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戈军珍:行业培训之怪状

导语

参与的多了,也就见的多了,看到在行业培训中的某些怪象,于是随手写了下来。本文也许会“得罪”某些“培训大师”,管他呢,只要是真话,天地良心,任人品评!

目录快览

第一怪:虚假头衔自己戴

第二怪:网上段子到处卖

第三怪:课程内容不实在

第四怪:早年黄历当能耐

第五怪:自我吹嘘成常态

第六怪:真真假假到处晒

第七怪:本为利益却装爱

第八怪:云里雾里瞎显摆

这些年,一不留神,自己也“混迹”于培训行业,原来只是兼职,有人邀请就去客串一下,图个热闹,顺便还有点额外“收益”近几年来,受行业同仁的抬爱,笔者从原来做培训只是一个“副业”,而变成现在培训基本上成为自己的“主业”每年基本上参与的各种培训达100场以上。参与的多了,也就见的多了,看到在行业培训中的某些怪象,于是随手写了下来。本文也许会“得罪”某些“培训大师”,管他呢,只要是真话,天地良心,任人品评!

第一怪:虚假头衔自己戴

经常见到行业中的一些“大师们”,头上戴了诸多大的吓人的头衔,什么XX国际教育集团总裁,什么XX心灵导师,什么香港或台湾XX研究院院长,什么XX派掌门人,什么XX开山鼻祖,什么全国xx佳培训师……并经常爱以“XX洲XX第一人”的称谓,至少是亚洲,甚至是全球。如果说是中国XX第一人,自己都觉得头衔太小,不好意思拿出手。

至于这些头衔,尤其是那些,要么冠以香港台湾、亚洲,要么冠以全球的,这些所谓的头衔,根据一般常识推断,基本都是假的——反正也没有谁去认真核实。甚至有些企业老板邀请培训老师时,都知道这些头衔不靠谱,但也乐于接受。因为拥有这些头衔更容易“唬”听众——你知道,我也知道,我们“唬”的就是那些不知道的听众。

第二怪:网上段子到处卖

有多少培训老师有真才实学,笔者未经调查,也不敢妄加评判。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相当一部分培训老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是对客户培训需求进行认识分析,再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及逻辑思维来设计针对性课程,而是打开电脑先搜索一遍,然后七拼八凑,把网上能搜出来的一些“有用”的东西,甚至大量的“段子”拼凑起来,做成所谓的课件去“演讲”。由于老师在课堂上不断讲“段子”,甚至讲一些比较“俗”的“段子”,结果课堂气氛还很“活跃”,几乎没有人打瞌睡,听众异口同声说培训老师讲得好,因为人们爱听,听课时不困。而课后再想老师到底讲了些什么,除了记住几个“段子”,其他啥也不记得。

第三怪:课程内容不实在

说的是一天的培训,培训老师上台后开始引导听众做活动,什么揉肩敲背、拍脑袋、喊口号等等,不一而论,很快半个小时过去了。接下来老师开讲,先讲自己“辉煌”的经历,这样半个小时又过去了。然后,一节课结束了,开始课间休息。第二节课开始又讲“听众”存在的问题……折腾一上午,半天过去了。

下午开始,先是热身,又半个小时过去了。开讲后,没讲几句就开始厚着脸皮要掌声,甚至主持人训练一些“托儿”,“老师讲得好不好”,“听众”异口同声回答“好,很好,非常好,耶”,然后接着讲。刚刚接触核心问题,培训老师却说“对不起,由于时间原因,这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只能在下次课程讲解了”。而下次课程在什么时候,不知道,因为企业这次只做了一天的培训计划。

第四怪:早年黄历当能耐

有些老师很少进行知识更新,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所讲课程内容都是多年前的内容,甚至是很多年前的“成名作”。我们不否认有些老师当年的“成名作”很牛,但是,我们必须清楚,那是在当年“很牛”,而如今环境、市场、需求度等因素变化极快,过去许多成功的经验,在变化如此之快的当前环境下,基本上都没有太多的意义。这就犹如一个当年优秀的拖拉机手,在面对当今的直升飞机一样。当年开拖拉机的本领对开直升飞机一无用处,甚至是阻碍。

第五怪:自我吹嘘成常态

许多培训师的一个特别偏好就是“自我吹嘘”。除了前文所说的“虚假头衔”及“成功的经验”外,经常吹嘘的就是自己的“某些阅历”。不论当时是机缘使然,还是平台的功劳,总而言之统一说成是自己的本事。

有些老师确实曾帮助过某些企业走出困境,但部分老师会经常用这些“案例”做文章。他们往往把取得的成绩放大几倍,并把自己的“功劳”吹得神乎其神到处宣扬,俨然自己就是一副常胜将军的样子。

第六怪:真真假假到处晒

有些培训讲师特别喜欢“晒”自己和某些领导、公众人物或比较牛的企业领导人的合影。这些合影,本来可能就是某些行业会议上的“偶遇”,甚至是有些人特意为之,但是他们告诉别人“自己和XX领导XX牛人同台演讲”,或“共同参加某类高端会议”,以显示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特别是和某企业的“合作仪式”,往往会被培训老师大肆宣扬,以显示自己的“成果”。

第七怪:本为利益却装爱

有多少培训大会打着“公益”的旗号,而实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典型的是,经常会看到“本次会议为公益课程,只收场地费和餐费xx元”这样的广告,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课程基本上是“推广课”,实际目的是在会上“卖课程”。整个会议期间基本上没有“公益”内容,而是不断推销所谓的“总裁XX课程”、“XX方案营销课”、“XX业绩倍增系统”……还有的是打着免费的幌子拉来人头,而收取赞助企业的赞助费,那些赞助企业派来的讲师,基本上都是来做广告,推销自己企业产品的。

第八怪:云里雾里瞎显摆

有些培训老师在培训课上所做的案例分析,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的皮毛,甚至是从网上搜来的所谓“内幕”,就开始在课堂上“忽悠”,什么肯德基,什么海尔,什么马云,什么比尔盖茨,讲的头头是道,甚至口吐白沫,把一些道听途说的“鸡汤”,当作“干货”来显摆。甚至说成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的事情也是大有人在。

事实上,一些认真的、有能力的培训老师对组织变革及企业的成长,确实带来过许多有用的思想、方法及技能,我们不能否认一些真正用心的老师的付出,但,对一些培训乱象,我们也应无情的鞭挞!

推荐阅读

► 戈军珍:传统放养企业的商业困局

► 戈军珍:放养企业商业模式悖论

► 戈军珍:大区经理必备四项业务技能

► 戈军珍:2018年动保行业十大关键词

► 戈军珍:2018年动保行业必须思考的十大问题

► 戈军珍:2017年动保行业的十大现象

► 戈军珍:2017年动保行业的十大谎言

-商务联系-

狄老师  18131114002

本文由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原创首发,注明来源视为授权转载。

作者  | 戈军珍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创始人、首席咨询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河北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多家院校客座教授;《今日畜牧兽医》编委;曾任职多家动保企业CEO,对动保行业发展有独到见解;擅长农牧企业营销管理、咨询指导与实践落地。曾出版发行动保行业营销专著《跨入成功之门》、《一个兽药人的思考》、《一个兽药人的再思考》、《破局——动保行业经营管理透视》。


关注我,每周三篇原创文章给您最接地气、最受用的内容,真实的事件剖析、科学的管理知识、最新的行业热点天天阅读,有着相同价值观的高级人才,让我们一起成长!(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片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XX物理到底值不值得学?
经营培训八年心得之二—怎样才算一个好老师(上卷)?
培训机构如何选择合适的师资
李新海:培训行业关于讲师介绍的那点事
那些外在的东西,永远无法带给你真正的自信
培训江湖中的讲师如何分类?全部知道的人不多(汇总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