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构“创烧说”

《中国陶瓷史》是建国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盛典的大事,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陶瓷的历史,是建国以来考古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的结晶,他们的精神值得称赞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和局限性,使得陶瓷史很多年没有与时俱进,停留在上个世纪里。

在中国或者世界的考古学家思想意识里,有个误区,那就是古代的文物只在坟墓里才是唯一,没有其他,以至于人们一说起文物来就是发掘墓葬或者盗墓贼。难道我们古人衣食住行除了墓葬就没有其他了吗?不见得吧!墓葬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陪葬品只是一些制度的执事和故去之人生前随身携带的爱物而已,也就仅此而已!后人还要继续生活,还要衣食住行,所以每天每年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说了这么多的意思就是如果只按照墓葬或者窑口里发掘出来的东西作为标本的话,是偏颇的,不全面的,是管中窥豹,不能代表全部或者当时的精品的。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有很多专家知识分子在引用古代文献的时候总是在挑字眼,不去全面的理解或者不去了解前因后果,只把某个字或者某句话挑出来加以引申,而引申出来的不是南辕就是北辙,举个例子:“袭古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內窑”按词面意思就是:按照古汴京遗留的制度,在修内司权利机构审批下设置窑口,烧制青器,名字叫大内窑口。修内司只是一个审批文件的一个管理机构,压根就不是叫什么修内司窑口。而有些大学者大专家却解释是修内司窑口,形成了到现在为止还是流行的南宋两个窑口,一个是修内司窑,一个是郊坛下窑!我们的专家教授头顶上的光环金光灿烂,却不生产知识产品;只有铜臭味而失去知识分子的标准!

其三,陶瓷史里那么多介绍历朝历代创烧的器型或者釉色,一半以上都是错误的,我一一道来,请专家教授和各位同道指导探讨,不对的地方指出批评。如:

1.葫芦瓶,据陶瓷史记载是宋代龙泉窑创烧,其实唐代就已经有了!

唐代银釉葫芦瓶!

唐代银釉葫芦瓶!

2.梅瓶,据陶瓷史记载是北宋创烧,其实唐代就有了,宋代继承,而元代的梅瓶最优美了!

唐代邢窑梅瓶!

宋代磁州窑梅瓶!

元代梅瓶!

元代梅瓶!

3.宝月瓶,据陶瓷史记载的是永宣时创烧,其实是元代就已经有了。

元代洒蓝釉宝月瓶

元代贴金箔宝月瓶!

4.天球瓶,据陶瓷史记载是永乐时期创烧,而其实元代就已经流行了!





5.僧帽壶,陶瓷史记载是元代创烧,其实唐代就已经有了,而且宋代也非常多,各个窑口也都在烧制!





6.玉壶春瓶,陶瓷史记载是北宋创烧,因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其实唐代就已经有了,并且器型很美!

唐代绞胎釉下彩玉壶春瓶!

7.釉下五彩,据陶瓷史记载是民国时期醴陵窑创烧,其实早在元代就已经烧造出来了,并且非常美!而且成化的釉下五彩更是继承!

元代釉下五彩梅瓶

成化釉下五彩盖罐

成化釉下五彩蒜头瓶

8.斗彩,陶瓷史记载宣德创烧,但少见!其实元代就已经有了,并且做的非常精美!


宣德斗彩葫芦瓶

9.掐丝珐琅彩,也叫景泰蓝,据陶瓷史记载景泰年间创烧!其实元代就烧造的精美绝伦,比景泰蓝要精美的多!






10.洒蓝釉,据陶瓷史记载是宣德创烧。但元代已经有了!

11.浇黄釉,据陶瓷史记载是弘治创烧,其实元代就已经非常精美了!







11.胭脂红釉,据陶瓷史记载是康熙首创!其实宣德时期就已经非常精美了!



12.宝石红釉,据陶瓷史记载是宣德创烧!宝石红唐代就开始烧造,宋代和元代更是精美!




13.鲜红釉,据陶瓷史记载是永乐创烧!元代的鲜红釉更珍贵吧!


14.青花五彩,据陶瓷史记载是宣德创烧!而元代的青花五彩还加贴金箔,是不是更加珍贵!



15.甜白釉,据陶瓷史记载是永乐创烧!元代的甜白更养眼吧!



16.矾红釉,据陶瓷史记载是明代创烧!而元代就用矾红画龙!

17.红绿彩,据陶瓷史记载是宣德创烧。但是发现宋辽时期就有红绿彩出现,而元代红绿彩更是非常精美!




是不是突破了你的认知?是不是把眼球闪亮了?这只是民间收藏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唐宋元明清的各种造型各种釉色在民间数不胜数,所以《中国陶瓷史》是不是该修改了?我们不能抱着老黄历不放,社会在发展,就算教授专家也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吧?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伟人说的,这也是含哲学原理的。用脚去市场调研,比坐在办公室拍脑袋粘贴文字拼凑出来的报告更有说服力不是吗?


                刘旭山初写於《金石斋》


                        2022.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将瓶子玩出了花!
经典雅致的24大类古瓷器器型图鉴(拿走不谢)
【鉴赏】这些瓶子您都能叫得出名字吗?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精品陶瓷欣赏(第1期)
这种瓷器叫啥名:别老问人家 看完全懂了
这种吉祥瓷器你了解多少?小口、短颈、形同上小下大的束腰葫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