后,发现这句话可能出自以下内容:

石质河岸不易侵蚀,这与关洲岛北移是矛盾的。因此,不赞同的理由不好回答。命题者在编制该部分的参考答案时,提到了一个细节问题。如下:

河流有凹、凸岸,关洲岛也有凹、凸岸。由上图可知,关洲岛北岸是凹岸,受到侵蚀作用,就会离长江北岸越来越远,南岸是凸岸,受到堆积作用,加之长江南岸石质河岸不易侵蚀,关洲岛南岸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因此不赞同关洲岛北移的观点。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看了参考答案之后想到的试题分析,之所以写出来,只是为了以后再看这组试题时能有个分析的思路而已,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厉害。

事实下,从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主要问题是三峡大坝等水库建设后,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的特征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也想不明白命题者为什么会设计最后一个问题。

【答案】

1)流速变化:慢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

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以下是来自网络的试题分析,仅大家参考:

【详解】

1)河流流速大小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材料信息表明,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由此推断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为慢慢(或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关洲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是关洲岛的形成过程:早期,该河流现关洲岛位置为河漫滩,此时无岛,河道为单一型河道,由于南岸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车阳河与长江之间的河漫滩逐渐消失,长江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水下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流水侵蚀使得南岸南迁,河道变宽,水下浅滩处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水下浅滩处,逐渐抬高,从而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江心洲把长江该河段分隔为南、北两个河道,使得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2)图文信息显示,随着长江流量增加,南河道流量比重下降,北河道流量比重上升,表明随着长江水位提高,进入北河道的水流增长更快,其原因与南北河道的形态密切相关,由于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水位上升时,河面宽度增长迅速,流量大,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枯水期因较深河水容易经该河道向下流动,而洪水期随着水位上升,河面宽度增长较小,通过洪水量增长不大。

3)本试题为开放性试题,因此必须先明确的表明观点,不要模棱两可,然后针对表明的观点说出相应的理由。如果选赞同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则应从关洲岛本身向北移动、南岸向南移动和北岸向南移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使得关洲岛相对向北移动;材料信息表明,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三峡等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使得关洲岛与北岸相隔变近,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上游水库蓄水拦沙,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

如果选不赞同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则应从关洲岛本身不移动或向南移动、南岸不移动、北岸不移动等方面进行阐述。材料信息表明,关洲河段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南岸向南移动缓慢,关洲岛南岸为凸岸沉积明显,不断淤进,使得关洲岛与南岸距离变近,则关洲岛相对南移;人们为了保护南岸,可能建设有大量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使得南岸很难向南移动,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不明显;上游水库蓄水拦沙,有可能使得该河段侵蚀和沉积处于平衡状况,使得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不会向北移动;图中显示,关洲岛北岸为凹岸,有可能不断被侵蚀,向南移动,关洲岛距离长江北岸可能变远,使得关洲岛不会向北移动甚至相对向南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江堰工程!
【一日一题】(466)丁坝
高考地理小专题——曲流、曲峡
自然地理▏河流为什么是弯曲的?
微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
高考地理冲刺三十讲:第一讲 河流地貌问题这样学最能直接得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