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瓜之年
解 释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出 处 唐·范虑《云溪友议·韦皋》:“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未当破瓜之年亦以玉箫为好。”
示 例 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用 法 作宾语;指女子16岁
因当瓜果成熟的时候能够自然破裂,所以以此形容女子。
古人之所以把十六岁的女子称为“破瓜女”,并不是从切瓜的动作而是采取更形象的拆字方法来定义的。很多古籍对这一精典词汇作了较为细致的解释,并对淫化和误解其义的解释给予了坚决的纠正。瞿灏的《通俗编》云:“瓜字破之为二八,言其二八十六岁耳。”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古乐府:‘碧玉破瓜时。’或解以为月事初来,如瓜破则见红潮者,非也。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岁解也。段成式有诗云:‘犹怜最小分瓜日。’李群玉诗:‘碧玉初分瓜字年。’此其证矣。”翟灏撰《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由此看,古人是采取象形拆字的方法,将瓜一破为二,看似二八字,言其义为十六岁,并无任何破身、非处之意。 这一观点在古人一些诗句或文章中得到了认证。陆游有《无题》诗云:“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如今憔悴蓬窗里,飞上青天妒落花。”《花间集》和凝《河满子二首》:“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其中的破瓜二字均指十六岁,亦无后人意想的特别含义。南北朝时代的医学家褚澄写有一本书叫《褚氏遗书》,其中阐明反对娶破瓜女的原因时记载:世人欲子而娶破瓜女(十六岁,或指未成年少女),则将逞其淫佚之志,未尝以求嗣为念也。他认为娶“破瓜女”为妻,也就是娶未成年的少女是难以成胎孕的重要原因,因此他是反对早婚早育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后来医学界的充分肯定。他在文中所指的“破瓜女”,亦指未成年少女。
“破瓜”一词为何被曲解?也许很多人是看到现实生活中刀落水出的破瓜场面,凭空臆想而出来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被误用的呢?从史料记载看,至少在明代就有视“破瓜”为破身的民间俗语。明代冯梦龙在他的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就有:“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之说,其中就暗含破身之义,因为按照古人的说法,“破瓜”是指十六岁而非冯所指的十三岁。显然到了清代时这种俗语更加普遍,因为有很多清代文人站出来对这一误用进行了有力的纠正。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清代文献在解读“破瓜”一词时指出,此词汇并非少女芳龄的专有称谓,有时也指老年的男人。《通俗编》:“若吕岩赠张洎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清人褚人获《坚瓠集》:“破瓜者,谓二八也。盖以瓜剖四界,其形如两八字。吕洞宾《赠张泊诗》云:功成当在破瓜年。盖二八,八八六十四也,洎以六十四卒。”此处把破瓜的两个八相乘,谓六十四岁。如果一些男人对破瓜一词还淫三邪四,看了这个解释后,又作何感想呢?因为只要是活到六十四岁的男人,都是“破瓜男”。按照误用的说法,到了六十四岁的男人还破身,岂不笑掉老牙。
日语对“破瓜”解释是:〈书〉(女性の)16歳.__“瓜”の字は二つの“八”からなることから.□~年纪/年のころは16. 2〈俗〉処女でなくなる.__“破身shen”の误用。3〈书〉(男性の)64歳.__八に八を挂けた数。□成功当在~年/成功するのは64歳のときであろう。从半懂不懂的日语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破瓜”的解释有三:一是十六岁的女性,二是误用的破身女性,三是六十四岁的老男人。这和中国的使用和误用是完全一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破瓜之年是十六岁还是六十四岁?-故尘之阳的回答
成语“破瓜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破瓜”是何意?
古代女子12岁为金簪,13岁为豆蔻,16岁为破瓜之年,那出嫁后呢?
最长的成语接龙
古人所说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岁?“破瓜”是什么意思?
【闲侃红楼】为刘心武先生的红学研究纠正一个错误(闲侃红楼之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