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对称美(全文)

[摘要]:建筑设计过程中,把对称性与空间艺术形式合理地融合起来,使建筑本身既富有美学表现力,又顺应力学规律,这样就可以使建筑最终达到适用、安全和美观的目的。中国文化深受入世的儒家文化和出世的道家文化两个方面的交互影响。这使得中国建筑具有了两重性,一是建筑的严整方正的对称性,另一个是园林建筑曲径通幽的不对称性。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平衡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对称;风水;中轴线;均衡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辉煌的成就,她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宛如璀璨的双子星座,照耀在世界建筑史上空。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中国建筑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自先秦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两千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数年的艺术积淀成就了一串值得我们骄傲的建筑精品:建于隋代的安济桥,是科学技术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而北京故宫,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作为建筑文化的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心理、习俗和审美观,更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

一、传统风水与对称的建筑美学

中国传统里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都讲求“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各种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我国的贤哲是很讲美的,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国语·楚语》对此作了记载:“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个定义道出了传统美的本质特征是二元的对称和谐。

传统风水在相地时,有地形四美之说:

一美罗城周密。所谓罗城,就是穴场四周的砂水。砂水犹如罗列的星辰和护卫的城垣,故名罗城。穴场位置,犹如大将军坐帐,两边排列旗鼓士卒,八面城门锁住真气。

二美砂水内朝。四周的砂水环抱着穴场,顶部内倾,似有情之意,又象鞠躬的样子。

三美明堂宽敞。山环水抱的地势中有一块平地,小者可建村落,大者可立都市。

四美一团旺气。整个地面生机勃勃,林木茂盛,五谷丰登。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说法,形象地说出了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则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从以上所述的“地形四美”中我们可知,和谐美中包涵了对称美和曲线美,是建筑形式美的综合体现和最佳体现。

二、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对称思想

梁思成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 艺术的大宗遗产。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

中轴线作为中国建筑的一大民族特色,它给人以整齐严肃、有条不紊的视觉感受,实际上它是中国政治伦理的感性呈现,一条中轴线如千古不易的神圣律条,不能冒犯、不可解构。同时,这条中轴线还直接通向滥觞于先秦、成熟于秦汉、延续两千余年的中国理性精神。政治伦理需要秩序,理性精神强化了秩序。正是这两方面的亲密联系,才使得两千多年来的建筑师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将中轴线遍布中国大地,直至近代。

中国古代建筑有一整套成熟的形式美法则,其中既包括有视觉心理要求的一般法则,也有民族审美心理要求的特殊法则。传统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就是这种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中国建筑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与中轴线建筑形式美相关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美的特性。“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的这两种艺术的美可说是均齐的美―即中国式的美”。均衡的建筑形象,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而又坦然的感觉。但是建筑的布局绝对不是一种理想化的产物,这种理想的对称均衡模式也不是绝对的,它常会受制于具体的交通、地形等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古代建筑先人在这方面的思想是很独到的,他们往往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在观感上仍获得对称均衡的审美效果。

正如亨利・拉塞尔・希区柯克说过:“一个拙劣的建筑家的特点是以装饰为由,可以滥用不对称性……而一个出色的建筑家的特点是,使设计的规律性接近于对称性。”不对称的建筑,对大跨度结构来说,耗材量大,不仅是一种浪费,对结构的抗震,特别是竖向抗震极为不利。结构形式上的创新决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它应当符合几个基本要求:新颖的结构形式与建筑功能要求的和谐统一;优美的结构形体与合理的受力性能之间的协调一致、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一致。符合这些基本要求的建筑创造才更具脱俗的美感和生命力。

我们看到,一代代后继设计者无不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所折服,这不仅仅是由于它雕梁画栋的技巧、繁复多姿的形式和叹为观止的天工,更由于其身后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气量。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是永无止境的探索步伐,中国古人在中庸的思想启示下,用对称与和谐构建了中国建筑的辉煌,而在当下瞬息万变的纷繁世界中,这种温暖、质朴的本然回归无疑也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着思路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陈炜,邓梦.传统人文思想与中国古代建筑[J].重庆: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7).

[2]王海云.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J].昆明: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3).

[3]梁爽.中国古建筑的礼制思想[J].太原:山西建筑,2007(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式对称,中国人才懂的美。
走进山水画名家陈永利的艺术世界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对称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中西古典园林的不同
探索隶书艺术与汉代建筑设计的审美哲学,有什么影响?
撩建筑聊文化,细数奇瑞捷途X95的美学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